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效果好的蒸汽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0033发布日期:2019-08-23 22:3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蒸汽烤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效果好的蒸汽烤箱。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有一部分蒸汽烤箱的热风功能采用的是后置式热风的加热方式,这种加热方式的原理是,通过风扇将内腔体中的空气通过导风罩的进风口吸入后侧的加热区,经过加热管加热之后再通过导风罩的排风口排出到内腔体,形成一个热风循环。这样全部的蒸汽都是经过一个循环才进入蒸烤腔室内,即绕了一个大圈,这样在蒸汽循环的时候会降低蒸汽的温度,也就是最终到达食物表面的蒸汽温度会降低,从而造成蒸烤腔室内的温度不均匀,影响烹饪效果,且热效率低下,烹饪效率低的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效果好、烹饪效率高的蒸汽烤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烹饪效果好的蒸汽烤箱,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蒸汽发生装置,箱体内设有具有敞口的蒸烤腔室、发热管、将蒸烤腔室的敞口关闭的箱门,发热管位于蒸烤腔室内,蒸汽发生装置位于蒸烤腔室的外部,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导入蒸烤腔室以用于蒸汽蒸烤,蒸烤腔室设有蒸汽进汽口和蒸汽出汽口,蒸汽进汽口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蒸汽出汽口与箱体外部连通,蒸烤腔室包括顶壁、底壁、两侧壁和一后壁,其中,所述蒸烤腔室的后壁上设有风扇和导风罩,导风罩的后端面与蒸烤腔室的后壁封闭设置以形成导风腔,风扇位于导风腔内,导风罩上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导风罩还设有与导风腔连通的蒸汽流通口,蒸汽进汽口设于蒸烤腔室的后壁上并与导风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罩包括导风罩前壁和导风罩侧壁,蒸汽流通口设于导风罩前壁上并与蒸汽进汽口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进汽口的竖直投影位于蒸汽流通口的竖直投影内。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流通口为直径是D1的圆孔,蒸汽进汽口为直径是D2的圆孔,1.5≤D1/D2≤4。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设于导风罩前壁中心,排风口设于导风罩侧壁上,蒸汽流通口与进风口之间具有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还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位于蒸烤腔室侧部,蒸汽发生装置位于容纳腔内,蒸汽进汽口和蒸汽出汽口靠近容纳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位于蒸烤腔室右侧,蒸汽进汽口位于蒸烤腔室的后壁的右下角。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壁设有蒸汽排汽口,蒸汽出汽口通过软管与蒸汽排汽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蒸烤腔室的后壁设有加热管,加热管呈环形,加热管围绕风扇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箱门上设有门把手,门把手上设有操作面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蒸烤腔室的后壁上设置风扇和导风罩,导风罩上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导风罩的后端面与蒸烤腔室的后壁封闭设置以形成导风腔,风扇位于导风腔内,这样通过风扇将蒸烤腔室中的空气通过导风罩的进风口吸入后侧的加热区,经过发热管加热之后再通过导风罩的排风口排出到蒸烤腔室内,形成一个热风循环,从而提升蒸汽烤箱的烹饪效率,同时,在导风罩上设置与导风腔连通的蒸汽流通口,而蒸汽进汽口设于蒸烤腔室的后壁上并与导风腔连通,使得大部分蒸汽从蒸汽进汽口出来后直接由蒸汽流通口流向蒸烤腔室内,保证蒸汽的温度足够,以对食物进行很好的蒸烤,从而保证食物的烹饪效果和烹饪效率,而部分蒸汽则通道导风罩循环后再导入蒸烤腔室内,又很好的保证蒸烤腔室内部温度均匀,很好的保证食物蒸烤的均匀性,更好的提升蒸汽烤箱的烹饪效果和烹饪效率。

2、导风罩包括导风罩前壁和导风罩侧壁,蒸汽流通口设于导风罩前壁上并与蒸汽进汽口对应设置,这样便于蒸汽直接由蒸汽流通口进入蒸烤腔室内,以保证大部分蒸汽可第一时间与食物接触,以保证对食物的蒸烤温度足够,从而保证食物的蒸烤效果,也即是蒸汽烤箱的烹饪效果。

