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浮托法安装的标准化可搬迁式井口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520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采用浮托法安装的标准化可搬迁式井口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浮托法安装的标准化可搬迁式井口平台。所述井口平台包括上部组块和四腿导管架腿;所述上部组块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层甲板、中层甲板和主甲板;所述上部组块与所述导管架腿之间为螺纹连接。本发明可实现油田开发上部组块设施的重复再利用,通过法兰连接及浮托法安装,大大降低了海上安装时间,减少了建造安装工期及工程设施投资,降低了施工费用及对施工机具的依赖,可以对油田开发成本和风险进行分摊,对于国内近海区域油田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浮托法安装的标准化可搬迁式井口平台,属于海洋工程领 域。 采用淳托法安装的标准化可搬迁式井口平台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海域使用的常规海上平台上部设施功能完备,整个上部组块设备及结构 的造价非常高昂,根据统计分析,五十米水深以内的四腿导管架平台其上部组块投资约占 整个平台总投资的70%以上。且平台海上安装需要动用大型浮吊资源,安装费用高昂,使项 目面临较大经济风险,资金收益率难以保证,尤其对于中小型油田,采用常规技术和设备, 将更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资金收益率。此外,目前国内浮托法安装的平台均为大型平台,这 种四腿的中小型平台尚未有采用浮托法安装的案例;同时以往可搬迁的平台均为采用筒形 基础形式的平台,未有采用导管架形式的可搬迁平台;且上部组块与导管架采用焊接连接, 不便拆卸及再次安装。
[0003] 近几年我国海上的油气产量逐年提高,海上油田的投产要求非常迫切,建设工期 紧张,经常要面临同时进行多个油田设施的建设,这导致了短期对钢材的需求量激增,钢材 的采办周期被迫延长。为缩短采办和设计周期,保证油田的按时投产,采用标准化设计及平 台的搬迁重复利用无疑是一种有效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0004] 基于上述因素,常规井口平台的不可重复使用、安装依赖施工机具、设计建造周期 较长等仍是制约常规油田及边际油田开发的重要因素。如能以较经济的形式实现上部组块 的标准化设计建造、较快捷海上安装及重复利用,将大大节省单个油田的开发投资。
[0005] 提供一种采用浮托法安装的标准化可搬迁式井口平台上部组块替代常规井口平 台上部组块完成目标油田的开采,目标油田开采完毕后平台上部组块可浮托搬迁至另一油 田继续使用,实现上部组块的重复利用,对于节省建造安装工期及工程投资,保护储层,提 升油田经济效益均有很大好处。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浮托法安装的标准化可搬迁式井口平台,本发明井 口平台集修井采油、计量外输、生活支持于一体,适用于生产寿命10年左右的中小型油田 开发的可重复利用,可实现油田开发上部组块设施的重复再利用,从而大幅降低油田的开 发成本,使该部分油田早日见产。
[0007] 本发明所提供的采用浮托法安装的标准化可搬迁式井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 井口平台包括上部组块和四腿导管架腿;
[0008] 所述上部组块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层甲板、中层甲板和主甲板;
[0009] 所述上部组块与所述导管架腿之间为螺纹连接。
[0010] 所述的可搬迁式井口平台中,所述上部组块与所述导管架腿之间通过法兰盘进行 连接。 toon] 所述的可搬迁式井口平台中,所述主甲板上设有修井模块和生活模块;
[0012] 所述修井模块包括平台修井机以及配套设施;
[0013] 所述生活模块包括生活楼和设置于所述生活楼上的直升机甲板。
[0014] 所述的可搬迁式井口平台中,所述中层甲板上设有采油模块;
[0015] 所述采油模块包括采油树和隔水套管,所述采油树设于所述中层甲板上,其下端 连接所述隔水套管,所述隔水套管延伸至海底。
[0016] 所述的可搬迁式井口平台中,所述底层甲板上设有油气计量外输模块。
[0017] 所述的可搬迁式井口平台中,2个所述导管架腿之间的间距为18m?22m,既可保 证满足组块施工要求的浮托船舶资源的丰富性,同时也可避免由较大跨度而带来的结构强 度问题。
[0018] 本发明井口平台与常规4腿平台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0019] 1、常规平台上部组块与导管架连接采用焊接连接,为实现平台的可搬迁,本发明 中上部组块与导管架连接采用法兰连接;
[0020] 2、组块最底层甲板以下、两列主腿之间形成开敞空间,避免设置结构杆件,同时与 之配合的底部导管架平台亦具备一定开敞空间,供浮托驳船从中通过;
[0021] 3、为实现上部组块的重复利用,上部组块结构设计寿命为30年(或更长),对生 产寿命10年左右的油田而言,可多次重复利用。
[0022] 4、平台采用标准化设计,符合所对应服役海域的平台标准化基本要求。
[0023]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4] 上部组块集修井采油、计量外输、生活支持功能于一体,结构及设备的设计寿命较 长,上部组块与下部导管架采用法兰连接,可较为快捷的进行搬迁并重复利用。实现了油田 开发工程设施费用的均摊,降低了单个油田开发投资,提升了油田经济效益。
