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双层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1278发布日期:2020-05-15 15:43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的双层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配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双层工作台。



背景技术:

工作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生产加工中需要使用到,尤其是在酒店厨房及大型食堂厨房中通常使用专门的工作台来切菜等,为了节约厨房空间,工作台通常会设计成双层结构,上层用来切菜,下层用来存放食物、厨房器具等。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610193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双层工作台,包括:下层面板,设置于下层面板上的上层面板以及支脚,下层面板与上层面板之间设置有一块靠背及两块挡板,下层面板上设置有t形滑槽,靠背上设置有卡槽,双层工作台还包括:隔板,隔板一端与t形滑槽滑动式装配,一端与所述卡槽卡接,隔板用于将下层面板上存放的不同种类的物品分隔;卡扣件,卡扣件设置于卡槽内;以及,锁定组件,锁定组件设置于t形滑槽的起始端。但是现有的双层工作台还存在着无法调节双层工作台之间的间距,不便于移动和不便于分类置放杂物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可移动的双层工作台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双层工作台,以解决现有的双层工作台存在着无法调节双层工作台之间的间距,不便于移动和不便于分类置放杂物的问题。一种可移动的双层工作台,包括移动轮,主支撑座,从支撑座,一层工作台,安装架,安装板,侧护网,散热电机,风叶,镂空罩,镂空隔板,可调节置放式二层工作台结构和可吸附固定式分类置放桶结构,所述的移动轮分别螺栓连接在主支撑座和从支撑座的下端;所述的主支撑座分别纵向上端螺栓连接在一层工作台的左下侧前后两部;所述的从支撑座分别纵向上端螺栓连接在一层工作台的右下侧前后两部;所述的安装架纵向上端螺栓连接在一层工作台的右上端;所述的安装板分别横向螺栓连接在安装架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侧护网分别纵向螺栓连接在安装板之间的前部以及安装板之间的后部;所述的散热电机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上部设置的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风叶键连接在散热电机的输出轴下端;所述的镂空罩罩接在风叶的外部;所述的镂空隔板横向从上到下依次螺栓连接在安装架的右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置放式二层工作台结构连接在主支撑座和从支撑座之间;所述的可吸附固定式分类置放桶结构和主支撑座相连接;所述的可调节置放式二层工作台结构包括防滑垫,二层工作台,置物架,u型滑块,直线滑轨,方头螺栓和u型把手,所述的防滑垫横向胶接在二层工作台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二层工作台的下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置物架;所述的二层工作台横向螺栓连接在u型滑块之间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滑块分别滑动卡接在直线滑轨的内壁外侧;所述的u型滑块和直线滑轨的连接处螺纹连接有方头螺栓;所述的u型把手分别设置在直线滑轨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可吸附固定式分类置放桶结构包括移动把手,置放桶体,记录片,吸附片,铁座和安装衬座,所述的移动把手螺钉连接在置放桶体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置放桶体的正表面中间位置粘贴有记录片;所述的吸附片纵向一侧螺钉连接在置放桶体的右表面中间位置,另一侧吸附在铁座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铁座纵向螺栓连接在安装衬座之间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散热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上部设置的安装板的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镂空罩还螺钉连接在上部设置的安装板下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垫具体采用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u型滑块和u型把手之间螺栓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直线滑轨分别纵向螺栓连接在主支撑座的右侧中间位置以及从支撑座的左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记录片具体采用便利贴片。

优选的,所述的吸附片具体采用永久磁铁片。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衬座分别横向螺栓连接在主支撑座的左侧上下两部。

