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调光三中空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8518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智能调光三中空玻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绿色节能建筑的外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调光三中空玻璃。
【背景技术】
[0002]绿色建筑对外围护用到的玻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隔热性能更好,U值更低的玻璃单元产品,同时更需要对太阳能的利用做到智能调控,即遮阳系数可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遮阳系数的可调控就变得更加的迫切。
[0003]目前,中空玻璃已由原来单个内腔的双层玻璃单元,发展到两个内腔的三层玻璃单元。双银低辐射光学镀膜、暖边隔条、充惰性气体的广泛使用,使三层玻璃单元的隔热性能达到了更高水平,U值可以降低到1.0w/m2.k以下。但遮阳系数还不能做到根据季节变化和使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控。如夏季时需要屏蔽更多太阳辐射进入室内,就需要较低的遮阳系数,随着遮阳系数降低,可见光透射比也会随着减小,影响室内采光,增加照明的能耗;但冬季正好与夏季相反,希望更多的太阳辐射进入室内,但较低的遮阳系数使太阳辐射大部分被屏蔽掉了。如此隔热性能较好的三层玻璃单元虽然具有较低的U值,但无法取得可调控的遮阳系数,这成为当今建筑外围护所用的玻璃系统的难题。
[0004]热致变色膜可以有效地解决太阳能利用的智能调控,如VO2+贵金属层的复合光学膜,通过VO2的相变特性,在低温时为半导体态保持透明,可以透过全光谱的太阳光,而在高温时呈现金属态,在太阳光谱的红外区域形成高反射区,可以屏蔽绝大部分太阳辐射,同时配合金属减反涂层降低玻璃外表面的反射比,而对可见光区域则是全部透过。热致变色膜的这种特性,被用在玻璃上,使玻璃具有调节遮阳系数的特殊功能。热致变色膜在玻璃上的应用为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用磁控测射或气相沉积的方法直接涂在玻璃表面上,但工艺上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的生产;二是纳米印刷或共混挤出塑料薄膜,这种复合而成的塑料膜通过粘接剂粘贴在玻璃上,但由于粘接剂的特性,使其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均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虽然在夏季高温时能够有效阻断太阳辐射进入室内,但在冬季低温时,室内的热量也会通过辐射传热造成热量损失。
[0005]将薄膜悬挂在两片玻璃组成的内腔中,目前,有两种技术可供选择,一是利用塑料薄膜的热收缩特点进行二次加热处理的加工技术,二是通过弹性元件对塑料薄膜施加一定的预张力的加工技术。前者,由于工艺参数很难控制,薄膜悬挂后经常会存在皱纹和应力纹,很难保证薄膜的平整度,影响使用效果。后者,由于加工工艺过于复杂,如弹性元件的插装、与膜的固定等工序都存在操作难度,导致生产效率不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热致变色膜应用以及在玻璃内腔悬挂薄膜的工艺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智能调光三中空玻璃以及通过绷膜卡悬挂薄膜的制作方法。
[0007]本实用新型将热致变色膜悬挂在两片玻璃组成的中空内腔里,为了使热致变色膜的使用环境更加稳定,在中空内腔里再悬挂一张可以阻断紫外线透射的透明薄膜,悬挂的两张膜和内外两片玻璃形成了三个中空内腔,并充入惰性气体,增加传导热阻的同时降低对流产生的热损失,既有效利用热致变色膜的调光作用,又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9]智能调光三中空玻璃,包括外片玻璃、绷膜框、复合干燥隔条框和内片玻璃,所述的绷膜框和复合干燥隔条框外侧四周由密封带、热熔丁基胶和结构密封胶进行双道密封,所述的绷膜框包括外侧绷膜框和内侧绷膜框,外侧绷膜框和内侧绷膜框结构相同且相对中间的复合干燥隔条框对称布置,统称绷膜框;外侧绷膜框上固定有热致变色膜,内侧绷膜框上固定有紫外阻断膜,通过外侧绷膜框固定的热致变色膜与外片玻璃组成调光中空单元,通过内侧绷膜框固定的紫外阻断膜与内片玻璃组成隔热中空单元,再将两个中空单元通过中间的复合干燥隔条框组装成具有保温内腔的智能调光三中空玻璃;所述绷膜框和/或复合干燥隔条框上设置有充气孔对三个中空内腔中分别充入惰性气体。
