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装置及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4571发布日期:2019-11-15 21:2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防溢装置及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溢装置及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部分液体加热容器,比如养生壶或电水壶在实现防溢时,都是在检测到将要溢出时暂停加热,并在等泡沫下降后再继续加热,但这种结构在加热过程中无法保持所煮食材的持续沸腾,从而降低了食材的口感,延长了整个食材的制作时间。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能够在实现防溢的同时还能够保持所煮食材的持续沸腾的液体加热容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防溢装置的液体加热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溢装置,用于液体加热容器,防溢装置包括:阀座,阀座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上设置有进汽孔;阀盖,活动地安装在阀座上,能够打开或关闭容纳腔;记忆金属件,安装在容纳腔内,与阀盖配合,能够在容纳腔内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带动阀盖打开容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可用于液体加热容器,比如电水壶、电热水杯或养生壶等,具体地,防溢装置包括阀盖、阀座和记忆金属件,阀座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容纳腔上设置有进汽孔,这样液体加热容器在加热时产生的蒸汽便能够通过进汽孔而进入到阀座和阀盖围成的空间内,而阀盖活动地安装在阀座上,能够打开或关闭容纳腔,这样在液体加热容器在正常工作而没有满足溢出条件时,可通过阀盖关闭容纳腔的开口,以使防溢装置闭合,这样便可减少产品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散出,从而可确保加热效率,而在液体加热容器快要满足溢出条件,比如即将要溢出时,可通过阀盖打开容纳腔的开口以进行排汽,这样便可防止液体加热容器溢出。该种结构可通过记忆金属件来将阀盖打开或将阀盖关闭,这样在将防溢装置应用到液体加热容器上时,便可在液体加热容器溢出之前,提前将阀盖打开,这样便可有效防止液体加热容器在工作时溢出,而在阀盖打开之后,液体加热容器内部的食材能够被继续加热,即这里在实现防止溢出时并不需要停止加热,从而液体加热容器内部的食材便能够被逐渐加热至沸腾,这样便使得产品在加热过程中既能够实现可靠防溢,又能够保持所煮食材的持续沸腾,从而可确保所煮食材的口感,提高加热效率,降低加热时间。

同时,记忆金属件,即记忆金属材质制成的零件,能够在高温升高后发生变形,且又能够在温度降低后恢复原状。因此,可合理设置记忆金属件的结构,以使其能够在液体加热容器溢出之前发生变形或膨胀,这样记忆金属件便能够在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液体溢出之前打开阀盖,以使防溢装置开始排汽,这样便可避免溢出。而这种结构,记忆金属件能够利用自身的记忆效应并根据容纳腔内的温度的变化进行阀盖的自动打开,因此在实现自动排汽时,只需要设置一个记忆金属件,而不需要借助其它的温度检测元件等,从而能够使防溢装置的整体结构比较简单,从而能够简单、低成本地实现防溢。

其中,记忆金属件优选为记忆合金件。同时,可将记忆金属件的相变温度设置在85℃-95℃之间,这样记忆金属件便可在容纳腔内的温度达到85℃-95℃左右时打开阀盖,而在阀盖打开后,可继续加热至沸腾,以便能够保持所煮食材的持续沸腾。

其中,进汽孔的数量为既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而进汽孔为多个能够增大进汽孔的面积,提高蒸汽进入到防溢装置内的速度,这样便使得防溢装置内的温度更易与容器体内的温度同步,另外,多个进汽孔也可增强防溢装置的进汽速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记忆金属件为单程记忆金属件,单程记忆金属件能够在容纳腔内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带动阀盖打开容纳腔。记忆金属件为双程记忆金属件,双程记忆金属件能够在容纳腔内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带动阀盖打开容纳腔,并能够在容纳腔内的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带动阀盖关闭容纳腔,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记忆金属件既可为双程记忆金属材质制成的双程记忆金属件,也可为单程记忆金属材质制成的单程记忆金属件,而记忆金属件为单程记忆金属件时,可借助阀盖的重力或者弹簧等提供的外力来实现记忆金属件在变形后的复位。而在记忆金属件为双程记忆金属件时,双程记忆金属件可在温度升高时伸长,在温度降低时自动缩短,这样便可通过双程记忆金属件自身的伸长和缩短而实现阀盖的自动打开和关闭,而双程记忆金属件在温度降低后,其能够自动恢复原状,因此,在容纳腔内的温度降低后,双程记忆金属件便可带动阀盖自动复位,以自动关闭防溢装置,这样便能够在温度较低时锁住热量、防止热量散失,以便能够确保产品的加热效率。而双程记忆金属件在实现阀盖的复位时,只需要借助阀盖重力和其自身的变形,而不需要借助其它的复位结构,这样便可简化产品的结构,当然,此时,也可借助弹簧等提供的外力来增强记忆金属件和阀盖的恢复力。

