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弯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5537发布日期:2019-04-30 18:3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弯连接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的零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弯连接管。



背景技术:

现代真空吸尘器的主要部件包括真空泵、集尘袋、软管及带有各种形状不同嘴管的连接管。机器内部有一个电动抽风机,通电后高速运转,使吸尘器内部形成瞬间真空,内部的气压大大低于外界的气压,在这个气压差的作用下,尘埃和脏东西随着气流通过连接管进入吸尘器桶体内,再经过集尘袋的过滤,尘垢留在集尘袋,净化的空气则经过电动机重新逸入室内,起到冷却电机、净化空气的作用。

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的连接管是一个直管,当遇到家具,例如床或桌子的底下需要吸尘时,操作者需要弯下腰,将抓手部位放低,使连接管倾斜一定角度才能将位于连接管头部的嘴管伸入到床或桌子的底下来进行灰尘清扫。这样操作,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容易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折弯连接管,使用效果好。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折弯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的复位拉杆,在所述复位拉杆上设有顶块,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卡槽,所述顶块与所述卡槽配合,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端部配合形成一枢接关节以使所述第一连接管能相对所述第二连接管折弯;

所述枢接关节能够在锁合状态和转动状态下切换,拉动所述复位拉杆,使所述顶块脱离所述卡槽,所述枢接关节进入转动状态,所述第一连接管能相对所述第二连接管折弯;释放所述复位拉杆,所述顶块伸入所述卡槽,所述枢接关节进入锁合状态,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相对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圆盘,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向外凸伸一结合部,所述圆盘与所述结合部配合形成所述枢接关节,所述第一连接管相对所述第二连接管折弯时,所述圆盘能相对所述结合部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圆盘的周边开设有多个所述卡槽,在所述结合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顶块能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入到所述卡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压片,在所述复位拉杆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压片固定遮盖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复位拉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片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边缘配合固定以覆盖所述安装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管外侧壁上设有滑轨,在所述复位拉杆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配合使所述复位拉杆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结合部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穿设有软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软管接头,所述软管接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所述软管的两端通过所述软管接头固定在所述可折弯连接管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弯连接管,方便折弯操作且使用效果好。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弯连接管的分解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弯连接管的枢纽关节在锁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弯连接管的枢纽关节在转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C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弯连接管在折弯以后,枢纽关节在锁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弯连接管的枢纽关节在锁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弯连接管在折弯以后,枢纽关节在锁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弯连接管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可折弯连接管100适用于吸尘器,其一端通常与吸尘器主体连接,另一端与吸头连接。当吸尘器工作时,脏物可以通过可折弯连接管100被吸入到吸尘器主体内。

可折弯连接管100包括第一连接管101、第二连接管102及套设在第二连接管 102上的复位拉杆103。在复位拉杆103上设有顶块104,在第二连接管102上设有卡槽105,顶块104与卡槽105配合,顶块104能够伸入到卡槽105内。其中,第一连接管101和第二连接管102的端部配合形成一枢接关节106。可折弯连接管 100在该枢接关节106位置使第一连接管101能相对第二连接管102折弯。

移动或者拉动复位拉杆103使枢接关节106能够在两种状态下切换,包括锁合状态和转动状态。初始状态下,枢接关节106在锁合状态下,顶块104落入卡槽 105,第一连接管101和第二连接管102相对固定。拉动复位拉杆103,使顶块104 脱离卡槽105,枢接关节106进入转动状态,这样第一连接管101能相对第二连接管102折弯一合适角度。释放复位拉杆103,枢接关节106再次由转动状态切换到锁合状态,顶块104伸入卡槽105内,该折弯角度被固定。该种方式能方便用户折弯连接管100以便其伸入到床或桌子底下,而无需进行弯腰操作,这样一来设置在连接管100一端的吸头能够方便地进入到需要进行打扫吸尘的区域工作。

进一步的,在第一连接管101的一端设有圆盘107。在第二连接管102的一端向外凸伸一结合部108,结合部108形状类似卡爪,与圆盘107配合。装配时,圆盘107放入结合部108内形成枢接关节106。容易理解的,当第一连接管101相对第二连接管102折弯时,圆盘107能在结合部108内转动,使第一连接管101与第二连接管102之间形成一折弯角度。常规的,如图1所示,在第一连接管101的一端设有两个沿轴线对称分布的圆盘107,在第二连接管102的一端向外凸伸结合部 108,两个圆盘107和结合部108枢接配合。

较佳地,在结合部108的外侧周边设有多个卡槽105。在结合部108上开设有通孔109,复位拉杆103移动过程中,顶块104能穿过通孔109并伸入到卡槽105 中。

较佳地,在复位拉杆103上开设有安装槽110。在安装槽110内设有弹簧111,弹簧111的一端抵靠在复位拉杆103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接管102上。可折弯连接管100还包括压片113,压片113固定遮盖在安装槽110上。更佳地,可折弯连接管100还包括固定座112。固定座112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管102上,弹簧111 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座112固定在第二连接管102上。

