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1922发布日期:2021-03-02 18:29阅读:74来源:国知局
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家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电饭煲,一般包括煲体组件和煲盖组件,为了便于清洗,煲盖组件包括煲盖、可拆卸的保温盖板和蒸汽阀,清洗时需要把保温盖板和蒸汽阀拆下来清洗,清洗完之后又需要把保温盖板和蒸汽阀装回去,这种结构零件多,结构比较复杂,生产和装配效率低。
[0003]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蒸汽阀存在结构复杂、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蒸汽阀存在结构复杂、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包括:面盖,面盖上开设有出气孔;盖体,面盖设置在盖体的上方;蒸汽阀,蒸汽阀与盖体卡接并位于面盖的下方且与面盖之间围成蒸汽腔,蒸汽阀具有泄压孔,进入泄压孔内的气体经蒸汽腔后由出气孔排出。
[0006]
进一步地,蒸汽阀具有用于与盖体卡接的卡接结构,卡接结构为一个或多个,当卡接结构为多个时,多个卡接结构沿蒸汽阀的周向间隔设置。
[0007]
进一步地,卡接结构为卡接凸筋或卡接凹槽,卡接凸筋和卡接凹槽沿蒸汽阀的周向延伸,盖体具有与卡接结构配合的卡接件。
[0008]
进一步地,卡接结构位于蒸汽阀靠近面盖的一端。
[0009]
进一步地,蒸汽阀位于盖体下方的部分具有扣手位。
[0010]
进一步地,蒸汽阀包括:筒体段,筒体段的两端均具有开口;底板段,底板段封堵筒体段的底部的开口,以使蒸汽阀与面盖之间围成蒸汽腔,泄压孔设置在底板段上,且筒体段的顶端插入盖体的安装孔内,筒体段伸入盖体上方的一端具有卡接结构。
[0011]
进一步地,筒体段的外周具有绕筒体段的周向延伸的限位凸缘,限位凸缘止挡在盖体的下方。
[0012]
进一步地,以限位凸缘为界,筒体段位于限位凸缘的下方的部分设置有扣手位。
[0013]
进一步地,以限位凸缘为界,筒体段位于限位凸缘的上方的部分设置有防呆结构。
[0014]
进一步地,以限位凸缘为界,筒体段位于限位凸缘的上方的部分设置有防呆结构,防呆结构和扣手位位于筒体段的同一侧。
[0015]
进一步地,防呆结构为防呆凹槽或防呆凸起,盖体具有与防呆凹槽或防呆凸起配合的防呆件。
[0016]
进一步地,泄压孔偏离蒸汽阀的底部中心设置。
[0017]
进一步地,泄压孔为沿蒸汽阀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孔。
[0018]
进一步地,蒸汽腔内设置有导流结构,导流结构用于规划蒸汽腔内气体的流动路
径。
[0019]
进一步地,泄压孔位于导流结构的一侧,以使导流结构靠近泄压孔一侧的表面作为导流面。
[0020]
进一步地,导流结构包括立板段和横板段,横板段设置在立板段靠近面盖的一端,以使立板段和横板段之间构成导流区域。
[0021]
进一步地,横板段朝向泄压孔所在的一侧伸出。
[0022]
进一步地,导流结构绕泄压孔的边缘向面盖伸出。
[0023]
进一步地,导流结构与面盖之间形成过流间隙。
[0024]
进一步地,导流结构与蒸汽阀的内侧壁之间形成过流间隙。
[002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盖体组件,盖体组件为上述的盖体组件;煲体组件,盖体组件盖设在煲体组件上以在二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0026]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盖体组件包括面盖、盖体和蒸汽阀,面盖上开设有出气孔;面盖设置在盖体的上方;蒸汽阀与盖体卡接并位于面盖的下方且与面盖之间围成蒸汽腔,这样设置使得蒸汽阀是隐藏在盖体组件内部的,而不是裸露在面盖上的,使得烹饪器具的外观更加简洁、美观。同时,蒸汽阀与盖体是通过卡接进行装配固定的,这样设置使得蒸汽阀易于安装,降低了安装和拆卸的难度,节约了拆装时间,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能够保证蒸汽阀与盖体的装配强度,保证蒸汽阀与盖体装配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蒸汽阀工作的稳定性。蒸汽阀具有泄压孔,进入泄压孔内的气体经蒸汽腔后由出气孔排出,这样设置规划了气体的流动通道,保证烹饪器具内的气体能够被有效导出,提高了盖体组件的使用可靠性。
[0027]
