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泄放阀及医疗器械的气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3462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泄放阀及医疗器械的气路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力泄放阀及医疗器械的气路系统。



背景技术:

压力泄放阀是一种安装于压力容器或阀门管道等部件上的安全阀,当压力容器或阀门管道的压力值超过压力泄放阀设定的数值时,该压力泄放阀会自动开启以排泄压力,使压力容器或阀门管道内的压力不致继续升高,保证了压力容器或阀门管道的安全。当压力容器或阀门管道内的压力值降至一定数值时,压力泄放阀再自动关闭。

在医疗器械或其他领域中,经常会使用到控制压力较小(通常是指控制压力在10-70mbar范围内)的压力泄放阀,例如针对麻醉机呼吸回路的压力安全控制、呼吸机呼吸回路的压力安全控制以及呼吸复苏设备的回路压力安全控制等领域,由于这些领域的压力泄放阀的控制压力较小,因此对控制精度的要求较高。

目前,主要采用弹簧式压力泄放阀对压力进行控制。弹簧式压力泄放阀一般具有弹簧和实体阀芯,当压力泄放阀外的气体压力值达到一定数值时,压力泄放阀外的气体会作用于压力泄放阀的实体阀芯使其移动,并使弹簧压缩,此时实体阀芯的移动使得压力泄放阀打开,压力泄放阀外的气体从压力泄放阀泄放,从而避免了压力泄放阀外的气体的气压值过高;当气压值降低到安全值时,压缩弹簧会恢复形变使得实体阀芯回复到初始位置,弹簧式压力泄放阀关闭。

当弹簧式压力泄放阀水平安装时,由于实体阀芯受到自身的重力作用向下偏移,导致弹簧式压力泄放阀不在实际的设定压力下开启或关闭,会影响弹簧式压力泄放阀的控制精度,因此,为保证控制精度,针对医疗器械或其他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领域,现有技术中弹簧式压力泄放阀在使用时一般只能沿重力方向竖直安装,使实体阀芯和弹簧均沿重力方向设置。然而,竖直安装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对某些体积受限的医疗设备而言,竖直安装使得弹簧式压力泄放阀占用了更多的操作空间;另一方面,这也制约了弹簧式压力泄放阀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泄放阀,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泄放阀水平安装时由于实体阀芯的重力作用导致的控制精度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泄放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一沿所述阀体延伸方向开设的第一内腔以及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阀芯支撑件,所述阀芯支撑件沿所述阀体的延伸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内腔内;以及阀芯,所述阀芯与所述阀芯支撑件之间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连接,且所述阀芯可沿所述阀体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阀芯支撑件滑动,所述阀芯用于封堵所述进气口或使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内腔之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支撑件具有一沿其延伸方向开设的第二内腔,所述阀芯的一部分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具有一沿其延伸方向开设的第三内腔,所述阀芯支撑件的一部分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三内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泄放阀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内;当所述阀芯朝远离所述进气口的方向滑动时,所述弹性元件被所述阀芯压缩,所述进气口与第一内腔之间连通;当所述弹性元件恢复形变时,所述阀芯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朝靠近所述进气口的方向滑动并封堵所述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包括第一阀盖、阀壳和第二阀盖,所述阀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盖连接,所述阀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盖连接,所述第一阀盖、阀壳和第二阀盖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内腔,所述进气口开设于所述第二阀盖上并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排气口开设于所述阀壳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盖与所述阀壳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阀盖与所述阀壳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化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泄放阀还包括弹性元件以及调节所述弹性元件形变量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贯穿所述第一阀盖并与所述阀芯支撑件连接;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调节机构和所述阀芯上,当所述阀芯朝远离所述进气口的方向滑动时,所述弹性元件被所述阀芯压缩,所述进气口与第一内腔之间连通;当所述弹性元件恢复形变时,所述阀芯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朝靠近所述进气口的方向滑动并封堵所述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阀芯支撑件和所述阀芯上,其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调节机构和所述阀芯上。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包括阀杆以及设置于所述阀杆一端的阀帽,所述阀杆的一部分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阀杆的另一部分以及所述阀帽延伸出所述第二内腔,所述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阀芯支撑件和所述阀杆上,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阀帽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调节机构上,所述阀帽用于封堵所述进气口或使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内腔之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阀壳靠近所述第二阀盖的端部具有一连接接口,所述连接接口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阀帽用于封堵所述连接接口或使所述连接接口与所述第一内腔之间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连接接口的交界面上设有一第一环状突起,所述阀帽为圆柱体,所述第一环状突起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接口的直径且小于所述阀帽的直径,所述阀帽用于与所述第一环状突起密封接触或与所述第一环状突起分离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部和旋转部,所述调节部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阀盖安装于所述旋转部的一端,所述旋转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支撑件连接,所述旋转部的另一端设有一与所述弹性元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旋转部使其沿所述阀体的轴向来回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包括调节阻尼环和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阀盖安装于所述旋转部的一端,所述调节阻尼环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与所述阀芯支撑件一体化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内腔靠近所述第一阀盖的部分具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长度大于所述外螺纹的长度,所述旋转部与所述阀体螺纹连接,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旋转部的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靠近其一端的部分开设有一孔洞,所述调节部的一端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孔洞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并贯穿所述第一阀盖设置于所述孔洞内,所述调节部的一端旋转用于带动所述旋转部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孔洞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正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采用聚四氟乙烯、尼龙和聚甲醛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支撑件与所述阀芯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z值小于3.2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与所述阀芯支撑件之间的轴孔间隙配合的间隙值为0-0.1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腔为台阶状圆柱体,其包括沿所述阀体延伸方向并远离所述进气口的第四子内腔和靠近所述进气口的第五子内腔,所述第五子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子内腔的直径,所述阀芯的一部分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第四子内腔和所述第五子内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子内腔与所述第四子内腔之间还包括过渡部位,所述过渡部位的直径沿靠近所述第四子内腔的方向逐渐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子内腔远离所述第四子内腔的部分设有一第二环状突起,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直径等于所述第四子内腔的直径。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五子内腔中的所述阀芯的外表面上设有一第三环状突起,所述第三环状突起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环状突起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环状突起和/或所述第三环状突起具有弹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的气路系统,含有如上所述的压力泄放阀,所述压力泄放阀为水平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医疗器械系统为麻醉机或呼吸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泄放阀及医疗器械的气路系统,所述压力泄放阀通过设置阀芯支撑件,有效的解决了具有阀芯的压力泄放阀在水平安装过程中由于受到阀芯重力影响导致的控制精度低的问题,确保了压力泄放阀可水平安装,这样可以为用户节省出更多的操作空间,且水平安装也使得压力泄放阀的操作控制更符合一般的操作习惯,可应用于需要高精度控制的医疗器械或其他领域中。

