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10151发布日期:2021-01-12 07:59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锅。



背景技术:

汤锅和煎锅是厨房的必备锅具,消费者在购买中常常会选择钟爱的品牌同时购买这两种锅。对于现有的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厨房的收纳便捷是选择厨房用品的重中之重,现有的汤锅和煎锅都会配备专门的锅盖,存放起来需要分别放置,占用空间大。

公告号为cb101478899b的中国专利公开可叠平底锅套件,包括两个或更多的烹调平底锅,每一个包括一有底的平底锅锅体,一上方边沿和至少一个手柄,其中锅体的直径渐渐小,能被一个叠进另一个里面以便存放,并且当这样叠放时,每一个锅体完全被容纳到下一个较大的锅体中,它的锅底平行于下一个较大平底锅的锅底;套件中从最小平底锅到第二大平底锅的每一个手柄在套件的下一个较大的平底锅的上方边沿延展,紧密地叠在套件的下一个较大平底锅的相应的手柄上,并且,其中每一个手柄设有一定位轮廓,以便当一手柄紧密地叠在套件的下一个较大平底锅的相应的手柄上时,两个叠着的手柄安放在一起象一整体一样,这样定位的手柄能用来提升叠在一起的平底锅套件,其中,套件的较小的平底锅的每一个手柄在它连接相应锅体的近端有一朝上倾斜的部分,将该手柄提升到套件的下一个较大平底锅的上边沿的上方。

上述的锅套件中,锅体之间通过相互叠放存储,从而提高了锅套件的收纳便捷性,但是,每一个锅体均配备一个锅盖,这就导致锅盖的利用率低,存在生产成本的增加,且应用于汤锅和炒锅这类锅体深度不一致的组合锅时,会导致一个锅盖需要另外收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炒锅和汤锅叠放时导致一个锅盖需要额外收纳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组合锅,能够有效提高收纳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组合锅,包括炒锅、可叠放于炒锅上的汤锅和锅盖,汤锅和炒锅的口径一致且均从上至下呈口径逐渐减小的趋势,锅盖设置有一个且可同时适用于汤锅和炒锅,锅盖包括外圈的盖沿以及内部呈平面的硅胶板,硅胶板与盖沿形成有可容置炒锅或汤锅底部的平槽,当锅盖与汤锅或炒锅盖合时,平槽底部与汤锅或炒锅的锅口齐平。

采用上述方案,汤锅和炒锅共用一个锅盖,从而提高了锅盖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存放时可将锅盖盖在汤锅上,然后将汤锅叠放在炒锅上放置,从而有效降低组合锅整体的占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锅盖由硅胶制成,硅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放置汤锅或炒锅时,可直接将汤锅或炒锅放置在锅盖的平槽上,起到隔热垫的效果,此外,还能直接作为切果蔬用的砧板使用,该组合锅的锅盖降低了组合锅的生产成本,通过减少隔热垫和果蔬砧板的购置,进一步在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降低厨房用品的购置成本,故,该组合锅收纳效果好、功能强大。

作为优选,锅盖的两端水平向外沿伸有便于手抓握的盖耳。

采用上述方案,盖耳的设置便于在锅盖盖合的状态下拿取锅盖。

作为优选,盖耳上设置有便于悬挂的悬挂孔。

采用上述方案,悬挂孔的设置便于将锅盖悬挂在挂钩上进行晾晒或收纳。

作为优选,锅盖下端面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便于倒水或出气的连通机构,连通机构包括盖沿下端从内到外设置的若干层高度呈递减的台阶状的挡环以及于每条挡环的一侧或两侧凹陷的深度从内到外呈逐渐递增趋势的过水槽,当锅盖与汤锅或炒锅盖合时,汤锅或炒锅的锅口抵接在最外处的挡环上。

采用上述方案,设置多层的挡环和过水槽,能够起到良好的隔绝食物的效果,最内侧的挡环能够挡住体积较大的食材,然后随着挡环深度的降低逐渐减小可挡柱的食材的体积,减少食材堵住过水槽导致汤汁无法倾倒的概率。

