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随意塑造形状的改进型枕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0770发布日期:2019-10-29 20:41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随意塑造形状的改进型枕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随意塑造形状的改进型枕芯。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三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枕头一般由枕芯、枕套两部分构成。

枕芯的内容物比较多种多样,而一般的枕头造型比较单一。但是,枕头除了让使用者睡眠更舒适,不同造型的枕头可以给使用者带来不同的有益效果,如不同凹陷程度的枕头或U型的枕头可以避免颈椎病患者、腰椎病患者病情加重。不同的人群对枕头的使用需求不同,有人喜欢鼓胀的高枕,有人喜欢凹陷的低枕,也有人喜欢U型的护颈枕,但单个的枕头形状是固定的,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或同一使用人群不同时期的需求。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随意塑造形状的改进型枕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意塑造形状的改进型枕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枕头形状单一使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随意塑造形状的改进型枕芯,包括枕芯本体,所述枕芯本体的中间并排设有两根凹陷系带,所述枕芯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U型系带,所述枕芯本体包括枕芯套,所述枕芯套的中间并排设有两组第一中间贯穿口,所述枕芯套的后端并排设有两个第一侧边贯穿口,所述枕芯套内侧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中间并排设有两组第二中间贯穿口,所述海绵层的后端并排设有两个第二侧边贯穿口,所述海绵层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内枕芯和垫板,所述内枕芯的中间并排设有两组第三中间贯穿口,所述内枕芯的后端并排设有两个第三侧边贯穿口,所述垫板的中间并排设有两组第四中间贯穿口,所述垫板的后端并排设有两个第四侧边贯穿口。

优选的,两根所述U型系带并排分布在两根所述凹陷系带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枕芯套、所述海绵层以及所述内枕芯的形状相同,所述枕芯套、所述海绵层以及所述内枕芯的尺寸依次缩小。

优选的,每组所述第一中间贯穿口由两个并排的第一中间贯穿口组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中间贯穿口、所述第二中间贯穿口、所述第三中间贯穿口以及第四中间贯穿口的形状、尺寸均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边贯穿口、所述第二侧边贯穿口、所述第三侧边贯穿口以及所述第四侧边贯穿口的形状、尺寸均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凹陷系带与所述第一中间贯穿口卡接配合,所述U型系带与所述第一侧边贯穿口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凹陷系带的中间通过针线缝合固定在所述枕芯套中间,所述U型系带的中间通过针线缝合固定在所述枕芯套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垫板呈“凹”字形,所述第四侧边贯穿口位于“凹”字两侧凸出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枕芯套内设有海绵层、内枕芯和垫板,在枕芯本体上设置可进行系绑的凹陷系带和U型系带,通过系紧系带可以将柔软高弹的枕芯本体塑造成不同程度的凹陷枕芯或U型枕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或同一使用者不同时期的使用需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随意塑造形状的改进型枕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B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枕芯套的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层的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枕芯的局部半剖结构以及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凹陷型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枕芯本体;11、凹陷系带;12、U型系带;2、枕芯套;21、第一中间贯穿口;22、第一侧边贯穿口;3、海绵层;31、第二中间贯穿口;32、第二侧边贯穿口;4、内枕芯;41、第三中间贯穿口;42、第三侧边贯穿口;5、垫板;51、第四中间贯穿口;52、第四侧边贯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可随意塑造形状的改进型枕芯,包括枕芯本体1,枕芯本体1的中间并排设有两根凹陷系带11,枕芯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U型系带12,枕芯本体1包括枕芯套2,枕芯套2的中间并排设有两组第一中间贯穿口21,枕芯套2的后端并排设有两个第一侧边贯穿口22,枕芯套2内侧设有海绵层3,海绵层3的中间并排设有两组第二中间贯穿口31,海绵层3的后端并排设有两个第二侧边贯穿口32,海绵层3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内枕芯4和垫板5,内枕芯4的中间并排设有两组第三中间贯穿口41,内枕芯4的后端并排设有两个第三侧边贯穿口42,垫板5的中间并排设有两组第四中间贯穿口51,垫板5的后端并排设有两个第四侧边贯穿口52。