[0010]所述的绷膜框为四条直切的型材通过方盒连角器组成的矩形框,方盒连角器的角接处为注射成型的方盒形状,相互正交的靠内角的两侧带有伸入绷膜框型材内的插脚,方盒连角器上设有与中空玻璃内腔连通的穿管式充气孔;所述的复合干燥隔条框是由隔热条以及隔热条内侧固定的树脂管构成的边框与充气盒组角器插入对接组成的矩形框,充气盒组角器上设有充气孔,外侧绷膜框、复合干燥隔条框与内侧绷膜框之间采用边框对边框和端角对端角的方式相互对应的连接固定在一起。
[0011]所述的绷膜框型材包括一个粘接面,粘接面的一端为相对粘接面倾斜的装饰面,粘接面的另一端依次为内卡板和外卡板,装饰面与内卡板之间形成内卡槽,内卡板和外卡板之间形成外卡槽,内卡槽内装有张紧固定薄膜的、呈等间距排列的绷膜卡,绷膜卡头部圆帽与热致变色膜或紫外阻断膜焊接固定并沿膜周围四边将膜拉紧,并固定在各自的绷膜框上;所述的绷膜框型材外卡槽的外卡板内侧以及内卡板的外侧分别设有固定牙槽。
[0012]所述的复合干燥隔条框的充气盒组角器包括角接部,角接部为一个密闭方盒,角接部靠外角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凸台,角接部其余两面各设有一个与复合干燥隔条框的树脂管插接的插管,插管的外侧面设有定位翅板;复合干燥隔条框夹装在两个绷膜框之间,三个矩形框通过端角和端角对应定位、边框与边框对应定位插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即所述两侧绷膜框的方盒连角器外侧的两条邻边与所述充气盒组角器的定位凸台贴紧定位,充气盒组角器上的定位翅板嵌入绷膜框型材两端的外卡槽内侧的槽口内,并与外侧方盒连角器的插脚贴紧,复合干燥隔条框上隔热条的两侧翅边的对应位置设有与外卡板内侧以及内卡板外侧上的固定牙槽配合的定位卡,复合干燥隔条框的隔热条的两侧翅边分别插入两个绷膜框型材的外卡槽内卡紧固定;绷膜框型材两端的外卡槽外侧槽口与方盒连角器的插脚配合锁紧,外卡槽内侧槽口用于和复合干燥隔条框充气盒组角器上的定位翅板配合锁紧。
[0013]所述的绷膜框型材外卡槽的外卡板与粘接面的外角连接处设置为方形凹陷并在内片玻璃或外片玻璃之间形成密封槽。
[0014]所述的复合干燥隔条框的隔热条与树脂管复合组装成复合干燥隔条框的边框,树脂管上具有微小气孔,树脂管内腔中装有分子筛干燥剂,并通过树脂管上的微小气孔对中空玻璃内腔进行干燥,树脂管的两端分别长出隔热条一段并插入充气盒组角器的插管内。
[0015]所述的热致变色膜或紫外阻断膜通过绷膜卡固定在绷膜框上,所述的绷膜卡包括绷膜卡本体,本体上端为用作焊接的圆帽,靠近装饰面一侧的本体上设有转动臂,靠近内卡板一侧的本体上设有与内卡板内侧上设置的固定牙槽配合的上卡牙和下卡牙,转动臂下方的本体上设有与装饰面内侧上的定位凸缘配合的定位卡,转动臂末端与装饰面内侧上的转动凹槽配合构成转动支点,所述装饰面的末端构成消纹凸缘,所述圆帽与膜焊接固定后,绷膜卡以转动凹槽的圆心为轴心向下旋转至定位卡被定位凸缘锁紧的位置,圆帽上的固定膜的焊点发生向外侧斜下方的位移,对膜形成拉伸。
[0016]所述的方盒连角器的充气孔是沿角接处的对角线贯穿内外角的两端开孔的穿管形状,充气盒组角器的角接部密闭方盒上同样设有与中空玻璃内腔连通的充气孔,该充气孔位于内外角两端,中空玻璃内腔中充入惰性气体后用堵塞密闭,堵塞头部与绷膜框装饰面吻合齐平。
[00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18]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绷膜框内装有的绷膜卡来固定热致变色膜和紫外阻断膜。绷膜卡是通过塑料注射成型的固定张紧薄膜的部件,比较其它弹性元件的工作原理有着本质不同。以弹簧为例,其主要是利用弹簧变形的弹性回复产生所需要的力实现对薄膜的拉伸,薄膜受弹簧的这种拉力发生的应变非常小,主要是通过弹簧的形变保持薄膜的平整。而绷膜卡则是通过固定薄膜的焊点位置改变而产生的位移,使薄膜发生形变产生预张力,绷膜卡与薄膜所受应力及应变范围均控制在保持永久弹性的区间内。与热收缩悬挂薄膜的方法相比而言,可以称为冷态拉伸薄膜,但相比来说,冷态拉伸更容易控制张紧的效果和质量。
[0019]通过Win7.3软件模拟发现,在四层玻璃以及两片玻璃中间悬挂两张膜的玻璃系统中,由外到内依次为一层、二层、三层和四层,在夏季工况时,第二层表面温度有如下特点:当第I层的外片玻璃为透明玻璃时,第2层位置上的无遮阳光学膜的玻璃或薄膜的表面温度均在40°C以下,而当第二层具有遮阳光学膜时,其表面温度达到50°C以上;当第I层的外片玻璃为Low-e玻璃时,第2层位置上的无遮阳光学膜的玻璃或薄膜的表面温度均在40°C -50°C之间,而当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