另外,本申请的蒸汽腔形成在蒸汽阀与面盖之间,这样设置有效简化了蒸汽阀的结构,使得蒸汽阀的结构较为简单,节省了装配零件的数量,节约了成本。同时,这样设置使得蒸汽阀易于制作,降低了蒸汽阀的加工难度,有效提高了蒸汽阀的生产效率。而且便于用户将蒸汽阀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有利于保证盖体和蒸汽阀的清洁性,保证蒸汽阀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28]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9]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示出了图1中的蒸汽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4示出了图3中的蒸汽阀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33]
图5示出了图4中的蒸汽阀与图2中的盖体的组装示意图。
[0034]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5]
10、盖体组件;11、面盖;111、出气孔;12、盖体;121、卡接凹槽;122、防呆凸起;13、蒸汽阀;131、泄压孔;132、卡接凸筋;133、扣手位;134、筒体段;135、底板段;136、限位凸缘;137、防呆凹槽;138、导流结构;1381、立板段;1382、横板段;139、通孔;1310、胶塞;14、保温板;20、煲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37]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8]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39]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蒸汽阀存在结构复杂、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0040]
实施例一
[0041]
如图1至图5所示,盖体组件10包括面盖11、盖体12和蒸汽阀13,面盖11上开设有出气孔111;面盖11设置在盖体12的上方;蒸汽阀13与盖体12卡接并位于面盖11的下方且与面盖11之间围成蒸汽腔,蒸汽阀13具有泄压孔131,进入泄压孔131内的气体经蒸汽腔后由出气孔111排出。
[0042]
蒸汽阀13与盖体12卡接并位于面盖11的下方且与面盖11之间围成蒸汽腔,这样设置使得蒸汽阀13是隐藏在盖体组件10内部的,而不是裸露在面盖11上的,使得烹饪器具的外观更加简洁、美观。同时,蒸汽阀13与盖体12是通过卡接进行装配固定的,这样设置使得蒸汽阀13易于安装,降低了安装和拆卸的难度,节约了拆装时间,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能够保证蒸汽阀13与盖体12的装配强度,保证蒸汽阀13与盖体12装配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蒸汽阀13工作的稳定性。蒸汽阀13具有泄压孔131,进入泄压孔131内的气体经蒸汽腔后由出气孔111排出,这样设置规划了气体的流动通道,保证烹饪器具内的气体能够被有效导出,提高了盖体组件10的使用可靠性。
[0043]
另外,本申请的蒸汽腔形成在蒸汽阀13与面盖11之间这样设置有效简化了蒸汽阀13的结构,使得蒸汽阀13的结构较为简单,节省了装配零件的数量,节约了成本。同时,这样设置使得蒸汽阀13易于制作,降低了蒸汽阀13的加工难度,有效提高了蒸汽阀13的生产效率。而且便于用户将蒸汽阀13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有利于保证盖体12和蒸汽阀13的清洁性,保证蒸汽阀13的使用效果。
[0044]
具体的,蒸汽阀13具有用于与盖体12卡接的卡接结构,卡接结构为一个或多个,当卡接结构为多个时,多个卡接结构沿蒸汽阀13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卡接结构沿蒸汽阀13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设置增加了卡接结构的数量,同时增加了蒸汽阀13与盖体12的卡接强度,减小了蒸汽阀13晃动或与盖体12脱离的可能性,保证了蒸汽阀13与盖体12的装配稳定性。另外,多个卡接结构是间隔设置的,这样设置能够保证每个卡接结构都能够独立工作,避免了多个卡接结构中的相邻两个卡接结构之间相互干扰,保证了卡接结构的工作稳定性。
[0045]
如图3所示,卡接结构为卡接凸筋132,卡接凸筋132沿蒸汽阀13的周向延伸,盖体12具有与卡接结构配合的卡接件。该卡接件为设置在盖体12上的卡接凹槽121。这样设置使得卡接凸筋132与卡接凹槽121配合,以实现蒸汽阀13与盖体12的稳定装配,有利于保证蒸
汽阀13与盖体12的装配强度。