其次,阀芯采用轻量且带有自润性的材料(如聚四氟乙烯)制成,可以进一步降低重力影响,提高压力泄放阀的控制精度。

再者,阀芯支撑件的第二内腔采用高光洁内表面(表面粗糙度rz值小于3.2微米),可进一步降低阀芯与第二内腔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压力泄放阀在水平安装时的控制精度。

另外,本发明还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对压力泄放阀的开启压力进行定量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泄放阀的结构剖视图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泄放阀的旋转部与阀芯支撑件一体化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泄放阀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阀体;2-阀芯支撑件;3-阀芯;4-弹性元件;5-调节机构;6-进气接口;10-第一内腔;101-内螺纹;11-进气口;12-排气口;13-第一阀盖;14-阀壳;141-连接接口;142-第一环状突起;15-第二阀盖;16-密封圈;20-第二内腔;201-第四子内腔;202-第五子内腔;203-过渡部位;204-第二环状突起;30-第三内腔;31-阀帽;32-阀杆;33-第三环状突起;51-调节部;511-调节阻尼环;512-调节杆;52-旋转部;521-凹槽;522-外螺纹;523-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压力泄放阀及医疗器械的气路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泄放阀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泄放阀的旋转部与阀芯支撑件一体化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泄放阀的外观示意图。请参考图1和图2以及图3,一种压力泄放阀,包括阀体1、阀芯支撑件2和阀芯3;所述阀体1具有一沿所述阀体1延伸方向开设的第一内腔10以及与所述第一内腔10连通的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所述阀芯支撑件2沿所述阀体1的延伸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内腔10内;所述阀芯3与所述阀芯支撑件2之间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连接,且所述阀芯3可沿所述阀体1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阀芯支撑件2滑动,所述阀芯3用于封堵所述进气口11或使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第一内腔10之间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为圆柱形,所述进气口11可以设置于所述阀体1沿轴向的一端,所述排气口12可以设置在所述阀体1垂直于其轴向的侧壁上,气体可以从所述排气口12进入所述第一内腔10,然后从所述排气口12流出所述第一内腔1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立方体或六边形柱体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3与所述阀芯支撑件2之间为轴孔间隙配合连接,两者之间有间隙,所述阀芯支撑件2可以支撑所述阀芯3,使所述阀芯3能够沿所述阀体1的延伸方向放置,当所述压力泄放阀水平放置时,即可实现阀芯3在水平放置有所述阀芯支撑件2提供的支撑力,该支撑力可以抵消重力对于阀芯3的影响,避免了因重力引起的阀芯向下偏移,有利于提高压力泄放阀水平安装时的控制精度。

