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边框升降机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会议室、培训室等场所常配备有显示屏,为避免显示屏长期闲置落尘或占用台面空间,常将显示屏安装于可使显示屏升降于台面上下的升降机中。专利(专利申请号:cn201711414438.4)公开一种超薄升降机及集成发言独立升降机,包括机箱,机箱的宽度为d1,d1的尺寸范围为40mm≤d1≤47mm,该升降机存在以下缺陷:1)该升降机虽然能够实现显示屏上升或下降至翻板处,使翻板配合打开或盖合窗口,但是翻板采用的是连杆式的刚性驱动,结构复杂,运作不流畅;2)该升降机的安装方式为:在升降机的机箱上端面上开设供显示屏伸出的窗口,同时台面开设有与机箱上端面大小相匹配的通孔,再将升降机的整个上端面伸入通孔内并使之与台面所在水平面齐平,并通过螺钉从下方对升降机进行固定,因此,台面的开孔处通常会存在边框(即上端面除窗口的其他壁面),开孔面积仍然较大,影响台面的使用及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无边框升降机及其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结构简单、台面开孔小、可达到无边框的安装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边框升降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开设有开口,开口处活动设有盖板,壳体内还设有可进行升降动作的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与盖板之间设有用于带动盖板随升降架的升降同步进行开闭运动的联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中,联动机构可带动盖板随升降架上升而同步向斜下方平移,远离开口处,打开开口,也可带动盖板随升降架下降而同步向斜上方平移,封堵开口处,关闭开口,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沿倾斜方向设置的倾斜滑轨以及滑动设于倾斜滑轨上的滑动块,倾斜滑轨设于壳体的内部两侧,滑动块连接有用于为滑动块提供向下滑动拉力的缓冲助力弹簧以及用于为滑动块提供向上滑动拉力的牵拉绳,牵拉绳套设有限位块,升降架上设有用于下压限位块以使牵拉绳随升降架进行同步上下滑动的同步压板,倾斜滑轨侧旁设有转向件,牵拉绳经由转向件转向后与滑动块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下方设有固定耳板,转向件下方设有限位耳板,限位耳板及同步压板上均穿设有用于对牵拉绳进行限位导向的限位导向孔,牵拉绳的一端与固定耳板相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同步压板及限位耳板上的限位导向孔,并经由转向件转向后与滑动块的上端相连接,限位块设于固定耳板与同步压板之间确保同步压板与牵拉绳上的限位块始终沿同一垂直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耳板上方设有辅助弹簧,辅助弹簧套设于牵拉绳外,升降架上升时,辅助弹簧伸展,为缓冲助力弹簧提供助力。
优选地,所述的倾斜滑轨侧旁穿设有滑槽,滑动块包括沿倾斜滑轨滑动的滑动端以及用于连接盖板的连接端,滑动端与连接端之间设有贯穿滑槽过渡段,连接端与盖板之间设有沿垂直方向设置的盖板支臂。
优选地,所述的缓冲助力弹簧所在轴线与倾斜滑轨相互平行,倾斜滑轨侧旁设有用于固定缓冲助力弹簧的固定块,缓冲助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及滑动块相连接。
优选地,升降架上可转动连接有显示屏,升降架与显示屏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显示屏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架、屏转轴以及用于带动屏转轴转动的驱动轴,屏转轴与驱动轴可转动设于固定架上,屏转轴及驱动轴上分别套设有从动固定轮及主动固定轮,从动固定轮与主动固定轮之间连接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从动固定轮与主动固定轮上,驱动轴连接有用于带动驱动轴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轴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屏转轴随之转动,显示屏以屏转轴为轴心进行转动,实现对显示屏的倾斜角度的调节。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分别连接有驱动电机的第一减速器及第二减速器,第一减速器及第二减速器均为双轴涡轮蜗杆减速器,第一减速器与第二减速器之间之间通过弹性联轴器连接,弹性联轴器可消除两端减速器间隙,提高转动精密度及顺滑度,第一减速器与第二减速器相互远离的输出轴分别连接有刚性联轴器,驱动轴与刚性联轴器之间通过阻尼轴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还设有用于检测显示屏当前倾斜状态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及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及第二光电传感器分别设有用于遮挡其光信号的第一遮挡板及第二遮挡板,第一遮挡板及第二遮挡板为带缺口的环形板,并与驱动轴呈同心设置,第一遮挡板及第二遮挡板的缺口为不完全重合;所述倾斜状态包括前倾状态、后仰状态及垂直状态,显示屏为垂直状态时,第一光电传感器及第二光电传感器的光信号同时被遮挡,显示屏为前倾状态时,仅第一光电传感器的光信号被遮挡,显示屏为后仰状态时,仅第二光电传感器的光信号被遮挡,通过检测组件,可实现显示屏在收纳前是否处于垂直状态进行判断,便于根据判断结果对显示屏进行复位。
