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漏防污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25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漏防污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防止污水、污气回流、上窜的地漏防污气装置。
背景技术
下水道的防污通常采用花网式盖板来完成,这种花网式盖板的作用是在不影响污水流入下水道的前提下防止异物掉入下水道,但这种盖板不能防止污水、污气回流、上窜。当污水、污气沿着下水道窜出地面时,气味难闻,污染空气及周边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地漏防污气装置,防止污水、污物回流、上窜,减少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地漏防污气装置包括上体、下体,上体与下体螺纹连接;上体内有中筒,中筒与上体同顶,上体内筒壁与中筒之间有环形空间,顶部有进水口;下体有两端开放的内筒,内筒与中筒之间有环形空间;上体、下体、中筒、内筒之间的环形空间构成水流通道。
所述的内筒的上口与中筒的下口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所述的上体与下体的连接处放置密封件。
所述的下体与下水管的结合处放置密封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上体、下体、中筒、内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做为水流通道,且内筒的上口与中筒的下口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地漏防污气装置内始终存有一定高度的水位形成水封,使得下水道内的污水、污气无法回流,从而起到防止污水、污气回流、上窜的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上体 2下体 3进水口 4中筒 5内筒 6地漏花网盖板 7密封件 8密封件 9下水管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所示,这种地漏防污气装置包括上体1、下体2,上体与下体螺纹连接;最好在上体1与下体2的连接处安装密封件7,以防止污水回流,污气上窜。上体1内有中筒4,中筒4和上体1同顶,为一个整体,上体1顶部进水口3对应上体1内筒壁与中筒4的环形空间处,这样使上体1的内筒壁与中筒4之间的环形空间成为污水的入口通道;下体2有两端开放的内筒5,下体2与内筒5为一个整体,内筒5与中筒4之间的环形空间为污水的出口通道,内筒5的上口位置高于中筒4的下口,内筒5的上口至上体1的顶部留有一定的距离,上体1、下体2、中筒4、内筒5之间的环形空间构成水流通道,参阅图2。地漏防污气装置放置在地漏花网盖板6的下面,内筒5插入下水管6内,为了提高防止污气上窜的效果,下体2与下水管6的结合处放置密封件8。污水由地漏花网盖板6、上体1顶部进水口3进入上体1内筒壁与中筒4的环形空间,再流经中筒4与内筒5的环形空间,从内筒5的下口流出,进入下水管9。这样的结构设计让地漏防污气装置内始终存有一定高度的水位形成水封,有效的防止下水管9内的污水、污气回流、上窜。
权利要求1.一种地漏防污气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上体(1)、下体(2),上体(1)与下体(2)螺纹连接;所述的上体(1)内有中筒(4),中筒(4)与上体(1)同顶,上体(1)内筒壁与中筒(4)之间有环形空间,顶部有进水口(3);所述的下体(2)有两端开放的内筒(5),内筒(5)与中筒(4)之间有环形空间;上体(1)、下体(2)、中筒(4)、内筒(5)之间的环形空间构成水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防污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筒(5)的上口与中筒(4)的下口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漏防污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体(1)与下体(2)的连接处放置密封件(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漏防污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下体(2)与下水管(6)的结合处放置密封件(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漏防污气装置,该装置包括上体(1)、下体(2),上体(1)与下体(2)螺纹连接;上体(1)内有中筒(4),中筒(4)与上体(1)同顶,上体(1)内筒壁与中筒(4)之间有环形空间,顶部有进水口(3);下体(2)有两端开放的内筒(5),内筒(5)与中筒(4)之间有环形空间;上体(1)、下体(2)、中筒(4)、内筒(5)之间的环形空间构成水流通道。本实用新型将上体、下体、中筒、内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做为水流通道,且内筒的上口与中筒的下口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使地漏防污气装置内始终存有一定高度的水位形成水封,防止下水道内的污水、污气回流上窜。
文档编号E03C1/28GK2786211SQ20052002079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9日
发明者孙德海 申请人:孙德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