参考图1,压片113与安装槽110的槽口边缘配合固定。压片113覆盖在安装槽110的表面,能防止弹簧111移位,同时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安装槽111,进而影响到可折弯连接管100的折弯操作。

较佳地,在第二连接管102的外侧壁上设有滑轨114。在复位拉杆10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槽(图未示意),滑轨114与滑槽配合,滑轨114与滑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连接管102的轴线方向一致。当复位拉杆103在第二连接管102上移动时,复位拉杆103不能在第二连接管102的周向移动,而只能沿第二连接管102的轴向移动,易于操作。

较佳地,可折弯连接管100还包括盖板115。盖板115覆盖在结合部108的外侧。盖板115用于遮盖整个枢接关节,防止灰尘进入。

较佳地,在第一连接管101和第二连接管102内穿设有软管116。软管116 能跟随可折弯连接管100的折弯至设定角度,不会影响到吸尘工作。更佳地,可折弯连接管100还包括软管接头117。软管接头117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01和第二连接管102内,软管116的两端分别通过软管接头117固定在可折弯连接管100内。这样在进行吸尘操作时,软管116能跟随可折弯连接管100折弯而不会脱落。

图2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弯连接管的枢纽关节在锁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弯连接管的枢纽关节在转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C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弯连接管在折弯以后,枢纽关节在锁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来详细说明一种可折弯连接管100的操作过程。参考图2A,可折弯连接管100处于直管状态下,即第一连接管101与第二连接管102对齐,相互之间无折弯角度。此时,枢接关节106处于锁合状态,顶块104在弹簧111的弹力作用下,顶块104穿过第二连接管102上的通孔109插入到圆盘107的卡槽105内,使圆盘107被相对固定在结合部108内。当可折弯连接管100需要折弯时,用户可以一手握住第一连接管 101,另一手握住复位拉杆103沿第二连接管102的轴线往外侧(纸面左侧)移动,以克服弹簧110的弹力,使顶块104脱离卡槽105。参考图2B,弹簧111形变压缩,顶块104完全脱离卡槽105,停止移动复位拉杆103,枢接关节106由锁合状态进入到转动状态。容易理解的,此时转动第一连接管101,第一连接管101能相对第二连接管102折弯,圆盘107能在结合部108内转动。当到达设定折弯角度,枢接关节106由转动状态再次进入锁合状态,参考图2C,当另一相邻卡槽105逐渐转到顶块104所在位置,释放复位拉杆103,依赖弹簧110的弹力,再次将顶块104 推入卡槽105内,与卡槽105配合锁定,使得圆盘107再次被相对固定在结合部 108内,从而固定第一连接管101与第二连接管102之间的折弯角度。如需要继续折弯,则可以再次移动复位拉杆103以克服弹簧111的弹力,通过该方法可以继续调整第一连接管101与第二连接管102之间的折弯角度。

参考图2A,在圆盘107的周边一侧设置了5个卡槽105。相当于将半个圆周 180度分为4份,两个相邻卡槽105之间形成45度的折弯角度。以图2A和图2C 为例,第一连接管101相对第二连接管102向下折弯了45度。容易理解的,可以在圆盘107上开设更多的卡槽105,使第一连接管101相对第二连接管102可以形成较多可选择的折弯角度。

图3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弯连接管的枢纽关节在锁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可折弯连接管在折弯以后,枢纽关节在锁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圆盘107的周边一侧设置了3个卡槽105、105’。其中,卡槽105比其相邻的两个卡槽105’的宽度要小,这样卡槽105’给到顶块104一个略微宽大的空间,当顶块104伸入卡槽105’内,圆盘107虽然被固定在结合部108内,但可以适当在一个较小的角度内活动。结合图1来详细说明一种可折弯连接管100的操作过程。参考图3A,可折弯连接管100 处于直管状态下,即第一连接管101与第二连接管102对齐,相互之间无折弯角度。此时,枢接关节106处于锁合状态,顶块104在弹簧111的弹力作用下,顶块104 穿过第二连接管102上的通孔109插入到圆盘107的卡槽105内,顶块104与卡槽 105紧配,使圆盘107被相对固定在结合部108内。当可折弯连接管100需要折弯时,用户可以一手握住第一连接管101,另一手握住复位拉杆103沿第二连接管102 的轴线往外侧(纸面左侧)移动,以克服弹簧110的弹力,使顶块104脱离卡槽 105。当顶块104完全脱离卡槽105,停止移动复位拉杆103,枢接关节106由锁合状态进入到转动状态。容易理解的,此时转动第一连接管101,第一连接管101能相对第二连接管102折弯,圆盘107能在结合部108内转动。当到达图3B设定的折弯角度后,枢接关节106由转动状态再次进入锁合状态,释放复位拉杆103,依赖弹簧110的弹力,将顶块104推入卡槽105’内。由于卡槽105’给到顶块104 一个略微宽大的空间,圆盘107虽然被固定在结合部108内,但可以适当在一个较小的角度内活动。换言之,第一连接管101与第二连接管102之间的折弯角度被固定在一个小范围内,例如45~60度,以方便吸尘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弯连接管100通过其枢接关节106使可折弯连接管100能够被固定在一折弯角度,整体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实用新型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