优选地,所述升降架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以及皮带轮传送组件,皮带轮传送组件包括驱动轮、同步轮以及套设于驱动轮与同步轮之间的传送带,驱动轮套设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传送带通过传送带压块与升降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上述无边框升降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升降机上方的台面,所述上端面包括设于上端面边缘的安装环面,安装环面的内侧向上延伸折弯形成用于安装定位以及供盖板活动的凸垣,凸垣内部呈中空状,开口设于凸垣的上表面,台面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凸垣的凹槽,凹槽底部穿设有与开口相适配的槽口,台面开孔小、升降机安装无边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牵拉绳、限位块、同步压板实现盖板与升降架的联动运动,结构简单,且盖板采用牵拉绳、缓冲助力弹簧等柔性驱动带动,联动机构运作流畅。
2)本实用新型通过平行四边形传动结构连接驱动轴与屏转轴,通过驱动轴的转动带动显示屏以屏转轴为轴心进行转动,可对显示屏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
3)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组件,可实现显示屏在收纳前是否处于垂直状态进行判断,并通过判断结果将显示屏复位至垂直状态,无需人工手动调节角度,同时有效避免显示屏在收纳过程中与槽口、开口相碰撞,显示屏收纳更便捷、顺畅,安全度更高。
4)本实用新型在台面仅开设与开口规格大小相匹配的槽口,结合升降机上端面与台面底部的改进,有效实现台面开孔小、升降机安装无边框的安装效果,有利于台面空间的有效利用,同时台面整洁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台面与升降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台面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边框升降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端面11开设有供显示屏露出于壳体1上端面11的开口111,开口111处活动设有盖板2,壳体1内还设有可进行升降动作的升降架3,显示屏设于升降机上即可随升降架3进行升降,升降架3与盖板2之间设有用于带动盖板2随升降架3的升降同步进行开闭运动的联动机构4,本实用新型中,联动机构4可带动盖板2随升降架3上升而同步向斜下方平移,远离开口111处,打开开口111,也可带动盖板2随升降架3下降而同步向斜上方平移,封堵开口111处,关闭开口111,联动机构4包括沿倾斜方向设置的倾斜滑轨41以及滑动设于倾斜滑轨41上的滑动块42,倾斜滑轨41设于壳体1的内部两侧,倾斜滑轨41的倾斜设置避免盖板2的移动与显示屏的移动相互干涉发生碰撞,滑动块42连接有用于为滑动块42提供向下滑动拉力的缓冲助力弹簧43以及用于为滑动块42提供向上滑动拉力的牵拉绳44,本实施例中,牵拉绳44为钢丝绳,牵拉绳44套设有限位块45,限位块45与牵拉绳44不发生相对滑动,升降架3上设有用于下压限位块45以使牵拉绳44随升降架3进行同步上下滑动的同步压板46,本实施例中,限位块45为与牵拉绳44固接的橡胶柱状体,有利于限位块45与同步压板46相抵时的贴合,倾斜滑轨41侧旁设有转向件47,转向件47将牵拉绳44分为沿垂直方向移动的垂直端以及沿倾斜滑轨41所在轴线平行方向移动的倾斜端,牵拉绳44经由转向件47转向后与滑动块42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转向件47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转向轮及导向轮,导向轮对牵拉绳44起导向、限位作用。
使用过程中,当显示屏收纳于壳体1内时,升降架3位于壳体1下方,同步压板46保持下压限位块45状态,牵拉绳44被固定,与之相连接的滑动块42位于倾斜滑轨41的上端,将盖板2固定于开口111处,此时缓冲助力弹簧43处于拉伸状态,当升降架3上升时,同步压板46随升降架3上升,限位块45脱离同步压板46的压制,缓冲助力弹簧43收缩从而带动滑动块42沿倾斜滑轨41向斜下方平移,从而打开开口111,此时牵拉绳44的倾斜端随之被下拉,垂直端上的限位块45上移,当升降架3上升到上限位时,显示屏恰好完全露于升降机上方的台面8上。