优选的,所述的可吸附固定式分类置放桶结构设置有多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二层工作台,u型滑块,直线滑轨,方头螺栓和u型把手的设置,有利于根据置放需求进行调节二层工作台的位置,以便于进行置物操作,满足使用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滑垫的设置,有利于对置放的物品起到良好的防滑作用,保证置放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置物架的设置,有利于置放其他物品,增加工作台的使用功能。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把手,置放桶体,记录片,吸附片,铁座和安装衬座的设置,有利于分类置放物品,并可进行取放,方便操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轮的设置,有利于移动该工作台的位置,方便操作。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板,侧护网,散热电机,风叶,镂空罩和镂空隔板的设置,有利于增加物品散热功能,可对容易变质的物品进行辅助散热工作,保证置放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置放式二层工作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吸附固定式分类置放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移动轮;2、主支撑座;3、从支撑座;4、一层工作台;5、安装架;6、安装板;7、侧护网;8、散热电机;9、风叶;10、镂空罩;11、镂空隔板;12、可调节置放式二层工作台结构;121、防滑垫;122、二层工作台;123、置物架;124、u型滑块;125、直线滑轨;126、方头螺栓;127、u型把手;13、可吸附固定式分类置放桶结构;131、移动把手;132、置放桶体;133、记录片;134、吸附片;135、铁座;136、安装衬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可移动的双层工作台,包括移动轮1,主支撑座2,从支撑座3,一层工作台4,安装架5,安装板6,侧护网7,散热电机8,风叶9,镂空罩10,镂空隔板11,可调节置放式二层工作台结构12和可吸附固定式分类置放桶结构13,所述的移动轮1分别螺栓连接在主支撑座2和从支撑座3的下端;所述的主支撑座2分别纵向上端螺栓连接在一层工作台4的左下侧前后两部;所述的从支撑座3分别纵向上端螺栓连接在一层工作台4的右下侧前后两部;所述的安装架5纵向上端螺栓连接在一层工作台4的右上端;所述的安装板6分别横向螺栓连接在安装架5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侧护网7分别纵向螺栓连接在安装板6之间的前部以及安装板6之间的后部;所述的散热电机8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上部设置的安装板6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风叶9键连接在散热电机8的输出轴下端;所述的镂空罩10罩接在风叶9的外部;所述的镂空隔板11横向从上到下依次螺栓连接在安装架5的右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置放式二层工作台结构12连接在主支撑座2和从支撑座3之间;所述的可吸附固定式分类置放桶结构13和主支撑座2相连接;所述的可调节置放式二层工作台结构12包括防滑垫121,二层工作台122,置物架123,u型滑块124,直线滑轨125,方头螺栓126和u型把手127,所述的防滑垫121横向胶接在二层工作台12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二层工作台122的下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置物架123;所述的二层工作台122横向螺栓连接在u型滑块124之间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滑块124分别滑动卡接在直线滑轨125的内壁外侧;所述的u型滑块124和直线滑轨125的连接处螺纹连接有方头螺栓126;所述的u型把手127分别设置在直线滑轨125的外侧,根据置物需求,可以放松方头螺栓126,手持u型把手127滑动调节u型滑块124在直线滑轨125外壁的位置,即可改变二层工作台122的位置,通过防滑垫121可起到防滑作用,通过置物架123可置放物品,增加置放空间,保证操作便捷性。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吸附固定式分类置放桶结构13包括移动把手131,置放桶体132,记录片133,吸附片134,铁座135和安装衬座136,所述的移动把手131螺钉连接在置放桶体132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置放桶体132的正表面中间位置粘贴有记录片133;所述的吸附片134纵向一侧螺钉连接在置放桶体132的右表面中间位置,另一侧吸附在铁座135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铁座135纵向螺栓连接在安装衬座136之间的左侧,根据置物情况,可以在记录片133上记录置放情况,通过手持移动把手131,即可将置放桶体132通过吸附片134从铁座135一侧取下,即可进行清理或者转移置放桶体132,方便操作,增加使用功能。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散热电机8的输出轴贯穿上部设置的安装板6的内部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镂空罩10还螺钉连接在上部设置的安装板6下表面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滑垫121具体采用橡胶垫。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u型滑块124和u型把手127之间螺栓连接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直线滑轨125分别纵向螺栓连接在主支撑座2的右侧中间位置以及从支撑座3的左侧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记录片133具体采用便利贴片。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吸附片134具体采用永久磁铁片。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安装衬座136分别横向螺栓连接在主支撑座2的左侧上下两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可吸附固定式分类置放桶结构13设置有多个。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根据置物需求,可以放松方头螺栓126,手持u型把手127滑动调节u型滑块124在直线滑轨125外壁的位置,即可改变二层工作台122的位置,通过防滑垫121可起到防滑作用,通过置物架123可置放物品,增加置放空间,保证操作便捷性,根据置物情况,可以在记录片133上记录置放情况,通过手持移动把手131,即可将置放桶体132通过吸附片134从铁座135一侧取下,即可进行清理或者转移置放桶体132,方便操作,增加使用功能。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