作为优选,在锅盖的上端面于过水槽上方设置有指示出水位置的指示标记。

采用上述方案,根据指示标记便于消费者对准餐具进行倾倒。

作为优选,在汤锅内设置有蒸架,蒸架包括下端的托架以及架设在托架上端的放置架,放置架的下端两侧向下沿伸有支撑脚。

采用上述方案,蒸架的设置增加汤锅蒸东西的功能,托架与放置架配合使用,可以根据水位高低调节蒸架的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汤锅和炒锅共用一个锅盖,从而提高了锅盖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存放时可将锅盖盖在汤锅上,然后将汤锅叠放在炒锅上放置,从而有效降低组合锅整体的占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锅盖由硅胶制成,硅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放置汤锅或炒锅时,可直接将汤锅或炒锅放置在锅盖的平槽上,起到隔热垫的效果,此外,还能直接作为切果蔬用的砧板使用,该组合锅的锅盖降低了组合锅的生产成本,通过减少隔热垫和果蔬砧板的购置,进一步在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降低厨房用品的购置成本,故,该组合锅收纳效果好、功能强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组合锅收纳时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组合锅收纳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锅盖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锅盖充当炒锅隔热垫时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锅盖充当汤锅隔热垫时的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锅盖与炒锅盖合时的轴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锅盖与汤锅盖合时的轴测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炒锅;2、汤锅;3、锅盖;31、盖耳;32、悬挂孔;33、平槽;34、指示标记;35、挡环;36、过水槽;4、蒸架;41、托架;42、放置架;43、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组合锅,参照图1-图7所示,包括炒锅1、可叠放于炒锅1上的汤锅2和锅盖3,汤锅2和炒锅1的口径一致且均从上至下呈口径逐渐减小的趋势,锅盖3设置有一个且可同时适用于汤锅2和炒锅1,锅盖3包括外圈的盖沿以及内部呈平面的硅胶板,盖沿由硅胶或耐高温塑料制成,硅胶板与盖沿形成有可容置炒锅或汤锅底部的平槽33,当锅盖3与汤锅2或炒锅1盖合时,平槽33底部与汤锅2或炒锅1的锅口齐平。锅盖3的两端水平向外沿伸有便于手抓握的盖耳31,盖耳31上设置有便于悬挂的悬挂孔32。

汤锅2和炒锅1共用一个锅盖3,从而提高了锅盖3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存放时可将锅盖3盖在汤锅上,然后将汤锅叠放在炒锅1上放置,从而有效降低组合锅整体的占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锅盖3由硅胶制成,硅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放置汤锅或炒锅1时,可直接将汤锅或炒锅1放置在锅盖3的平槽33上,起到隔热垫的效果,具体可参照图4-图5所示,此外,还能直接作为切果蔬用的砧板使用。

在锅盖3的下端面一侧或两侧设置有便于倒水或出气的连通机构,参照图2-图3所示,连通机构包括锅盖3下端从内到外设置的若干层高度呈递减的台阶状的挡环35以及于每条挡环35的一侧或两侧凹陷的深度从内到外呈逐渐递增趋势的过水槽36,过水槽优选凹弧状,当锅盖3与汤锅或炒锅1盖合时,汤锅或炒锅1的锅口抵接在最外处的挡环35上。在锅盖3的上端面于过水槽36上方设置有指示出水位置的指示标记34。

设置多层的挡环35和过水槽36,能够起到良好的隔绝食物的效果,最内侧的挡环35能够挡住体积较大的食材,然后随着挡环35深度的降低逐渐减小可挡柱的食材的体积,减少食材堵住过水槽导致汤汁无法倾倒的概率;操作人员根据指示标记34能够对准餐具进行倾倒。

在汤锅内设置有蒸架4,参照图2所示,蒸架4包括下端的托架41以及架设在托架上端的放置架42,放置架的下端两侧向下沿伸有支撑脚43。蒸架的设置增加汤锅蒸东西的功能,托架与放置架配合使用,可以根据水位高低调节蒸架的使用状态。

该组合锅的锅盖3降低了组合锅的生产成本,通过减少隔热垫和果蔬砧板的购置,进一步在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降低厨房用品的购置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