本实施例中,两根U型系带12并排分布在两根凹陷系带11的两侧,使两根U型系带12、两根凹陷系带11均并排分布。

进一步地,枕芯套2、海绵层3以及内枕芯4的形状相同,枕芯套2、海绵层3以及内枕芯4的尺寸依次缩小,便于各部件依次装入枕芯套2内。

本实施例中,每组第一中间贯穿口21由两个并排的第一中间贯穿口21组成,便于将凹陷系带11的两端分别从每组第一中间贯穿口21的两个贯穿口内穿出。

进一步地,第一中间贯穿口21、第二中间贯穿口31、第三中间贯穿口41以及第四中间贯穿口51的形状、尺寸均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凹陷系带11与第一中间贯穿口21卡接配合,使凹陷系带11可以从枕芯本体1的顶端依次经过第一中间贯穿口21、第二中间贯穿口31、第三中间贯穿口41以及第四中间贯穿口51后延伸到枕芯本体1的底端。

具体地,使用时将凹陷系带11的两端在枕芯本体1的底端互相系紧,使枕芯本体1的中间向下凹陷,且通过系带系的松紧程度可以调节凹陷的深度,以便不同的人使用。

进一步地,第一侧边贯穿口22、第二侧边贯穿口32、第三侧边贯穿口42以及第四侧边贯穿口52的形状、尺寸均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U型系带12与第一侧边贯穿口22卡接配合,使U型系带12的后端可以从枕芯本体1的底端依次经过第一侧边贯穿口22、第四侧边贯穿口52、第二侧边贯穿口32以及第三侧边贯穿口42延伸到枕芯本体1的顶端。

具体地,使用时将U型系带12的两端相向拉紧并互相系紧,使枕芯本体1的前端中间向后凹陷,使枕芯本体1呈U型,且通过系带系的松紧程度可以调节U型的凹陷程度,以便颈椎不适的人群使用。

进一步地,凹陷系带11的中间通过针线缝合固定在枕芯套2中间,U型系带12的中间通过针线缝合固定在枕芯套2的前端,使凹陷系带11、U型系带12均与枕芯套2连接稳固,避免系带遗失。

本实施例中,垫板5呈“凹”字形,垫板5可以使枕芯本体1保持形状,避免调整过度导致变形,且垫板5可以便于系带系紧且保持稳定。

进一步地,第四侧边贯穿口52位于“凹”字两侧凸出块上,便于使枕芯本体1可以保持平整的U型。

本实施例中,凹陷系带11、U型系带12以及枕芯套2均采用弹性棉布制成,其材质柔软舒适、透气性好。

进一步地,海绵层3采用疏孔的高弹记忆海绵制成,其材质柔软、透气、高回弹、不易变形。

进一步地,内枕芯4由内枕芯套和填充物制成,内枕芯套采用碳纤维无纺布制成,填充物采用环保泡沫珠混合中草药颗粒制成,其材质柔软舒适、便于调整形状、且健康环保。

进一步地,垫板5采用带透气孔的环保聚丙烯制成,其材质质轻价廉、易塑型、耐磨耐用。

本实施例的可随意塑造形状的改进型枕芯在使用时,首先取用洁净的枕芯本体1,根据个人的使用需求对枕芯本体1进行形状调整,通过将两根凹陷系带11在枕芯本体1的底端互相系紧调节枕芯本体1的中间凹陷程度,在通过将两根U型系带12在枕芯本体1的后端互相系紧调节枕芯本体1的前端凹陷程度,然后轻拍揉搓枕芯本体1使其形状规则平整,最后在枕芯本体1外套上弹性棉布的枕套即可正常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