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致变色窗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2998发布日期:2022-07-19 22:2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致变色窗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窗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致变色窗膜。


背景技术:

2.玻璃窗膜,是一种多层的功能化聚酯复合薄膜材料,贴在玻璃表面上用于改善玻璃的性能和强度,使其具有隔热、节能、防爆、防紫外线、遮蔽私密及安全防护等功能。随着需求的细化,更多的功能性窗膜产品也被不断开发出来,光致变色、热致变色和电致变色等可随着外界条件变化而改变本身光学性能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3.其中,光致变色窗膜是指在一定波长的光的照射下,可进行特定的化学反应,导致其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在另一波长的光照射下或热的作用下,又能恢复原状的功能薄膜材料。这种产品在中午阳光比较强的条件下可以降低透光率,增加隔热效率,在早晚阳光比较弱的条件下,透光率又恢复到原本较高的状态,不会影响驾驶安全。
4.然而,光致变色窗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环境温度较高时,玻璃的温度会上升,导致贴在玻璃表面的光致变色窗膜会升温,而温度提升会使产品的光致变色功能消失,恢复到原始的透光率。另外,长时间使光致变色窗膜处于高温状态也会导致光致材料快速老化失效,不再具有光致变色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光致变色窗膜在高温下没有变色效果以及容易老化失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致变色窗膜。该光致变色窗膜可以很有效地降低光致变色材料的使用温度,从而解决了现有光致变色窗膜在高温下没有变色效果以及容易老化失效的问题,并延长光致变色窗膜的使用寿命。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致变色窗膜,所述光致变色窗膜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变色层、热传导阻隔层和热辐射阻隔层。
8.进一步的,所述变色层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硬质涂层、第一pet层、光致变色层和第二pet层。
9.光致变色层含有光致变色材料。光致变色层可在阳光照射下可见光透过率会下降,当阳光变弱或消失后,可见光透光率会上升。
10.进一步的,所述热辐射阻隔层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三pet层、复合胶水层、第四pet层、安装胶层和离型膜层。
11.第三pet层和第四pet层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pet层或者第四pet层面向复合胶水层的表面设置有反射层。
13.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为镍、银、钛、金、铟、铜、铝等金属中的一层或者多层结构。反射层能将照射在玻璃窗上的热量反射回玻璃窗外,从而降低太阳光中的热量向变色层的辐射。
14.进一步的,所述热传导阻隔层包括粘结部和空气部,所述空气部置于粘结部内。空气部能够降低玻璃窗上的热量向变色层传导。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三pet层为染色的pet层。
16.进一步的,所述第四pet层为染色的pet层。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三pet层和第四pet层均为染色的pet层。
18.进一步的,所述变色层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硬质涂层、第一pet层、光致变色层和第二pet层;所述热辐射阻隔层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三pet层、复合胶水层、第四pet层、安装胶层和离型膜层。
19.进一步的,所述热传导阻隔层包括粘结条,所述粘结条之间的间隙为空气层。空气层能够降低玻璃窗上的热量向变色层传导。
20.上述热传导阻隔层和热辐射阻隔层均可阻隔玻璃窗上的热量向变色层传递,从而降低了变色层的温度,使变色材料不会处于或长时间处于高温中,所以避免了光致变色窗膜在高温下没有变色效果以及容易老化失效,解决了光致变色窗膜在高温下没有变色效果以及容易老化失效的问题。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致变色窗膜,所述光致变色窗膜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硬质涂层、第一pet层、光致变色层、第二pet层、热传导阻隔层、第三pet层、复合胶水层、第四pet层、安装胶层和离型膜层。
22.pet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简写。
23.上面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三层,由上而下,硬质涂层、第一pet层、光致变色层和第二pet层这四层可称为变色层,主要起到光致变色的作用,光致变色材料添加在2层pet之间,不会接触空气,保证更好的耐久性;热传导阻隔层下方的第三pet层、复合胶水层、第四pet层、安装胶层和离型膜层可以统称为热辐射阻隔层,该层的主要功能是阻隔部分红外线或者部分可见光,通过吸收或者反射红外线的方式,以减少光致变色层对红外线热量的吸收,通过降低可见光透光率也可减少可见光能量的透过;热传导阻隔层处于变色层和热辐射阻隔层的中间,一方面起到粘结变色层和热辐射阻隔层的作用,更重要的功能是阻断热量从玻璃上热传导到光致变色材料,这是因为该层中间存在很大面积的空气层,空气的导热系数比玻璃和pet的导热系数低很多,这大大减少了从玻璃向变色层热传导的热量,降低了变色层使用时的温度。
24.所述变色层由上到下包括硬质涂层、第一pet层、光致变色层和第二pet层。
25.所述硬质涂层选自聚氨酯或者聚丙烯酸材料,优选厚度为1-10μm,更优选的厚度为2-4μm,表面硬度需要≥2h,防止日常的清洁擦拭及升降车窗所带来的划痕。
