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装置及具有该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7536发布日期:2020-10-02 08:2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装置及具有该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及具有该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化是未来烹饪设备的发展方向,集成化的烹饪设备具有占用厨房空间小,使用方便等优点。现有的集成灶多为整体结构,其主机、头部、灶具固定装配在一起,在安装时通常需要将橱柜的台面截断,这样才能空出一个放入集成灶的间隔,安装时将集成灶卡入安装口中,这样不仅安装不方便,而且会破坏橱柜台面的整体性。现有的集成灶一般将灶具和蒸箱或烤箱或洗碗机或消毒柜等集成在一起。一般的用于蒸烤一体机的底部加热管均为单管,并且直径在6mm及以下,这样当加热管的表面热负荷达到3.71w/cm2时,其表面温度可达560℃。下加热管的表面热负荷高,容易造成靠近加热管的位置局部过热,食物成熟不均匀甚至局部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的烹饪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固的具有上述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集成灶。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具有内胆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加热组件,该底部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盘和围设在该加热盘外周的底部加热管,该底部加热管以加热盘的中心轴为中心左右对称,且各侧的底部加热管的各处均为内外双管。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加热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该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以上述加热盘的中心轴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各管体的第一端均为接线端,第二端分别沿加热盘周向延伸,当各管体的第二端分别延伸至其第一端的相对处时,分别向内弯折并继续沿上述加热盘周向延伸且两管体的第二端连接为一体。从而能使底部加热管的加热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底部加热管上设有加强杆,该加强杆沿底部加热管的左右方向固定在底部加热管的各管体上,且其中部朝加热盘的外侧凸起而避开加热盘。通过设置加强杆能保证底部加热管的平面度,防止底部加热管外圈固定后内圈由于重力作用向机壳底板掉落,造成底板温升过高和内胆内底部温度不足的问题,而避开内胆发热盘的位置能防止安装、维修内胆发热盘时造成干涉。

优选地,所述加强杆为两根并以加热盘的中心轴为中心前后设置,从而能对底部加热管进行更好的固定、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内胆的背板的下端向下延伸而形成外露于内胆的翻边,上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定位支架固定在该翻边上。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加热管的前端分别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支架,并通过各第二定位支架固定在面衬板的底部。现有技术中底部加热管一般通过定位支架焊接在内胆底部,这样内胆的内表面会显示两个焊点,从而影响内胆的美观度,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本实施例中,底部加热管通过第二定位支架固定在面衬板的底部,能有效防止在内胆的内底面留下焊点。

进一步,优选地,各所述第二定位支架的外形均呈l型,其一端卡套在对应的管体上,另一端伸入面衬板的底部并与面衬板的底面焊接为一体。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如上所述的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在所述烹饪装置上方的灶具,该灶具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和盖合在底盘开口上的面板,所述底盘的底壁与烹饪装置的机壳的顶壁固定连接一体。底盘的底壁与机壳的顶壁固定连接一体,从而使得集成灶的结构稳固。

为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有台面,该台面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灶具底盘在其开口的外缘具有向外延伸的边沿,该边沿被支撑在所述台面安装口的周缘之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底部加热管的形状不与内胆发热盘干涉,且底部加热管以加热盘的中心轴为中心左右对称,使得底部加热管加热均匀,而内外双管结构,使得底部加热管在相同热效率下,表面温度较低(380℃以内),从而能有效避免食材表面加热不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在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包括灶具和设置在该灶具下方的烹饪装置,上述灶具包括灶壳1,该灶壳1包括底盘12和盖合在底盘12开口上的面板11,上述烹饪装置包括机壳2和盖合在机壳2的开口上的门体22,该机壳2中设置有内胆21,上述底盘12的底壁与机壳2的顶壁固定连接为一体,本实施例中,两者通过螺钉(未示出)上下固定为一体。此外,还包括有台面30,该台面30上开设有边缘闭合的安装口31,所述灶具底盘12在其开口的外缘具有向外延伸的边沿122,该边沿122被支撑在所述台面安装口31的周缘之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集成灶安装在橱柜3中,该橱柜3的顶面即为上述台面,上述集成灶安装于上述安装口31中。具有地,上述门体22位于台面30的下方,并且该门体22在关闭状态下沿竖向在台面30上的投影,至少有局部位于上述台面30安装口31的周缘之外。这样安装时,首先将集成灶除灶具面板11和烹饪装置的门体22外的部分由上至下被放入上述橱柜3的安装口31中,通过如上设置能使灶具的上端被支撑在安装口31的周缘之上,而集成灶的其他部分则位于安装口31的下方,接着将灶具的面板11安装在底盘12的开口上,将门体22安装装在机壳2的开口上。该种安装方式无需打断橱柜3的台面30即能实现集成灶的安装,使得橱柜3的台面30的整体性较好,能保持橱柜3原有的形状和风格。

上述内胆2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加热组件8,该底部加热组件8包括加热盘81和围设在该加热盘81外周的底部加热管82,该底部加热管82以加热盘81的中心轴为中心左右对称,且各侧的底部加热管82的各处均为内外双管。该底部加热管82的形状不与内胆21的加热盘81干涉,且底部加热管82以加热盘81的中心轴为中心左右对称,使得底部加热管82加热均匀,而内外双管结构,使得底部加热管82在相同热效率下,表面温度较低(380℃以内),从而能有效避免食材表面加热不均匀。

优选地,上述底部加热管82包括第一管体821和第二管体822,该第一管体821和第二管体822以上述加热盘81的中心轴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各管体的第一端均为接线端823,第二端分别沿加热盘81周向延伸,当各管体的第二端分别延伸至其第一端的相对处时,分别向内弯折并继续沿上述加热盘81周向延伸且两管体的第二端连接为一体。从而能使底部加热管82的加热更加均匀。

上述底部加热管82上设有加强杆83,该加强杆83沿底部加热管82的左右方向固定在底部加热管82的各管体上,且其中部朝加热盘81的外侧凸起5121而避开加热盘81。通过设置加强杆83能保证底部加热管82的平面度,防止底部加热管82外圈固定后内圈由于重力作用向机壳2底板掉落,造成底板温升过高和内胆21内底部温度不足的问题,而避开内胆21的加热盘81的位置能防止安装、维修内胆21的加热盘81时造成干涉。

优选地,上述加强杆83为两根并以加热盘81的中心轴为中心前后设置,从而能对底部加热管82进行更好的固定、支撑。

上述内胆21的背板的下端向下延伸而形成外露于内胆21的翻边,上述第一管体821和第二管体82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定位支架84固定在该翻边上。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支架84的外形呈片状,其上开设有分别供各管体穿过的通孔。

上述底部加热管82的前端分别于第一管体821和第二管体82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支架85,并通过各第二定位支架85固定在面衬板24的底部。现有技术中底部加热管82一般通过定位支架焊接在内胆21底部,这样内胆21的内表面会显示两个焊点,从而影响内胆21的美观度,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本实施例中,底部加热管82通过第二定位支架85固定在面衬板24的底部,能有效防止在内胆21的内底面留下焊点。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各上述第二定位支架85的外形均呈l型,其一端卡套在对应的管体上,另一端伸入面衬板24的底部并与面衬板24的底面焊接为一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