户外组合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1816发布日期:2019-04-20 05:52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户外组合桌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园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户外组合桌椅。



背景技术:

园林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园林观光成为了现代人们生活休闲娱乐的一种方法,游览园林的游人数量也越来越多。

但是,园林景区面积往往比较大,游客在游览途中容易出现需要休息的情况,尤其是体力不是太充沛的老人和小孩,因此,需要一些园林桌椅给他们休息使用。故而,在园林中设置桌椅组合非常必要,现有的园林桌椅组合通常以石材材质的石凳、石桌为主。

然而石凳、石桌这种方式,不仅造价昂贵而且搬运不便,将产生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搬运方便,灵活实用的户外组合桌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户外组合桌椅,包括椅部和桌部,所述椅部包括圆柱形的第一气垫,所述第一气垫用于人们的乘坐,所述桌部包括桌面和设置在桌面下方用于支撑桌面的第二气垫,所述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固定于沿第一气垫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支撑结构固定,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连接梁和对称设置在连接梁两端的支撑单元,在每一支撑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一气垫的第一底座和设置在支撑单元上方用于放置第二气垫的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固定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的捆绑结构。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底座呈一圆弧状,且与第一气垫的外柱面贴合,所述第二底座也呈一圆弧状且与第二气垫的外柱面贴合,第一底座的下方设置有互相交叉呈角度的支撑脚,在靠近连接梁一侧的支撑脚叫倾斜向上设置有一支撑梁,所述第二底座设置于支撑梁的末端。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捆绑结构包括绑带,所述绑带分别设置于支撑脚和支撑梁部位,设置于第一底座下方的绑带穿过两支撑脚绑设在第一气垫上且使得第一气垫与第一底座固定,设置于第二底座下方的绑带穿过支撑梁绑设在第二气垫上且使得第二气垫与第二底座固定。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绑带具有弹性,且在绑带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原毛层和刺毛层。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底座的下侧设置有定位槽,多个所述第一底座下侧的定位槽配合有穿过定位槽的定位杆。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定位杆多段设置,且在定位杆的两端设置有接插孔和接插柱,且当定位杆与定位槽配合时,具有接插孔的定位杆端部位于定位槽内,所述第一底座配合有一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过第一底座、定位槽和定位杆实现三者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沿轴向分别设置有内轴孔,所述内轴孔穿设配合有加强杆。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加强杆呈多段拼接而成,包括设置在加强杆两端的螺孔和与螺孔配合的螺柱,且位于最两端的加强杆端部必须为螺孔,所述最两端的加强杆端部配合有顶压帽,顶压帽设置有与螺孔配合的螺柱,当第一气垫或第二气垫穿设加强杆之后,顶压帽挤压在第一气垫或第二气垫的端部。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二底座的圆心位于支撑梁的延长线上,且支撑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10~15°,第二底座的下侧端与支撑梁的上端部固定,第二底座的上侧端朝远离支撑脚的一侧上翘,且第二底座的包角为80-90°。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底座靠近连接梁的一侧比远离连接梁一侧低,且第一底座的包角为120-14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户外组合桌椅由多个支撑结构组成,拆卸方便,组装也方便,减少运输成本和组装成本,且由铝材制成,质量轻,制造方便;

2、椅部的第一气垫可以直接用于人们的乘坐,且气垫与第一底座的固定方便快捷,通过圆弧段形式的第一底座可与第一气垫的外表面贴合,通过绑带将第一气垫压合在第一底座上,从而提高第一气垫和第一底座之间的摩擦力,再加上第一气垫本身外表面叫材质的摩擦系数,基本可以起到第一气垫与第一底座之间的稳定固定效果;

3、将桌面直接放在第二气垫上,利用第二气垫表面叫材质的摩擦系数与桌面本身的正压力,达到了桌面与第二气垫之间的摩擦力非常大,基本不会移动,通过直接放置的方式,便实现了桌面的基本固定;

4、将第一底座靠近连接梁的一侧比远离连接梁一侧低,由于人们坐在第一气垫时,基本都是屁股朝斜后方施力,从而第一底座的这种设置方式,更加有利于第一气垫在第一底座上的固定;

5、第二底座的圆心处于支撑梁的延长线上,且支撑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15°,从而当第二底座上放入第二气垫时,第二气垫对底座底座的力将作用在第二底座靠近支撑梁的交界处,使得第二气垫对支撑梁的力臂减小,减小对支撑梁的扭矩,提高结构强度;

6、第二底座的上翘端设置成远离支撑脚的一侧上翘,从而第二底座朝向支撑脚的一侧即为支撑梁的端部,并未凸出支撑梁,从而当人们坐在第一气垫上时,人们的胸腔、肚子部位不会受到第二底座的干涉,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户外组合桌椅的整体轴测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户外组合桌椅的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与支撑结构的分离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第一气垫与加强杆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定位杆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的支撑单元剖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的支撑单元的解析示意图。