26.所述第一pet层和第二pet层,优选厚度为23-100μm,更优选的厚度为23-36μm,第一pet层和第二pet层将光致变色材料夹在中间,防止光致变色材料与外界的空气及水分接触而快速失效。第一pet层和第二pet层可以为透明pet或者染色pet,透明pet为无色透明pet,染色pet为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有颜色的pet。
27.所述光致变色层是将光致变色材料添加到聚氨酯类或者聚丙烯酸类复合胶水中,混合均匀后,涂布并覆合第一pet层和第二pet层,光致变色层的优选厚度为2-30μm,更优选的厚度为2-15μm。
28.所述的光致变色材料优选为二芳基乙烯、俘精酸酐、螺吡喃、螺嗪、偶氮类以及相
关的杂环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添加量为复合胶水固含量的1-20%,光致变色材料可在阳光照射下可见光透过率会下降,当阳光变弱或消失后,可见光透光率会上升。
29.所述热传导阻隔层是通过周边的粘结层把第二pet层和第三pet层粘在一起,第二pet层和第三pet之间会形成一个空气层,周边的粘结层可以采用热固性或者热塑性胶水,胶水层的厚度在15μm-0.8mm,空气层可以为全封闭或者半封闭结构,半封闭结构可以让第二pet层和第三pet层之间的空气产生流动,会带走光致变色窗膜的一部分热量以及降低使用时的温度。
30.所述热辐射阻隔层由上到下包括第三pet层、复合胶水层、第四pet层、安装胶层和离型膜层。
31.所述第三pet层和第四pet层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优选厚度为23-100μm,更优选的厚度为23-36μm。第三pet层和第四pet层可为透明pet、染色pet、镀铝pet及磁控溅射pet中的同一种或两种组合。表面经过镀铝或者磁控溅射铝、金、铜、银等金属的pet可以反射一部分红外线,降低红外热量通过热辐射到达变色层,染色pet同样可以通过降低可见光透过率减少一部分热量的穿过。
32.因镀铝层或者磁控溅射的金属层遇到空气容易氧化,因此一定要放在两层pet之间来保护,第三pet层或者第四pet层都可以表面镀金属作为反射层,但是镀层一定是朝着复合胶水层。第三pet层和第四pet层用于保护反射层不被空气氧化。
33.所述复合胶水层选自聚氨酯类或者聚丙烯酸类胶水,优选厚度为2-25μm,其中可额外添加纳米吸热颗粒来吸收一部分红外线,减少进入到变色层的热量,吸热颗粒主要是ito、ato、gto、cswox等纳米颗粒,添加量为胶水固含量的2-20%。
34.所述安装胶层同样选自聚氨酯类或者聚丙烯酸类胶水,优选厚度为5-50μm。
35.为了达到阻隔uv光(紫外光)的目的,在第三pet层、复合胶水层、第四pet层和安装胶层中的一层或者多层中添加紫外光吸收剂。
36.所述离型膜层为pet单面离型膜,硅离型剂涂在与安装胶层接触的表面,优选厚度为23-100μm,在光致变色窗膜贴到玻璃表面时撕掉,作为光致变色窗膜的载体。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致变色窗膜不仅具有光致变色效果,根据外界阳光强弱的变化本身的可见光透过率随之变化,还能在夏天温度较高时保持变色效果,并且可以延长光致变色窗膜的使用寿命。
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致变色窗膜在光致变色层与玻璃之间设置了热辐射阻隔层和热传导阻隔层,这两层可以极大降低光致变色层吸收的热量,从而降低了光致变色层使用时的温度,一方面防止了高温导致光致变色层失去变色效果,另一方面也避免光致变色层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而加速老化失效。
附图说明
39.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光致变色窗膜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为热传导阻隔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了更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能特征和优点,下文将本实用新
型的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详细说明如下:
4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致变色窗膜,该光致变色窗膜依次包括硬质涂层1、第一pet层2、光致变色层3、第二pet层4、热传导阻隔层5、第三pet层6、复合胶水层7、第四pet层8、安装胶层9和离型膜层10。
43.如图2所示,热传导阻隔层5包括粘结部501和空气部502。
44.实施例1
4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致变色窗膜,包括硬质涂层、第一pet层、光致变色层、第二pet层、热传导阻隔层、第三pet层、复合胶水层、第四pet层、安装胶层和离型膜层。
46.选用两层23μm厚的透明无色pet,中间用事先混合了光致变色粉的聚氨酯胶水粘结在一起,在任一层pet表面涂布硬质涂层然后收卷。然后,添加纳米陶瓷吸热颗粒到聚氨酯复合胶水并混合均匀,覆合两层23μm厚的透明无色pet,然后在任一层pet表面涂布聚丙烯酸安装胶层,并在表面覆合一层23μm厚的pet离型膜层并收卷。在使用时,先撕掉离型膜层,粘贴在玻璃表面,然后通过打胶的方式在未涂胶pet表面周围涂上一圈胶水,粘结上述变色层的pet表面,硬质涂层朝外,即可得到光致变色窗膜。
47.实施例2
4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致变色窗膜,包括硬质涂层、第一pet层、光致变色层、第二pet层、热传导阻隔层、第三pet层、复合胶水层、第四pet层、安装胶层和离型膜层。
49.选用两层23μm厚的透明无色pet,中间用事先混合了光致变色粉的聚氨酯胶水粘结在一起,在任一层pet表面涂布硬质涂层然后收卷。然后,用聚氨酯复合胶水,覆合一层23μm厚的透明无色pet和一层23μm厚的表面磁控溅射银涂层的pet,银涂层朝向聚氨酯复合胶水层。接着,在磁控溅射银涂层的pet反面涂布聚丙烯酸安装胶层,并在安装胶层的表面覆合一层23μm厚的pet离型膜层并收卷。最后,采用间隔涂布的方式,即选取pet薄膜材料预先切割成一定宽度并覆盖于涂布辊上,在涂布过程中,覆盖的地方胶水不会涂在材料上,只有未覆盖的地方才会涂上胶水,通过此法在变色层中未涂布硬质涂层的pet表面涂布粘结层,与热辐射阻隔层覆合在一起,即可得到光致变色窗膜。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