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车用防侧翻装置及梯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3076发布日期:2022-07-19 22:2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梯车用防侧翻装置及梯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网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梯车用防侧翻装置及梯车。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的铁路路线绝大部分为电气化铁路,通过接触网为列车提供电力。随着中国铁路运输的迅猛发展,电气化铁路的里程大大增加,接触网检修、维护的工作量相应飞速增长,在日常的接触网检修工作过程中需要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梯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侧翻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尤其是当进行接触网检修时遇到恶劣天气,特别是有风环境下,沿轨道正常前进的梯车或停放在轨道上检修的梯车均会受到很强的横向风力冲击,梯车发生侧翻的风险大大增加;此外,工作人员通过梯架爬至工作平台上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下方梯车底盘的蹬踏力不均匀,极易导致工作平台发生摇晃,使得工作人员产生恐慌心理,梯车同样可能发生侧翻;当梯车运行至轨道拐弯处,轨道两侧的高度不同,检修平台倾斜严重,也可能导致梯车出现侧翻的情况,上述情况都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危险,同时也极大的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梯车用防侧翻装置及梯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4.一种梯车用防侧翻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夹持装置活动连接,用于将所述夹持装置固定于梯车底部的左右两侧的侧杆上;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螺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的下端与连接板连接并可相对于所述连接板转动,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夹爪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爪的上端部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分别位于侧杆的两侧并相互扣合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6.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圆弧部,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相互扣合连接后两个所述圆弧部形成用于容置所述侧杆的容腔。
7.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板与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上固定安装有螺母,所述调节柱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调节柱的上端安装有把手。
10.优选的,两个所述夹爪分别朝其相对侧折弯。
11.优选的,两个所述夹爪的下端部的相对侧分别安装有轴承。
12.优选的,两个所述夹爪的下端部的相对侧分别设有凸起部,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
凸起部上。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侧翻的梯车,具体方案如下:
14.一种梯车,包括位于底部左右两侧的侧杆,所述侧杆上安装有如前述任一所述的防侧翻装置。
15.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将夹持装置固定安装于梯车底部左右两侧的侧杆上,更进一步的,夹持装置安装于两个侧板的相背侧,两个夹爪分别置于t型轨道的左右两侧。使用时,旋拧调节柱使调节柱下端伸出安装支架的长度缩短,从而带动连接板上升,连接板带动连杆的上端上升,与此同时,连杆的下端带动夹爪绕夹爪端部的第二连接钉旋转,以使得两个夹爪相互靠近,从而使得夹爪对t型轨道夹持,以对梯车的运行方向进行限定,避免梯车发生侧翻或运行轨道发生偏移;同理,旋拧调节柱使调节柱下端伸出安装支架的长度增加,可以使两个夹爪相互远离,便于更换梯车的运行轨道。当梯车运行至t型轨道的拐弯处时,轨道两侧的高度不同,夹持装置与固定装置活动连接,使得夹持装置可以根据轨道的高度自适应调整自身的倾斜角度和高度,以避免梯车发生侧翻或运行轨道发生偏移。
16.本实用新型中,梯车的底部左右两侧侧杆上分别安装有防侧翻装置,以对梯车的运行方向进行限定,避免梯车发生侧翻或运行轨道发生偏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梯车在使用过程和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侧翻的问题,增强了接触网检修作业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侧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侧翻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梯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侧杆,21、第一夹板,22、第二夹板,23、锁紧螺钉,24、支杆,25、第一连接钉,31、调节柱,32、安装支架,321、长孔,33、连杆,34、第二连接钉,35、连接轴,36、夹爪,361、凸起部,37、连接板,38、轴承,3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1:
23.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梯车用防侧翻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固定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夹持装置活动连接,用于将所述夹持装置固定于梯车底部的左右两侧的侧杆1上;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的安装支架32,所述安装支架32上螺接有调节柱31,所述调节柱31的下端与连接板37连接并可相对于所述连接板37转动,所述连接板3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杆33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杆33的另一端分别与夹爪36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爪36的上端部与所述安装支架32转动连接。
2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37的左右两端通过第二连接钉34与所述连杆33的一端转动连接。
25.进一步的,所述连杆3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35与夹爪36转动连接。
26.进一步的,所述夹爪36的上端部通过第二连接钉34与安装支架32转动连接。
27.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将夹持装置固定安装于梯车底部左右两侧的侧杆1上,更进一步的,夹持装置安装于两个侧板1的相背侧,两个夹爪36分别置于t型轨道的左右两侧。使用时,旋拧调节柱31使调节柱31下端伸出安装支架32的长度缩短,从而带动连接板37上升,连接板37带动连杆33的上端上升,与此同时,连杆33的下端通过连接轴35带动夹爪36绕夹爪36端部的第二连接钉34旋转,以使得两个夹爪36相互靠近,从而使得夹爪36对t型轨道夹持,以对梯车的运行方向进行限定,避免梯车发生侧翻或运行轨道发生偏移;同理,旋拧调节柱31使调节柱31下端伸出安装支架32的长度增加,可以使两个夹爪36相互远离,便于更换梯车的运行轨道。当梯车运行至t型轨道的拐弯处时,轨道两侧的高度不同,夹持装置与固定装置活动连接,使得夹持装置可以根据轨道的高度自适应调整自身的倾斜角度和高度,以避免梯车发生侧翻或运行轨道发生偏移。
2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梯车用防侧翻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梯车在使用过程和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侧翻的问题,增强了接触网检修作业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29.实施例2:
3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所述第一夹板21和所述第二夹板22分别位于侧杆1的两侧并相互扣合连接,所述第一夹板21与所述第二夹板22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3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板21和所述第二夹板22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圆弧部,所述第一夹板21与所述第二夹板22相互扣合连接后两个所述圆弧部形成用于容置所述侧杆1的容腔。
32.圆弧部的设置,使得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可以任一角度夹紧于侧杆1上,便于调节夹持装置的初始高度和角度,实用性更强。
3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通过锁紧螺钉23相互扣合连接,通过调节锁紧螺钉23的锁紧程度来调节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第一夹板21和第二夹板22对侧杆1夹紧的力度。
3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板22与支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32转动连接。
35.进一步的,所述支杆24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钉25与所述安装支架32转动连接。
3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32上固定安装有螺母,所述调节柱31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3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柱31的上端安装有把手。把手的设置,使得旋拧调节柱31更加的方便。
3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夹爪36分别朝其相对侧折弯,使得两个夹爪36相互靠近将t型轨道夹持后,与轨道的t型更加的匹配,从而对梯车的运行过程中的限位效果更好,使梯车运行更加平稳顺畅。
3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夹爪36的下端部的相对侧分别安装有轴承38。
40.本实施例中,轴承38的设置,使得夹爪36与t型轨道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同时减小夹爪36和t型轨道之间的磨损,延长了夹爪36和t型轨道的使用
寿命。
4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夹爪36的下端部的相对侧分别设有凸起部361,所述轴承38安装于所述凸起部361上。
42.实施例3:
43.参照图3所示,一种梯车,包括位于底部左右两侧的侧杆1,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侧杆1上安装有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防侧翻装置。
44.本实施例中,梯车的底部左右两侧侧杆1上分别安装有防侧翻装置,以对梯车的运行方向进行限定,避免梯车发生侧翻或运行轨道发生偏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梯车在使用过程和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侧翻的问题,增强了接触网检修作业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45.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所相同的含义。
4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4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48.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9.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50.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在详细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