其中,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等于90℃。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第一预设温度不宜过高,过高会导致阀盖只有在温度较高时才能够实现阀盖的打开,这样会导致蒸汽排出的较晚,从而极易导致溢出,而第一预设温度也不宜过低,过低会导致阀盖太早打开,从而会导致大量的热量散失,因而不利于产品的热量利用率。而将第一预设温度设置在40℃-90℃之间,能够使记忆金属件动作的温度比较适中,从而能够使阀盖打开的时机比较适中,这样既能够确保加热效率和热量利用率,又能够防止阀盖打开过晚而导致溢出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等于50℃小于等于70℃,比如第一预设温度可为60℃或者65℃。这样能够在实现可靠防溢的同时,进一步确保产品的加热效率和热量利用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溢装置还包括:复位件,安装在容纳腔内,与阀盖连接,能够在阀盖打开容纳腔后使阀盖复位。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还可设置一个复位件,比如复位弹簧,这样便可在阀盖动作后,通过复位件来驱使阀盖和记忆金属件复位,这样便能够在阀盖打开后实现阀盖的自动关闭以及在记忆金属件变形后帮助记忆金属件恢复形变。这样便能够在液体加热容器的内的温度降低后锁住热量,防止热量散失,提高产品的加热效率和热量利用率。当然在记忆金属件为双程记忆金属件时,可将记忆金属件直接与阀盖连接,此时若记忆金属件回程力足够,则可不设置复位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记忆金属件为记忆金属弹簧;防溢装置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安装在容纳腔的底壁上,导向件内设置有安装孔,记忆金属弹簧安装在安装孔内,复位弹簧套设安装在导向件外。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复位件设置成复位弹簧,而将记忆金属件设置成记忆金属弹簧,这样能够通过复位弹簧实现阀盖等的复位,并通过记忆金属弹簧的变形来实现阀盖的打开和关闭。同时,还可在防溢装置内设置一导向件,而通过设置导向件,可通过导向件来实现记忆金属弹簧和复位弹簧的导向引导,这样便可通过导向件限定好记忆金属弹簧和复位弹簧的运动轨迹,防止记忆金属弹簧和复位弹簧卡死。具体地,可将导向件设置成一空心柱,而将记忆金属弹簧安装在空心柱内,这样就使得记忆金属弹簧只能够在空心柱内运动,同时,可将复位弹簧套设安装在空心柱外,以使复位弹簧只能够沿复空心柱的外侧壁运动。

当然,在没有设置复位弹簧时,也可设置导向件来对记忆金属弹簧进行单独导向,即这里导向件和复位弹簧不一定要一起使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阀座包括座体和限位件,限位件安装在座体上,能够将阀盖的运动限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阀座分成座体和限位件两个部分,而这里的座体用于形成容纳腔以实现对其它零件的安装,而限位件安装在座体上,且阀盖能够相对限位件运动,这样便可通过限位件来限定阀盖的运动行程,即能够通过限位件将阀盖的运动限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以使阀盖只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这样便能够合理地限定阀盖的打开程度,以将阀盖的运动限定在可控的合理范围内,从而可防止阀盖运动过量而导致防溢装置的打开情况不可控以及防止阀盖运动过渡而无法复位的情况发生,即通过该种设置,可确保阀盖能够在安全范围内运动,从而可确保防溢装置在工作时的安全,进而能够延长防溢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座体上设置有安装腔,限位件安装在座体上,能够封闭安装腔,限位件上设置有与安装腔连通的排汽孔;其中,阀盖能够拆卸地安装在限位件远离座体的一方,且阀盖能够相对限位件活动,以打开或关闭排汽孔,或阀盖活动地安装在座体与限位件之间,阀盖上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设置在排汽孔处,能够在阀盖运动时打开或关闭排汽孔。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座体上设置一个安装腔,然后将限位件设置成环形,这样便可通过限位件来实现对安装腔的密封,而通过在限位件上设排汽孔使得座体内的汽体能够通过排汽孔排出。具体地,在一个技术方案中,可将阀盖能够拆卸地安装在限位件远离座体的一方,并将阀盖能够拆卸地且活动地安装在限位件上,这样可将阀盖能够拆卸地安装在限位件的上方,以便能够从限位件的上方实现阀盖的拆装。而由于防溢装置一般都是将座体安装在容器盖或容器体上,因此该种设置在防溢装置安装在容器盖或容器体上后,可使阀盖显露在液体加热容器的外部,这样在清洗产品时便可将阀盖单独从防溢装置上拆卸下来而清洗阀座的内部,而不用将整个防溢装置拆卸下来,这样便可避免防溢装置的重复拆装,而防溢装置与容器盖或容器体之间需要严格密封,因此,防溢装置与容器盖或容器体之间安装的较紧且安装精度要求也高,因此拆卸防溢装置后会导致防溢装置的安装难度比较大,因此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重复拆装防溢装置也容易导致防溢装置安装不到位,或防溢装置与容器盖或容器体之间的密封失效等问题,这样便会降低防溢装置与容器盖或容器体之间的密封效果。而通过阀盖的拆卸便能够在方便防溢装置清洗的同时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从而可确保产品的质量,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当然,这样设置也使阀盖和阀座能够进行单独维修和更换,从而还可提高产品后续维修的便利性。具体地可在阀盖上设置两个安装条,而在限位件上对应设置卡扣结构,这样便可通过安装条与卡扣结构的配合实现阀盖在限位上的卡扣滑动安装。