图中,11、第一底座;111、定位槽;12、支撑脚;121、第一穿带孔;21、支撑梁;211、第二穿带孔;22、第二底座;3、绑带;4、连接梁;5、定位杆;51、接插柱;52、接插孔;53、定位销;61、第一气垫;611、内轴孔;7、加强杆;71、螺孔;72、螺柱;73、顶压盖;8、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户外组合桌椅,参见附图1-7,包括用于人们坐的第一气垫61,第一气垫61直接固定在支撑结构的第一底座11上。

其中的支撑结构包括连接梁4和固定在连接梁4两端的支撑单元,每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22,其中的第一底座11下方设置有互成角度的两个支撑脚12,靠近连接梁4一侧的支撑脚12倾斜固定有支撑梁21,在支撑梁21的端部固定有第二底座22。其中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22均设置成圆弧段,且凹陷表面分别与第一气垫61和第二气垫相贴合。

参见附图7,其中第一底座11靠近连接梁4的一侧比远离连接梁4一侧低,且第一底座11的包角为120-140°,第二底座22的圆心位于支撑梁21的延长线上,且支撑梁2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10~15°,第二底座22的下侧端与支撑梁21的上端部固定,第二底座22的上侧端朝远离支撑脚12的一侧上翘,且第二底座22的包角为80-90°。上述设置方式,能够使得第一气垫61在使用的时候稳定性更加高,且第二气垫对支撑梁21的受力更加合理。具体分析如下:由于人们坐在第一气垫61时,基本都是屁股朝斜后方施力,从而第一底座11的这种设置方式,更加有利于第一气垫61在第一底座11上的固定;第二底座22的圆心处于支撑梁21的延长线上,且支撑梁2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0-15°,从而当第二底座22上放入第二气垫时,第二气垫对底座底座的力将作用在第二底座22靠近支撑梁21的交界处,使得第二气垫对支撑梁21的力臂减小,减小对支撑梁21的扭矩,提高结构强度;第二底座22的上翘端设置成远离支撑脚12的一侧上翘,从而第二底座22朝向支撑脚12的一侧即为支撑梁21的端部,并未凸出支撑梁21,从而当人们坐在第一气垫61上时,人们的胸腔、肚子部位不会受到第二底座22的干涉,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为了提高第一气垫61和第二气垫与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22之间的固定力,在支撑脚12上设置了第一穿带孔121,在支撑梁21上设置了第二穿带孔211,第一穿带孔121和第二穿带孔211分别穿设有绑带3,绑带3带有弹性,且在绑带3的两个端部设置有原毛层和刺毛层,原毛层和刺毛层的设置方便绑带3端部的固定。当第一底座11上放置第一气垫61之后,绑带3绕过第一气垫61之后使得原毛层和刺毛层互相粘合,并且同时将第一气垫61压合固定在第一底座11上。以同样的方式可以实现第二气垫在第二底座22上的固定,通过绑带3将第一气垫61压合在第一底座11上,从而提高第一气垫61和第一底座11之间的摩擦力,再加上第一气垫61本身外表面pu材质的摩擦系数,基本可以起到第一气垫61与第一底座11之间的稳定固定效果。同理,利用桌面8的正压力和第二气垫本身外表面的pu材质的摩擦系数,达到了桌面8与第二气垫之间的摩擦力非常大,基本不会移动,通过直接放置的方式,便实现了桌面8的基本固定。

其中,为了提高支撑单元之间的整齐线性,在第一底座11的下方设置了定位槽111,定位槽111穿设配合有定位杆5,从而保证了各个支撑单元之间的摆放线性。由于支撑单元间隔设置有多个,为了保证定位杆5的强度,将定位杆5多段设置,且在定位杆5的两端设置有接插孔52和接插柱51,且当定位杆5与定位槽111配合时,具有接插孔52的定位杆5端部位于定位槽111内,所述第一底座11配合有一定位销53,所述定位销53穿过第一底座11、定位槽111和定位杆5实现三者之间的固定。

第一气垫61和第二气垫由于是pu材质支撑的,抗变形能力主要有内部的气压保证,故比较容易变形,为了提高第一气垫61和第二气垫的强度,在第一气垫61和第二气垫的内部设置了内轴孔611,内轴孔611穿设有加强杆7,从而提高第一气垫61和第二气垫的强度。由于第一气垫61和第二气垫的长度根据条件,有时候会设置的较长,故为了办证加强杆7的强度,加强杆7呈多段拼接而成,包括设置在加强杆7两端的螺孔71和与螺孔71配合的螺柱72,且位于最两端的加强杆7端部必须为螺孔71,最两端的加强杆7端部配合有顶压帽,顶压帽设置有与螺孔71配合的螺柱72,当第一气垫61或第二气垫穿设加强杆7之后,顶压帽挤压在第一气垫61或第二气垫的端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