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蒸炉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85970阅读:来源:国知局
启腔体开口 130。
[0038]导水件110呈条状,其长度方向沿底板106与侧板108的连接处116延伸,且底板106与侧板108的连接处116在导水件110上的正投影位于导水件110内。这种可保证接水组件104的接水效率。
[0039 ] 导水件110开设有导水出水口 118,回水件112对应于导水出水口 118设置并通过导水出水口 118与导水件11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导水出水口 118开设在导水件110的中间位置。
[0040]对应于导水出水口 118设置的回水件112能够接收由导水件110流出的水,并将水导向水盒114,最后由水盒114接收。本实施例中,回水件112呈L型,这样能够使纯蒸炉100的内部空间配置更加灵活。
[0041 ]本实施例中,回水孔120开设在回水件112的底板中,这样使回水件112有水时,能够尽快地从回水孔120流出。
[0042 ]水盒114的进水口 122较回水孔120大,这样保证了回水孔120流出的水能够全部被水盒114接收,防止了水的洒漏。
[0043]较佳地,为利用较简单的结构实现水阀105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请参图4及图7,水阀105包括移动件109及弹性件111。
[0044]移动件109能够移动地设置在回水件112上,密封件107位于回水件112中。
[0045]移动件109包括推动部113及第一凸柱115,回水件112包括第二凸柱117,弹性件111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凸柱115及第二凸柱117上。
[0046]当水盒114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水盒114推动移动件109以使推动部113带动密封件107开放回水孔120,移动件109压缩弹性件111。当水盒114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弹性件111驱动移动件109以使推动部113向远离密封件107的方向移动,密封件107密封回水孔120。
[0047]具体地,开设有回水孔120的回水件112的部位呈长条状,移动件109设置在长条状的部位上,请参图4,推动部113位于回水件112内,以在水盒114的驱动下推动密封件107移动。
[0048]本实施例中,密封件107为小球,回水孔120呈漏斗状。密封件107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回水件112的内底面119是呈向回水孔120倾斜的表面,因此,在密封件107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密封件107始终具有向回水孔120移动的趋势。
[0049]位于回水件112外的移动件109的侧边设置有接触部121,当水盒114放好在纯蒸炉100内时(水盒114位于第二位置),水盒114的端面123抵持接触部121,使得推动部113保持密封件107从回水孔120偏移的状态,进而开放了回水孔120,同时弹性件111被压缩。
[0050]在水盒114从纯蒸炉100内取出的过程中,水盒114向远离回水件112的方向移动,同时,弹性件111驱动移动件109向水盒114的方向移动,使得推动部113离开密封件107。密封件107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靠在推动部113上并向回水孔120移动。当水盒114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密封件107落在回水孔120上并再次密封回水孔120,推动部113与密封件107分隔。
[0051 ]因此,本实施例的水阀105,通过回水件112的倾斜的内底面119及密封件107的自身重力密封回水孔120,以及通过水盒114的移动驱动密封件107开放回水孔120,结构简单,
易于制造。
[0052]较佳地,为了隔绝腔体102在工作过程中的热量,纯蒸炉100包括隔板134及底座136,隔板134设置在底座136与底板106之间。
[0053]导水件110设置在隔板134上且位于隔板134与底板106之间,隔板134开设有第一过孔(图未示),第一过孔连通导水出水口及回水件112。
[0054]回水件112及水盒114设置在底座136上。
[0055]具体地,隔板134例如可通过螺丝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底座136上。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底座136设有回水件支架138,回水件支架138具有定位柱140,回水件112开设有定位孔142。回水件112承载在回水件支架138上,定位柱140与定位孔142通过过盈配合而将回水件112固定在底座136上。
[0056]较佳地,为了便于隔板134与腔体102的组装及底板106与侧板108的连接处116与导水件110的对位,隔板134包括翻边144,底板106与侧板108的连接处116与导水件110抵靠在翻边144的同一侧。
[0057]具体地,由于导水件110抵靠在隔板134的一侧,在组装时,只需将底板106与侧板108的连接处116抵靠在隔板134的同一侧,即可将底板106与侧板108的连接处116与导水件110对准,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也能保证底板106与侧板108的连接处116与导水件110的对位。
[0058]另外,为实现纯蒸炉100的蒸汽的产生,水盒114包括接水部146与储水部148,接水部146与储水部148分隔设置。
[0059]接水部146开设有进水口122。请参图3,纯蒸炉100包括水栗150及蒸发器组件152,水栗150通过水路连接储水部148及蒸发器组件152,蒸发器组件152用于将液态水转变为水蒸汽,并喷射至腔体102内。
[0060]具体地,储水部148可用于存放新鲜的水,这样避免用腔体1 2回流的水作二次使用,保证被加热的食物干净。
[0061]接水部146具有盖板154,盖板154呈向接水部146内部凹陷的形状,盖板154对应于炉门132设置,盖板154开设有通孔156。因此,炉门132的门体表面上的冷凝水能够滴落在盖板154上,并从通孔156进入接水部146,避免了炉门132上的冷凝水洒落四处。
[0062]较佳地,通孔156开设在盖板154的最低处,这样有利于收集盖板154上所有的水。盖板154例如可直接放置在接水部146上,而不需要固定,这样方便用户清理接水部146内的回流水。
[0063]水栗150设置在隔板134上且与水盒114位于隔板134的同一侧。因此,一方面腔体1 2的热量被隔板隔绝,这样可避免腔体1 2的热量影响水栗150的工作;另一方面,这样也方便配置水栗150与储水部148之间的水路。
[0064]需要指出的是,相关水路可由软管实现。例如,储水部148具有水盒出水口,水栗150具有水栗进水口及水栗出水口,蒸发器组件152具有蒸发器进水口。水盒出水口与水栗进水口之间,水栗出水口与蒸发器进水口之间均可通过软管连接。
[0065]请参图5及图6,蒸发器组件152包括蒸发器158及连接件160。蒸发器158包括出气部162,连接件160固定在出气部162上,连接件160设置有出水管164,出水管164对应于回水件112设置,连接件160抵持在侧板108的表面。
[0066]纯蒸炉100包括支撑架166,支撑架166设置在侧板108上且位于腔体102外,连接件160嵌设在支撑架166上。
[0067]具体地,连接件160可通过螺丝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出气部162上。出气部162与连接件160的连接处,以及抵持在侧板108表面的连接件160表面可设置密封圈以保证水的密封性。
[0068]对应于出气部162的侧板108的位置开设有通气孔(图未示),以使出气部162喷出的水蒸汽能够进入腔体102内。
[0069]连接件160上的出水管164能够将连接件60内的冷凝水导向回水件112,进而进入水盒114中。因此,这样避免了在下一次蒸发器158工作时,连接件160内的冷凝水被再次带入腔体102内。
[0070]支撑架166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侧板108上。支撑架166开设有收容腔168及端开口 170,收容腔168与端开口 170相通。
[0071]组装蒸发器组件152至纯蒸炉100时,将连接件160从端开口170推进支撑架166的收容腔168内,这样的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