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孔在把上的空心把陶制茶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5341发布日期:2021-01-01 13:2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进气孔在把上的空心把陶制茶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陶茶壶,特别是一种进气孔在把上的空心把陶制茶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制茶壶,其壶盖上均有一个通气孔,或称进气孔,倒茶时,空气进入壶内,避免形成负压而难以将茶水倒出。现有的陶制茶壶可能几乎都是这种结构。这种结构的茶壶存在的问题是倒茶时,蒸汽从通气孔逸出,而壶盖需要手指进行按压,以免倾倒时脱落。所以这种结构往往会烫手,使用很不方便。

另外,壶把多为实心把,重量较大而且传热较快,倒茶时把持壶把往往会烫手。

所以,这样的茶壶有必要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使之更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进气孔在把上的空心把陶制茶壶,这种茶壶能够在开水泡茶倒茶时,蒸汽不会薰烫手,也不会在壶内形成负压,倒水流畅,而且重量轻,使用方便,以此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进气孔在把上的空心把陶制茶壶,它由壶身、壶把和壶嘴构成,其特征在于壶把是一个空心把,所述空心把向壶盖延伸,空心把上有进气孔与壶内相通,中部与下部与壶身连结,进气孔的气道通过中部连结点。

所述空心壶把的内腔分隔为阻热腔和通气腔,分隔点在壶把与壶身的两个连结点间,阻热腔完全封闭,与外界隔绝,通气腔连通进气孔和壶内。

所述壶盖无通气孔,与壶口严密接触盖合。

所述壶嘴与壶身连结处有滤孔连通,以方便过滤茶水。

所述通气腔为一个近似t字形,下端连通壶内,一端连进气孔,另一端接分隔点。

所述通气腔与壶内连通点在通常充满水时的水面处或之上,以免通气腔进热水使得壶把烫手。

本实用新型一般用陶泥制作成陶坯,然后烧制打磨而成。空心壶把可以分段制作陶坯,然后粘结到壶身,成坯后按一般紫陶制作工艺步骤进行凉坯定形,然后再烧成。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空心壶把的内腔分成两个腔室,通气腔连通进气孔与壶内,使壶内与外界的气压保持一致,保证倾倒茶水时顺畅,阻热腔内部为空气充填,阻热效果较陶质好,壶身的热量在此处能够得到较快的散发而使温度较低,避免把持时烫手。进气孔在壶把上端,使得倾到时保持在最高处,外界空气及时进入不仅冷却壶把同时还冷却壶内。如果将通气腔与壶内连通点设在通常充满水时的水面处或之上,热水不进通气腔,壶把更不会烫手。倒茶时,进气孔在食指与大拇指围成的空隙里,手掌和手指均不接触进气孔,端起茶壶时不会薰到手,而倒茶时外部空气流入,蒸汽不会逸出,更不会烫手,还可用手指按压进气孔,方便控制出水量。

空心壶把设计使得整把茶壶的重量有所减轻,轻便好用,同时空心设计还便于调整整个壶的重心向壶中心靠近,需要将壶漂在水面降温时壶不会倾斜。

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使用者泡茶倒茶时,让蒸汽不会薰烫到手,手指不必触碰到滚烫的壶身及壶盖,尽量避免出现泡茶时被烫伤的问题,也不会在壶内形成负压,在倒茶时更加流畅,而且重量更轻,使用时更加舒适、便捷。

一言以蔽之,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开水泡茶倒茶时,蒸汽不会薰烫手,也不会在壶内形成负压,倒水流畅,而且重量轻,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1-2中,各零部件的标号如下:

1-壶嘴;2-壶盖;3-进气孔;4-通气腔;5-壶把;6-阻热腔;7-壶身;8-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壶身7、壶嘴1和壶盖2的整体形状与传统茶壶的相近,但壶把5的上半部分完全不同于传统茶壶。具体是上半部分上翘并向壶盖延伸靠近,壶把的空心由通气腔4和阻热腔6构成,两腔室的分隔点在壶把与壶身的两个连结点之间,阻热腔完全封闭,与外界隔绝,只有做成时自然留在其中的空气。通气腔的形状近似于t字形,下端通过与壶身的上连结点,直通壶内,上两端一端连进气孔3,另一端接分隔点,使得通气腔尽可能大,以增强阻热效果。

一般进气孔的位置与壶盖顶基本保持平齐,或略高于壶盖为宜。

壶把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近似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以及方便手把持以美观为原则。壶把的形状一般做成曲线形,特别是弯弓形,进气孔不一定设在把端,而是设在弓顶处。

所述通气腔与壶内连通点在通常充满水时的水面处或之上,以免通气腔进热水使得壶把烫手。

壶身的形状与传统的相同或相近似,可以是圆形,正多边形等。

壶嘴与壶身间的滤孔8可以有多个形成网孔,也可以只有一个大圆孔,还可以用球形过滤头等。

未提及的零部件及标号如上所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进气孔在把上的空心把陶制茶壶,它由壶身、壶把和壶嘴构成,其特征在于壶把是一个空心把,所述空心把向壶盖延伸,空心把上有进气孔与壶内相通,中部与下部与壶身连结,进气孔的气道通过中部连结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进气孔在把上的空心把陶制茶壶,其特征在于空心壶把的内腔分隔为阻热腔和通气腔,分隔点在壶把与壶身的两个连结点间,阻热腔完全封闭,与外界隔绝,通气腔连通进气孔和壶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进气孔在把上的空心把陶制茶壶,其特征在于壶盖无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进气孔在把上的空心把陶制茶壶,其特征在于壶嘴与壶身连结处有滤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进气孔在把上的空心把陶制茶壶,其特征在于通气腔为一个近似t字形,下端连通壶内,一端连进气孔,另一端接分隔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进气孔在把上的空心把陶制茶壶,其特征在于通气腔与壶内连通点在通常充满水时的水面处或之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进气孔在把上的空心把陶制茶壶,其特征在于空心壶把分段制作陶坯粘结到壶身,成坯后进行凉坯定形,然后再烧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进气孔在把上的空心把陶制茶壶,它由壶身、壶把和壶嘴构成,壶把是一个空心把,所述空心把的上端向壶盖延伸并有进气孔与壶内相通,中部与下部与壶身连结,进气孔的气道通过中部连结点,空心壶把的内腔分隔为阻热腔和通气腔,分隔点在壶把与壶身的两个连结点间,阻热腔完全封闭,与外界隔绝,通气腔连通进气孔和壶内,壶盖无通气孔,与壶身严密接触盖合。本实用新型一般用陶泥制作成陶坯,然后烧制打磨而成。空心壶把可以分段制作陶坯粘结到壶身,成坯后按一般紫陶制作工艺步骤进行凉坯定形,然后再烧成。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开水泡茶倒茶时,蒸汽不会薰烫手,也不会在壶内形成负压,倒水流畅,而且重量轻,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何广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何广彬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1.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