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支架功能的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3695发布日期:2022-07-06 02:1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具有支架功能的筷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具有支架功能的筷子。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中,筷子作为中国的传统餐具之一,是我们一日三餐中的重要工具,在使用筷子时,根据人们不同的需求,衍生出不同长度、不同大小、不同材质、不同功能的筷子。
3.现有的筷子在用餐过程中,由于需要考虑吃饭礼仪、干净等问题,不能将筷子直接摆在桌面上,也不能插在饭上,因此通常会搭配使用筷子架,在放置筷子时,将筷子的使用端摆放在筷子架上,来兼顾礼仪与干净的问题,但是如果在桌上每双筷子都另外搭配筷子架,这样既增加了餐具的成本,又增加了摆放收拾和清洗筷子和筷子架这些较繁琐的工作,在平常生活中家里通常不会单独放置筷子架,使得筷子的放置具有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搭配筷子架进行使用即可提高筷子使用过程中清洁程度的具有支架功能的筷子。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支架功能的筷子,包括使用端、与所述使用端同轴线连接的手持端、用于连接所述使用端与所述手持端的支点部,所述支点部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使用端的最大外径以及所述手持端的最大外径,且所述使用端与所述手持端分别位于所述支点部的两侧,所述手持端总重量大于所述使用端总重量。
6.进一步的,当筷子放置于水平面上时,所述手持端远离所述支点部的一端接触水平面,所述使用端远离所述支点部的一端与水平面具有间隔。
7.进一步的,所述使用端的长度大于所述手持端的长度。
8.进一步的,所述支点部与所述使用端的连接位置以及所述支点部与所述手持端的连接位置均呈多边形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支点部两侧多边形结构之间连接有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向所述支点部的外侧凸起,当筷子放置在水平面上时,所述弧形结构用于支撑筷子,且所述弧形结构相对于水平面的投影呈矩形。
10.进一步的,当所述支点部两侧多边形结构之间连接有多个弧形结构时,相邻两弧形结构之间具有圆弧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使用端靠近所述支点部一侧的截面与所述支点部对应设置为多边形,所述使用端远离所述支点部一侧的截面呈圆形。
12.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结构包括平置面和连接所述平置面两边侧的弧边面。
13.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端上设置有配重块。
14.进一步的,所述使用端远离所述支点部的一侧与所述使用端靠近所述支点部的一侧之间连接有过渡部。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本方案提供的筷子进行用餐的过程中,在无需搭配筷子架的基础上,将筷子放置在桌面等水平面上时,由于支点部的最大外径大于使用端以及手持端的最大外径,同时配合手持端总重量大于使用端总重量的设置,使得筷子放置稳定后,支点部作为筷子的支撑位置起到杠杆作用中支点的用途,并且由于手持端的总重量较大,因此手持端会向下倾斜并接触桌面,进而使得总重量较轻的使用端向上抬起,保证使用端在筷子放置稳定的情况下不会直接接触桌面,提高使用端的清洁程度,同时由于支点部对筷子的支撑,使得筷子不用架在饭碗、菜盘等边缘,符合饭桌礼仪。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者手中操作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21.如图1-2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支架功能的筷子,包括使用端1、与所述使用端1同轴线连接的手持端2、用于连接所述使用端1与所述手持端2的支点部3,所述支点部3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使用端1的最大外径以及所述手持端2的最大外径,且所述使用端1与所述手持端2分别位于所述支点部3的两侧,所述手持端2总重量大于所述使用端1总重量。