而在另一个方案中,可先将座体和限位件安装在一起,然后将阀盖活动地安装在限位件与座体之间,并使阀盖上的密封结构能够从限位件上的排汽孔伸出,这样便可通过阀盖的运动实现对排汽孔的打开和关闭。而这种结构,将阀盖限定安装在阀座内部,使得阀盖不易从阀座上掉落,因而可确保阀盖与阀座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同时,在该方案中,阀座与限位件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而为了使阀座与限位件之间能够连接,可将阀座的底部向下凹陷,以容纳导向件和记忆金属弹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溢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安装在座体与限位件之间,用于使座体与限位件密封连接。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安装腔的开口处设置第一密封件,这样便可通过第一密封件来增强安装腔的开口处的柔韧度,这样在安装座体与限位件时,便可通过第一密封件的变形而使座体与限位件之间密封,这样便可确保座体与限位件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可防止防溢装置在打开排汽之前而导致热量的泄漏,这样便可防止热量浪费,从而提高产品的能源利用率,以提高加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溢装置还包括:第一提手,安装在阀盖上,或阀盖上设置有避让孔,第一提手的一端位于阀盖外,第一提手的另一端穿过避让孔固定在阀座内。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还可为防溢装置设置一个第一提手,这样便可通过第一提手来实现阀盖、阀座以及其内部零件组成的整体的取拿,从而可提高防溢装置取拿拆装的便利性。具体而言,在阀座和阀盖等较小且阀座和阀盖等没有设置在容器盖的中部时,可优选不设置第一提手或者设置一个类似拉环的结构即可。而在阀座和阀盖等较大且阀座和阀盖设置在容器盖的中部时,可优选设置一个第一提手,以作为整个容器盖的提手,这样便不用额外再在容器盖上设置提手结构,从而便可简化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当然,也可同时在防溢装置和容器盖上均设置一个提手。

其中,第一提手既可设置在阀盖上,也可将第一提手的一端穿过阀盖上的避让孔而固定到阀座内,比如固定到限位件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阀座和/或阀盖上设置透气孔,这样一方面可通过设置的透气孔来增大蒸汽排出的速度,另一方面可通过透气孔来使容器体能够与外界正常连通通气,防止容器体形成密闭空间。

其中,优选地,阀座与导向件之间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限位件与座体之间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而第一提手也可优选通过螺钉固定到阀座上,或导向件上或限位件上。