当显示屏由台面8要收纳于壳体1内时,升降架3进行下降,同步压板46随之下降,直至同步压板46与限位块45相抵,下压限位块45从而带动牵拉绳44垂直端向下滑动,牵拉与倾斜端相连接的滑动块42沿倾斜滑轨41向上移动,从而使盖板2移动至开口111处,封堵开口111。
本实用新型通过牵拉绳44、限位块45、同步压板46实现盖板2与升降架3的联动运动,结构简单,且盖板2采用牵拉绳44、缓冲助力弹簧43等柔性驱动带动,联动机构4运作流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下方设有固定耳板12,转向件47下方设有限位耳板13,限位耳板13及同步压板46上均穿设有用于对牵拉绳44进行限位导向的限位导向孔,牵拉绳44的一端与固定耳板12相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同步压板46及限位耳板13上的限位导向孔,并经由转向件47转向后与滑动块42的上端相连接,限位块45设于固定耳板12与同步压板46之间,通过限位耳板13、同步压板46上的限位导向孔对牵拉绳44进行限位,从而确保同步压板46与牵拉绳44上的限位块45始终沿同一垂直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倾斜滑轨41侧旁穿设有滑槽49,滑动块42包括沿倾斜滑轨41滑动的滑动端以及用于连接盖板2的连接端,滑动端与连接端之间设有贯穿滑槽49过渡段,连接端与盖板2之间设有沿垂直方向设置的盖板支臂21。
倾斜滑轨41的首尾两端设有限位凸块,避免滑动块42脱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缓冲助力弹簧43所在轴线与倾斜滑轨41相互平行,倾斜滑轨41侧旁设有用于固定缓冲助力弹簧43的固定块,缓冲助力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及滑动块42相连接,缓冲助力弹簧43所在轴线与倾斜滑轨41相互平行,有助于缓冲助力弹簧43的弹力对滑动块42的作用,减少滑动块42向下滑行中的阻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升降架3上可转动连接有显示屏,升降架3与显示屏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显示屏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5,角度调节机构5包括固定架51、屏转轴52以及用于带动屏转轴52转动的驱动轴53,屏转轴52与显示屏固定连接,屏转轴52与驱动轴53通过轴承套可转动设于固定架51上,屏转轴52及驱动轴53上分别套设有从动固定轮54及主动固定轮55,从动固定轮54与屏转轴52不发生相对转动,主动固定轮55与驱动轴53不发生相对转动,例如,可通过螺钉相互固定,从动固定轮54与主动固定轮55之间连接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杆56和第二连杆57,从动固定轮54的环面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杆56、第二连杆57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孔及第二铰接孔,主动固定轮55的环面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杆56、第二连杆57相互铰接的第三铰接孔及第四铰接孔,第一连杆56和第二连杆57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从动固定轮54与主动固定轮55上,第一铰接孔及第二铰接孔所在轴线、第三铰接孔及第四铰接孔所在轴线、第一连杆56和第二连杆57形成平行四边形传动结构,驱动轴53连接有用于带动驱动轴53转动的驱动组件58,驱动轴53在驱动组件58的驱动下转动,带动第三铰接孔及第四铰接孔所在轴线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杆56和第二连杆57联动带动第一铰接孔及第二铰接孔所在轴线转动,屏转轴52随之转动,显示屏以屏转轴52为轴心进行转动,实现对显示屏的倾斜角度的调节。
为提高平行四边形传动结构的稳定性,从动固定轮54与主动固定轮55可各设置两个,第一连杆56和第二连杆57夹设于两从动固定轮54和两主动固定轮55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驱动组件58包括分别连接有驱动电机581的第一减速器582及第二减速器583,第一减速器582及第二减速器583均为双轴涡轮蜗杆减速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双轴涡轮蜗杆减速器具有自锁性,减少显示屏定位后的晃动,第一减速器582与第二减速器583之间之间通过弹性联轴器584连接,通过弹性联轴器584可消除两端减速器在传动过程中产生的间隙,提高转动的精密度及顺滑度,第一减速器582与第二减速器583相互远离的输出轴分别连接有刚性联轴器585,驱动轴53与刚性联轴器585之间通过阻尼轴586相互连接,刚性联轴器585可平衡两端扭矩,进一步增加旋转精度,结合阻尼轴586实现缓冲、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减速器582、第二减速器583分别连接有驱动电机581,其中,第一减速器582/第二减速器583与其驱动电机581可为独立的减速器及电机产品,可为市售的一体式的减速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升降架3连接有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包括升降电机61以及皮带轮传送组件,皮带轮传送组件包括驱动轮62、同步轮以及套设于驱动轮62与同步轮之间的传送带64,驱动轮62套设于升降电机61的输出轴上,传送带64通过传送带压块65与升降架3相连接。运作过程中,升降电机61转动带动驱动轮62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64绕驱动轮62、同步轮转动,与之相固定的升降架3随之进行升降。