[004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卡接凸筋132为三个,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数量的卡接凸筋132,上述卡接凸筋132与卡接凹槽121是过盈配合的。
[0047]
具体的,卡接结构位于蒸汽阀13靠近面盖11的一端。这样设置便于卡接结构的制作,降低了蒸汽阀13上卡接结构的加工难度,还便于蒸汽阀13与盖体12的卡接装配,便于拆装。同时规划了卡接结构的设置位置,使得卡接结构的位置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卡接结构的使用可靠性。
[0048]
如图4所示,蒸汽阀13位于盖体12下方的部分具有扣手位133。这样设置使得用户可通过扣手位133实现蒸汽阀13的拆卸和安装,便于用户将蒸汽阀13拆卸下来进行清洗,降低了清洗难度,使得蒸汽阀13的清洗工作更加便捷。
[0049]
具体的,蒸汽阀13包括筒体段134和底板段135,筒体段134的两端均具有开口;底板段135封堵筒体段134的底部的开口,以使蒸汽阀13与面盖11之间围成蒸汽腔,泄压孔131设置在底板段135上,且筒体段134的顶端插入盖体12的安装孔内,筒体段134伸入盖体12上方的一端具有卡接结构。这样设置规划了泄压孔131和卡接结构的设置位置,提高了泄压孔131和卡接结构的使用可靠性。同时使得蒸汽阀13的结构较为简单,节省了蒸汽阀13的装配零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这样设置使得蒸汽阀13易于制作,降低了蒸汽阀13的加工难度,有效提高了蒸汽阀13的生产效率。而且便于用户将蒸汽阀13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有利于保证盖体12和蒸汽阀13的清洁性,保证蒸汽阀13的使用效果。
[0050]
具体的,筒体段134的外周具有绕筒体段134的周向延伸的限位凸缘136,限位凸缘136止挡在盖体12的下方。这样设置使得限位凸缘136与卡接结构之间形成了卡接间隙,当蒸汽阀13的卡接结构与盖体12卡接件进行卡接装配时,限位凸缘136起到了止挡限位的作用,能够避免蒸汽阀13从盖体12中滑出,使得盖体12能够卡接在卡接结构与限位凸缘136之间,能有效防止在烹饪器具工作过程中蒸汽阀13晃动和与盖体12脱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蒸汽阀13与盖体12的装配稳定性,增强了蒸汽阀13的工作稳定性。
[0051]
具体的,以限位凸缘136为界,筒体段134位于限位凸缘136的下方的部分设置有扣手位133。且扣手位133沿筒体段134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扣手位133的一端延伸至限位凸缘136处,扣手位133的另一端与底板段135间隔设置。这样设置使得扣手位133是裸露在盖体12下方的,这样设置便于用户扣动扣手位133实现蒸汽阀13的拆卸和安装,便于用户将蒸汽阀13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使得蒸汽阀13的清洗工作更加便捷。
[0052]
如图3和图4所示,以限位凸缘136为界,筒体段134位于限位凸缘136的上方的部分设置有防呆结构,且防呆结构沿筒体段134的高度方向延伸,且防呆结构的一端延伸至筒体段134的顶端,防呆结构的另一端与限位凸缘136间隔设置。这样设置使得防呆结构起到了防呆的作用,使得在安装蒸汽阀13时可根据防呆结构将蒸汽阀13通过按压动作装配到盖体12中,使得蒸汽阀13的安装更易于操作,同时保证了蒸汽阀13的稳定装配。防呆结构和扣手位133位于筒体段134的同一侧。这样设置规划了防呆结构和扣手位133的设置位置,提高了防呆结构和扣手位133的使用可靠性,同时有利于用户扣动扣手位133进行蒸汽阀13的拆卸,使得蒸汽阀13的拆装更容易。
[005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防呆结构和扣手位133也可位于筒体段134的不同侧,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005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蒸汽阀13的装配不限于按压动作,其他例如通过将蒸汽阀13与盖体12的卡接凹槽121错位装进,再旋转使卡接凹槽121与卡接凸筋132对应且过盈固定的操作,也可满足装配要求。
[0055]
具体的,防呆结构为防呆凹槽137,盖体12具有与防呆凹槽137配合的防呆件。该防呆件为防呆凸起122。这样设置有利于保证防呆凹槽137的防呆作用,保证蒸汽阀13的正确装配。
[0056]
如图5所示,泄压孔131偏离蒸汽阀13的底部中心设置。具体的,泄压孔131为沿蒸汽阀13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孔。这样设置增大了泄压孔131的过流面积,使得烹饪器具内所产生的大部分蒸汽能够经泄压孔131进入蒸汽腔进而从出气孔111导出,提高了蒸汽的导出效率,保证了泄压孔131泄压和泄汽的作用,提高了泄压孔131的使用可靠性。