进一步优选地,可在阀座的底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而在导向件上设置对应的第二通孔,然后在第一提手上设置对应的螺纹孔,这样便可通过同一螺钉同时实现导向件、第一提手和阀座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可将限位件、第一提手、导向件通过螺钉与阀座固定到一起,即可直接通过一个螺钉实现限位件、第一提手、导向件和阀座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可在阀盖上设置一个下端开口的中空柱,这样可将中空柱直接套装在记忆金属弹簧的一端上,以使阀盖与记忆金属弹簧能够可靠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容器体上设置有容器口;容器盖,安装在容器体上;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安装在容器体和/或容器盖上;其中,容器体或容器盖上设置有与防溢装置的进汽孔连通的连通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口、容器盖和防溢装置,容器盖用于打开和关闭容器体的容器口,防溢装置用于防止容器体内的液体溢出。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防溢装置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容器盖上,或防溢装置非拆卸地安装在容器盖上;或防溢装置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容器体上,或防溢装置非拆卸地安装在容器体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将防溢装置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容器盖上,这样使得防溢装置能够从容器盖上拆卸下来。当然,也可将防溢装置安装在容器体上,其中,防溢装置既可拆卸地安装在容器体上,也可固定安装在容器体上,以使防溢装置不可拆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容器盖上设置有与容器体内连通的固定孔,防溢装置安装在固定孔处,且固定孔与进汽孔连通,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第二密封件,安装在防溢装置与固定孔之间,用于使防溢装置与容器盖之间密封;第二提手,设置在容器盖上或设置在防溢装置上;手柄,设置在容器盖上或设置在容器体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容器盖上设置一个固定孔,并将防溢装置安装在固定孔处,这样防溢装置便可通过固定孔与容器体内连通。而通过设置第二密封件可使防溢装置与容器盖之间能够密封连接,从而可防止防溢装置与容器盖的连接处漏气。而优选地可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设置成一体式结构,这样便可通过同一个密封件实现座体与限位件之间的密封连接,以及防溢装置与容器盖之间的密封连接。而第二提手可用于进行容器盖的取拿,而这里防溢装置既可与容器盖共用一个提手,也可与容器盖各设置一个提手。而优选地,在防溢装置设置在容器盖的中部时,可优选只在防溢装置上设置一个提手,而不在容器盖上单独设置提手,即这里第一提手与第二提手优选合为一体设置。同时还可在容器盖上或容器体上设置手柄,这样便可通过手柄来实现液体加热容器的整体移动,从而可提高产品移动的便利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防溢装置安装在固定孔内,且在防溢装置的阀盖关闭防溢装置的容纳腔时,防溢装置的外表面与容器盖的外表面之间平滑过渡;或防溢装置的一端安装在固定孔内,防溢装置的另一端凸出容器盖的外表面设置。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将整个防溢装置安装在固定孔内,并使阀盖关闭容纳腔时,防溢装置的外表面与容器盖的外表面之间能够平滑过度,这样在防溢装置安装后,防溢装置不会凸出容器盖设置,这样便能够使防溢装置与容器盖融为一个整体,即这样能够使容器盖和防溢装置组成的盖体组件的外表面更加平整,从而可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当然,在另一方案中,防溢装置的上端也可凸出容器盖的外表面设置,这样能够使容器盖与防溢装置分界明显,从而使得防溢装置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从而更能突显产品的特点。

其中,本申请中,两个面平滑过渡指的是两个面的连接处比较平滑,没有明显的呈阶梯设置,这样就使得两个面能够形成一个光滑的面,从而可确保产品的平整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和发热组件,容器体能够安装在底座上,发热组件设置在底座内或设置在容器体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和发热组件,容器体能够安装在底座上,发热组件设置在底座内或设置在容器体上,这里底座用于支撑容器体,而发热组件用于加热容器体内的食材。当然,也可通过底座来进行产品的电控操作等,比如在液体加热容器包括控制件等时,可将控制件隐藏安装在底座内。而这里发热组件既可直接设置在容器体上,也可设置在底座内,其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发热组件,发热组件设置在容器体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容器体上设置发热组件,此时可不设置额外的底座,这样可直接将产品的电控加热直接与容器体直接安装成一体。

其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为电热水壶或电热水杯,当然液体加热容器也可为电热水壶和电热水杯之外的其它产品,比如养生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第四个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阀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阀座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阀座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处于防溢装置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处于防溢装置关闭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处于防溢装置关闭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处于防溢装置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处于防溢装置打开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处于防溢装置打开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处于防溢装置打开时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第四个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第五个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第六个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的第七个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防溢装置,11阀座,110容纳腔,112座体,1122安装腔,1124进汽孔,114限位件,1142排汽孔,12阀盖,13记忆金属件,14复位弹簧,15第一密封件,16导向件,2容器体,3容器盖,32固定孔,4第二密封件,5第二提手,6手柄,7底座,8发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3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及液体加热容器。

