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面板上翻机构及电蒸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8651发布日期:2019-04-12 23:3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控制面板上翻机构及电蒸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面板上翻机构及电蒸炉。



背景技术:

蒸是烹饪方法的一种,人们将原味的或经过调味后的食物原材料放入器皿中,通过高温蒸汽对其进行加热蒸熟,烹饪过程能够较大程度的保留食物的原有营养。

电蒸炉是具备蒸箱功能的厨房家电的统称,通过加热盘将水转化为高温蒸汽对食物进行100%蒸汽烹饪的厨房电器产品,具有强大的纯蒸功能,能快速实现蒸菜、蒸饭、蒸汤以及加热饭菜等,并且具有锁定营养、降脂减盐、保持食物原汁原味和鲜味十足等功能。

控制面板和水箱是电蒸炉必不可少的部件,其中,控制面板供用户对电蒸炉进行各项控制操作,水箱则用于盛装水,水箱一般安装在电蒸炉的内部,需要向水箱中添水或抽出废水时,需要开门操作,若电蒸炉正在烹饪过程,开门操作会导致烹饪空间的蒸汽外逸,影响蒸汽烹饪时间和烹饪效果。

即,现有电蒸炉中向水箱添水或抽出废水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面板上翻机构及电蒸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蒸炉中向水箱添水或抽出废水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控制面板上翻机构,包括控制面板、支撑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有前后方向条形槽的支撑座和活动连接于条形槽内的卡接件,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控制面板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且所述连杆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卡接件铰接;

所述卡接件上连接有水箱,所述控制面板隔挡于所述水箱的前侧,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卡接件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卡接件沿所述条形槽向前运动,所述卡接件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控制面板向前并向上运动,并同步带动所述水箱向前伸出;或,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卡接件沿所述条形槽向后运动,所述卡接件同步带动所述水箱向后缩回,并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控制面板向下并向后回复至原位。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作为驱动端铰接于所述卡接件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控制面板的上部位置;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座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控制面板的下部位置,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轨迹槽,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活动卡接于所述轨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为两组,两组所述支撑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控制面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水箱连接于两个所述卡接件之间;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支撑装置相应为两组,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卡接件沿相应的所述条形槽进行同步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槽的底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啮合齿,两个所述卡接件相连形成卡接杆,且所述卡接杆的两端均通过第一齿轮与所述啮合齿啮合配合,所述卡接杆枢接于所述水箱底部;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卡接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件包括齿条和固接于所述齿条上的连接耳,所述水箱连接于两个所述卡接件的连接耳之间,所述连杆机构的驱动端铰接于所述齿条上;各个所述支撑座上均枢接有齿轮机构,所述齿轮机构输出端的齿轮与相应侧的所述齿条啮合配合,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组所述齿轮机构输入端的齿轮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长度方向的两端均枢接有支撑轴承,并通过所述支撑轴承滚动连接于所述条形槽内。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齿轮机构输入端的齿轮之间固接有传动杆,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杆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座,所述水箱上沿其前后方向固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连接有直线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卡接件和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控制面板伸出时,所述控制面板自上向下向外倾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蒸炉,包括箱体和上述控制面板上翻机构,所述箱体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控制面板上翻机构的支撑座固接于所述支撑板上。

本发明控制面板上翻机构及电蒸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控制面板上翻机构及电蒸炉,其中,控制面板上翻机构包括设置有控制按钮的控制面板和用于支撑的支撑座和起到连接作用的卡接件和连杆机构、用于盛水的水箱和用于驱动卡接件运动以带动水箱同步运动,并通过连杆机构带动控制面板向前运动并上升形成供水箱伸出的开口的驱动装置;其中,电蒸炉包括作为壳体的箱体,箱体上设有作为安装板的支撑板,控制面板上翻机构安装在支撑板上。

初始时,驱动装置驱动卡接件处于条形槽的后端,连杆机构带动控制面板封堵于电蒸炉箱体的前侧,水箱位于控制面板侧的空间内;需要向水箱内添水时,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卡接件沿条形槽向前运动,卡接件同步驱动连杆机构的驱动端向前运动,连杆机构进而驱动控制面板向前运动并向上运动,控制面板与支撑板之间形成开口;卡接件向前运动的同时,带动水箱与其同步向前运动,水箱从开口处伸出支撑板外部,即水箱伸出电蒸炉箱体的外部,用户向水箱内添水即可。添水完成后,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卡接件向后运动,卡接件带动添水后的水箱与其同步向后运动,并通过连杆机构带动控制面板回复到初始位置,完成水箱的添水操作。