[0025] 上部组块采用小型驳船进行浮托法安装,同时其搬迁再安装也可使用浮托法安 装。减少了对大型浮吊船舶的依赖,一方面降低了施工费用,同时也缓解了施工机具超负荷 给工程进度带来的压力。
[0026] 上部组块采用浮托法安装,海上安装、转移所需工期较短,有利于对油藏储层的保 护。
[0027] 平台采用标准化设计,减少了设计建造采办工期,对促进区域滚动开发具有较大 意义。
[0028] 本发明可实现油田开发上部组块设施的重复再利用,通过法兰连接及浮托法安 装,大大降低了海上安装时间,减少了建造安装工期及工程设施投资,降低了施工费用及对 施工机具的依赖,可以对油田开发成本和风险进行分摊,对于国内近海区域油田开发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本发明井口平台安装和回收再利用的示意图
[0030] 图2为本发明井口平台中上部组块与导管架腿通过法兰盘相连接的示意图。
[0031] 图3为本发明井口平台的立面总图。
[0032] 图4为本发明井口平台中主甲板的俯视图。
[0033] 图中各标记如下:
[0034] 1底层甲板、2中层甲板、3主甲板、4修井机、5采油树、6生活楼、7直升机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6] 如图1-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标准化可搬迁式井口平台,平台设4主腿,16井槽, 修井机、40人生活楼、直升机平台及各类油气生产设施,设计寿命30年。平台为钢制空间桁 架结构,平台适应水深为50m以内,具有修井模块、采油模块、油气计量外输模块及生活模 块等。上部组块采用标准化设计,设三层甲板,自下而上依次为底层甲板1、中层甲板2和 主甲板3。上部组块上设有修井模块、采油模块、油气计量外输模块、及生活模块等。修井 模块设置在主甲板3上,包括修井机4及配套设施,采油模块中的采油树5安装在中层甲板 2上,其下连接隔水套管,待平台安装好后,隔水套管延伸至海底。生活模块设置在主甲板3 上,包括生活住房6和直升机甲板7。生活住房6的定员为40人,直升机甲板7设置在生活 楼顶部。油气外输计量模块设置在底层甲板2上。
[0037] 如图3所示,上部组块中的底层甲板1以下两列主腿之间不设置结构杆件,形成开 敞空间,主腿间距为20m。同时与之配合的底部导管架平台亦须具备一定开敞空间,供浮托 驳船从中通过。
[0038] 如图2所示,上部组块与下部导管架通过法兰盘进行连接,为便于海上对接安装, 在上部组块腿上设置了较长的插尖。
[0039] 上部组块安装与回收再利用过程如图1所示,主要步骤如下:
[0040] 1)预先将导管架安装于预定位置,并打入钢桩;
[0041] 2)将上部组块由浮托驳船运输至预定海域,准备进船;
[0042] 3)进船至导管架上方,将上部组块的主腿下部插尖对准导管架主腿,缓慢压载,进 行上部组块的重量转移;
[0043] 4)完成将上部组块全部重量转以后,驳船继续压载,降至预定高度并退船;
[0044] 5)进行法兰紧固件的连接,并进行上部组块设备的连接调试,并使用钻井船钻入 隔水到管管;
[0045] 至此平台达到投产使用状态,待该油田完成生产作业需将上部组块进行回收再利 用时进行下续步骤。
[0046] 6)拆除该平台隔水导管及其他护管电缆后,浮托驳船进入上部组块下方预定位 置,排载使驳船上组块支撑结构与上部组块底部相连接;
[0047] 7)拆除法兰连接紧固件,继续排载,使上部组块重量全部转移至驳船;
[0048] 8)退船,将驳船载着上部组块驶向再利用目标海域,重复步骤1)至5)即可实现再 利用。
【权利要求】
1. 一种采用浮托法安装的标准化可搬迁式井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平台包括 上部组块和四腿导管架腿; 所述上部组块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层甲板、中层甲板和主甲板; 所述上部组块与所述导管架腿之间为螺纹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搬迁式井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组块与所述导管 架腿之间通过法兰盘进行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搬迁式井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甲板上设有修 井模块和生活模块; 所述修井模块包括平台修井机以及配套设施; 所述生活模块包括生活楼和设置于所述生活楼上的直升机甲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搬迁式井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甲板 上设有采油模块; 所述采油模块包括采油树和隔水套管,所述采油树设于所述中层甲板上,其下端连接 所述隔水套管,所述隔水套管延伸至海底。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搬迁式井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甲板 上设有油气计量外输模块。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搬迁式井口平台,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导管架 腿之间的间距为18m?22m。
【文档编号】E02B17/00GK104088266SQ201410333426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张晖, 杨思明, 付殿福, 巴砚, 王春升, 沈晓鹏, 陈邦敏, 李新仲, 侯金林, 贾旭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油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