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拦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3510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拦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拦水装置,包括基座、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基座在横截面上形成三角形。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拦水装置安装于河道的侧壁或底部,并使其中一块挡板迎着水流方向,该挡板后面的水流得到提速,较大流速的水流对河道的侧壁或底部起到冲刷作用,使得河道更为洁净。
【专利说明】一种拦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助于去除河道内污物的拦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河道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其成份很复杂,大致可分成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类。非腐殖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及部分矿物质泥沙;腐殖质是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转化成简单的化合物,同时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又重新合成复杂的和比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淤泥可以清洁水质并作为各种生物生长的温床。但是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城市河道中,淤泥中包含了大量的污染物分子,这些污染物分子使得淤泥变质,淤泥已经起不到清洁河道的作用,甚至这些淤泥含有毒性,受到污染的城市内河水体呈现灰黑色,异味严重。
[0003]并且,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很多城市内部的水体均设置了垂直驳岸。由于城市水体中垂直驳岸的设置,造成水底平整、水草少,由此造成水流速度慢,自然水体不能自然冲刷淤泥,使得河道底部淤泥越来越多,当有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中,若得不到及时清理,将使得城市水体中的水质越来越差,大部分的水体呈现灰黑色,且异味重。
[0004]现在的解决方法是,由于城市水体一般不会自然流动,大部分城市在水体两头建立泵站,人工干预水体流动。尽管如此,河道内的水流流速还是比较慢,很难起到冲刷污染物的作用。
[0005]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置,加强城市河道内水体对河道的冲刷,有效去除含污染物的游泥,清洁城市河道。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出一种拦水装置,可使城市河道内局部区域的水流速度加快,加速后的水流可以冲刷河道内局部区域的污物。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拦水装置,包括基座、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基座在横截面上形成三角形。
[0008]优选地,所述挡板包括两块,分别为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个自由端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个自由端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挡板的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另一个自由端互相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枢转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夹角可调节。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板可沿着所述基座滑动。
[0011]优选地,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牵引装置,所述第一挡板在所述牵弓I装置的牵弓I下沿所述基座滑动。[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长度相等。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长度不相等。
[0014]优选地,所述长度较长的挡板面向水流方向。
[0015]优选地,所述牵引装置为双向电机。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拦水装置,包括基座、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基座在横截面上形成三角形。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拦水装置安装于河道的侧壁或底部,并使其中一块挡板迎着水流方向,该挡板后面的水流得到提速,较大流速的水流对河道的侧壁或底部起到冲刷作用,使得河道更为洁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拦水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拦水装置的挡板长度不一致时的主视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拦水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拦水装置的挡板之间角度调节前后的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代社会城市内部的水体均设置了垂直驳岸。由于城市水体中垂直驳岸的设置,造成水底平整、水草少,由此造成水流速度慢,且城市水体一般不会自然流动,当有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中,若得不到及时清理,将使得城市水体中的水质越来越差,大部分的水体呈现灰黑色,且异味重。
[0022]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拦水装置,包括基座、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基座在横截面上形成三角形。
[0023]优选地,所述挡板包括两块,分别为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个自由端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个自由端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挡板的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另一个自由端互相连接。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枢转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夹角可调节。
[0025]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基座相连的
一端可沿着所述基座滑动。
[0026]优选地,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牵引装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基座相连的一端在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下沿所述基座滑动。
[0027]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长度相等。
[0028]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长度不相等。
[0029]优选地,所述长度较长的挡板面向水流方向。
[0030]优选地,所述牵引装置为双向电机。
[0031]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拦水装置安装于河道的侧壁或底部,并使其中一块挡板迎着水流方向,该挡板后面的水流得到提速,较大流速的水流对河道的侧壁或底部起到冲刷作用,使得河道更为洁净。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
[0033]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揭示了 一种拦水装置,包括基座1、挡板2,挡板2设置于基座I上,且挡板2与基座I在横截面上形成三角形。使用时,如图3所示,图中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将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拦水装置安装于河道的侧壁或底部,并使挡板2迎着水流方向,挡板2处的水位得到提升,挡板2后面的水流得到提速,图中A部为水位提升区域,B部为水流加速区域,较大流速的水流对河道的侧壁或底部起到冲刷作用,使得河道更为洁净。
[0034]进一步地,挡板2包括两块,分别为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第一挡板21的一个自由端设置于基座I上,第二挡板22的一个自由端设置于基座I上,第一挡板21的另一个自由端与第二挡板22的另一个自由端互相连接。
[0035]更进一步地,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之间枢转连接,且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之间的夹角可调节,如图4所示。如此设置,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之间的夹角,以调节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与基座I在横截面上所形成三角形的高,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拦水装置适用于不同水流速度:当河道内水流速度较快时,此时水流本身可对河道内污物进行冲刷,可将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之间的夹角调大,同时利于泄流;当河道内水流速度较缓时,此时水流对河道内污物的冲刷作用不大,可将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之间的夹角调小,从而加大了拦水装置的高,使得挡板后面的水流得到提速,较大流速的水流对河道的侧壁或底部起到冲刷作用,使得河道更为洁净。
[0036]为了便于调节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之间的夹角,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挡板21与基座I活动连接,且第一挡板21可沿着基座I滑动。此处,基座I上可设置有导轨,以利于第一挡板21沿着基座I滑动。
[0037]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拦水装置在使用时设置于水中,不便于操作,因此,考虑设置调节装置以便于自动调节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之间的夹角。请继续参考图1,与第一挡板21连接有牵引线3,牵引线3的另一端设置有牵引装置4,第一挡板21在牵引装置4的牵引下沿基座I滑动。此处,牵引装置4采用双向电机。
[0038]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的长度相等。
[0039]在水流速度比较大或水位比较深的区域,第一挡板21受力太大,此时将第一挡板21的长度大于第二挡板22的长度,如图2所示,即长度较长的挡板面向水流方向,如此设置,大部分的力将转移到第二挡板22上,保证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拦水装置的可靠性。
[0040]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拦水装置安装于河道的侧壁或底部,并使其中一块挡板迎着水流方向,该挡板后面的水流得到提速,较大流速的水流对河道的侧壁或底部起到冲刷作用,使得河道更为洁净。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拦水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调整安装位置,占用空间较小,造价低,适于普遍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拦水装置,可在需要时进行快速拆卸,回复河道泄洪能力。
[004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基座在横截面上形成三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两块,分别为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个自由端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个自由端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挡板的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另一个自由端互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枢转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夹角可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基座相连的一端可沿着所述基座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牵引装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基座相连的一端在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下沿所述基座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长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长度不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较长的挡板面向水流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拦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为双向电机。
【文档编号】E02B3/02GK203569521SQ20132061295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任建锋 申请人: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