其中,所述阀芯3与所述阀芯支撑件2之间的轴孔间隙配合连接,可以是所述阀芯3套接在所述阀芯支撑件2的外部,所述阀芯3具有一沿其延伸方向开设的第三内腔30,所述阀芯支撑件2的一部分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三内腔30中。作为优选的,也可以是所述阀芯支撑件2套接在所述阀芯3的外部,所述阀芯支撑件2具有一沿其延伸方向开设的第二内腔20,所述阀芯3的一部分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20中。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第二种方案,所述阀芯支撑件2套接在所述阀芯3的外部,这样所述阀芯3的一部分可以容置在阀芯支撑件2内,使得所述阀芯支撑件2可以更好的提供支撑给所述阀芯3,减小阀芯3自身的重力影响。

所述阀体1可包括第一阀盖13、阀壳14和第二阀盖15,所述阀壳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盖13连接,所述阀壳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盖15连接,所述第一阀盖13、阀壳14和第二阀盖15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内腔10,所述进气口11开设于所述第二阀盖15上并与所述第一内腔10连通,所述排气口12开设于所述阀壳14的侧壁上并贯穿所述阀壳141的侧壁,使所述排气口12与所述第一内腔10连通。所述第一阀盖13与所述阀壳14的一端优选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阀盖15与所述阀壳14的另一端优选为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化设置。此处,所述阀壳14的一端和另一端是指所述阀壳14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端。

将所述第一阀盖13所述阀壳14之间设置成可拆卸连接,当所述压力泄放阀组装时,打开所述第一阀盖13,将所述第一内腔10内的组件安装好后,即可连接所述第一阀盖13与所述阀壳14。

所述排气口12的数量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在所述阀壳14上设置对称的两个排气口12(即两个排气口12沿阀壳14径向对称分布),可以使所述第一内腔10中的气体迅速排出,提高压力泄放阀的灵敏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盖15与所述阀壳14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化设置(即二者是一体成型的),当然,所述第二阀盖15与所述阀壳14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本发明对此不予限制。较佳的,所述第二阀盖15与所述阀壳14之间除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第一内腔10连通的部位外,其余部分均密封连接,例如通过在所述第二阀盖15与所述阀壳14之间设置密封圈16来实现密封连接,这样有利于防止所述进气口11的气体从所述第二阀盖15与所述阀壳14的连接部位漏出,避免影响压力泄放阀的控制精度。

另外,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第二阀盖15远离所述阀壳14的一端安装一个与所述进气口11连通的进气接口6,设置所述进气接口6的目的是为了使外界气体管路方便的通过所述进气接口6与压力泄放阀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泄放阀还可以包括一弹性元件4,所述弹性元件4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10内。所述弹性元件4可以设置在所述阀芯3的外围,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环绕所述阀芯3设置,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阀芯3上和所述阀体1远离所述进气口11的部分上。

当所述阀芯3朝远离所述进气口11的方向滑动时,所述弹性元件4被所述阀芯3压缩并且随着所述阀芯3朝远离所述进气口11的方向移动,所述进气口11与第一内腔10之间连通;当所述弹性元件4恢复形变时,所述阀芯3在所述弹性元件4的作用下朝靠近所述进气口11的方向滑动并封堵所述进气口11。所述弹性元件4压缩时可以给所述阀芯3提供作用力,该作用力与所述进气口11处的气体提供给所述阀芯3的压力相抵消,限制阀芯3无限制的朝远离进气口11的方向运动;另一方面,当所述进气口11处的气体压力减小时,所述弹性元件4可以恢复形变提供推力给所述阀芯3,推动所述阀芯3复位至封堵所述进气口1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4也可以设置在所述阀芯3与所述进气口11之间,其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阀芯3上和所述阀体靠近所述进气口11的部分上。

