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机操作员用可移位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合机操作员用可移位座椅。
【背景技术】
[0002]缝合机使用时需要操作员在一旁对缝合机进行换线、悬挂待缝合布料、拆下缝合好的布料等操作,而缝合机通常为圆盘状,操作员需要沿缝合机圆周移动才能完成各项操作,这种操作方法,长时间的站立移动作业,不仅造成操作员的劳累,而且造成缝合机的使用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合机操作员用可移位座椅。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缝合机操作员用可移位座椅,包括座椅架和与座椅架滑动配合的座垫体,所述座椅架上端设置有滑轨槽,所述座垫体设置在滑轨槽内并与滑轨槽滑动配合,所述座椅架下端设置有桌腿。
[0005]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架下端设置有置物箱体。
[0006]进一步的,所述置物箱体的长度小于桌腿的长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滑轨槽下方的座椅架上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置物槽,两个置物槽之间设置有隔肋。
[0008]进一步的,所述桌腿下端套设有橡胶套。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架为弧形,所述座垫体为弧形。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降低了缝合机操作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缝合机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不意图;
[0012]图中:1-座垫体;2-隔肋;3-置物箱体;4-滑轨槽;5-置物槽;6_座椅架;7_桌腿;8_
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0014]如图1所示,一种缝合机操作员用可移位座椅,包括座椅架6和与座椅架6滑动配合的座垫体1,所述座椅架6上端设置有滑轨槽4,所述座垫体1设置在滑轨槽4内并与滑轨槽4滑动配合,所述座椅架6下端设置有桌腿7。
[00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架6下端设置有置物箱体3。
[00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置物箱体3的长度小于桌腿7的长度。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槽4下方的座椅架6上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置物槽5,两个置物槽5之间设置有隔肋2。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桌腿7下端套设有橡胶套8。
[001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与圆盘状的缝合机相配合,所述座椅架6为弧形,所述座垫体1为弧形。
[0020]使用时,操作员坐在座垫体1上对缝合机进行各项操作,当需要移动位置时只需通过身体控制移动座垫体1沿滑轨槽4移动即可,无需起身后沿缝合机圆周移动。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涂墨工装治具并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缝合机操作员用可移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架和与座椅架滑动配合的座垫体,所述座椅架上端设置有滑轨槽,所述座垫体设置在滑轨槽内并与滑轨槽滑动配合,所述座椅架下端设置有桌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机操作员用可移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架下端设置有置物箱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机操作员用可移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箱体的长度小于桌腿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机操作员用可移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槽下方的座椅架上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置物槽,两个置物槽之间设置有隔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机操作员用可移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桌腿下端套设有橡胶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机操作员用可移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架为弧形,所述座垫体为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合机操作员用可移位座椅,包括座椅架和与座椅架滑动配合的座垫体,所述座椅架上端设置有滑轨槽,所述座垫体设置在滑轨槽内并与滑轨槽滑动配合,所述座椅架下端设置有桌腿,所述座椅架下端设置有置物箱体,所述置物箱体的长度小于桌腿的长度,所述滑轨槽下方的座椅架上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置物槽,两个置物槽之间设置有隔肋,所述桌腿下端套设有橡胶套,所述座椅架为弧形,所述座垫体为弧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降低了缝合机操作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缝合机的使用效率。
【IPC分类】A47C9/00, A47C7/00, A47C7/02
【公开号】CN205125655
【申请号】CN201520866099
【发明人】魏树华
【申请人】福建省莆田市南兴针织时装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