如图1至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溢装置1,用于液体加热容器,防溢装置1包括:阀座11,阀座11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110,容纳腔110上设置有进汽孔1124;阀盖12,活动地安装在阀座11上,能够打开或关闭容纳腔110;记忆金属件13,安装在容纳腔110内,与阀盖12配合,能够在容纳腔110内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带动阀盖12打开容纳腔1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1,可用于液体加热容器,比如电水壶、电热水杯或养生壶等,具体地,防溢装置1包括阀盖12、阀座11和记忆金属件13,阀座11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110,容纳腔110上设置有进汽孔1124,这样液体加热容器在加热时产生的蒸汽便能够通过进汽孔1124而进入到阀座11和阀盖12围成的空间内,而阀盖12活动地安装在阀座11上,能够打开或关闭容纳腔110,这样在液体加热容器在正常工作而没有满足溢出条件时,可通过阀盖12关闭容纳腔110的开口,以使防溢装置1闭合,这样便可减少产品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散出,从而可确保加热效率,而在液体加热容器快要满足溢出条件,比如即将要溢出时,可通过阀盖12打开容纳腔110的开口以进行排汽,这样便可防止液体加热容器溢出。该种结构可通过记忆金属件13来将阀盖12打开或将阀盖12关闭,这样在将防溢装置1应用到液体加热容器上时,便可在液体加热容器溢出之前,提前将阀盖12打开,这样便可有效防止液体加热容器在工作时溢出,而在阀盖12打开之后,液体加热容器内部的食材能够被继续加热,即这里在实现防止溢出时并不需要停止加热,从而液体加热容器内部的食材便能够被逐渐加热至沸腾,这样便使得产品在加热过程中既能够实现可靠防溢,又能够保持所煮食材的持续沸腾,从而可确保所煮食材的口感,提高加热效率,降低加热时间。

同时,记忆金属件13,即记忆金属材质制成的零件,能够在高温升高后发生变形,且又能够在温度降低后恢复原状。因此,可合理设置记忆金属件13的结构,以使其能够在液体加热容器溢出之前发生变形或膨胀,这样记忆金属件13便能够在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液体溢出之前打开阀盖12,以使防溢装置1开始排汽,这样便可避免溢出。而这种结构,记忆金属件13能够利用自身的记忆效应并根据容纳腔110内的温度的变化进行阀盖12的自动打开,因此在实现自动排汽时,只需要设置一个记忆金属件13,而不需要借助其它的温度检测元件等,从而能够使防溢装置1的整体结构比较简单,从而能够简单、低成本地实现防溢。

其中,记忆金属件13优选为记忆合金件。而进一步地可将记忆金属件13的相变温度设置在85℃-95℃之间,这样记忆金属件13便可在容纳腔110内的温度达到85℃-95℃左右时打开阀盖12,而在阀盖12打开后,可继续加热至沸腾,以便能够保持所煮食材的持续沸腾。

其中,进汽孔1124的数量为多个,这样能够增大进汽孔1124的面积,提高蒸汽进入到防溢装置1内的速度,以使防溢装置1内的温度更易与容器体内的温度同步,另外,多个进汽孔1124也可增强防溢装置1的进汽速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记忆金属件13为单程记忆金属件,单程记忆金属件能够在容纳腔110内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带动阀盖12打开容纳腔110。记忆金属件13为双程记忆金属件,双程记忆金属件能够在容纳腔110内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带动阀盖12打开容纳腔110,并能够在容纳腔110内的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带动阀盖12关闭容纳腔110,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记忆金属件13既可为双程记忆金属材质制成的双程记忆金属件,也可为单程记忆金属材质制成的单程记忆金属件,而记忆金属件13为单程记忆金属件时,可借助阀盖12的重力或者弹簧等提供的外力来实现记忆金属件13在变形后的复位。而在记忆金属件13为双程记忆金属件时,双程记忆金属件可在温度升高时伸长,在温度降低时自动缩短,这样便可通过双程记忆金属件自身的伸长和缩短而实现阀盖12的自动打开和关闭,而双程记忆金属件在温度降低后,其能够自动恢复原状,因此,在容纳腔110内的温度降低后,双程记忆金属件便可带动阀盖12自动复位,以自动关闭防溢装置1,这样便能够在温度较低时锁住热量、防止热量散失,以便能够确保产品的加热效率。而双程记忆金属件在实现阀盖12的复位时,只需要借助阀盖12重力和其自身的变形,而不需要借助其它的复位结构,这样便可简化产品的结构,当然,此时也可借助弹簧等提供的外力来增强记忆金属件13和阀盖12的恢复力。

