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咖啡冲泡机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0583发布日期:2019-03-02 03:53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用于咖啡冲泡机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咖啡冲泡机上的一种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咖啡冲泡机大多不是智能化的,当水管里的水冷却了也不会自动将其排出,容易影响冲泡咖啡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咖啡冲泡机的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热水的流入和冷水的排出。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用于咖啡冲泡机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节流阀,第一电磁阀一端通过第二水管连接第二电磁阀的一端和节流阀的一端,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水管,节流阀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控制热水的流入和冷水的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咖啡冲泡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架构方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人机界面装置的第一操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人机界面装置的第二操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人机界面装置的第三操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人机界面装置的第四操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第一动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第三动作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的第四动作示意图。

其中:

10、壳体;101、前侧部;102、第一侧部;103、第二侧部;104、滤杯架;105、底座;106、容置空间;107、弧形槽;

20、人机界面装置;21、选单模组;22、冲泡控制模式;221、冲泡控制页面;23、配方设定模式;231、配方设定选择页面;2311、风味选择栏;2312、风味增加键;232、配方设定编辑页面;24、版本更新模式;

30、位移装置;301、滑轨;302、第一时规皮带;303、第一时规轮;304、第二时规轮;31、出水座;32、活动件;321、第一水管;

40、第一动力装置;41、第一马达;42、第一马达驱动器;43、第三时规轮;44、第二时规皮带;

50、第二动力装置;51、第二马达;52、第二马达驱动器;53、第四时规轮;54、第三时规皮带;

60、控制装置;61、第一电磁阀;611、第二水管;62、第二电磁阀;621、第三水管;63、节流阀;631、第四水管;64、通讯部;

71、滤杯;72、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参见图1-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际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壳体10、人机界面装置20、位移装置30、第一动力装置40、第二动力装置50和控制装置60。所述控制装置60电连接所述人机界面装置20、第一动力装置40和第二动力装置50。

所述壳体10包括相对的前侧部101和后侧部、相对的第一侧部102和第二侧部103,所述前侧部101上设有所述人机界面装置20,当使用者面向人机界面装置20时,第一侧部102在使用者左侧,第二侧部103在使用者右侧。所述第一侧部102和第二侧部103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06,容置空间106内设有滤杯架104,滤杯架104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侧部102和第二侧部103的内侧壁,滤杯架104上可放置若干滤杯71,滤杯架104下方的底座105上可放置若干杯子72,且滤杯71和杯子72一一对应。

所述位移装置30设在所述壳体10内滤杯架104上方,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侧部102和第二侧部103的内侧壁,位移装置30上设有可在第一侧部102和第二侧部103之间来回左右移动的出水座31。位移装置30包括滑轨301、第一时规皮带302、第一时规轮303和第二时规轮304。所述滑轨301两端分别枢接第一侧部102和第二侧部103的内侧壁,所述第一侧部102内侧壁上设有弧形槽107用于枢接滑轨301,使其在前后摆动时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提升稳定性。第一时规轮303设在滑轨301前侧朝向第一侧部102的一端,第一时规皮带302呈环形套设在滑轨301上,第二时规轮304设在第一侧部102外侧壁上,与滑轨301靠近第一侧部102的一端枢接。所述出水座31设在第一时规皮带302上,随第一时规皮带302转动而在滑轨301上左右来回移动。

所述滑轨301上方还设有活动件32,活动件32上设有第一水管321,第一水管321一端连接出水座31,活动件32用于固定第一水管321,使其在出水座31移动时不会垂落造成出水不顺或管线缠绕。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0设在第一侧部102内侧壁上,包括第一马达41、第一马达驱动器42、第三时规轮43和第二时规皮带44。所述第一马达41设在第一侧部102内侧壁上,第三时规轮43设在第一马达41轴心上且与所述第一时规轮303平行,第二时规皮带44套设在第一时规轮303和第三时规轮43上,第一马达驱动器42设在第一侧部102外侧壁上且与第一马达41电连接。当第一马达41转动时会带动第三时规轮4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时规皮带44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时规轮303转动,使出水座31左右来回移动。

所述第二动力装置50设在第一侧部102外侧壁上,包括第二马达51、第二马达驱动器52、第四时规轮53和第三时规皮带54。所述第二马达51设在第一侧部102外侧壁上,第四时规轮53设在第二马达51轴心上且与所述第二时规轮304平行,第三时规皮带54套设在第二时规轮304和第四时规轮53上,第二马达驱动器52设在第一侧部102外侧壁上且与第二马达51电连接。当第二马达51转动时会带动第四时规轮52转动,进而带动第三时规皮带54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时规轮304转动,使滑轨301前后来回摆动。

所述控制装置60和所述人机界面装置20、第一马达驱动器42、第二马达驱动器52电连接。控制装置60根据所述滤杯架104的长度方向设定若干定位点,每个定位点对应一个滤杯71,当接收到人机界面装置20发出的指令后,根据指令驱动第一马达驱动器42运作,使第一马达41转动并带动出水座31移动至对应的定位点,或驱动第二马达驱动器52运作,使第二马达51转动并带动滑轨301前后来回摆动。

本实施例中,冲泡机还包括第一电磁阀61、第二电磁阀62和节流阀63,都和所述控制装置60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61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水管321,另一端通过第二水管611连接第二电磁阀62的一端和节流阀63的一端,第二电磁阀6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水管621用于排放冷水,节流阀6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水管631用于供应热水。

使用时,控制装置60发送指令使第一电磁阀61和节流阀63开启,使热水通过第四水管631、节流阀63、第二水管611、第一电磁阀61和第一水管321流向出水座31,最终冲注至滤杯71内。当一段时间未使用时,控制装置60发送指令使第二电磁阀62开启,使水管中冷却掉的水通过第一水管321、第一电磁阀61、第二水管611、第二电磁阀62和第三水管621排出。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60还包括通讯部64,通讯部64连接至服务器进行系统更新。

所述人机界面装置20内安装有操作系统和用于设定咖啡冲泡方式的应用程序,包括选单模组21。所述选单模组21包括冲泡控制模式22、配方设定模式23和版本更新模式24。所述冲泡控制模式22包括冲泡控制页面221,用于控制开始或停止冲泡咖啡、选择对应位置的冲泡咖啡种类和显示冲泡的水量。所述配方设定模式23包括配方设定选择页面231和配方设定编辑页面232,配方设定选择页面231包括风味选择栏2311和风味增加键2312,分别用于选择已设定好的咖啡风味或增加新的咖啡风味,配方设定编辑页面232用于设定咖啡粉和水的比例、注水方式、注水量和等待咖啡液滴入杯内的停留时间等。应用程序内还预设有咖啡冲泡优化功能,根据使用者设定的冲泡咖啡的风味和对应的配方,计算冲泡时间和等待咖啡过滤的时间,产生最佳冲泡顺序模式,从而提升冲泡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