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靠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5862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靠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靠背。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在家中喜欢坐在光滑的地板上,由于坐在地板上,人体的背部没有支撑物,容易造成背部酸疼。在市面上有一类短凳,这类短凳重量轻,容易移动,使用起来很方便。然而由于短凳没有靠背,久坐容易造成腰部和背部酸疼。虽然还有一类带有靠背的小椅子,当人们坐在椅子上时,如果背部过于向后靠,可能造成椅子向后倾倒,影响了使用的安全性。
[0003]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宄,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支撑后背且稳定性较佳的移动式靠背。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移动式靠背,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加强板,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以及加强板三者围成具有一入口的就坐空间,在加强板上连接有用以支撑人体背部的靠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下端面均设有用以吸附在地板上的吸盘。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的第一凸耳,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的第二凸耳,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凸耳上,连接板的底部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凸耳上,所述靠板连接在连接板的顶部,连接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加强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三端与第四端,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端与第三端之间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一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三端铰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端与第四端之间的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二端铰接,另一端与第四连接块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四端铰接。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靠板的下端连接有插板,所述连接板开设有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向底部延伸的插槽,插板插设于插槽中,还包括从插槽的内壁贯穿至外壁的螺孔,螺孔中配合连接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的一端抵顶于插板上,调节旋钮设置在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就坐空间的一面。
[0009]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吸盘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吸附在地面,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以及加强板三者围成具有一入口的就坐空间,可以直接坐在该就坐空间内并将背部抵靠在靠板上,实现背部的稳定支撑,也可以在该就坐空间内放置一块小短凳,坐在短凳上,并将背部抵靠在靠板上,实现背部的稳定支撑,从而满足了人们坐在地板上或者坐在短凳上支撑背部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0]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
[0014]10-第一支撑板20-第二支撑板
[0015]30-加强板 31-第一凸耳
[0016]32-第二凸耳 40-就坐空间
[0017]50-吸盘60-连接板
[0018]61-插槽70-调节旋钮
[0019]80-靠板81-插板
[0020]91-第一连接块92-第二连接块
[0021]93-第三连接块94-第四连接块
[0022]100-短凳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0024]参照图1至图3,一种移动式靠背,包括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20以及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0与第二支撑板20之间的加强板30,第一支撑板10、第一支撑板20以及加强板30三者围成具有一入口的就坐空间40,当人们需要坐在地板上时,从该入口进入就坐空间40内。在加强板40上连接有用以支撑人体背部的靠板80,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20的下端面均设有用以吸附在地板上的吸盘50,通过吸盘50将整个移动式靠背暂时固定在地板上。
[00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板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0垂直的第一凸耳31,所述第二支撑板20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0垂直的第二凸耳32,还包括连接板60,连接板60的底部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凸耳31上,连接板60的底部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凸耳32上,所述靠板80连接在连接板60的顶部。连接板6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加强板3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三端与第四端,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端与第三端之间的第一连接块91和第二连接块92,第一连接块91的一端与第一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9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块92的另一端与第三端铰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端与第四端之间的第三连接块93和第四连接块94,第三连接块93的一端与第二端铰接,另一端与第四连接块94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接块94的另一端与第四端铰接。连接板60与加强板30之间采用铰接的形式,在不使用时,可以将靠板向加强板30收合,以达到节省占空空间的效果。
[00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靠板80的下端连接有插板81,所述连接板60开设有从所述连接板60的顶部向底部延伸的插槽61,插板81插设于插槽61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从插槽61的内壁贯穿至外壁的螺孔,螺孔中配合连接有调节旋钮70,调节旋钮70的一端抵顶于插板81上,调节旋钮70设置在所述连接板60背离所述就坐空间40的一面。通过调节旋钮70来固定插板81,同时通过调整插板81在插槽81中伸入长度,以达到调整背板80高度的作用,实现靠板80的升降调节,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加方便。
[0027]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主权项】
1.一种移动式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加强板,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以及加强板三者围成具有一入口的就坐空间,在加强板上连接有用以支撑人体背部的靠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下端面均设有用以吸附在地板上的吸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的第一凸耳,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的第二凸耳,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凸耳上,连接板的底部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凸耳上,所述靠板连接在连接板的顶部,连接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加强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三端与第四端,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端与第三端之间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一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三端铰接,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端与第四端之间的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二端铰接,另一端与第四连接块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四端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的下端连接有插板,所述连接板开设有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向底部延伸的插槽,插板插设于插槽中,还包括从插槽的内壁贯穿至外壁的螺孔,螺孔中配合连接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的一端抵顶于插板上,调节旋钮设置在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就坐空间的一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靠背,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加强板,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以及加强板三者围成具有一入口的就坐空间,在加强板上连接有用以支撑人体背部的靠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下端面均设有用以吸附在地板上的吸盘。这样,通过吸盘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吸附在地面,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以及加强板三者围成具有一入口的就坐空间,可以直接坐在该就坐空间内并将背部抵靠在靠板上,实现背部的稳定支撑,也可以在该就坐空间内放置一块小短凳,坐在短凳上,并将背部抵靠在靠板上,实现背部的稳定支撑,从而满足了人们坐在地板上或者坐在短凳上支撑背部的需求。
【IPC分类】A47C16-00
【公开号】CN204467528
【申请号】CN201420865876
【发明人】张强
【申请人】福建省纳金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