继续参考图1所示,所述压力泄放阀还可包括调节所述弹性元件4形变量的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贯穿所述第一阀盖13并与所述阀芯支撑件2连接。所述弹性元件4分别设置于所述调节机构5和所述阀芯3上。当所述阀芯3朝远离所述进气口11的方向滑动时,所述弹性元件4被所述阀芯3压缩,所述进气口11与第一内腔10之间连通;当所述弹性元件4恢复形变时,所述阀芯3在所述弹性元件4的作用下朝靠近所述进气口11的方向滑动并封堵所述进气口11,使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第一内腔10之间密封不连通。其中,所述弹性元件4的两端既可以与所述阀芯3和所述调节机构5连接固定在一起,也可以仅与所述阀芯3和所述调节机构5接触设置处于不连接固定的状态。

调节结构5的设置是为了调节弹性元件4的初始形变量,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压力泄放阀的开启压力,例如,当利用调节机构5调节弹性元件4使其压缩后,弹性元件4会朝靠近所述进气口11方向施加压力给所述阀芯3,这样,只有当进气口11的进气压力大于弹性元件4施加的压力时,所述阀芯3才会朝远离所述进气口1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进气口11与所述第一内腔10连通,由于所述第一内腔10与排气口12连通,气体将通过所述排气口12排出,从而完成了压力泄放阀开启泄放气体的工作,因此,调节机构5的作用就是为了调节弹性元件4的形变量,从而设定压力泄放阀的开启压力。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所述弹性元件4可以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阀芯支撑件2和所述阀芯3上,其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调节机构5和所述阀芯3上。具有弹簧的压力泄放阀可称之为弹簧式压力泄放阀,本实施例中的弹簧式压力泄放阀设置了阀芯支撑件2,可实现水平安装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相对于压力先导式安全泄放阀而言,具有阀芯的弹簧式压力泄放阀的阀总体结构更加紧凑集成,且可实现水平安装,增加了该类具有实体阀芯的压力泄放阀的优势和使用范围。

所述阀芯3可包括阀杆32以及设置在所述阀杆32一端的阀帽31。所述阀杆32的一部分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20内,所述阀杆32的另一部分以及所述阀帽31延伸出所述第二内腔20,所述弹性元件4(如弹簧)套设于所述阀芯支撑件2和所述阀杆32上,所述弹性元件4(如弹簧)的一端与设置于所述阀帽31上,可以与所述阀帽31连接固定,也可以仅与所述阀帽31接触设置,接触设置同样可以使得所述阀帽31能够提供作用力给所述弹性元件4使其压缩,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调节机构5上,所述阀帽31用于封堵所述进气口11或使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第一内腔10之间连通。

所述阀帽31例如是圆柱状结构、矩形结构或者六角形结构,只要能够实现阀芯3与进气口11的密封即可。所述阀帽3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弹性元件4(如弹簧)和所述进气口11的径向尺寸,以使所述弹性元件4能够与所述阀帽31接触,并在所述阀帽31朝远离所述进气口1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元件4能够被所述阀帽31压缩,同时,在所述阀帽31朝靠近所述进气口1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阀帽31能够完全封堵住所述进气口11。应理解,阀芯3不仅限于阀帽与阀杆的结构,只要阀芯3能够实现封堵进气口31以及阀芯3远离进气口31使进气口31与所述第一内腔10连通即可,比如,所述阀芯3还可以为单独的圆柱形结构,其直径大于所述进气口11的径向宽度,同时,弹性元件4(如弹簧)与圆柱形的阀芯的端部连接,使圆柱形阀芯远离所述进气口11运动时,弹性元件4能够被压缩。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阀芯3可以是空心的,以减轻阀芯3整体的重量,使得阀芯3在水平放置时受到的重力因素影响进一步减小。

