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防夹屏蔽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18950发布日期:2019-11-26 01:57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防夹屏蔽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尤其是地铁的站台安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防夹屏蔽门。



背景技术:

屏蔽门指的是在列车车厢上下客时,在站台上将车体与站台其他空间完全隔离的装置,在近年新建的地铁及部分城市快速公交、轻轨等轨道交通中广泛应用。

屏蔽门系统一般包括立柱、屏蔽罩体和滑动门,滑动门一般为对开滑动,与列车的车门对应并几乎同时打开、关闭,防止运行中的列车接触到站台上的人,并在列车开走后保持关闭,防止站台上的乘客掉入轨道当中。

轨道交通的土建设计规范要求,列车运行外轮廓线与屏蔽门体有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0公分),在实践当中,上下客高峰期常有人或物挤入屏蔽门与列车门外的间隙,并在两门都关闭后被夹住,造成事故。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一些防夹装置,分为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电子手段采用图像识别技术采用摄像机判断是否有人或物留在间隙中,但是传感器受精度器件算法等影响,可靠性与易用性低;

一种是机械手段采用机构填充间隙,防止危险,如cn103010218b公开了一种地铁屏蔽门防夹自动挡板,并具体公开了设置在站台屏蔽门与列车车厢间地面上,包括防夹挡板、限位轴套、转动轴、固定板、开启推块、关闭推块。防夹挡板侧边上的三个突出块穿过限位轴套的三段缺口固定在转动轴上,限位轴套套在转动轴的外侧并固定联接在固定板上,防夹挡板联同转动轴的转动角度范围受到三段缺口开口宽度的限制。

该方案采用一个由滑门带动的挡板来扫除屏蔽门间隙中可能存在的物体,但是该方案中挡板并不是准确地限位而是被带动,其在屏蔽门关闭后为一与列车动线夹锐角(见该专利说明书第0034段)的位置,其实际与列车的距离小于要求的30公分,不符合相关要求与规定;同时因为该距离实际仅比30公分略大,因此挡板长度受限,其转动扫过的距离无法覆盖整个需要防夹的间隙空间(两个滑门的总宽度一般在两米以上),仍存在夹住乘客的风险。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可在屏蔽门与列车车体之间的整个空间起到防夹作用的屏蔽门。

另一方面,在轨道交通上下客高峰,站台与车内人员拥挤,常有紧贴屏蔽门的情况,屏蔽门的滑动门在合闭时,触到障碍物时即停止(防止挤伤),但屏蔽门的信号电路与列车连锁,屏蔽门无法关上的情况下列车不能启动,人员拥挤的情况下,屏蔽门被乘客的衣物、背包等触到后反复启停,造成列车晚点,影响交通效率,并进一步增加安全隐患。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增加容差的轨道交通防夹屏蔽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确保在整个空间内防夹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轨道交通防夹屏蔽门,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套安装柱、屏蔽罩体、滑动门框、滑动门轨道及滑动门;

上述两套滑动门在相应的滑动门轨道上相向运动开启或合闭;

屏蔽门轨道与轨道交通列车车体的距离大于一安全距离a,优选地,安全距离a为30cm;

其特征在于:

其还具备扫闭装置,扫闭装置包括剪叉机构、齿轮驱动机构;

剪叉机构驱动端的两只剪柄一只铰接于地面,一只可沿与屏蔽门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驱动从动剪柄开合;末级从动剪柄上装有扫臂杆;

扫臂杆上安装有挡板;

齿轮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滑动门上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中间齿轮及与中间齿轮啮合的扫臂齿轮,扫臂齿轮与铰接于地面的剪柄固定连接并与铰接轴同轴;

铰接于地面的剪柄长度小于安全距离a的值。

齿轮机构在滑动门的全部行程中保持啮合,并且在滑动门的单次开或闭行程当中铰接于地面的剪柄转动的角度小于90度。

剪叉机构有对称设置的两套,分别安装在两套滑动门处。

剪叉机构的级数为多级;其级数为一侧滑动门的宽度与安全距离的比值向下取整的数值。

剪叉机构为三级。

挡板大体上紧贴地面。

挡板宽度小于安全距离,高度大于60cm。

挡板高度大于滑动门的高度。

挡板的采用主体透明的材料制作。

上述防夹屏蔽门工作时,滑动门向屏蔽罩体内收缩,通过设置于滑动门上的齿条,通过中间齿轮带动扫臂齿轮转动,进而带动铰接剪柄转动,使剪叉机构收回,并且挡板由平行于滑动门逐渐变为垂直于滑动门,进而挡住其后方屏蔽罩体与车体之间的空间,防止乘客进入;在滑动门合闭时,剪叉机构伸展,挡板扫过屏蔽门与车体之间的间隙,遇到障碍物时挡板传动使滑动门无法关闭,消除夹人危险。

