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铁路爬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8767发布日期:2019-08-20 23:34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便铁路爬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轻便铁路爬梯。



背景技术:

铁路线路维修是指分为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综合维修是根据线路变化规律和特点,以全面改善轨道弹性、调整轨道几何尺寸和更换整修失效零部件为重点,按周期、有计划地对线路进行综合修理,以恢复线路完好技术状态,经常保养是根据线路变化情况,在年度和线路全长范围内进行的有计划、有重点的保养,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不管是工业生产、铁路维修还是普通的建筑施工,爬梯都是这些场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之一。

但是现有的爬梯结构比较复杂,搭建麻烦,且耗时长,且现有爬梯尽管有伸缩梯,但还是需要人员手持携带,在轨道较为危险的场所,工作人员手持梯子还是比较不方便,容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铁路爬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但是现有的爬梯结构比较复杂,搭建麻烦,且耗时长,且现有爬梯尽管有伸缩梯,但还是需要人员手持携带,在轨道较为危险的场所,工作人员手持梯子还是比较不方便,容易发生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便铁路爬梯,包括背负装置和爬梯装置,所述背负装置包括减压背垫、爬梯固定背板和背带,所述爬梯固定背板为矩形板状,所述减压背垫贴附在所述爬梯固定背板的一侧面,且所述减压背垫与所述爬梯固定背板固定连接,所述背带安装于所述爬梯固定背板上靠近所述减压背垫的一侧,且所述背带与所述爬梯固定背板固定连接,所述爬梯装置包括爬梯壳体、支撑梯和攀爬梯,所述爬梯壳体位于所述爬梯固定背板上远离所述减压背垫的一侧面,且所述爬梯壳体与所述爬梯固定背板螺接固定,所述爬梯壳体上开设有容腔,所述支撑梯和所述攀爬梯分别贯穿所述爬梯壳体安装在所述容腔内,且所述支撑梯和所述攀爬梯均与所述爬梯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攀爬梯滑动连接在所述爬梯壳体的顶部,所述支撑梯滑动连接在所述爬梯壳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爬梯壳体、所述支撑梯和所述攀爬梯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数量依所述爬梯壳体、所述支撑梯和所述攀爬梯长度而设置。

优选的,所述攀爬梯至少由第一攀爬梯、第二攀爬梯和第三攀爬梯组成,所述第一攀爬梯、所述第二攀爬梯和所述第三攀爬梯由外至内一次收容在所述爬梯壳体内,且所述第一攀爬梯、所述第二攀爬梯和所述第三攀爬梯之间相互滑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梯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支撑脚座,所述支撑脚座的底部具有防滑座,所述支撑梯的底部外侧安装有手轮,所述支撑脚座与所述支撑梯之间通过所述手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爬梯壳体的外侧壁安装有手轮,所述手轮贯穿所述爬梯壳体螺接固定在所述爬梯壳体上,所述攀爬梯和所述支撑梯均与所述爬梯壳体通过所述手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背带上安装有卡扣,所述背带由两段组成,且分别固定在所述减压背垫的顶端与底端,两个所述背带通过所述卡扣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爬梯壳体的一侧安装爬梯固定背板,并在爬梯固定背板上设置减压背垫和背带,在使用时,可以把爬梯固定背板背负在人体背上,利用背带固定,便于对爬梯进行携带,不会占用双手,令工作人员在使用时,更加舒适方便,同时在爬梯壳体上滑动连接支撑梯和攀爬梯,在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梯下拉,并通过手轮进行固定,与地面间形成支撑,然后,向上拉动攀爬梯,其中攀爬梯至少由三节爬梯组成,可依据使用情况向上延伸,可以在车务、机务、工务、车辆、信号和通信多种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爬梯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背负装置;11、减压背垫;12、爬梯固定背板; 13、背带;14、卡扣;20、爬梯装置;21、爬梯壳体;22、支撑梯; 23、攀爬梯;231、第一攀爬梯;232、第二攀爬梯;233、第二攀爬梯;24、支撑脚座;241、防滑座;25、支撑杆;26、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便铁路爬梯,包括背负装置10和爬梯装置20,背负装置10包括减压背垫11、爬梯固定背板12和背带13,爬梯固定背板12为矩形板状,减压背垫11贴附在爬梯固定背板12的一侧面,且减压背垫11与爬梯固定背板12固定连接,背带13安装于爬梯固定背板12上靠近减压背垫11的一侧,且背带13与爬梯固定背板12固定连接,爬梯装置 20包括爬梯壳体21、支撑梯22和攀爬梯23,爬梯壳体21位于爬梯固定背板12上远离减压背垫11的一侧面,且爬梯壳体21与爬梯固定背板12螺接固定,爬梯壳体21上开设有容腔,支撑梯22和攀爬梯23分别贯穿爬梯壳体21安装在容腔内,且支撑梯22和攀爬梯23 均与爬梯壳体21滑动连接,攀爬梯23滑动连接在爬梯壳体21的顶部,支撑梯22滑动连接在爬梯壳体21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爬梯壳体21位于爬梯固定背板12上远离减压背垫11的一侧面,且爬梯壳体21与爬梯固定背板12螺接固定,爬梯壳体21上开设有容腔,支撑梯22和攀爬梯23分别贯穿爬梯壳体21 安装在容腔内,且支撑梯22和攀爬梯23均与爬梯壳体21滑动连接,通过在爬梯壳体21的一侧安装爬梯固定背板12,并在爬梯固定背板12上设置减压背垫11和背带13,在使用时,可以把爬梯固定背板 12背负在人体背上,利用背带13固定,便于对爬梯进行携带,不会占用双手,令工作人员在使用时,更加舒适方便,同时在爬梯壳体 21上滑动连接支撑梯22和攀爬梯23,在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梯22 下拉,并通过手轮26进行固定,与地面间形成支撑,然后,向上拉动攀爬梯23,其中攀爬梯23至少由第一攀爬梯231、第二攀爬梯 232和第二攀爬梯233组成,可依据使用情况向上延伸,可以在车务、机务、工务、车辆、信号和通信多种环境下使用。