其中,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等于40℃小于等于90℃。

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不宜过高,过高会导致阀盖12只有在温度较高时才能够实现阀盖12的打开,这样会导致蒸汽排出的较晚,从而极易导致溢出,而第一预设温度也不宜过低,过低会导致阀盖12太早打开,从而会导致大量的热量散失,因而不利于产品的热量利用率。而将第一预设温度设置在40℃-90℃之间,能够使记忆金属件13动作的温度比较适中,从而能够使阀盖12打开的时机比较适中,这样既能够确保加热效率和热量利用率,又能够防止阀盖12打开过晚而导致溢出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等于50℃小于等于70℃,比如第一预设温度可为60℃或者65℃。这样能够在实现可靠防溢的同时,进一步确保产品的加热效率和热量利用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7至图23所示,防溢装置1还包括:复位件,安装在容纳腔110内,与阀盖12连接,能够在阀盖12打开容纳腔110后使阀盖12复位。

在该些实施例中,还可设置一个复位件,比如复位弹簧14,这样便可在阀盖12动作后,通过复位件来驱使阀盖12和记忆金属件13复位,这样便能够在阀盖12打开后实现阀盖12的自动关闭以及在记忆金属件13变形后帮助记忆金属件13恢复形变。这样便能够在液体加热容器的内的温度降低后锁住热量,防止热量散失,提高产品的加热效率和热量利用率。当然,在记忆金属件13为双程记忆金属件时,可将记忆金属件13直接与阀盖12连接,此时在记忆金属件13回程力足够时,也可不设置复位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7至图23所示,复位件为复位弹簧14,记忆金属件13为记忆金属弹簧;如图1至图9所示,防溢装置1还包括导向件16,导向件16安装在容纳腔110的底壁上,导向件16内设置有安装孔,记忆金属弹簧安装在安装孔内,复位弹簧14套设安装在导向件16外。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将复位件设置成复位弹簧14,而将记忆金属件13设置成记忆金属弹簧,这样能够通过复位弹簧14实现阀盖12等的复位,并通过记忆金属弹簧的变形来实现阀盖12的打开和关闭。同时,还可在防溢装置1内设置一导向件16,而通过设置导向件16,可通过导向件16来实现记忆金属弹簧和复位弹簧14的导向引导,这样便可通过导向件16限定好记忆金属弹簧和复位弹簧14的运动轨迹,防止记忆金属弹簧和复位弹簧14卡死。具体地,可将导向件16设置成一空心柱,而将记忆金属弹簧安装在空心柱内,这样就使得记忆金属弹簧只能够在空心柱内运动,同时,可将复位弹簧14套设安装在空心柱外,以使复位弹簧14只能够沿复空心柱的外侧壁运动。

当然,在没有设置复位弹簧14时,也可设置导向件16来对记忆金属弹簧进行单独导向,即这里导向件16和复位弹簧14不一定要一起使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23所示,阀座11包括座体112和限位件114,限位件114安装在座体112上,能够将阀盖12的运动限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将阀座11分成座体112和限位件114两个部分,而这里的座体112用于形成容纳腔110以实现对其它零件的安装,而限位件114安装在座体112上,且阀盖12能够相对限位件114运动,这样便可通过限位件114来限定阀盖12的运动行程,即能够通过限位件114将阀盖12的运动限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以使阀盖12只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这样便能够合理地限定阀盖12的打开程度,以将阀盖12的运动限定在可控的合理范围内,从而可防止阀盖12运动过量而导致防溢装置1的打开情况不可控以及防止阀盖12运动过渡而无法复位的情况发生,即通过该种设置,可确保阀盖12能够在安全范围内运动,从而可确保防溢装置1在工作时的安全,进而能够延长防溢装置1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7至图23所示,座体112上设置有安装腔1122,限位件114安装在座体112上,能够封闭安装腔1122,限位件114上设置有与安装腔1122连通的排汽孔;其中,阀盖12能够拆卸地安装在限位件114远离座体112的一方,且阀盖12能够相对限位件114活动,以打开或关闭排汽孔,或如图1至图16所示,阀盖12活动地安装在座体112与限位件114之间,阀盖12上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设置在排汽孔处,能够在阀盖12运动时打开或关闭排汽孔。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座体112上设置一个安装腔1122,然后将限位件114设置成环形,这样便可通过限位件114来实现对安装腔1122的密封,而通过在限位件114上设置排汽孔,使得座体112内的汽体能够通过排汽孔排出。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阀盖12能够拆卸地安装在限位件114远离座体112的一方,并将阀盖12能够拆卸地且活动地安装在限位件114上,这样可将阀盖12能够拆卸地安装在限位件114的上方,以便能够从限位件114的上方实现阀盖12的拆装。而由于防溢装置1一般都是将座体112安装在容器盖3或容器体2上,因此该种设置在防溢装置1安装在容器盖3或容器体2上后,可使阀盖12显露在液体加热容器的外部,这样在清洗产品时便可将阀盖12单独从防溢装置1上拆卸下来而清洗阀座11的内部,而不用将整个防溢装置1拆卸下来,这样便可避免防溢装置1的重复拆装,而防溢装置1与容器盖3或容器体2之间需要严格密封,因此,防溢装置1与容器盖3或容器体2之间安装的较紧且安装精度要求也高,因此拆卸防溢装置1后会导致防溢装置1的安装难度比较大,因此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重复拆装防溢装置1也容易导致防溢装置1安装不到位,或防溢装置1与容器盖3或容器体2之间的密封失效等问题,这样便会降低防溢装置1与容器盖3或容器体2之间的密封效果。而通过阀盖12的拆卸便能够在方便防溢装置1清洗的同时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从而可确保产品的质量,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当然,这样设置也使阀盖12和阀座11能够进行单独维修和更换,从而还可提高产品后续维修的便利性。具体地,可在阀盖12上设置两个安装条,而在限位件114上对应设置卡扣结构,这样便可通过安装条与卡扣结构的配合实现阀盖12在限位上的卡扣滑动安装。