进一步地,滑动门外缘竖直旋转安装有辊轴,辊轴外包覆盖有弹性材料层,两侧的滑动门合闭时,弹性材料层对顶密闭。

弹性材料层材料可以是泡沫海绵或空心橡胶。

与这样的设计相应的,屏蔽门滑动门的异物检测阈值可以调高,当夹住乘客的衣物、背包等时,被夹物可从容抽出;夹住乘客手、脚时,乘客可以自行抽出,同时因为滑动门内还有挡板阻挡,因此调高夹物阈值不会造成安全性降低,但可以减少合闭过程中的急停次数,提高运行效率。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滑动门驱动防夹剪叉机构,无须另外设置驱动机构,实现简单;

2.挡板在开门时与列车垂直形成无法通行的护栏,关门时扫过整个间隙区域,在不夹人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空间里有人有物;

3.剪叉机构收起后,不占用屏蔽门与车体的安全距离;

4.辊轴使滑动门合闭时有一定的容差,即使夹住小物体也可以马上抽出,不会造成伤害,与挡板联用,在调高停止滑动阈值的情况下,不影响安全性。

附图说明

以下为以地铁为例按照实物的大体尺寸绘制的示意图,为简便起见,所有机构仅绘出左侧的一半,右侧为完全相同的机构:

图1是现有技术中屏蔽门系统与地铁的距离关系及滑动门从闭合到开启的运动情况;

图2是本申请中的轨道交通防夹屏蔽门结构示意图;

图3是齿轮机构与铰接剪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滑动门外缘及辊轴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列车安全距离

2.安装柱

3.屏蔽罩体

4.滑动门框

5.滑动门轨道

6.滑动门

7.扫闭装置

8.齿条

9.中间齿轮

10.扫臂齿轮

11.铰接于地面的剪柄

12.挡板

13.辊轴

14.弹性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是现有技术中屏蔽门与车体的大体距离比例示意。

如图2-4所示,一种轨道交通防夹屏蔽门,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套安装柱2、屏蔽罩体3、滑动门框4、滑动门轨道5及滑动门;

上述两套滑动门在相应的滑动门轨道5上相向运动开启或合闭;

屏蔽门轨道与轨道交通列车车体的距离大于一安全距离a,优选地,安全距离a为30cm;

其特征在于:

其还具备扫闭装置7,扫闭装置7包括剪叉机构、齿轮驱动机构;

剪叉机构驱动端的两只剪柄一只铰接于地面,一只可沿与屏蔽门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滑动,驱动从动剪柄开合;末级从动剪柄上装有扫臂杆;

扫臂杆上安装有挡板12;

齿轮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滑动门6上的齿条8、与齿条8啮合的中间齿轮9及与中间齿轮9啮合的扫臂齿轮10,扫臂齿轮10与铰接于地面的剪柄固定连接并与铰接轴同轴;

铰接于地面的剪柄长度小于安全距离a的值。

齿轮机构在滑动门6的全部行程中保持啮合,并且在滑动门6的单次开或闭行程当中铰接于地面的剪柄转动的角度小于90度。

剪叉机构有对称设置的两套,分别安装在两套滑动门6处。

剪叉机构的级数为多级;其级数为一侧滑动门6的宽度与安全距离的比值向下取整的数值。

剪叉机构为三级。

挡板12大体上紧贴地面。

挡板12宽度小于安全距离,高度大于60cm。

挡板12高度大于滑动门6的高度。

挡板12的采用主体透明的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滑动门外缘竖直旋转安装有辊轴,辊轴外包覆盖有弹性材料层14,两侧的滑动门合闭时,弹性材料层14对顶密闭。

弹性材料层14材料可以是泡沫海绵或空心橡胶。

该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防夹装置检测范围小的局限,使整个空间可以被检测到,同时还在扫闭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了有容差的门扇密闭结构,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交通工具的运行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