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泉涌式电热水壶用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8129发布日期:2022-09-17 10:4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泉涌式电热水壶用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泉涌式电热水壶用温控器。


背景技术:

2.电热水壶温控开关是一种用双金属片作为感温元件的温度开关,电器正常工作时,双金属片处于自由状态,触点处于闭合状态,电热水壶接通电源加热后,水温逐步上升到沸腾,当温度升高至动作温度值时,蒸汽冲击蒸汽开关上面的双金属片,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双金属片膨胀变形,顶开开关触点断开电源,电热水壶温控器就是将温度控制在一个温度范围之内、不至于使水长处于沸腾的器件,从而起到热保护作用。而泉涌式电热水壶由于其独特的出水方式更受消费者的青睐,温控器是泉涌式电热水壶重要的组成部件。
3.专利cn201910758680.6公开了一种泉涌式电热水壶用温控器,包括相互配合的下连接座和上连接座,在所述下连接座上安装有进水管,在所述上连接座上安装有与进水管相配合的出水管,在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口处安装有中空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一端的内壁与所述进水管抵触,所述密封塞另一端的外壁与出水管抵触,在所述密封塞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弧形片,且多个所述弧形片的自由端相互抵触并将密封塞的中空部密封,在所述密封塞另一端的端口上设置有钢球,在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口处安装有漏水板,在所述漏水板与钢球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在所述漏水板沿出水管轴线方向上限位滑动设置有雨伞密封件,且所述雨伞密封件投影于漏水板上的面积大于漏水板的面积。其雨伞密封件包括一体依次连接伞体部、伞柄部以及限位部,在所述漏水板上开设有直径小于限位部直径的通孔,所述伞柄部滑动布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限位部布置于钢球与漏水板之间,所述伞体部布置于所述漏水板上方。上述结构的雨伞密封件安装时,需要外力推动雨伞密封件,使其直径较大的限位部弹性形变穿过漏水板上的通孔,安装难度较大,且安装过程中容易损坏雨伞密封件使其密封作用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泉涌式电热水壶用温控器。
5.本发明所采取的有益效果如下:一种泉涌式电热水壶用温控器,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伞形密封件,所述出水管上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相隔一定间距形成伞形密封件活动腔,所述伞形密封件位于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之间的伞形密封件活动腔中且沿出水管轴向方向限位滑动设置,所述伞形密封件包括伞状主体部,所述伞状主体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配合形成单向密封结构,对所述伞形密封件的限位结构包括沿出水管轴向方向的轴向方向限位结构和垂直于出水管轴向方向的水平方向限位结构;
6.所述轴向方向限位结构由第一限位部件对所述伞状主体部下端面形成限位作用和第二限位部件对所述伞形密封件上端部形成限位作用组成。
7.所述水平方向限位结构为与所述伞状主体部连接为一体的位于伞状主体部下端的伞柄部和设置在第一限位部件上的与所述伞柄部形状适配的限位孔槽组成。
8.所述伞柄部位于伞状主体部的中心处,所述伞状主体部位于伞柄部外周的与所述伞柄部相连的中心环状部分的厚度小于伞状主体部位于中心环状部分外周的与所述中心环状部分相连的外周环状部分的厚度。
9.所述伞状主体部上端面为锥面,其下端面为与伞柄部外周相连的弧形环状凹面和与连接于弧形环状凹面外周的锥面组成。
10.所述伞状主体部上端面一体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对所述凸台上端部形成限位作用。
11.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与所述出水管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限位部件与所述出水管可拆卸连接。
12.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为与所述出水管连接为一体的位于所述出水管出口一端的漏水板,所述漏水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漏水孔;还包括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的位于所述出水管出口一端外的出水帽盖,所述出水帽盖包括位于出水管外周的连接部和位于所述出水管出口一端外与出水管相隔一定距离的端板,所述第二限位部件为出水帽盖的端板,所述出水帽盖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水口。
13.所述出水管内设有弹性密封件、设置在弹性密封件内与弹性密封件密封配合的密封球和设置在密封球和第一限位部件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对密封球形成向弹性密封件方向的推力。
14.所述出水管套设于进水管外,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位于出水管和进水管之间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包括与出水管内壁密封配合的密封外套和与进水管外壁密封配合的密封内套,所述密封外套和密封内套的下端相连为一体且两者之间形成流体间隙;所述密封外套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与密封球密封配合的密封管部,所述密封管部外壁与出水管之间形成流体间隙;所述密封外套下端设有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与出水管的下端部相抵接对弹性密封件形成限位作用。