22.使用本方案提供的筷子进行用餐的过程中,在无需搭配筷子架的基础上,将筷子放置在桌面等水平面上时,由于支点部的最大外径大于使用端以及手持端的最大外径,同时配合手持端总重量大于使用端总重量的设置,使得筷子放置稳定后,支点部作为筷子的支撑位置起到杠杆作用中支点的用途,并且由于手持端的总重量较大,因此手持端会向下倾斜并接触桌面,进而使得总重量较轻的使用端向上抬起,保证使用端在筷子放置稳定的情况下不会直接接触桌面,提高使用端的清洁程度,同时由于支点部对筷子的支撑,使得筷子不用架在饭碗、菜盘等边缘,符合饭桌礼仪。
23.优选的,所述支点部3相较于所述手持端2和所述使用端1所在的轴线向外凸起,具体的,所述手持端2和所述使用端1置于同一轴线上,所述支点部3置于所述手持端2和所述
使用端1之间并外凸于所述轴线设置,以此方式保证当筷子置于平面时,所述支点部3相较所述手持端2和所述使用端1先接触平面,而后由于手持端2的重量大于使用端1的重量,当筷子放置于水平面上时,所述手持端2远离所述支点部3的一端接触水平面,所述使用端1远离所述支点部3的一端与水平面具有间隔。
24.具体的,通过类似杠杆的原理,使得手持端接触水平面的同时使用端呈抬起状态,进而使得使用端远离支点部的一端与水平面之间具有间隔,并通过间隔保证使用端不会接触水平面,提高使用端的清洁程度。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点部3的外径不大于所述使用端1和所述手持端2的外径的2倍,且为了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点部3、所述使用端1以及手持端2一体成型。
26.优选的,所述使用端1的长度大于所述手持端2的长度,具体来说,所述支点部3的位置设置在:当用户正常姿势手持该筷子时,用户的食指抵触或接近所述支点部3所在的位置,所述使用端1的长度和所述手持端的长度比例设定为:4:3-3:2。
27.具体的,由于筷子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通常将手拿筷子偏上的部位,即远离筷子使用端的一侧,因此通过使用端长度大于手持端长度的设置,使得支点部位于使用者握住筷子的部位,进而使得使用者在利用筷子夹取饭菜时,可以通过支点部起到夹紧筷子和松开筷子的操作,避免支点部靠近使用端而导致的筷子夹取饭菜不便的情况,并配合使用者的正常握筷习惯,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体验。
28.所述支点部3和所述使用端1连接的端部的截面形状尺寸匹配与所述使用端1的截面形状尺寸,所述支点部3和所述所述手持端2连接的端部的截面形状尺寸匹配于所述手持端2的截面形状尺寸。
29.在本方案的实施例中,所述使用端1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手持端2的截面为正方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使用端1和所述手持端2的截面为多边形,此时优选的,所述支点部3与所述使用端1的连接位置以及所述支点部3与所述手持端2的连接位置均呈多边形结构。
30.具体的,相对于圆弧形等结构而言,当筷子被放置到水平面上时,多边形结构可以保证筷子更加稳定的放置,避免支点部随意滚动而导致的放置不稳的情况。
31.优选的,所述支点部3两侧多边形结构之间连接有弧形结构4,所述弧形结构4向所述支点部3的外侧凸起,当筷子放置在水平面上时,所述弧形结构4用于支撑筷子,且所述弧形结构4相对于水平面的投影呈矩形。
32.具体的,所述弧形结构4包括平置面41和连接所述平置面41两边侧的弧边面42,所述平置面41相对于水平面平行设置,置于所述平置面41靠近所述使用端1的弧边面42和所述使用端1连接,置于所述平置面41靠近所述手持端2的弧边面42和所述手持端2连接,以实现所述平置面41和所述的使用端1以及所述弧边面42的圆滑过度。
33.具体的,由于在放置筷子时,需要通过支点部抬起使用端,因此支点部的最大外径需要大于使用端以及手持端的最大外径,以达到支点的作用,在本方案中,支点部采用弧形结构,并且弧形结构向支点部的外侧凸起的方式,来保证支点部的最大外径足够大,同时配合弧形结构相对于水平面的投影呈矩形的设置,使得矩形的一对对边连接于支点部两侧的多边形结构,而矩形的另一对对边则用于保证弧形结构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矩形的棱边来限位弧形结构以及筷子本身。