上述控制面板上翻机构中单一的驱动装置即可通过控制卡接件能够同时带动控制面板和水箱进行不同的运动,使得控制面板前进、上升形成开口,水箱则通过开口伸出箱体外,用户对位于箱体外部的水箱进行添水,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无需打开箱门,对电蒸炉的工作状态无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仅对水箱的添水操作进行了描述,针对水箱的不同功能,也可对水箱进行抽水操作;此外,水箱可以为直接盛装水的容器,也可以包括容纳壳和安装于容纳壳内的用于装水的盒体,水箱伸出箱体外后,将容纳壳内的盒体取出,装水或倒水后重新装入容纳壳内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蒸炉中控制面板呈缩回状态时的第一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蒸炉的第二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蒸炉中控制面板和水箱均呈伸出状态时的第一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电蒸炉的第二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板上翻机构中控制面板呈缩回状态时的第一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板上翻机构中控制面板呈伸出状态时的第一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板上翻机构中控制面板呈缩回状态时的第二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且水箱呈剖视结构;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板上翻机构中控制面板呈伸出状态时的第二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且水箱呈剖视结构;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形式的控制面板上翻机构中控制面板呈缩回状态时的第一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控制面板呈伸出状态时的第一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控制面板上翻机构中控制面板呈伸出状态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标:1-控制面板;2-支撑座;21-条形槽;211-啮合齿;22-齿轮机构;221-第二齿轮;222-第三齿轮;223-第四齿轮;23-传动杆;3-驱动装置;31-驱动马达;32-第五齿轮;33-第六齿轮;4-连杆机构;41-第一连杆;411-轨迹槽;42-第二连杆;421-卡接头;5-水箱;51-导向杆;6-卡接杆;61-第一齿轮;7-齿条;71-连接耳;72-支撑轴承;8-固定座;81-直线轴承;9-箱体;91-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面板上翻机构,如图5-图11所示,包括控制面板1、支撑装置和驱动装置3,支撑装置包括设有前后方向条形槽21的支撑座2和活动连接于条形槽21内的卡接件,支撑装置与控制面板1之间通过连杆机构4连接,且连杆机构4的驱动端与卡接件铰接;卡接件上连接有水箱5,控制面板1隔挡于水箱5的前侧,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与卡接件连接;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卡接件沿条形槽21向前运动,卡接件通过连杆机构4驱动控制面板1向前并向上运动,并同步带动水箱5向前伸出;或,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卡接件沿条形槽21向后运动,卡接件同步带动水箱5向后缩回,并通过连杆机构4驱动控制面板1向下并向后回复至原位。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蒸炉,如图1-图4所示,包括箱体9和上述控制面板上翻机构,箱体9内设有支撑板91,控制面板上翻机构的支撑座2固接于支撑板91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板上翻机构及电蒸炉,其中,控制面板上翻机构包括设置有控制按钮的控制面板1和用于支撑的支撑座2和起到连接作用的卡接件和连杆机构4、用于盛水的水箱5和用于驱动卡接件运动以带动水箱5同步运动,并通过连杆机构4带动控制面板1向前运动并上升形成供水箱5伸出的开口的驱动装置3;其中,电蒸炉包括作为壳体的箱体9,箱体9上设有作为安装板的支撑板91,控制面板上翻机构安装在支撑板91上。

初始时,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装置3驱动卡接件处于条形槽21的后端,连杆机构4带动控制面板1封堵于电蒸炉箱体9的前侧,水箱5位于控制面板1侧的空间内;需要向水箱5内添水时,控制驱动装置3驱动卡接件沿条形槽21向前运动,卡接件同步驱动连杆机构4的驱动端向前运动,连杆机构4进而驱动控制面板1向前运动并向上运动,如图3和图4所示,控制面板1与支撑板91之间形成开口;卡接件向前运动的同时,带动水箱5与其同步向前运动,水箱5从开口处伸出支撑板91外部,即水箱5伸出电蒸炉箱体9的外部,用户向水箱5内添水即可。添水完成后,控制驱动装置3驱动卡接件向后运动,卡接件带动添水后的水箱5与其同步向后运动,并通过连杆机构4带动控制面板1回复到初始位置,完成水箱5的添水操作。

