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沟整体浇注过程中顶板模板的支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9461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沟整体浇注过程中顶板模板的支撑方法。

(二)

背景技术:

在电力沟整体浇注过程中,传统的顶板模板的支撑方法为:在电力沟底板上做一土字梁,土字梁高出电力沟底板约10~20cm,然后将支撑用的钢管支撑在土字梁上,电力沟底板浇筑完成后,在底板上留下约10~20cm的钢筋头,施工完毕后必须将该钢筋头切除,然后用砂浆将此钢筋头上部全部封死,这种传统的支撑方法存在着如下弊端:1、钢筋切割前需对混凝土进行剔除,浪费人力,又不美观;2、外露钢筋造成材料浪费且不安全。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安全、美观的电力沟整体浇注过程中顶板模板的支撑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力沟整体浇注过程中顶板模板的支撑方法,其特征是:在电缆沟的混凝土底板上埋设土字梁,土字梁的总高度比混凝土底板的上平面低2~3cm,土字梁的横向筋比混凝土底板的底面高15cm,然后在土字梁的上端套上PVC管,所述PVC管的底端搭在横向筋上,将支撑钢管插在PVC管内并套在土字梁上,混凝土底板浇筑完成后抽去支撑钢管和PVC管,用膨胀防水砂浆将PVC管留下的孔洞抹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省去钢筋切割过程,既节约成本又安全,美观,且保证了土字梁处15cm厚的底板整体浇筑,可保证防水。

(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侧墙及顶板模板支架施工

1侧墙及顶板模板安装

电缆沟底板、侧墙及顶板模板一般采用12mm厚竹胶板,侧墙及顶板支架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顶托采用螺旋顶托,以便于调节高度。通过对拉螺栓及利用脚手架支固墙身模板。

(1) 模板设计

侧墙及顶板模板采用竹胶板,12mm厚,用5×8cm方木间距60cm背肋,横向拼装,Φ48钢管支撑系统,结合“蝴蝶”形卡扣、对拉螺杆及花篮螺丝固定。因为施工中最大侧压力在下部,所以对拉螺杆在墙身1.2m以下拟采用@600×350mm双向布置,1.2m以上拟采用@600×600mm双向布置。模板支撑拟用Φ48钢管固定,钢管立杆纵横间距≤90mm,水平间距≤1200mm,并按施工操作规程的规定设置斜撑、外撑等。模板拼装完成后按顺序编号,便于周转使用,模板接缝处采用3mm厚海棉胶条密封。

(2)竹胶板模板制作与拼装

①技术准备。要认真审核模板的设计图纸并核对模板的型号和数量。尤其制作竹胶板模板时,要在熟悉图纸基础上,对各部位尺寸进行核对,确定加工制作的数量,然后下料。在竹胶板周转使用过程中,损坏或变形的模板要及时修整或更换。

③当底板及侧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先进行侧墙内模板的安装,然后进行侧墙外模板的安装,再然后进行顶板模板脚手架支架,最后进行顶板底模板的安装施工。

④安装模板时,考虑浇筑混凝土的工作特点,模板结构应与所采取的钢筋安装方法及混凝土的浇筑方法相适应。在必要的地方可设置活板或临时窗口,以便于混凝土的浇筑捣固,及时清除模板内杂物。模板必须在内部钢筋绑扎好并经检查无误后,方可封闭。

竹胶板模板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管理,支、拆模及运输时要轻搬轻放,发现有损坏及变形时,要及时修理。模板应平整摆放,防止变形,并编号标记,便于周转使用。

(3)支架搭设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顶板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保证支架的强度及稳定性,一般采用钢管支设满堂式支架的方案施工。

钢管支架设置通过土字筋支撑在垫层上,支架横向间距拟采用≤90cm,纵向间距拟采用≤60cm,进行支架强度和稳定性验算。支架拼装必须由熟练工操作,要注意拼好后的主杆垂直,在电缆沟的混凝土底板上埋设土字梁,土字梁的总高度比混凝土底板的上平面低2~3cm,土字梁的横向筋比混凝土底板的底面高15cm,然后在土字梁的上端套上PVC管,所述PVC管的底端搭在横向筋上,将支撑钢管插在PVC管内并套在土字梁上,混凝土底板浇筑完成后抽去支撑钢管和PVC管,用膨胀防水砂浆将PVC管留下的孔洞抹平。这样可省去钢筋切割过程,既节约成本又安全,且此方案保证了土字型钢筋处15cm厚的地板整体浇筑,可保证防水。

根据设计的支架高度及布局,由专人负责检查合格后,在支架顶托上铺设8×10cm纵向方木后再铺设带肋竹模板。

(4)模板的固定

根据施工操作规程的相关要求,对于墙身模板用对拉螺栓固定外,还要采用钢管固定。

对拉螺栓长度 ≥墙厚+(竹胶板厚度+木肋厚度+钢管直径+蝴蝶卡扣厚度+双螺母厚度)×2。采用双螺母固定在拉杆上。套丝长度每侧3~4cm,螺杆比螺母每侧外露2~3cm,采用橡胶垫止水卡片,提高混凝土墙的防渗功能。

自下而上每隔40cm~60cm设置双排横向钢管;然后架立竖向钢管,钢管采用双排,间距60cm布置在带孔模板处,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并用双螺母紧固在蝴蝶型卡扣上。然后,每间距120~150cm加设一道剪力撑和外撑。模板外侧通过钢管脚手架加强对外墙的加固,还

可在上搭设木板形成操作平台。

2端模板的设计

使用竹胶板拼装制作端模板,制作尺寸要准确。安装时要与墙身侧模板结合紧密,并用海绵条填塞密实,以防漏浆。用钢管固定时,在端模底部设置双排钢管,上下间距60cm为宜,斜钢管固定在压实槽底或底板混凝土上。

支设端模板时要注意钢板止水带的安装,用两块竹胶板将钢板止水带挤紧,然后对模板进行加固。因为钢板止水带关系到箱涵的防渗效果,所以钢板止水带的安装位置要准确。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止水带,把其放到规定位置后,用φ8钢筋做一U型卡固定在止水带两侧的钢筋上,以便对橡胶止水带加以固定。

3脚手架及支架拆除

拆架程序应遵守先上后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然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