3、蒸汽进汽口的竖直投影位于蒸汽流通口的竖直投影内,形成一个大小口的连通形式,即从小口出来,再由大口导出,不会对蒸汽产生阻挡,这样使得从蒸汽进汽口出来的蒸汽能全部或至少大部分由蒸汽流通口直接进入蒸烤腔室内,保证蒸汽的温度足够,以保证蒸汽能很好的对食物进行蒸烤,保证食物的蒸烤效果,即保证蒸汽烤箱的烹饪效果。

4、蒸汽流通口为直径是D1的圆孔,蒸汽进汽口为直径是D2的圆孔,将蒸汽流通口和蒸汽进汽口设置成圆孔,既便于蒸汽的流通和进入,又方便孔的加工成型,并将D1/D2设置在1.5至4范围内,这样保证蒸汽流通口足够大于蒸汽进汽口,以便蒸汽由蒸汽流通口进入蒸烤腔室内,以保证蒸烤腔室内的温度均匀且温度高,从而保证食物的蒸烤效果和蒸烤效率。当D1/D2小于1.5时,蒸汽流通口太小,不能保证蒸汽能很好的由蒸汽流通口进入蒸烤腔室内;当D1/D2大于4时,蒸汽流通口太大,影响导风罩的进风和排风,使得热风循环不顺畅。

5、进风口设于导风罩前壁中心,排风口设于导风罩侧壁上,蒸汽流通口与进风口之间具有间距,使得进风、排风、蒸汽流通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距离,这样进风、排风、蒸汽流通之间互不影响,以保证热风及蒸汽的循环通畅,从而保证蒸烤腔室内的温度均匀,以保证食物的蒸烤效果。

6、箱体内还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位于蒸烤腔室侧部,蒸汽发生装置位于容纳腔内,蒸汽进汽口和蒸汽出汽口靠近容纳腔设置,这样既便于蒸汽发生装置的安装,又便于蒸汽发生装置向蒸烤腔室内供蒸汽;同时,容纳腔位于蒸烤腔室右侧,蒸汽进汽口位于蒸烤腔室的后壁的右下角,这样不仅便于蒸汽发生装置向蒸烤腔室内提供蒸汽,也使得蒸汽烤箱整体结构紧凑,方便生产装配。

7、通过在箱体外壁设置蒸汽排汽口,蒸汽出汽口通过软管与蒸汽排汽口连通,这样多余的蒸汽可依次通过蒸汽出汽口、软管和蒸汽排汽口排出,形成独立的排汽通道,保证排汽的顺畅性,以平衡蒸烤腔室内的气压,从而保证蒸汽烤箱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8、蒸烤腔室的后壁设有加热管,加热管呈环形,加热管围绕风扇设置,通过设置加热管,在风扇吸入蒸烤腔室内的热风和蒸汽进入导风腔时,热风和蒸汽可被加热管二次加热后再由排风口排出,提升了热风和蒸汽的温度,从而提升了蒸烤效率,进而提升了蒸汽烤箱整体的烹饪效率。

9、箱门上设有门把手,门把手上设有操作面板,这样方便用户操控蒸汽烤箱,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及满意度,也方便用户搬动蒸汽烤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烤箱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烤箱实施例一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烤箱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烤箱实施例一中导风罩的安装位置图。