15.所述密封管部包括设有位于密封球下方的流体作用部,所述流体作用部内壁和外壁均为倾斜于轴心方向的锥面,流体作用部的外壁与出水管之间设有供密封管部在流体作用下向上活动的空间。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对泉涌式电热水壶用温控器中伞形密封件的限位结构进行改进,将现有技术中通过在伞柄部上设置凸起的限位部与直径小于限位部直径的通孔组成的轴向方向限位结构改进为由第一限位部件对所述伞状主体部下端面形成限位作用和第二限位部件对所述伞形密封件上端部形成限位作用组成的轴向方向限位结构,组装时,先将伞形密封件放置在第一限位部件上,然后再安装第二限位部件,无需大力推拉伞形密封件。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伞形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伞形密封件的剖视图;
22.图5为图1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23.图中,1,出水管;101,第一限位部件;102,限位孔槽;2,伞形密封件;201,伞状主体部;202,伞柄部;203,中心环状部分;204,外周环状部分;205,凸台;3,出水盖帽;301,连接部;302,第二限位部件;303,出水口;4,弹性密封件;401,密封外套;402,密封内套;403,密封管部;4031,流体作用部;404,限位凸环;5,密封球;6,弹簧;7,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26.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7.如图1-3所示,一种泉涌式电热水壶用温控器,包括进水管7、出水管1、伞形密封件2,所述出水管1上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部件101和第二限位部件302,第一限位部件101和第二限位部件302相隔一定间距形成伞形密封件活动腔,所述伞形密封件2位于第一限位部件101和第二限位部件302之间的伞形密封件活动腔中且沿出水管1轴向方向限位滑动设置,所述伞形密封件2包括伞状主体部201,所述伞状主体部201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01配合形成单向密封结构,对所述伞形密封件2的限位结构包括沿出水管1轴向方向的轴向方向限位结构和垂直于出水管1轴向方向的水平方向限位结构;所述轴向方向限位结构由第一限位部件101对所述伞状主体部201下端面形成限位作用和第二限位部件302对所述伞形密封件2上端部形成限位作用组成。本实施例组装时,组装时,先将伞形密封件放置在第一限位部件上,然后再安装第二限位部件,无需大力推拉伞形密封件。
28.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方向限位结构为与所述伞状主体部201连接为一体的位于伞状主体部201下端的伞柄部202和设置在第一限位部件101上的与所述伞柄部202形状适配的限位孔槽102组成。图中所示的限位孔槽102为孔径略大于伞柄部202的能够使伞柄部202轻松伸入的通孔,安装时,直接将伞柄部202伸入限位孔槽102内即可,无需推拉作用力。限位孔槽102孔径满足对伞柄部202形成的限位使伞形密封件2不会发生明显的影响密封作用的水平方向的摆动即可。限位孔槽102也可为向下延伸的下端为封闭的限位槽结构。
29.另外也可以将伞柄部202设置于伞状主体部201上端,并在第二限位部件302中设置与伞柄部202形成限位配合的限位孔槽102,或者将两种结构结合,在伞状主体部20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伞柄部202以及限位孔槽102。
30.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伞柄部202位于伞状主体部201的中心处,所述伞状主体部201位于伞柄部202外周的与所述伞柄部202相连的中心环状部分203的厚度小于伞状主体部201位于中心环状部分203外周的与所述中心环状部分203相连的外周环状部分204的厚度。这样设置可以减少伞形密封件2打开时对流体的阻力。
31.进一步的,所述伞状主体部201上端面为锥面,其下端面为与伞柄部202外周相连的弧形环状凹面和与连接于弧形环状凹面外周的锥面组成。
32.进一步的,所述伞状主体部201上端面一体设置有凸台205,所述第二限位部件302对所述凸台205上端部形成限位作用。
3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01与所述出水管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限位部件302与所述出水管1可拆卸连接。这样设置方便拆装。
3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01为与所述出水管1连接为一体的位于所述出水管1出口一端的漏水板,所述漏水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漏水孔;还包括与所述出水管1固定连接的位于所述出水管1出口一端外的出水帽盖3,所述出水帽盖3包括位于出水管1外周的连接部301和位于所述出水管1出口一端外与出水管1相隔一定距离的端板,所述第二限位部件302为出水帽盖3的端板,所述出水帽盖3上设有至少一个出水口303。本实施例的伞形密封件2为设置于出水管1出口一端,因此可利用出水帽盖3的结构对伞形密封件2进行限位。
35.也可以将伞形密封件2设置于出水管1内,则第一限位部件101的位置需要相应设置于出水管1内,第二限位部件302可额外在出水管1内设置可拆卸的漏水板,需注意第二限位部件302的漏水孔的分布,避免伞状主体部201向上翻堵住第二限位部件302的漏水孔。
36.和第二限位部件302的结构以及与出水管1的连接结构相应替换。
37.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1内设有弹性密封件4、设置在弹性密封件4内与弹性密封件4密封配合的密封球5和设置在密封球5和第一限位部件101之间的弹簧6,所述弹簧6对密封球5形成向弹性密封件4方向的推力。
38.如图4所示,所述出水管1套设于进水管7外,所述弹性密封件4包括位于出水管1和进水管7之间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包括与出水管1内壁密封配合的密封外套401和与进水管7外壁密封配合的密封内套402,所述密封外套401和密封内套402的下端相连为一体且两者之间形成流体间隙;所述密封外套401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与密封球5密封配合的密封管部403,所述密封管部403外壁与出水管1之间形成流体间隙;所述密封外套401下端设有限位凸环404,所述限位凸环404与出水管1的下端部相抵接对弹性密封件4形成限位作用。
3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管部403包括设有位于密封球5下方的流体作用部4031,所述流体作用部内壁和外壁均为倾斜于轴心方向的锥面,流体作用部4031的外壁与出水管1之间设有供密封管部403在流体作用下向上活动的空间。流体作用于流体作用锥面4031的内壁对密封管部403会形成向上的作用力,使密封球5与密封管部403密封效果更好。
40.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