请参考图1,所述阀壳14靠近所述第二阀盖15的端部具有一连接接口141,所述连接接口141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10和所述进气口11连通,所述阀帽31用于封堵所述连接接口141或使所述连接接口141与所述第一内腔10之间连通。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所述阀帽31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接口141的尺寸。当所述阀芯3沿所述阀体1的延伸方向(轴向)朝靠近所述进气口11的方向滑动时,所述阀帽31可以覆盖并封堵所述连接接口141从而使所述连接接口141与所述第一内腔10之间密封不连通,从而使得所述进气口11也与所述第一内腔10之间密封不连通;当所述阀帽31朝远离所述进气口1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连接接口141与所述第一内腔10之间连通,从而也使得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第二内腔10之间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接口141,可以使得所述阀壳14与所述第二阀盖15之间的接触部位变得更小,这样所述阀芯3的阀帽31只需封堵住所述连接接口141后即可密封所述进气口11和所述第一内腔10,利于所述阀壳14与所述第二阀盖15之间的密封连接,防止进气口11的气体从连接部位漏出。

其中,在所述第一内腔10与所述连接接口141的交界面上可以设有一第一环状突起142,所述第一环状突起142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接口141的直径且小于所述阀帽31的尺寸,当所述阀帽31为圆柱体时,所述第一环状突起142的直径小于所述阀帽31的直径。所述阀帽31用于与所述第一环状突起142密封接触或与所述第一环状突起142分离不接触。设置第一环状突起142的目的是为了使阀芯3密封所述连接接口141时,阀芯3只需与所述第一环状突起142密封接触即可实现将所述连接接口141密封,减小了接触面积,进一步了加强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5可包括调节部51和旋转部52,所述调节部51用于调节所述旋转部52以使其沿所述阀体1的轴向来回往复运动。具体的,所述调节部51的一端沿阀体1的轴向贯穿所述第一阀盖13安装于所述旋转部52的一端,所述旋转部52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支撑件2连接,所述旋转部52的另一端设有一与所述弹性元件4相匹配的凹槽521,所述弹性元件4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凹槽521中。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旋转部52的前进(即向靠近进气口11的方向移动)对所述弹性元件4施加压力,实现提高压力泄放阀开启压力的目的,同时,所述旋转部52后退(即向远离进气口1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弹性元件4会逐渐恢复形变,实现降低压力泄放阀开启压力的目的。

所述调节部51进一步可包括调节阻尼环511和调节杆512,所述调节杆512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阀盖13安装于所述旋转部52的一端,所述调节阻尼环套511设于所述调节杆512的另一端上。设置所述调节阻尼环511,可以将压力泄放阀的开启压力进行标定展示出来,进一步方便压力泄放阀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52与所述阀芯支撑件2一体化设置,即二者是一体成型的,使得结构更紧凑。应当注意,旋转部52与所述阀芯支撑件2之间不限于一体化设置,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焊接等方式使所述旋转部52与所述阀芯支撑件2连接在一起即可,用来实现所述旋转部52与所述阀芯支撑件2的同步运动。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旋转部52外表面设有外螺纹522,所述第一内腔10靠近所述第一阀盖13的部分具有与所述外螺纹522相匹配的内螺纹101,所述内螺纹101的长度大于所述外螺纹522的长度,所述旋转部52与所述阀体1螺纹连接,所述调节部51用于调节所述旋转部52旋转。当所述调节部51用于调节所述旋转部52旋转时,可使得所述外螺纹522与所述内螺纹101之间匹配旋紧或旋松,从而实现所述旋转部52在所述阀体1轴向方向上的直线运动,由于所述旋转部52上的凹槽521与所述弹性元件4接触设置,因此所述旋转部52的直线运动会带动所述弹性元件4压缩或恢复形变。

主要参考图2,所述旋转部52靠近其一端的部分开设有一孔洞523,所述调节部51的一端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孔洞523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所述调节部5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阀盖13进入所述孔洞523内,所述调节部51的一端旋转用于带动所述旋转部52旋转。所述孔洞523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椭圆形、正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通过设置孔洞523,且将所述孔洞523的横截面设置成非圆形,当所述调节部51旋转时,由于所述孔洞523的形状限制,所述调节部51旋转会带动所述旋转部52旋转。

