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背腰靠联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490发布日期:2019-04-03 00:0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椅背腰靠联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尤其涉及一种椅背腰靠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椅子被家庭或办公场所广泛使用,为了保证椅子使用的舒适性,现有的办公椅子一般具有背靠可调的功能,当人坐下并靠在背靠上时,背靠可发生一定的角度变化以及形变。虽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人体的背部承靠要求,但是,由于人体的背部与腰部的外形构造等原因,当背部实现舒适地承靠时,腰部往往会与背靠之间产生一定空隙,使腰部不一定能达到舒适的承靠的目的,而当腰部不能承靠时,短时间就会使人产生腰酸疲劳等不适感,因此,现有的椅子的舒适性需要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时与背靠联动地调整,为使用者提供腰靠支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舒适性的椅背腰靠联动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椅背腰靠联动机构包括背靠、腰靠及联动组件,所述背靠及腰靠通过所述联动组件连接于座椅,以使所述腰靠在所述背靠向后倾仰时通过所述联动组件的驱动而向前运动,并相对所述背靠弯折形成一定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背靠的下端设置一腰靠,使所述腰靠与所述背靠呈一体成型结构,且在所述背靠与所述腰靠的连接处设有连接部,并使所述腰靠与所述腰支撑可滑动地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背靠、腰靠、后背支撑及腰支撑形成一联杆机构,再通过利用所述连接部可弯折变形的特性,因此,当所述人体背部承靠于所述背靠时,利用此联杆结构的联动,使所述连接部弯折变形,进而使得所述腰靠突出于所述背靠外,从而与人体腰部更贴近,为人体腰部提供一支撑力,极大地提高了腰部的舒适性;整个机构是随着人体的承靠而使背靠及腰靠同时变形的,无需手动操作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较佳地,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后背支撑及腰支撑,所述后背支撑的下端与所述座椅枢接,所述后背支撑的上端与所述背靠固定连接,所述腰靠与所述腰支撑的上端可滑动地连接,所述腰支撑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背靠与所述腰靠呈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背靠与所述腰靠的连接处设有可弯折变形的连接部。

具体地,所述腰靠及所述腰支撑的其中一者设有滑槽,另一者设有销轴,所述销轴滑动地插接于所述滑槽中。通过所述滑槽及所述销轴的配合,可以使所述腰靠与所述腰支撑能相互滑动地连接,从而在背靠动作时使腰靠同时摆动,实现联动的目的。

具体地,所述腰靠的后侧突出地设有突出块,所述突出块上开设有所述滑槽,所述腰支撑的上端设有所述销轴。

具体地,所述后背支撑和/或所述腰支撑呈L型结构。

具体地,所述后背支撑位于所述后背的后侧,所述腰支撑位于所述腰靠的后侧中间。

具体地,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若干呈横向设置的槽。通过设置所述槽,使所述连接部形成具有弹性的薄板状结构,从而使得所述连接部可实现薄板变形。

具体地,相邻两所述槽之间形成齿状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椅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椅背腰靠联动机构在不使用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椅背腰靠联动机构在使用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椅背腰靠联动机构100包括背靠1、腰靠2及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后背支撑3及腰支撑4,所述后背支撑3及腰支撑4均呈L型结构,所述后背支撑3的上部分呈板状结构且位于所述背靠的后侧,并与所述背靠1固定连接;所述后背支撑3的下部分呈两腿状结构3a且位于的所述背靠1的下方两侧,并延伸到所述座椅200的下方与座椅200枢接,形成枢接点A。所述腰靠2位于所述背靠1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后背支撑3的两腿状结构3a之间。所述背靠1与所述腰靠2呈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背靠1与所述腰靠2的连接处设有可弯折变形的连接部5;所述腰靠2的中部与所述腰支撑4的上端可滑动地连接,所述腰支撑4设置于所述腰靠2的后侧中间,所述腰支撑4的下端与所述座椅200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部5开设有若干呈横向设置的槽51。通过设置所述槽51,使所述连接部5形成具有弹性的薄板状结构,从而使得所述连接部5可实现薄板变形。相邻两所述槽5之间形成齿状结构52。当然,所述连接部5也可以为具有弹性或者可反复弯折的塑胶部件,只需要在使用时达到可变形弯折,不使用时可复位并不会发生断裂等损坏现象即可,不以上述结构为限。

再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腰靠2的后侧中部突出地设有突出块22,所述突出块22上开设有滑槽21,所述腰支撑4的上端设有所述销轴41。所述销轴41滑动地插接于所述滑槽21中。通过所述滑槽21及所述销轴41的配合,可以使所述腰靠2与所述腰支撑4能相互滑动地连接,从而在背靠1动作时使腰靠2同时摆动,实现联动的目的。

结合图3,当使用者坐于座椅200上且背部承靠于所述背靠1时,所述背靠1呈向后仰摆动,所述后背支撑3逆时针方向摆动,同时,所述背靠1的下端带动所述腰靠2,这时所述腰靠2通过所述滑槽21及销轴41的滑动配合而发生摆动,最后,所述销轴41从所述滑槽21的一端滑到另一端,所述连接部5发生弹性变形而弯折,使得所述腰靠2整体呈向所述背靠1的前侧突出并贴于使用者的腰部,这时,所述背靠1、腰靠2、后背支撑3及腰支撑4相互之间达到稳定状态,所述背靠1通过后背支撑3为使用者的背部提供支撑力,所述腰靠2为使用者的腰部提供支撑力,从而缓解腰部的不适。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背靠1的下端设置一腰靠2,使所述腰靠2与所述背靠1呈一体成型结构,且在所述背靠1与所述腰靠2的连接处设有连接部5,并使所述腰靠2与所述腰支撑4可滑动地连接,从而使得所述背靠1、腰靠2、后背支撑3及腰支撑4形成一联杆机构,再通过利用所述连接部5可弹性地弯折变形的特性,因此,当所述人体背部承靠于所述背靠1时,利用此联杆结构的联动,使所述连接部5弯折变形,进而使得所述腰靠2突出于所述背靠1外,从而与人体腰部更贴近,为人体腰部提供一支撑力,极大地提高了腰部的舒适性;整个机构是随着人体的承靠而使背靠1及腰靠2同时变形的,无需手动操作调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另外,本申请的所述背靠1与所述腰靠2的连接处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式,例如,可以将所述背靠1与所述腰靠2之间呈转动地连接或者通过硅胶连接,同样可以通过所述联动组件使两者之间相对弯折,同样达到使所述腰靠2相对所述背靠1向前突出并支撑腰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