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8202发布日期:2020-12-18 13: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书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架(100)、第一连杆组件(200)、第一隔板组件(300)、第二连杆组件(400)和第二侧架(500);

所述第一隔板组件(300)设有第一滑轨(301)和第二滑轨(302),所述第一滑轨(301)与所述第二滑轨(302)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连杆组件(200)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架(100)和所述第一隔板组件(300)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杆组件(200)配合于所述第一滑轨(301),并调整所述第一侧架(100)与所述第一隔板组件(300)的间距;

所述第二连杆组件(400)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隔板组件(300)和所述第二侧架(500)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杆组件(400)配合于所述第二滑轨(302),并调整所述第一隔板组件(300)与所述第二侧架(500)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200)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400)均配置为沿抵靠端面伸展;

所述第一滑轨(301)与所述第二滑轨(302)在垂直于所述抵靠端面的方向上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组件(300)包括:第一板件(310)和第一附板(320),所述第一板件(310)弯折形成第一隔板部(311)和第一折边部(312),所述第一附板(320)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部(311),且所述第一附板(320)与所述第一折边部(312)平行;

所述第一折边部(312)设有所述第一滑轨(301),所述第一附板(320)设有所述第二滑轨(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200)包括:第一杆件(201)和第二杆件(202),所述第一杆件(201)与所述第二杆件(202)交叉并铰接;

所述第一杆件(2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架(100)铰接,另一端配合于所述第一滑轨(301),所述第二杆件(2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组件(300)铰接,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架(100);

所述第二连杆组件(400)包括:第三杆件(401)和第四杆件(402),所述第三杆件(401)与所述第四杆件(402)交叉并铰接,所述第三杆件(4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组件(300)铰接,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侧架(500),所述第四杆件(402)的一端配合于所述第二滑轨(302),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架(5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书立,其特征在于,所述书立还包括:第三连杆组件(600)、第二隔板组件(700)和第四连杆组件(800);

所述第二隔板组件(700)设有第三滑轨(701)和第四滑轨(702),所述第三滑轨(701)与所述第四滑轨(702)间隔设置;

所述第三连杆组件(600)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400)和所述第二隔板组件(700)之间,且所述第三连杆组件(600)配合于所述第三滑轨(701)以调整所述第二隔板组件(700)与所述第一隔板组件(300)的间距;

所述第四连杆组件(800)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架(500)和所述第二隔板组件(700)之间,且所述第四连杆组件(800)配合于所述第四滑轨(702)以调整所述第二侧架(500)与所述第二隔板组件(700)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书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组件(600)和所述第四连杆组件(800)均配置为沿抵靠端面伸展,所述第三滑轨(701)和所述第四滑轨(702)在垂直于所述抵靠端面的方向上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书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组件(700)包括:第二板件(710)和第二附板(720),所述第二板件(710)弯折形成第二隔板部(711)和第二折边部(712),所述第二附板(720)连接于所述第二隔板部(711),且所述第二附板(720)与所述第二折边部(712)平行;

所述第二折边部(712)设有所述第三滑轨(701),所述第二附板(720)设有所述第四滑轨(70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书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组件(600)包括:第五杆件(601)和第六杆件(602),所述第五杆件(601)与所述第六杆件(602)交叉并铰接;

所述第五杆件(601)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杆件(402)铰接,另一端配合于所述第四滑轨(702);所述第六杆件(6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杆件(40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隔板组件(700)铰接;

所述第四连杆组件(800)包括:第七杆件(801)和第八杆件(802),所述第七杆件(801)与所述第八杆件(802)交叉并铰接;

所述第七杆件(8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板组件(700)铰接,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架(500),所述第八杆件(802)的一端配合于所述第三滑轨(70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架(500)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书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架(100)设有第一滑槽(101),所述第二杆件(202)通过第一铰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101);

所述第二侧架(500)设有第二滑槽(501),所述第七杆件(801)通过第二铰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5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书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架(100)和所述第二侧架(500)的底部分别连接有底板(90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书立,涉及图书存放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书立,包括:第一侧架、第一连杆组件、第一隔板组件、第二连杆组件和第二侧架;第一隔板组件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间隔设置;第一连杆组件活动连接在第一侧架和第一隔板组件之间,且第一连杆组件配合于第一滑轨,并调整第一侧架与第一隔板组件的间距;第二连杆组件活动连接在第一隔板组件和第二侧架之间,且第二连杆组件配合于第二滑轨,并调整第一隔板组件与第二侧架的间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书立,可以分别对第一侧架与第一隔板组件的间距,以及第一隔板组件与第二侧架的间距进行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陆雪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陆雪松
技术研发日:2020.04.08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