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密封塞脱落真空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5974发布日期:2019-10-15 17:56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密封塞脱落真空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密封塞脱落真空杯。



背景技术:

真空保温,由于气体压强的降低,气体密度也将会降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将增大,气体分子间和气体分子与容器壁的碰撞频率和强度相对减弱,真空中介质没有了阻止对流传热和接触传热两种传热的发生,因此可以保温。真空保温技术广泛应用于保温杯的制作,提升保温杯保温效果。

传统真空保温杯,杯盖内部的密封胶圈由于热胀冷缩容易造成脱落,影响杯体密封性,对于真空杯来说,密封圈不能起到密封效果不仅造成杯子内部液体泄露的现象,还影响真空杯的保温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克服的是真空杯杯盖内部密封胶圈在热胀冷缩时容易脱落,影响密封性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密封塞脱落真空杯。

一种防密封塞脱落真空杯,包括杯体,以及环套在杯体上端口的杯盖,所述杯盖包括盖壳、盖内芯,所述盖壳通过螺纹连接环套在杯体端口外侧,所述盖内芯安装在盖壳内部,所述盖内芯位于杯体端口内侧,所述盖内芯下端侧面向外凸起形成外凸环,密封胶圈环套在所述外凸环外侧,所述密封胶圈下底面设有固定槽,所述外凸环与盖内芯下底面中部留有夹槽,所述盖内芯底面通过夹槽安装有不锈钢包覆件,所述不锈钢包覆件侧部上表面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固定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盖壳外表面环套有钢盖圈,所述盖壳、钢盖圈、盖内芯之间形成的中空结构中填充有保温泡沫。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内部安装有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包覆件位于夹槽内部一侧安装有橡胶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盖内芯下端设置外凸环,将密封胶圈环套在外凸环外侧,以及在外凸环与盖内芯中部间设置夹槽,在夹槽内部安装不锈钢包覆件,利用不锈钢包覆件侧部的限位环与密封胶圈下端的固定槽将密封胶圈固定在外凸环上,防止密封胶圈发生变形,避免脱落。

通过在盖壳外表面环套有钢盖圈,盖壳、钢盖圈、盖内芯之间形成的中空结构中填充有保温泡沫,增加杯盖的保温效果,减少热量散失。

通过在杯体内部安装有滤网,分离茶叶与茶水,便于饮用。

通过在不锈钢包覆件位于夹槽内部一侧安装有橡胶垫圈,增大不锈钢包覆件与夹槽内壁的摩擦,避免不锈钢包覆件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放大图;

图中:1.杯体;2.杯盖;12.盖壳;13.盖内芯;14.外凸环;15.密封胶圈;16.固定槽;17.夹槽;18.不锈钢包覆件;19.限位环;21.钢盖圈;22. 保温泡沫;23.滤网;24.橡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防密封塞脱落真空杯,包括杯体1,以及环套在杯体1上端口的杯盖2,杯盖2包括盖壳12、盖内芯13,盖壳12通过螺纹连接环套在杯体1端口外侧,盖内芯13安装在盖壳12内部,盖内芯13位于杯体1端口内侧,盖内芯13下端侧面向外凸起形成外凸环14,密封胶圈15 环套在外凸环14外侧,密封胶圈15下底面设有固定槽16,外凸环14与盖内芯13下底面中部留有夹槽17,盖内芯13底面通过夹槽17安装有不锈钢包覆件18,不锈钢包覆件18侧部上表面设有限位环19,限位环19位于固定槽16 内部。

盖壳12外表面环套有钢盖圈21,盖壳12、钢盖圈21、盖内芯13之间形成的中空结构中填充有保温泡沫22,增加杯盖的保温效果,减少热量散失。

杯体1内部安装有滤网23,分离茶叶与茶水,便于饮用。

实施例2

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防密封塞脱落真空杯,包括杯体1,以及环套在杯体1上端口的杯盖2,杯盖2包括盖壳12、盖内芯13,盖壳12通过螺纹连接环套在杯体1端口外侧,盖内芯13安装在盖壳12内部,盖内芯13位于杯体1端口内侧,盖内芯13下端侧面向外凸起形成外凸环14,密封胶圈15 环套在外凸环14外侧,密封胶圈15下底面设有固定槽16,外凸环14与盖内芯13下底面中部留有夹槽17,盖内芯13底面通过夹槽17安装有不锈钢包覆件18,不锈钢包覆件18侧部上表面设有限位环19,限位环19位于固定槽16 内部。

盖壳12外表面环套有钢盖圈21,盖壳12、钢盖圈21、盖内芯13之间形成的中空结构中填充有保温泡沫22,增加杯盖的保温效果,减少热量散失。

杯体1内部安装有滤网23,分离茶叶与茶水,便于饮用。

不锈钢包覆件18位于夹槽17内部一侧安装有橡胶垫圈24,增大不锈钢包覆件与夹槽内壁的摩擦,避免不锈钢包覆件脱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