[0057]
具体的,蒸汽腔内设置有导流结构138,导流结构138用于规划蒸汽腔内气体的流动路径。泄压孔131位于导流结构138的一侧,以使导流结构138靠近泄压孔131一侧的表面作为导流面。导流结构138包括立板段1381和横板段1382,横板段1382设置在立板段1381靠近面盖11的一端,以使立板段1381和横板段1382之间构成导流区域。
[0058]
具体的,横板段1382朝向泄压孔131所在的一侧伸出。导流结构138绕泄压孔131的边缘向面盖11伸出。这样设置使得横板段1382遮挡了部分泄压孔131,使得锅内的蒸汽由泄压孔131进入蒸汽腔内的导流区域然后绕过横板段1382后流向出气孔111,进而从出气孔111导出,使得导流结构138起到了过渡和导流的作用,避免烹饪器具内的蒸汽直接从出气孔111喷出,导致安全隐患的情况,保证了锅内蒸汽导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59]
如图1所示,导流结构138与面盖11之间形成过流间隙。这样设置使得导流结构138与面盖11之间是间隔设置的,使得经导流结构138的蒸汽能够从过流间隙通过进而流向出气孔111,保证了蒸汽导出的有效性,保证了导流结构138的使用可靠性和工作稳定性。
[0060]
具体的,导流结构138与蒸汽阀13的内侧壁之间形成过流间隙。这样设置使得导流结构138与蒸汽阀13的内侧壁之间是间隔设置的,使得导流结构138与蒸汽阀13的内侧壁之间留有较大空间,便于蒸汽的通过,这样设置在保证导流结构138的过渡和导流的效果的同时保证了蒸汽阀13的导出效率,不会使烹饪空间内憋压的情况发生,有利于保证烹饪器具工作的稳定性。
[006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蒸汽阀13的底板段135的中心还具有被胶塞1310填充的多个通孔139,多个通孔139包括设置在底板段135的中心位置的通孔139和绕中心的通孔139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四个通孔139。通过通孔139的设置,有利于蒸汽腔内冷凝水的回流,避免蒸汽腔内形成积水的风险。
[006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盖体组件10还包括保温板14,保温板14设置在盖体12朝向烹饪空间一侧的表面上且与盖体12紧密贴合。这样设置使得保温板14起到了保温的作用,保证了烹饪器具的保温性能。
[0063]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包括盖体组件10和煲体组件20,盖体组件10为上述的盖体组件10;盖体组件10盖设在煲体组件20上以在二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具有上述盖体组件10的烹饪器具能够保证烹饪器具的外观更加简洁、美观,同时保证盖体组件10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而且还能使得盖体组件10的清洗工作更加便利,有利于保证烹饪器具的清洁性。
[0064]
实施例二
[0065]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卡接结构不是卡接凸筋132,而是卡接凹槽。
[0066]
具体的,卡接结构为卡接凹槽,卡接凹槽沿蒸汽阀13的周向延伸,盖体12具有与卡接结构配合的卡接件。该卡接件可以为设置在盖体12上的卡接凸起。这样设置使得卡接凸筋与卡接凹槽配合,以实现蒸汽阀13与盖体12的稳定装配,有利于保证蒸汽阀13与盖体12的装配强度。
[0067]
实施例三
[0068]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防呆结构不是防呆凹槽137,而是防呆凸起。
[0069]
具体的,防呆结构为防呆凸起,盖体12具有与防呆凸起配合的防呆件。该防呆件为防呆凹槽。这样设置有利于保证防呆凸起的防呆作用,保证蒸汽阀13的正确装配。
[0070]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在蒸汽阀13上设置防呆凸起的方案,由于需要在盖体12上设置防呆凹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盖体12的外观,不如实施例一示出的方案更美观。
[0071]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72]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73]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7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