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43911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
【背景技术】
[0002]靠背使得人体的背部获得支撑对于人体的形体塑性和保持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0003]对应婴儿来说,靠背的作用有其重要。当婴儿达到6个月以上时,婴儿开始能够坐起来,并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挪动和转动,此时靠背容易离开婴儿的背部,失去支撑作用。然而由于婴儿刚能坐起来,身体平衡能力比较差,容易后躺摔倒下去,可能对孩子的头部造成撞击,危害性比较大。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能够使得靠背始终处于婴儿的背部,保持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婴儿后躺摔倒后对其头部造成撞击,避免危害的发生。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包括本体,还包括人体感应器、控制器和移动脚轮,移动脚轮位于本体的下部;人体感应器用于感测本体与人体的距离,控制器用于根据人体感应器感测到的本体与人体的距离控制移动脚轮移动,从而使得本体与人体保持设定的距离。
[0007]优选的,人体感应器和控制器嵌入本体的内部。
[0008]优选的,人体感应器和控制器位于本体的外部,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控制移动脚轮移动。
[0009]优选的,人体感应器为红外体感器。
[0010]优选的,控制器包括影像分析单元、距离分析单元和距离控制单元;影像分析单元用于获取人体的影像信息,距离分析单元根据人体感应器获取的人体影像信息分析本体与人体的距离变化,距离控制单元根据距离分析单元分析得出的本体与人体的距离变化控制移动脚轮移动。
[0011]优选的,本体为柔性材料制作的结构,移动脚轮上部的本体的厚度大于8 mm。
[0012]优选的,本体呈弯月状,移动脚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移动脚轮分别位于本体的左侧、中部和右侧。
[0013]优选的,人体感应器的感应距离在30 cm以上。
[0014]优选的,本体的厚度在20 mm以上。
[0015]优选的,本体的内部填充有柔性缓冲材料;移动脚轮为橡胶制作的具有齿轮齿结构的脚轮。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包括本体,还包括人体感应器、控制器和移动脚轮,移动脚轮位于本体的下部;人体感应器用于感测本体与人体的距离,控制器用于根据人体感应器感测到的本体与人体的距离控制移动脚轮移动,从而使得本体与人体保持设定的距离。通过人体感应器获知靠背与婴儿背部的位置关系,及时控制移动脚轮移动,从而使得靠背始终处于婴儿的背部并保持设定的距离,从而保证靠背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婴儿后躺摔倒后对其头部造成撞击,避免危害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有效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不言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做出其它附图。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的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中:
[0022]1-本体;2_人体感应器;3_控制器;4_移动脚轮;31_影像分析单元;32_距离分析单元;33_距离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为了使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特征、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白、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一种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包括本体1,还包括人体感应器2、控制器3和移动脚轮4,移动脚轮4位于本体I的下部;人体感应器2用于感测本体I与人体的距离,控制器3用于根据人体感应器2感测到的本体I与人体的距离控制移动脚轮4移动,从而使得本体I与人体保持设定的距离。
[0025]通过人体感应器2获知靠背与婴儿背部的位置关系,及时控制移动脚轮4移动,从而使得靠背本体I始终处于婴儿的背部并保持设定的距离,从而保证靠背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婴儿后躺摔倒后对其头部造成撞击,避免危害的发生。
[0026]本实施例中,人体感应器2和控制器3位于本体I的外部,控制器3通过无线传输控制移动脚轮4移动。
[0027]作为替换方案,人体感应器2和控制器3也可以嵌入本体I的内部。
[0028]本实施例中,人体感应器2为红外体感器。
[0029]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包括影像分析单元31、距离分析单元32和距离控制单元33 ;影像分析单元31用于获取人体的影像信息,距离分析单元32根据人体感应器2获取的人体影像信息分析本体I与人体的距离变化,距离控制单元33根据距离分析单元32分析得出的本体I与人体的距离变化控制移动脚轮4移动。
[0030]本实施例中,本体I为柔性材料制作的结构,移动脚轮4上部的本体I的厚度大于8 mm0
[0031]本实施例中,本体I呈弯月状,移动脚轮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移动脚轮4分别位于本体I的左侧、中部和右侧。弯月状的本体I可以环绕婴儿的背部和左右侧,对于婴幼儿的侧摔具有防护作用,减少移动脚轮4的工作负荷。三个移动脚轮4分别位于本体I的左侧、中部和右侧,容易实现本体(I)的移动和转动,控制灵活方便。
[0032]本实施例中,人体感应器2的感应距离在30 cm以上。
[0033]本实施例中,本体I的厚度在20 mm以上。
[0034]本实施例中,本体I的内部填充有柔性缓冲材料;移动脚轮4为橡胶制作的具有齿轮齿结构的脚轮。
[0035]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包括本体(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体感应器(2)、控制器(3)和移动脚轮(4),所述移动脚轮(4)位于所述本体(I)的下部;所述人体感应器(2)用于感测所述本体(I)与人体的距离,所述控制器(3)用于根据所述人体感应器(2)感测到的所述本体(I)与人体的距离控制所述移动脚轮(4)移动,从而使得所述本体(I)与人体保持设定的距离;所述人体感应器(2)和控制器(3)嵌入所述本体(I)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器(2)和控制器(3)位于所述本体(I)的外部,所述控制器(3)通过无线传输控制所述移动脚轮(4)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器(2)为红外体感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包括影像分析单元(31)、距离分析单元(32)和距离控制单元(33);所述影像分析单元(31)用于获取人体的影像信息,所述距离分析单元(32)根据所述人体感应器(2)获取的人体影像信息分析所述本体(I)与人体的距离变化,所述距离控制单元(33)根据所述距离分析单元(32)分析得出的所述本体(I)与人体的距离变化控制所述移动脚轮(4)移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为柔性材料制作的结构,所述移动脚轮(4)上部的所述本体(I)的厚度大于8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呈弯月状,所述移动脚轮(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移动脚轮(4)分别位于所述本体(I)的左侧、中部和右侧。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器(2)的感应距离在30cm以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的厚度在20mm以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的内部填充有柔性缓冲材料;所述移动脚轮(4)为橡胶制作的具有齿轮齿结构的脚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用防撞头可移动式靠背,包括本体,还包括人体感应器、控制器和移动脚轮,移动脚轮位于本体的下部;人体感应器用于感测本体与人体的距离,控制器用于根据人体感应器感测到的本体与人体的距离控制移动脚轮移动,从而使得本体与人体保持设定的距离。通过人体感应器获知靠背与婴儿背部的位置关系,及时控制移动脚轮移动,从而使得靠背始终处于婴儿的背部并保持设定的距离,从而保证靠背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婴儿后躺摔倒后对其头部造成撞击,避免危害的发生。
【IPC分类】A47D13/00
【公开号】CN204813005
【申请号】CN201520438490
【发明人】霍如肖, 廖俊辉
【申请人】深圳市人和智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