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床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15058阅读:来源:国知局
r>[0032]如图2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底部支撑杆32具有接杆322和与接杆322连接短支撑杆323,接杆322与第一底部支撑杆31铰接。短支撑杆323可在轴向方向沿接杆322滑动并从接杆322上拆卸下;当绕轴线旋转180°后短支撑杆323仍可插接在接杆322上。这一具体步骤如图9和图10。图9为第一底部支撑杆31和第二底部支撑杆32相对旋转至占用空间最小的程度,可看出由于两个底部支撑杆的自由端的指向相反,占用空间仍较多且携带不方便。此时,将短支撑杆323从接杆322上拔下、旋转180°后重新安装可变成如图10所示,可看出这样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进一步减小。在本实施例中接杆322套接在了短支撑杆323内,可以想象,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滑动槽滑动连接的方式实现二者的可拆卸连接。同时,应当注意,间隔铆钉321应安装在短支撑杆323上,才能保证本实用新型折叠床功能的实现。
[0033]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底部支撑杆31和第二底部支撑杆32连接的第一铰接轴处还具有按手35,按手35通过第一铰接轴和第二底部支撑杆32铰接。按手35的外侧面,即图3和图6指向的表面具有按手面,当安装拆卸底部支撑杆件3时,通过按压按手面即可,增加了受力面积、方便操作使用。为进一步增加按手35的受力面,在按手35上还具有合页,收折状态下合页关闭,使用状态下合页打开。当然,可以想到,按手35在本实施例中的作用主要为提高操作的方便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不设置。由于以上锁合、解锁均在一个方向即可实现,按压按手面就可完成两个操作,十分方便。
[0034]因接杆322直径小于短支撑杆323和第一底部支撑杆31的直径,接杆322并不方便固定在按手35上,本实施例中在按手35和接杆322之间还具有接头杆36,接头杆36的截面形状和短支撑杆323以及第一底部支撑杆31的形状相同,方便按手35和接杆322连接的同时也将相应的缝隙填充,防止异物进入。
[0035]本实施例中,按手35和第二底部支撑杆32位置相对固定设置,第一底部支撑杆31安装在按手35的外侧。这样可防止在实际应用中三者相对转动。为实现第二底部支撑杆32与按手35的固定,按手35内侧可设置相应的卡接第二底部支撑杆32的卡接轨道。
[0036]由于在实际携带中和拆卸应用中可能使短支撑杆323丢失,为此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弹性绳,弹性绳将段支撑杆和接杆322连接,弹性绳安装在了第二底部支撑杆32内侧;通过图2可看出,在接杆322上还具有方便穿接弹性绳的沟槽。
[0037]通过图2可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一底部支撑杆31和第二底部支撑杆32通过螺栓37形成的第一铰接轴铰接,支撑条33通过铆钉安装在第一底部支撑杆31上。
[0038]可以想象,本实施例折叠床的侧撑杆2和床面I在侧撑杆2延伸方向也为可折叠结构,收折状态下占用空间较小;使用时先打开床面I和侧撑杆2、安装至少两个底部支撑杆件3就可起到支撑功能。还应当注意,本实施例中,大部分杆件均采用本领域常用的空心管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诸如纤维杆等实心杆件。另本实施例中采用间隔铆钉321与第一卡接槽331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固定安装在第二底部支撑杆上的凸起部件。
[0039]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折叠床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折叠床,包括床面(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撑杆(2)和底部支撑杆件(3);所述侧撑杆(2)和所述床面(I)连接;所述底部支撑件包括第一底部支撑杆(31)、第二底部支撑杆(32)和支撑条(33);所述第一底部支撑杆(31)和所述第二底部支撑杆(32)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支撑条(33)铰接于所述第一底部支撑杆(31)、具有第一卡接槽(331);所述第二底部支撑杆(32)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槽(331)配合的凸起;所述第一底部支撑杆(31)和所述第二底部支撑杆(32)的自由端均具有与所述侧撑杆(2)配合的第二卡接槽(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331)开口指向所述第一底部支撑杆(31)与所述支撑条(33)的连接的铰接点;在所述第一卡接槽(331)内侧还具有导向所述凸起脱离所述第一卡接槽(331)的导向面(33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部支撑杆(32)具有接杆(322)和与所述接杆(322)连接的短支撑杆(323);所述接杆(322)和所述第一底部支撑杆(31)铰接;所述短支撑杆(323)在轴向方向从所述接杆(322)滑动拆卸并旋转180°后仍可连接所述接杆(3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手(35);所述按手(35)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一底部支撑杆(31)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支撑杆(323)套接所述接杆(3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绳;所述弹性绳连接所述接杆(322)和所述短支撑杆(32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手(35)在远离所述床面(I)侧还具有合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头杆(36);所述接头杆(36)套接在所述接杆(322)上,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接杆(322)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部支撑部件(31)安装于所述按手(35)的外侧;所述接头杆(36)、所述短支撑杆(323)安装于所述按手(35)的内侧;所述按手内侧具有卡接所述接头杆(36)和所述短支撑杆(323)的轨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间隔铆钉(3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床,包括床面;还包括侧撑杆和底部支撑杆件;所述侧撑杆和所述床面连接;所述底部支撑件包括第一底部支撑杆、第二底部支撑杆和支撑条;所述第一底部支撑杆和所述第二底部支撑杆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支撑条铰接于所述第一底部支撑杆、具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底部支撑杆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槽配合的凸起;所述第一底部支撑杆和所述第二底部支撑杆的自由端均具有与所述侧撑杆配合的第二卡接槽。因直接通过第一铰接轴连接第一底部支撑杆、第二底部支撑杆并通过支撑条可实现两个底部支撑部件在打开时位置的固定,可将传统的底部支撑杆件设置成为可折叠的形式,减少了折叠后底部支撑杆件的尺寸。
【IPC分类】A47C17/68, A47C19/12
【公开号】CN204797279
【申请号】CN201520220286
【发明人】杨宝庆, 张相山
【申请人】浙江泰普森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