优选方案中,所述阀芯3采用轻量且带有自润性的材料制成。所述阀芯3的质量越小,其受重力因素影响越小,同时带有自润性时,可以进一步减小阀芯3与所述阀芯支撑件2之间摩擦力,使得阀芯运动时受到外力干扰因素大大降低,提高了压力泄放阀的控制精度。典型的轻量且带有自润性特点的材料是聚四氟乙烯(ptfe)、尼龙和聚甲醛(pom),可以采用上述三种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制成所述阀芯3,所述阀芯3优选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公知的轻量且带有自润性的材料制成所述阀芯3。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支撑件2与所述阀芯3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z值小于3.2微米。将所述阀芯支撑件2与所述阀芯3接触的表面设置成高光洁表面,可减小所述阀芯3与其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压力泄放阀的控制精度。

所述阀芯3与所述阀芯支撑件2之间的轴孔间隙配合的间隙值为0-0.15mm。将间隙值设置在0-0.15mm,可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使得所述阀芯支撑件2能够支撑所述阀芯3,使所述阀芯3保持水平,降低阀芯3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因素影响,提高压力泄放阀的控制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腔20优选为台阶状圆柱体,其包括沿所述阀体延伸方向并远离所述进气口11的第四子内腔201和靠近进气口11的第五子内腔202,所述第五子内腔20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子内腔201的直径,所述阀芯3的一部分通过轴孔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第四子内腔201和所述第五子内腔202内。将所述第二内腔20设置成两部分,并且所述第五子内腔20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子内腔201的直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所述阀芯3与所述第二内腔20之间的接触面积,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20中的所述阀芯3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位于所述第四子内腔201中并与其接触,所述第四子内腔201支撑所述阀芯3,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五子内腔202中,但由于所述第五子内腔20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子内腔201和所述阀芯3的直径,故位于所述第五子内腔202中的这部分阀芯处于悬空状态,减小了所述阀芯3与所述第二内腔2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所述阀芯3与所述第二内腔20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压力泄放阀的控制精度。

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五子内腔202与所述第四子内腔201之间还包括过渡部位203,所述过渡部位203的直径沿靠近所述第四子内腔201的方向逐渐变小。过渡部位203的存在是为了使得所述第五子内腔202与所述第四子内腔201之间的分界面更加平滑,防止所述阀芯3的端部在运动过程中接触到所述过渡部位203时受到过大的阻力影响。

其中,所述第五子内腔202远离所述第四子内腔201的部分设有一第二环状突起204,所述第二环状突起204的直径等于所述第四子内腔201的直径。所述第二环状突起204的作用是与所述第四子内腔201配合支撑所述阀芯3,使得位于所述第二内腔20中的阀芯部分的两端均有支撑。

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五子内腔202中的所述阀芯3的外表面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一环状凸起204相匹配的第三环状突起33,所述第三环状突起3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环状突起204的直径。所述第三环状突起33的作用是对所述阀芯3进行限位,防止所述第三环状突起33脱出所述第五子内腔202,从而可以控制所述阀芯3向靠近所述进气口11方向运动的距离,防止所述阀芯3脱出所述第五子内腔202。

结合图1及图2,所述第二环状突起204和/或所述第三环状突起3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将两者中的一个或两个设置成弹性材料制成,可以方便在安装时,将所述第三环状突起33经由所述第二环状突起204挤入所述第四子内腔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的气路系统,含有如上所述的压力泄放阀,所述压力泄放阀为水平放置。其中,所述医疗器械系统优选为麻醉机或呼吸机。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泄放阀,通过设置阀芯支撑件,有效的解决了具有阀芯的压力泄放阀在水平安装过程中由于受到阀芯重力影响导致的控制精度低的问题,确保了压力泄放阀可水平安装,这样可以为用户节省出更多的操作空间,且水平安装也使得压力泄放阀的操作控制更符合一般的操作习惯,可应用于需要高精度控制的医疗器械或其他领域中。

其次,阀芯采用轻量且带有自润性的材料制成,可以进一步降低重力影响,提高压力泄放阀的控制精度。

再者,阀芯支撑件与阀芯接触的表面采用高光洁表面,可进一步降低阀芯与阀芯支撑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压力泄放阀在水平安装时的控制精度。

另外,本发明还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对压力泄放阀的开启压力进行定量控制。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