上述控制面板上翻机构中单一的驱动装置3即可通过控制卡接件能够同时带动控制面板1和水箱5进行不同的运动,使得控制面板1前进、上升形成开口,水箱5则通过开口伸出箱体9外,用户对位于箱体9外部的水箱5进行添水,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操作便捷,且无需打开箱门,对电蒸炉的工作状态无影响。

具体的,电蒸炉的内胆设置与支撑板91的底部空间,则水箱5的设置对内胆的烹饪空间无影响,从而确保内胆烹饪空间的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仅对水箱5的添水操作进行了描述,针对水箱5的不同功能,也可对水箱5进行抽水操作;此外,水箱5可以为直接盛装水的容器,也可以包括容纳壳和安装于容纳壳内的用于装水的盒体,水箱5伸出箱体9外后,将容纳壳内的盒体取出,装水或倒水后重新装入容纳壳内即可;另外,文中所述“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均以站立于蒸箱后侧时的方位为基准进行定义。

具体的,驱动装置3可以与控制面板1电连接,用户能够通过控制面板1直接控制驱动装置3的开关状态和驱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10所示,支撑装置可以为两组,两组支撑装置分别设置于控制面板1的左右两侧,水箱5连接于两个卡接件之间;连杆机构4与支撑装置相应为两组,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两个卡接件沿相应的条形槽21进行同步运动。控制面板1和水箱5运动时,两个支撑装置对其左右两侧进行支撑,从而提高支撑装置对控制面板1和水箱5的支撑稳定性和行程位置精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11所示,连杆机构4可以包括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第一连杆41的一端作为驱动端铰接于卡接件上,另一端铰接于控制面板1的上部位置;第二连杆42的一端铰接于支撑座2上,另一端铰接于控制面板1的下部位置,第一连杆41上设有轨迹槽411,第二连杆42上设有卡接头421,卡接头421活动卡接于轨迹槽411内。水箱5应可以被认为包括盛装水的水箱体和容纳水箱体的水箱外壳的一个组件,水箱5的前表面部与所述控制面板1的后面部具有间隙,其间隙被设计成在控制面板1被向上开启的过程避免被向前运动的水箱触碰干涉,这里是连杆机构4的一种具体形式,以驱动装置3驱动卡接件向前运动为例进行说明:卡接件沿条形槽21向前运动,第一连杆41的一端随卡接件向前运动,同时通过轨迹槽411驱动第二连杆42绕其与支撑座2的铰接处转动,第二连杆42同时对第一连杆41施加作用力,驱动第一连杆41相对卡接件发生转动,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相互作用驱动控制面板1向外伸出并同时向上运动,控制面板1与支撑板91之间形成开口供水箱5伸出。卡接件通过连杆机构4带动控制面板1回复原位的原理与上述伸出原理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具体的,卡接头421可以为槽轮。

具体的,第一连杆41上轨迹槽411的形状决定了连杆机构4的运动轨迹,相应决定控制面板1的运动轨迹,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通过卡接件和连杆机构4驱动控制面板1伸出时,控制面板1自上向下向外倾斜。用户通过控制面板1控制驱动装置3的状驱动状态,驱动装置3驱动控制面板1伸出后,控制面板1朝向上前方,用户面对电蒸炉时,则控制面板1朝向用户,当电蒸炉放置的位置较低时,便于用户对控制面板1上各按钮的选择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电蒸炉的使用便捷性。具体的,控制面板1缩回后可以处于垂直状态,且向前运动的前过程均处于垂直状态,后过程发生翻转,伸出后可以与垂直方向呈8°左右的夹角,当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夹角的值在5°-30°之间,以更方便使用者观察和操作。