而在另一个方案中,可先将座体112和限位件114安装在一起,然后将阀盖12活动地安装在限位件114与座体112之间,并使阀盖12上的密封结构能够从限位件114上的排汽孔伸出,这样便可通过阀盖12的运动实现对排汽孔的打开和关闭。而这种结构,将阀盖12限定安装在阀座11内部,使得阀盖12不易从阀座11上掉落,因而可确保阀盖12与阀座1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同时,在该方案中,阀座11与限位件114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而为了使阀座11与限位件114之间能够连接,可将阀座11的底部向下凹陷,以容纳导向件16和记忆金属弹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9和图17至图23所示,防溢装置1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5,安装在座体112与限位件114之间,用于使座体112与限位件114密封连接。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安装腔1122的开口处设置一个第一密封件15,这样便可通过第一密封件15来增强安装腔1122的开口处的柔韧度,这样在安装座体112与限位件114时,便可通过第一密封件15的变形而使座体112与限位件114之间密封,这样便可确保座体112与限位件114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可防止防溢装置1在打开排汽之前而导致热量的泄漏,这样便可防止热量浪费,从而提高产品的能源利用率,以提高加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防溢装置1还包括:第一提手,安装在阀盖12上,或阀盖12上设置有避让孔,第一提手的一端位于阀盖12外,第一提手的另一端穿过避让孔固定在阀座11内。

在该些实施例中,还可为防溢装置1设置一个第一提手,这样便可通过第一提手来实现阀盖12、阀座11以及其内部零件组成的整体的取拿,从而可提高防溢装置1取拿拆装的便利性。具体而言,在阀座11和阀盖12等较小且阀座11和阀盖12等没有设置在容器盖3的中部时,可优选不设置第一提手或者设置一个类似拉环的结构即可。而在阀座11和阀盖12等较大且阀座11和阀盖12设置在容器盖3的中部时,可优选设置一个第一提手,以作为整个容器盖3的提手,这样便不用额外再在容器盖3上设置提手结构,从而便可简化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当然,也可同时在防溢装置1和容器盖3上均设置一个提手。

其中,这里的第一提手可具体为如图1至图23中的第二提手5。

其中,第一提手既可设置在阀盖12上,也可将第一提手的一端穿过阀盖12上的避让孔而固定到阀座11内,比如固定到限位件114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阀座11和/或阀盖12上设置有透气孔,这样一方面可通过设置的透气孔来增大蒸汽排出的速度,另一方面可通过透气孔来使容器体能够与外界正常连通通气,防止容器体2内形成密闭空间。

其中,优选地,阀座11与导向件16之间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限位件114与座体112之间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而提手也可优选通过螺钉固定到阀座11上,或导向件16上或限位件114上。

进一步优选地,可在阀座11的底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而在导向件16上设置对应的第二通孔,然后在第一提手上设置对应的螺纹孔,这样便可通过同一螺钉同时实现导向件16、第一提手和阀座11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可将限位件114、第一提手、导向件16通过螺钉与阀座11固定到一起,即可直接通过一个螺钉实现限位件114、第一提手、导向件16和阀座11之间的固定。进一步优选地,可在阀盖12上设置一个下端开口的中空柱,这样可将中空柱直接套设安装在记忆金属弹簧的一端上,以使阀盖12与记忆金属弹簧能够可靠连接。