图6为图5中B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烤箱实施例一中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烤箱实施例二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箱体;11、容纳腔;12、蒸汽排汽口;2、蒸烤腔室;21、顶壁;22、底壁;23、后壁;24、蒸汽进汽口;25、蒸汽出汽口;3、导风罩;31、导风罩前壁;311、进风口;312、蒸汽流通口;32、导风罩侧壁;321、排风口;322、第一侧壁;323、第二侧壁;324、第三侧壁;325、第四侧壁;33、安装围边;331、安装孔;4、风扇;5、加热管;6、箱门;61、门把手;611、操作面板;7、蒸汽发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效果好的蒸汽烤箱,包括箱体1和位于箱体1内的蒸汽发生装置7,箱体1内设有具有敞口的蒸烤腔室2、发热管、将蒸烤腔室的敞口关闭的箱门6,发热管位于蒸烤腔室2内,蒸汽发生装置7位于蒸烤腔室2的外部,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导入蒸烤腔室2以用于蒸汽蒸烤,蒸烤腔室2包括顶壁21、底壁22、两侧壁和一后壁23,蒸烤腔室2设有蒸汽进汽口24和蒸汽出汽口25,蒸汽进汽口24与蒸汽发生装置连通,蒸汽出汽口25与箱体1外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蒸烤腔室2的后壁23上设有风扇4和导风罩3,导风罩3的后端面与蒸烤腔室2的后壁23封闭设置以形成导风腔,风扇4位于导风腔内,导风罩3包括导风罩前壁31和导风罩侧壁32,导风罩3上设有进风口311和排风口321,导风罩3还设有与导风腔连通的蒸汽流通口312,蒸汽进汽口24设于蒸烤腔室2的后壁23上并与导风腔连通,这样通过风扇将蒸烤腔室中的空气通过导风罩的进风口吸入后侧的加热区,经过发热管加热之后再通过导风罩的排风口排出到蒸烤腔室内,形成一个热风循环,从而提升蒸汽烤箱的烹饪效率,同时,在导风罩上设置与导风腔连通的蒸汽流通口,而蒸汽进汽口设于蒸烤腔室的后壁上并与导风腔连通,使得大部分蒸汽从蒸汽进汽口出来后直接由蒸汽流通口流向蒸烤腔室内,保证蒸汽的温度足够,以对食物进行很好的蒸烤,从而保证食物的烹饪效果和烹饪效率,而部分蒸汽则通道导风罩循环后再导入蒸烤腔室内,又很好的保证蒸烤腔室内部温度均匀,很好的保证食物蒸烤的均匀性,更好的提升蒸汽烤箱的烹饪效果和烹饪效率。

具体的,蒸汽流通口312设于导风罩前壁31上并与蒸汽进汽口24对应设置,这样便于蒸汽直接由蒸汽流通口进入蒸烤腔室内,以保证大部分蒸汽可第一时间与食物接触,以保证对食物的蒸烤温度足够,从而保证食物的蒸烤效果,也即是蒸汽烤箱的烹饪效果。

且,蒸汽进汽口24的竖直投影位于蒸汽流通口312的竖直投影内,形成一个大小口的连通形式,即从小口出来,再由大口导出,不会对蒸汽产生阻挡,这样使得从蒸汽进汽口出来的蒸汽能全部或至少大部分由蒸汽流通口直接进入蒸烤腔室内,保证蒸汽的温度足够,以保证蒸汽能很好的对食物进行蒸烤,保证食物的蒸烤效果,即保证蒸汽烤箱的烹饪效果;同时,蒸汽流通口312为直径是D1的圆孔,蒸汽进汽口24为直径是D2的圆孔,将蒸汽流通口和蒸汽进汽口设置成圆孔,既便于蒸汽的流通和进入,又方便孔的加工成型,且1.5≤D1/D2≤4,D1/D2具体为3,这样保证蒸汽流通口足够大于蒸汽进汽口,以便蒸汽由蒸汽流通口进入蒸烤腔室内,以保证蒸烤腔室内的温度均匀且温度高,从而保证食物的蒸烤效果和蒸烤效率。

进风口311设于导风罩前壁31中心,排风口321设于导风罩侧壁32上,蒸汽流通口312与进风口311之间具有间距,使得进风、排风、蒸汽流通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距离,这样进风、排风、蒸汽流通之间互不影响,以保证热风及蒸汽的循环通畅,从而保证蒸烤腔室内的温度均匀,以保证食物的蒸烤效果。

进风口311的总面积大于排风口321的总面积,这样可很好的保证热风的出风效率,使得热风在蒸烤腔室内部的循环流动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蒸汽烤箱的烹饪效果。

且,进风口311的总面积为S1,排风口321的总面积为S2,1.2≤S1/S2≤1.5,S1/S2具体为1.3,在此面积比范围内,可很好的保证热风的出风效率,使得热风在蒸烤腔室内部的循环流动效果更好,从而使得蒸烤腔室内各处的温度均匀,以保证蒸汽烤箱良好的烹饪效果。

为了更好的提升蒸烤效果和烹饪效果,导风罩侧壁32包括第一侧壁322、第二侧壁323、第三侧壁324和第四侧壁325,第一侧壁322和第二侧壁323上下对应设置,第三侧壁324和第四侧壁325左右对应设置,也可以将排风口321具体设于第一侧壁322和第二侧壁323上,这样热风由排风口排出时会分别被蒸烤腔室的顶壁和底壁反射至蒸烤腔室中心区域,恰好对蒸烤腔室中央位置的食物进行蒸烤,可很好的保证食物蒸烤的均匀性,以保证蒸汽烤箱的烹饪效果。

