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动式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60853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动式枕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动式枕头。
【背景技术】
[0002]枕头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卧具,由于不同人所使用的枕头形状结构的大小和高度均有所不同,而且不同的睡姿对枕头的高度结构体要求也不同。
[0003]本案发明人在申请公布号CN104771033A,名称为“一种可随意变形多用枕头”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枕头,其一种可随意变形多用枕头,包括软体垫和与软体垫配合的第一软枕芯、第二软枕芯,软体垫包括面层、内层以及形成在面层与内层之间的弹性材料层,所述内层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公贴条,第一公贴条沿软体垫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公贴条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公贴面,所述内层的内表面为与第一公贴面配合的母贴面,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层的内表面上的第二公贴条,第二公贴条沿所述软体垫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公贴条和第二公贴条间隔平行设置,在第二公贴条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母贴面配合的第二公贴面,所述第一软枕芯设置在所述第一公贴条与第二公贴条之间。
[0004]采用该方案,通过第一公贴条、第一公贴面、第二公贴条、第二公贴面、第一软枕芯以及第二软枕芯的配合可以形成具有高低部的枕头,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然而采用这种枕头,由于第一公贴面和第二公贴面需要单独缝制,而且还要设置第一公贴面和第二公贴面,整个枕头的加工制造时间较长,成本相对较高。
[0005]在市面上还有一种枕头,如授权公告号CN2272247Y,名称为“凹枕”的中国实用新型所示,其通过把两个圆柱形枕头连成一体,枕头中间的剖面呈“8”字型,圆柱形枕头采用一大一小设置。这种枕头虽然结构简易,然而其存在的缺陷主要有:1、由于两个圆珠枕头固定连接,其高度难以调整;2、在使用过程中,两个枕头受力会逐渐分离甚至分开,两个枕头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造成使用不舒适,枕头稳定性差;3、由于各个圆柱形枕头直接裸露,不易保持枕头的清洁,且不方便进行清洗。
[0006]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舒适、高度可调整、能够保持枕头稳定、制造成本低、加工效率高且能够保持清洁的抽动式枕头。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9]—种抽动式枕头,包括软垫体和与软垫体配合的第一软枕芯和第二软枕芯,软垫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为第一端,另一端设为第二端,所述软垫体沿宽度方向对折并使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固定连接形成枕头本体,枕头本体内设有容置通道,容置通道于所述软垫体沿宽度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入口,另一端设有第一出口,还包括设置在该容置通道内的间隔布,间隔布固定在所述软垫体上,间隔布将该容置通道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软枕芯容置在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二软枕芯容置在第二通道内。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间隔布的一端缝制在所述软垫体的长度方向的四分之一长度位置,另一端缝制在所述软垫体长度方向的四分之三长度位置。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包覆在所述枕头本体外的枕套,枕套对应所述第一入口设有第一开口,枕套对应所述第一出口设有第二开口,枕套的外表面包括柔软面和珠粒面,第一开口的周沿布设有多条用以固定枕套的第一系绳,第二开口的周沿布设多条用以固定枕套的第二系绳。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系绳为四条,所述第二系绳为四条。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枕头本体对应所述间隔布的位置形成上凹陷部和下凹陷部,所述枕头本体上对应该上凹陷部设有两个第一穿孔,所述枕头本体对应该下凹陷部设有两个第二穿孔,所述枕套的内侧设有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设置在所述柔软面与所述珠粒面的连接处,在所述柔软面上还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绑带穿过一个第一穿孔和一个第二穿孔并从第一通孔中穿出,第二绑带穿过另一个第一穿孔和另一个第二穿孔并从第二通孔中穿出,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与第一绑带对应的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二绑带对应的第二固定带。
[001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在制作时,是先将间隔布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软垫体上,之后将软垫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固定在一起,如此整个枕头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将第一软枕芯和第二软枕芯分别塞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采用这种结构,不需缝制第一公贴条、第二公贴条以及设置母贴面,加工效率更高、制造成本更低;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软枕芯和第二软枕芯设置成不同直径,从而使得枕头形成高低枕结构,使用更加舒适,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软枕芯或第二软枕芯抽出,此时第一软枕芯或者第二软枕芯与软垫体共同形成高低枕结构,达到调整高度的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将枕头本体设为固定结构的一体结构,第一软枕芯和第二软枕芯则分别容置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只要间隔布不脱落、第一端与第二端不分离,则不存在第一软枕芯和第二软枕芯在使用中自动分离的状况,整个枕头的稳定性更佳;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枕头本体可以拆卸下来进行清洗,避免了弄脏第一软枕芯和第二软枕芯,能够保持整个枕头的清洁。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枕头本体的展开图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枕套的侧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枕套的展开图的俯视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枕头本体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枕头本体配合枕套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枕头本体配合枕套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
[0022]图中:
[0023]10-软垫体11-第一端
[0024]12-第二端13-第一穿孔
[0025]14-第二穿孔15-上凹陷部
[0026]16-下凹陷部20-容置通道
[0027]21-第一通道22-第二通道
[0028]23-第一出口30-第一软枕芯
[0029]40-第二软枕芯50-间隔布
[0030]60-枕套61-柔软面
[0031]62-珠粒面63-第一系绳
[0032]64-第二系绳65-第一开口
[0033]66-第一通孔67-第二通孔
[0034]71-第一绑带72-第二绑带
[0035]73-第一固定带74-第二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0037]参照图1至图7,一种抽动式枕头,包括软垫体10和与软垫体10配合的第一软枕芯30和第二软枕芯40,在实施例中,软垫体10展开后大体呈矩形,软垫体10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为第一端11,另一端设为第二端12,所述软垫体10沿宽度方向对折并使所述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缝制在一起形成枕头本体,为了提高软垫体10的强度,在软垫体10的周沿可以设置包边(图中未示出)。在本实用新型中,软垫体10可以采用具有棉芯的垫体,也可以直接采用具有一定柔软性的布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0038]本实用新型中枕头本体内设有容置通道20,该容置通道20由软垫体10的折叠和缝制而自然形成。容置通道20于所述软垫体10沿宽度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入口 23,另一端设有第一出口(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该容置通道20内的间隔布50,间隔布50固定在所述软垫体10上,间隔布50将该容置通道20分隔成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所述第一软枕芯30容置在第一通道21内,所述第二软枕芯40容置在第二通道22内。
[0039]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先将间隔布50的一端沿软垫体10的宽度方向缝制在软垫体10上,之后再将间隔布50的另一端沿软垫体10的宽度方向固定在软垫体10的另一位置,之后再将软垫体10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固定在一起。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缝制之后,该间隔布50将软垫体10的内侧围成两个通道,即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间隔布50的一端缝制在所述软垫体10的长度方向的四分之一长度的位置,另一端缝制在所述软垫体10长度方向的四分之三长度的位置。
[0040]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启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间隔布50的两端缝制在软垫体10的不同位置,从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