如图1至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2,容器体2上设有容器口;容器盖3,安装在容器体2上;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1,安装在容器体2和/或容器盖3上;容器体2或容器盖3上设有与防溢装置1的进汽孔1124连通的连通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口、容器盖3和防溢装置1,容器盖3用于打开和关闭容器口,防溢装置1用于防止容器体2内的液体溢出。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1,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溢装置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防溢装置1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容器盖3上,或防溢装置1非拆卸地安装在容器盖3上;或防溢装置1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容器体2上,或防溢装置1非拆卸地安装在容器体2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将防溢装置1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容器盖3上,这样使得防溢装置1能够从容器盖3上拆卸下来。当然,也可将防溢装置1安装在容器体2上,其中,防溢装置1既可拆卸地安装在容器体2上,也可固定安装在容器体2上,以使防溢装置1不可拆卸。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0至图23所示,容器盖3上设有与容器体2内连通的固定孔32,防溢装置1安装在固定孔32处,固定孔32与进汽孔1124连通,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第二密封件4,安装在防溢装置1与固定孔32之间,用于使防溢装置1与容器盖3之间密封;第二提手5,设在容器盖3上或设置在防溢装置1上;手柄6,设在容器盖3上或容器体2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容器盖3上设置一个固定孔32,并将防溢装置1安装在固定孔32处,这样防溢装置1便可通过固定孔32与容器体2内连通。而通过设置第二密封件4可使防溢装置1与容器盖3之间能够密封连接,从而可防止防溢装置1与容器盖3的连接处漏气。而优选地可将第一密封件15和第二密封件4设置成一体式结构,这样便可通过同一个密封件实现座体112与限位件114之间的密封连接,以及防溢装置1与容器盖3之间的密封连接。而第二提手5可用于进行容器盖3的取拿,而这里防溢装置1既可与容器盖3共用一个提手,也可与容器盖3各设置一个提手。而优选地,在防溢装置1设置在容器盖3的中部时,可优选只在防溢装置1上设置一个提手,而不在容器盖3上单独设置提手,即这里第一提手与第二提手5优选合为一体设置。同时还可在容器盖3上或容器体2上设置手柄6,这样便可通过手柄6来实现液体加热容器的整体移动,从而可提高产品移动的便利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0至图16所示,防溢装置1安装在固定孔32内,且在防溢装置1的阀盖12关闭防溢装置1的容纳腔110时,防溢装置1的外表面与容器盖3的外表面之间平滑过渡;或(该实施例图中未示出)溢装置1的一端安装在固定孔32内,防溢装置1的另一端凸出容器盖3的外表面设置。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将整个防溢装置1安装在固定孔32内,并使阀盖12关闭容纳腔110时,防溢装置1的外表面与容器盖3的外表面之间能够平滑过度,这样在防溢装置1安装后,防溢装置1不会凸出容器盖3设置,这样便能够使防溢装置1与容器盖3融为一个整体,即这样能够使容器盖3和防溢装置1组成的盖体组件的外表面更加平整,从而可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当然,在另一方案中,防溢装置1的上端也可凸出容器盖3的外表面设置,这样能够使容器盖3与防溢装置1分界明显,从而使得防溢装置1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从而更能突显产品的特点。

其中,本申请中,两个面平滑过渡指的是两个面的连接处比较平滑,没有明显的呈阶梯设置,这样就使得两个面能够形成一个光滑的面,从而可确保产品的平整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0至图23所示,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7和发热组件8,容器体2能够安装在底座7上,发热组件8设置在底座7内或设置在容器体2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7和发热组件8,容器体2能够安装在底座7上,发热组件8设置在底座7内或设置在容器体2上,这里底座7用于支撑容器体2,而发热组件8用于加热容器体2内的食材。当然,也可通过底座7来进行产品的电控操作等,比如在液体加热容器包括控制件等时,可将控制件隐藏安装在底座7内。而这里发热组件8既可直接设置在容器体2上,也可设置在底座7内,其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发热组件8,发热组件8设置在容器体2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容器体2上设置发热组件,此时可不设置额外的底座7,这样可直接将产品的电控加热直接与容器体2直接安装成一体。

其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为电热水壶或电热水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