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防火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0298发布日期:2019-03-27 10:44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复合型防火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火玻璃,尤其是一种复合型防火玻璃。



背景技术:

防火玻璃一般用于门或窗上,防止发生火灾时火势进一步蔓延。但在紧急情况下,有时需要破门或破窗,人员工门或窗部位逃出,在破坏门或窗户的瞬间,由于空气从被破损的部位流通,导致火势更加凶猛,使人员无法从打破的门或窗户处逃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防火玻璃,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型防火玻璃,包括内玻璃及外玻璃,外玻璃中心处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内玻璃位于通孔内,所述外玻璃上靠近圆形通孔的边缘处设有环形空腔以及与环形空腔垂直且连通的限位孔,限位孔设置两个,且每个限位孔内置有阻挡件,两阻挡件将环形空腔分割成上弧形通道和下弧形通道,所述上弧形通道内装有硫酸铝溶液,所述下弧形通道内装有碳酸氢钠溶液,所述上弧形通道和下弧形通道上均设有与之连通且朝向圆形通孔圆心方向的小孔;所述外玻璃与内玻璃之间的连接面呈倾斜状。

所述所述内玻璃与外玻璃之间通过透明防火胶及密封件固定。

所述密封件设置于与孔对应处,密封件与透明防火胶间隔分布。

所述密封件选用橡胶材质。

所述小孔位于上弧形通道的中心处,位于下弧形通道的两侧边处。

所述阻挡件延伸出外玻璃,并端部设有拉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防火玻发生火灾时,以破坏玻璃而逃生存在安全隐患,该复合型防火玻璃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内玻璃及外玻璃可拆卸方式连接,从外玻璃的圆形通孔内逃生,同时环形空腔内两液体化学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小孔中喷出,增加安全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内外玻璃分离状态参考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玻璃;2、外玻璃;3、圆形通孔;4、防火胶;5、环形空腔;51、上弧形通道;52、下弧形通道;6、密封件;7、小孔;8、限位孔;9、阻挡件;10、硫酸铝溶液;11、碳酸氢钠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结合图2、图3、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防火玻璃,包括内玻璃1及外玻璃2,外玻璃2中心处设有圆形通孔3,所述内玻璃1位于通孔3内,所述外玻璃2上靠近圆形通孔3的边缘处设有环形空腔5以及与环形空腔5垂直且连通的限位孔8,限位孔8设置两个,且每个限位孔8内置有阻挡件9,两阻挡件9将环形空腔5分割成上弧形通道51和下弧形通道52,所述上弧形通道51内装有硫酸铝溶液,所述下弧形通道52内装有碳酸氢钠溶液,所述上弧形通道51和下弧形通道52上均设有与之连通且朝向圆形通孔3圆心方向的小孔7;所述外玻璃2与内玻璃1之间的连接面呈倾斜状,倾斜面连接增加彼此间的摩擦力,增强密封效果,同时也便于在着火危急时刻,通过脚踹或其他顶压方式将内玻璃1沿其与外玻璃之间的倾斜方向脱离出来,进而便于人员从圆形通孔3内逃生。

所述内玻璃1与外玻璃2之间通过透明防火胶4及密封件6固定,所述密封件6选用橡胶材质。密封件6级防火透明胶4受韧性变强甚至热溶化,便于内外玻璃分分离,同时防火透明胶4避开小孔7设置,避免堵塞小孔7。

所述密封件6设置于与小孔7对应处,密封件6与透明防火胶4间隔分布。

所述小孔7位于上弧形通道51的中心处,位于下弧形通道52的两侧边处。

所述阻挡件9延伸出外玻璃2,并端部设有拉环。

当发生火灾时,通过脚或其它工具将内玻璃1沿着其与外玻璃2接触面的倾斜方向踹或顶,使内玻璃1远离外玻璃2,直至两者分离,此时密封件6受重力自动落下,拉拔阻挡件9端部的拉环,阻挡件9向远离外玻璃2的方向移动,上下弧形通道连通,上弧形通道51内硫酸铝溶液10流至下弧形通道52内,并与下弧形通道52内的碳酸氢钠溶液11发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从小孔7中排出,起到一定的灭火效果,确保人员安全。优选地,阻挡件9未整体脱离限位孔8,防止上弧形通道51内液体从限位孔8内流出。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防火玻发生火灾时,以破坏玻璃而逃生存在安全隐患,该复合型防火玻璃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内玻璃1及外玻璃2可拆卸方式连接,从外玻璃的圆形通孔3内逃生,同时环形空腔5内两液体化学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小孔7中喷出,增加安全保证。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