进一步的,爬梯壳体21、支撑梯22和攀爬梯23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5,支撑杆25数量依爬梯壳体21、支撑梯22和攀爬梯23 长度而设置。

本实施例中,爬梯壳体21、支撑梯22和攀爬梯23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5,支撑杆25数量依爬梯壳体21、支撑梯22和攀爬梯 23长度而设置,通过设置支撑杆25,可以在抽拉出支撑梯22和攀爬梯23后,踩住支撑杆25进行攀爬,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攀爬梯23至少由第一攀爬梯231、第二攀爬梯232 和第二攀爬梯233组成,第一攀爬梯231、第二攀爬梯232和第二攀爬梯233由外至内一次收容在爬梯壳体21内,且第一攀爬梯231、第二攀爬梯232和第二攀爬梯233之间相互滑动。

本实施例中,攀爬梯23至少由第一攀爬梯231、第二攀爬梯 232和第三攀爬梯233组成,第一攀爬梯231、第二攀爬梯232和第三攀爬梯233由外至内一次收容在爬梯壳体21内,且第一攀爬梯 231、第二攀爬梯232和第三攀爬梯233之间相互滑动,可依据使用情况向上延伸,可以在车务、机务、工务、车辆、信号和通信多种环境下使用。

进一步的,支撑梯2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支撑脚座24,支撑脚座 24的底部具有防滑座241,支撑梯22的底部外侧安装有手轮26,支撑脚座24与支撑梯22之间通过手轮26固定连接,爬梯壳体21的外侧壁安装有手轮26,手轮26贯穿爬梯壳体21螺接固定在爬梯壳体 21上,攀爬梯23和支撑梯22均与爬梯壳体21通过手轮26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支撑梯2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支撑脚座24,支撑脚座24的底部具有防滑座241,支撑梯22的底部外侧安装有手轮 26,支撑脚座24与支撑梯22之间通过手轮26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可以根据攀爬高度,来抽出攀爬梯23,并通过手轮26固定,进行攀爬,可利用支撑脚座24与地面进行固定,防止打滑。

进一步的,背带13上安装有卡扣14,背带13由两段组成,且分别固定在减压背垫11的顶端与底端,两个背带13通过卡扣14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背带13上安装有卡扣14,背带13由两段组成,且分别固定在减压背垫11的顶端与底端,两个背带13通过卡扣14 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背带13来背到肩上,然后通过卡扣 14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使用时,可以把爬梯固定背板12背负在人体背上,利用背带13 固定,便于对爬梯进行携带,不会占用双手,令工作人员在使用时,更加舒适方便,同时在爬梯壳体21上滑动连接支撑梯22和攀爬梯 23,在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梯22下拉,并通过手轮26进行固定,与地面间形成支撑,然后,向上拉动攀爬梯23,其中攀爬梯23至少由第一攀爬梯231、第二攀爬梯232和第二攀爬梯233组成,可依据使用情况向上延伸,可以在车务、机务、工务、车辆、信号和通信多种环境下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