实施例2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耳板12上方设有辅助弹簧48,辅助弹簧48套设于牵拉绳44外。当显示屏收纳于壳体1内时,升降架3位于壳体1下方,同步压板46保持下压限位块45状态,辅助弹簧48被压缩,随后,当升降架3上升时,辅助弹簧48伸展,为缓冲助力弹簧43提供助力。
实施例3
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角度调节机构5还设有用于检测显示屏当前倾斜状态的检测组件7,检测组件7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71及第二光电传感器72,第一光电传感器71及第二光电传感器72分别设有用于遮挡其光信号的第一遮挡板73及第二遮挡板74,第一遮挡板73及第二遮挡板74为带缺口75的环形板,并与驱动轴53呈同心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遮挡板73及第二遮挡板74通过套设在驱动轴53或阻尼轴586上的固定环固定,第一遮挡板73及第二遮挡板74的缺口75为不完全重合,以确保可出现仅一个光电传感器被遮挡的情况;倾斜状态包括前倾状态、后仰状态及垂直状态,显示屏为垂直状态时,第一光电传感器71及第二光电传感器72的光信号同时被遮挡,显示屏为前倾状态时,仅第一光电传感器71的光信号被遮挡,显示屏为后仰状态时,仅第二光电传感器72的光信号被遮挡。
具体的,当显示屏为垂直状态时,第一光电传感器71及第二光电传感器72的光信号同时被遮挡;当显示屏为前倾状态时,第一光电传感器71被第一遮挡板73的环面遮挡,第二遮挡板74的缺口75刚好转至第二光电传感器72处,第二光电传感器72的光信号未被遮挡,即仅第一光电传感器71的光信号被遮挡;当显示屏为后仰状态时,仅第二光电传感器72的光信号被遮挡,控制程序通过第一光电传感器71、第二光电传感器72光信号是否被遮挡的情况对显示屏当前前斜状态进行判断,在显示屏收入壳体1前,控制程序先对显示屏当前倾斜状态进行判断,若显示屏并非处于垂直状态,通过控制驱动轴53转动进而调节显示屏至垂直状态(即转动驱动轴53直至第一光电传感器71及第二光电传感器72的光信号同时被遮挡)
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组件7,可实现显示屏在收纳前是否处于垂直状态进行判断,并通过判断结果将显示屏复位至垂直状态,无需人工手动调节角度,同时有效避免显示屏在收纳过程中与槽口81、开口111相碰撞,显示屏收纳更便捷、顺畅,安全度更高。
实施例4
参照图4至图5所示,一种无边框升降机的安装结构,包括设于升降机上方的台面8,上端面11包括设于上端面11边缘的安装环面113,安装环面113的内侧向上延伸折弯形成用于安装定位以及供盖板2活动的凸垣112,凸垣112内部呈中空状,开口111设于凸垣112的上表面,台面8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凸垣112的凹槽82,凹槽82底部穿设有与开口111相适配的槽口81,槽口81的规格大小可设置为等于或略大于开口111。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可应用于培训室、会议室等场地,由于台面8通常具有一定厚度,为避免盖板2沿倾斜滑轨41移动时与槽口81内壁相碰撞,在槽口81底部开设凹槽82,并相应在升降机上设置凸垣112,为盖板2沿倾斜滑轨41移动时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安装过程中,通过凸垣112插入凹槽82内,可使得开口111与槽口81在垂直方向上快速精装重合,从而实现升降机的快速安装定位,随后将升降机与台面8相固定,本实施例中,在安装环面113设置螺孔,通过螺钉从下方将升降机与台面8相固定,从而完成升降机与台面8的固定,为进一步加固两者的连接,也可在上端面11周侧设置耳板,通过耳板加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台面8仅开设与开口111规格大小相匹配的槽口81,结合升降机上端面11与台面8底部的改进,有效实现台面8开孔小、升降机安装无边框的安装效果,有利于台面8空间的有效利用,同时台面8整洁美观。
作为本实施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凸垣112至少一沿长度方向上的内壁呈由开口111向下方逐渐外展的倾斜面,在减小凸垣112外径宽度大小的同时,避免在盖板2沿倾斜滑轨41移动时与凸垣112内壁相碰撞,减少耗材。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