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8所示,条形槽21的底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啮合齿211,两个卡接件相连形成卡接杆6,且卡接杆6的两端均通过第一齿轮61与啮合齿211啮合配合,卡接杆6枢接于水箱5铰底部;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卡接杆6转动。这里是驱动装置3驱动卡接件沿条形槽21运动的一种具体形式,控制驱动装置3驱动两个卡接件连接形成的卡接杆6转动,卡接杆6带动其两端的第一齿轮61与其同步转动,第一齿轮61与相应侧的条形槽21上的啮合齿211啮合,从而在啮合齿211上前进或后退,通过连杆机构4带动控制面板1运动;卡接杆6枢接于水箱5底部,则卡接杆6同时转动并向前运动,仅带动水箱5与其同步向前运动。具体的,卡接杆6可以通过轴承枢接于水箱5底部。

除上述形式外,本实施例中,如图9-图11所示,卡接件还可以包括齿条7和固接于齿条7上的连接耳71,水箱5连接于两个卡接件的连接耳71之间,连杆机构4的驱动端铰接于齿条7上;各个支撑座2上均枢接有齿轮机构22,齿轮机构22输出端的齿轮与相应侧的齿条7啮合配合,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两组齿轮机构22输入端的齿轮同步转动。这里是驱动装置3驱动卡接件沿条形槽21运动的另一种形式,驱动装置3驱动齿轮机构22输入端的齿轮转动,齿轮机构22中的齿轮相互啮合传动后,位于输出端的齿轮与条形槽21内的齿条7啮合传动,将转动运动转化为齿条7在条形槽21内的直线运动,齿条7在条形槽21内滑动,从而通过连杆机构4带动控制面板1运动,并通过连接耳71带动水箱5与其同步运动,实现控制面板1与水箱5的驱动。

具体的,如图10和图11所示,齿轮机构22可以包括依次啮合的第二齿轮221、第三齿轮222和第四齿轮223,其中,第二齿轮221作为输入端齿轮、第三齿轮222作为中间传动齿轮、第四齿轮223作为输出端齿轮,驱动装置3驱动第二齿轮221转动,第二齿轮221驱动第三齿轮222转动,第三齿轮222驱动第四齿轮223转动,第四齿轮223驱动齿条7沿条形槽21滑动。其中齿轮机构22包括多个齿轮,不仅能够实现驱动装置3与齿条7之间的间接传动,还能够通过选择不同齿数的齿轮改变驱动装置3的传动比,以控制控制面板1和水箱5的运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齿条7长度方向的两端均枢接有支撑轴承72,并通过支撑轴承72滚动连接于条形槽21内。齿轮机构22驱动齿条7在条形槽21内滑动时,齿条7通过支撑轴承72与条形槽21之间滚动连接,齿条7与条形槽21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从而减小驱动装置3和齿轮机构22驱动齿条7直线运动的阻力,提高齿条7运动的顺畅性,确保齿条7对水箱5和连杆机构4的传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两组齿轮机构22输入端的齿轮之间固接有传动杆23,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传动杆23转动。这里是驱动装置3驱动两组齿轮同步转动,即实现齿条7在相应的条形槽21内同步运动的一种具体方式,驱动装置3驱动传动杆23转动,传动杆23带动其两端的两个齿轮同步转动,两个齿轮分别作为两组齿轮机构22的输入端齿轮,从而带动后续齿轮、齿条7和连杆机构4同步运动,从而实现水箱5和控制面板1左右两侧的同步运动。

具体的,如图9和图10所示,驱动装置3可以包括驱动马达31,驱动马达31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五齿轮32,传动杆23上固接有第六齿轮33,第五齿轮32与第六齿轮33啮合配合。

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10所示,控制面板上翻机构还可以包括固定座8,水箱5上沿其前后方向固设有导向杆51,导向杆51与固定座8之间连接有直线轴承81。固定座8固接于支撑板91上,卡接件带动水箱5前后运动时,导向杆51在直线轴承81的限位下做直线运动,从而对水箱5前后运动的运动行程进行限定,进一步提高水箱5运动的位置精确度;此外,固定座8和导向杆51也可以对水箱5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水箱5的稳定性。

具体的,水箱5可以包括第一箱体9和第二箱体9,其中,第一箱体9内安装有盛装净水的第一盒体,第一盒体能够像加热盘内供水;第二箱体9内安装有盛装废水的盒体,第二盒体用于盛装加热盘内加热后残留的废水,加热盘加热后,水泵能够将废水抽入第二盒体内。第一箱体9和第二箱体9沿左右方向并列连接,导向杆51设置在第一箱体9与第二箱体9之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