34.特别的,所述平置面41位于所述支点部3的中间位置或靠近所述手持端2进行设置,使得平置面更加容易与平面接触,且平置面41的占比面积大于所述弧形结构4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以保证平置面41与平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足够大。
35.优选的,当所述支点部3两侧多边形结构之间连接有多个弧形结构4时,相邻两弧形结构4之间具有圆弧连接。
36.具体的,由于支点部位置位于使用者握住筷子的位置,因此圆弧连接的方式可以增加使用者握住筷子的手感,提高支点部表面的美观程度。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点部4的四个端面均设有所述弧形结构4,此时相邻的所述弧形结构4之间通过弧度过度。
38.优选的,所述使用端1靠近所述支点部3一侧的截面与所述支点部3对应设置为多边形,所述使用端1远离所述支点部3一侧的截面呈圆形。
39.具体的,由于支点部需要具有棱边的弧形结构来保证稳定性,而多个弧形结构连接至支点部两侧时,使得支点部的两侧也需要多边形结构来进行连接,为了增加使用端与支点部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顺畅性,因此使用端靠近支点部一侧的截面也设置为多边形结构,以保证使用端和支点部连接位置的连接平滑,同时由于筷子在夹取饭菜时,圆形结构更加优于多边形结构,因此将使用端远离支点部的一侧截面设置为圆形,以保证使用端夹取饭菜的舒适性。
40.优选的,所述手持端2的截面与所述支点部3对应设置为多边形结构。
41.具体的,与使用端原理相同,为了保证手持端与支点部的连接平滑,因此手持端的截面设置为多边形结构,同时多边形结构相对于圆形结构而言,使用者在握住筷子的过程中,多边形结构可以增加使用者握住筷子的稳定性,避免筷子在手中随意滑动的情况。
42.优选的,所述手持端2上设置有配重块5。
43.具体的,通常筷子的使用端以及手持端在制作时,采用一体式结构,因此使用端与手持端的用料相同,而本方案由于使用端的长度大于手持端的长度,这样容易造成使用端的总重量反而大于手持端的总重量的问题,所以本方案在手持端上设置有配重块,通过配重块增加手持端的总重量,以保证筷子放置时,手持端向下倾斜。
44.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配重块5可内置于所述手持端2,也可置于所述手持端2的外侧。当所述配重块5挂置于所述手持端2的外侧时,所述配重块可被替换为装饰物,以增加所述筷子的外观美感。
45.优选的,所述使用端1远离所述支点部3的一侧与所述使用端1靠近所述支点部3的一侧之间连接有过渡部。
46.具体的,本方案中过渡部位于使用端的中间部位,通过过渡部的设置,保证使用端两端不同的结构形状可以正常衔接,减少两端形状不同带来的突兀感。
47.在本方案的一特定实施例中,筷子总长度为23cm,手持端远离支点部的一端呈方形结构,该方形结构呈6.5mm*6.5mm,使用端远离支点部的一端呈圆形结构,该圆形结构直径为4.5mm,支点部中心位置距离使用端最远离支点部的端部间距为134mm,支点部中心位置距离手持端最远离支点部的端部间距为96mm;筷子置于水平面时,水平面与筷子之间形成2度以上的夹角,筷子最高端离水平面距离大于8mm,且本方案从支点位置的截面尺寸面积到使用端最远离支点位置的截面尺寸面积逐渐变小。
48.如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者实际操作时,当夹菜时,在支点位置区域拇指、中指、食指3根指头轻轻夹住上面一根筷子;拇指、食指的中间夹住固定,无名指垫于下面一根筷子的支点下方固定,筷子使用端对齐,只活动上面一根筷子,上面一根筷子使用端可通过中指、食指的联动夹紧和放开非常便于使用,另外,在配重块区域留10-20mm距离,以保证配重块可以正常安装放置。本实施例中,实用性操作性比较强,经过各尺寸位置的配合,达到较好较舒服的手感和手握位置,支点设定好的位置和操作的位置也便于各个手指头的联动操作。
49.特别的,本方案的筷子采用食用级的塑料进行制作,按照塑料密度(1g/cm3)计算筷子单根重量约为10g,其中使用端重量为5.4g,手持端重量为4.6g,为解决手持端重量需大于使用端重量的问题,选用重量大于0.9g的配重块,以保证配重块加上手持端的重量大于使用端的重量,本方案中配重块优选为,食用级不锈钢或铜制成的装饰帽。
50.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