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纱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452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帘纱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居室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是卷帘纱窗。
目前,居民住宅使用的纱窗主要是平开式,开启时占据空间大,使用不方便,近年来,卷帘纱窗陆续面世,虽然解决了占据空间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但是,由于无平衡系统,开启时冲击较大,影响了纱窗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新型卷帘纱窗,该纱窗开关平稳,且窗纱自动绷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由窗纱、夹持窗纱的压纱管和压纱杆、左右导向槽、卷纱管、支承卷纱管的左右支架、重锤、与卷纱管同轴的绳轮、连结重锤与绳轮的绳子、重锤导向槽组成。窗纱卷纱管中心偏离纱窗中心平面,在卷纱管的下方设一导纱管,导纱管通过两端的调整支座与支承卷纱管的左右支架连接。重锤与绳轮之间设一导向轮,导向轮固定在重锤导向槽上,绳子绕过导向轮。重锤上设一压簧,重锤上方,重锤导向槽内设一位置可调的弹簧限位板。压纱管和压纱杆的重量之和与重锤重量相等。压纱管的下面,纱窗限位管的上面对应位置处设有两个矩形碰珠。为了防蚊蝇由窗纱背面的空隙进入,在导纱管的下方,设一橡皮密封条,密封条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导纱管支座上,当窗子开到最大位置时,重锤落到最低处,在重锤导向槽上设一销孔,重锤上设一弹性销,重锤上还设一控制弹性销的手动开关,开关向下一按,弹性销进入销孔,开关提到最高位置时,弹性销退出,并顶在开关上,此时,纱窗固定不动,但可以开启。要关闭纱窗,只须往下拉压纱管或上提重锤,碰珠闭合即可。
压纱管两端穿过左右导向槽,且两端头分别设一端盖,以防压纱管在开、关过程中发生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是这样的纱窗关闭时,压纱管与纱窗限位管之间通过碰珠联结。此时,重锤上升到最高位置,重锤上的压簧被弹簧限位板挡住,并压紧,弹簧有反作用力,迫使绳子张紧,从而将窗纱绷紧,此外,弹簧的弹力可通过调节限位板的位置来调整。开启纱窗,只须拉住压纱管向上提,克服碰珠之间的摩擦力,由于重锤与压纱管、压纱杆的重量之和相等,因此,重锤在纱窗刚打开时,受到弹簧压力的作用而轻缓的往下落,而卷纱管同样轻缓地卷起窗纱,整个运动非常平稳,并且愿停留什么位置就停留什么位置。
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及技术特点1、结构紧凑、合理2、开启、关闭过程中无冲击,轻便、灵活3、纱窗关闭后,窗纱自动绷紧附图及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A-A剖视图,图中1是卷纱管、2是导纱管、3是窗纱、4是橡皮条固定杆、5是橡皮条、6是压条、7是橡皮条、8是压纱杆、9是压纱管、10是矩形碰珠、11是限位管。
附图3是附图1中B-B剖视图,图中12是左导向槽,13是导向端盖、14是右导向槽。
附图4是附图1中的C-C剖视图,图中15是弹簧限位板、16是绳、17是压簧、18是弹簧导管、19是重锤、20是弹簧、21是销、22是锁定座、23是锁定盖、24是锁定开关。
附图5是附图1中D向视图,图中3是纱、14是右导向槽、16是绳、25是导向轮、26是轮座、27是调整支架、28是调整支座。
附图6是附图5中的E-E剖视图,图中12是左导向槽、14是右导向槽、16是绳子、27是调整支架、28是调整支座、29是导纱管轴颈、30是左右支架、31是螺母、32是轴套、33是卷纱管轴颈、34是绳轮、35是卷纱管右轴颈。
权利要求1.一种卷帘纱窗,由窗纱、夹持窗纱的压纱管和压纱杆、左右导向槽、卷纱管、支承卷纱管的左右支架、重锤、与卷纱管同轴的绳轮、绳子、重锤导向槽组成,其特征在于重锤与绳轮之间设一导向轮,导向轮设在重锤导向槽上,重锤重量等于压纱管与压纱杆重量之和,重锤上设一压簧,压簧固定在重锤上的压簧导向管上,重锤导向槽上设一位置可调的弹簧限位板,压纱管的下面、纱窗限位管的上面对应位置处设有两个矩形碰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卷帘纱窗,其特征在于窗纱中卷纱管中心偏离纱窗中心平面,在卷纱管下方设一导纱管,导纱管通过两端的调整支座与支承卷纱管的左右支架连结,导纱管的下方设一橡皮密封条,密封条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导纱管支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卷帘纱窗,其特征在于重锤上设一弹性销,重锤导向槽上相对重锤落到最低位置时并与弹性销对应的位置处设一销孔,在重锤上还设一控制弹性销的手动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卷帘纱窗,其特征在于压纱管两端穿过左右导向槽,且两端头分别设一端盖。
专利摘要一种卷帘纱窗,由窗纱、夹持窗纱的压纱管和压纱杆、左右导向槽、卷纱管、支承卷纱管的左右支架、重锤、与卷纱管同轴的绳轮、绳子及重锤导向槽组成。其主要特征是重锤重量等于压纱管和压纱杆重量之和,重锤上设一弹簧张紧机构,以便当纱窗关上时,窗纱能自动绷紧。本实用新型开启、关闭均无冲击,使用方便,制作简易,适于家庭、办公场所的使用。
文档编号E06B9/52GK2152892SQ9323648
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8日
发明者沈金林, 陶慎修 申请人:扬州市银铃防卫器材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