为了便于蒸汽发生装置的安装和提供蒸汽,也为了蒸汽烤箱的结构紧凑性,也可以在箱体1内还设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位于蒸烤腔室2侧部,蒸汽发生装置7位于容纳腔11内,蒸汽进汽口24和蒸汽出汽口25靠近容纳腔11设置,这样既便于蒸汽发生装置的安装,又便于蒸汽发生装置向蒸烤腔室内供蒸汽;同时,容纳腔11位于蒸烤腔室2右侧,蒸汽进汽口24位于蒸烤腔室2的后壁23的右下角,这样不仅便于蒸汽发生装置向蒸烤腔室内提供蒸汽,也使得蒸汽烤箱整体结构紧凑,方便生产装配。

为了便于蒸汽排出,保证蒸汽排出的可靠性,也可以在箱体1外壁设有蒸汽排汽口12,蒸汽出汽口25通过软管与蒸汽排汽口12连通,这样多余的蒸汽可依次通过蒸汽出汽口、软管和蒸汽排汽口排出,形成独立的排汽通道,保证排汽的顺畅性,以平衡蒸烤腔室内的气压,从而保证蒸汽烤箱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便于蒸汽烤箱的操控和挪动,也可以在箱门6上设有门把手61,门把手61上设有操作面板611,这样方便用户操控蒸汽烤箱,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及满意度,也方便用户搬动蒸汽烤箱。

且,进风口311具体由多个进风孔形成,多个进风孔呈辐射状分布于导风罩前壁31上,这样可大大增加进风口的进风面积,以保证进风效率;同时,将进风孔设置成圆形孔,不仅能很好的保证进风效率,且进风孔的形状简单,方便进风孔的加工成型,提升导风罩整体的加工效率。

其次,排风口321也具体由多个排风孔形成,多个排风孔为条形孔,这样使得热风在风扇的作用下可更加顺畅的排出,减少出风时的阻力,以保证出风效率,从而保证蒸烤腔室内各处的温度均匀,进而保证食物的蒸烤效果,即使保证蒸汽烤箱的烹饪效果,提升了用户使用满意度。

当然,也为了更进一步提升蒸烤效果和烹饪效果,也可以将导风罩侧壁32倾斜设置,导风罩侧壁32与导风罩前壁31之间的角度为α,95°≤α≤105°,α具体为104°,这样可确保热风由导风罩侧壁的排风口排出时能被蒸烤腔室的顶壁和底壁反射到,以使热风可向蒸烤腔室的中心区域流动,从而保证蒸烤腔室内各处的温度均匀,进而保证食物的蒸烤效果,也即是保证蒸汽烤箱的烹饪效果。

最后,为了便于导风罩的安装固定,也可以在导风罩侧壁32边缘设置安装围边33,安装围边33与导风罩3一体加工成型,安装围边33上设有安装孔331,蒸烤腔室2的后壁23上设有螺孔,螺钉穿过安装孔331与螺孔固定连接,以将导风罩3固定于蒸烤腔室2的后壁上,这样便于导风罩的安装固定,且固定可靠。

可以理解的,D1/D2也可以为1.5、1.8、2、2.2、2.5、2.6、2.8、3.2、3.5、3.6、3.8、4等。

可以理解的,S1/S2也可以为1.2、1.25、1.35、1.4、1.45、1.5等。

可以理解的,排风口还可以设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上。

可以理解的,进风孔也可以为椭圆形孔或多边形孔或条形孔。

可以理解的,排风孔也可以为椭圆形孔或圆形孔或多边形孔。

可以理解的,α也可以为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等。

可以理解的,容纳腔也可以位于蒸烤腔室的底部,这样蒸汽发生装置位于蒸烤腔室的底部,使得蒸汽烤箱的结构更为紧凑。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蒸烤腔室的后壁设有加热管。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蒸烤腔室2的后壁23设有加热管5,加热管5呈环形,加热管5围绕风扇4设置,通过设置加热管,在风扇吸入蒸烤腔室内的热风进入导风腔时,热风可被加热管二次加热后再由排风口排出,提升了热风的温度,从而提升了蒸烤效率,进而提升了蒸汽烤箱整体的烹饪效率。

其他未述部分结构及其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