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水池自动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6201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地面水池自动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系关于地面水池的配件,尤其是关于自动水位系统,其能在任何管材架构或轨材架构的水池中自动补水并维持水位。



背景技术:

维持一个地面水池的适当水位是困难而麻烦的。当人们进入水池并取代一部份水,或当人们在水池里面戏水并溅拨出一些水,地面水池就会损失水。通常这需要水池的主人持续地补水到适当水位,以免循环帮浦受损。通常主人会拉一条水管到水池补水,并在一旁等待,直到水到达适当水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一种地面水池的自动补水装置,其设于水池边,侦测到低水位时,会连续对水池自动补水。本发明的自动补水装置,容易安装,并可与管材架构或是轨材架构的地面水池兼容。同时本发明可让拥有者预设想要的水位,而让水池一直保持在想要的水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前视图,其中盖板及可调整勾状托架已移除。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其中盖板及可调整勾状托架已移除。

图4是本发明的局部分解立体图,用于例示一安裝機構,其中盖板及可调整勾状托架已移除。

图5是本发明的立体图,用于例示一夾管托架。

图6是本发明的局部分解立体图,用于例示一夾管托架。

图7是本发明的夾管托架的底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夾管托架的分解立体底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开边空间

2 顶板

3 底板

4 背板

5 主开口

6 入水管

7 中间水管

8 水位控制阀

9 壳体

10 可操作升降器

11 升降器本体

12 第一母螺孔

13 第一高度调整螺丝

14 第一导轨

15 安装机构

16 第二高度调整螺丝

17 第二母螺孔

18 夹臂

19 夹唇

20 第二导轨

21 出水管

22 分隔板

23 盖板

24 流水孔

25 夹管托架

26 安装板

27 可调整管夹

28 固定臂

29 移动臂

30 夹具螺丝

31 第三母螺孔

32 水平仪

33 可调整勾状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此说明书中使用的图示仅是用来辅助说明所选用的实施例,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系关于地面水池的辅助装置,尤其是关于地面水池的自动补水装置。只要地面水池的水位掉落到预设的界限之下,本发明会随时补充水,藉此可使水池维持在恒定的水位。在水池里面维持恒定的水位可为拥有者节省时间、精力、及保养费用。例如,恒定的水位可防止空气进入循环帮浦,而可避免循环帮浦的故障。要使用本发明时,使用者只需要将本发明安装在水池的架构上,然后将本发明的入水管6连接到外部供水系统。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包含:一开边包体1、一入水管6、一中间水管7、一水位控制阀8、一可操作升降器10、及一安装机构15。开边包体1用以安装及支撑本发明的各种零件,尤其是中间水管7、水位控制阀8、及可操作升降器10。开边包体1较佳为一长方体形具有开放侧边的空心构造,如图3所示。入水管6用以连接本发明至一外部水源。入水管6横越开边包体1的一顶板2,然后穿透顶板2进入开边包体1,并被固定于开边包体1之内。于是,一部分的入水管6位于开边包体1之外,另一部份的入水管6位于开边包体1之内。在外部的入水管6藉由一黄铜软管配件连接至一水源,例如一供水软管。在内部的入水管6藉由中间管7连接至水位控制阀8。在此一配置,中间水管7连接入水管6与水位控制阀8,而使水位控制阀8与入水管6藉由中间水管7而彼此有流体上的连通。中间水管7的一第一端与入水管6以可伸缩的方式结合。中间水管7相对于入水管6的一第二端则固定于水位控制阀8。此一配置使得中间水管7及水位控制阀8可以沿着入水管6的主轴移动,于是可以在开边包体1之内上升或下降水位控制阀8。

根据水池内目前的水位,藉由打开或关闭阀门,水位控制阀8控制来自入水管6的水是否进入水池。于是水位控制阀8可以帮助维持水池内恒定的水位。有许多的装置可以用来作为水位控制阀8。一般而言,水位控制阀8具有一浮动致动器,机械式的连接至一控制阀。此一浮动致动器位于水位控制阀8的一壳体9之内,并经由壳体9上的复数孔洞而曝露于水池内的水中。当水位升高至高于浮动致动器的高度,浮动致动器亦被水为提高,于是浮动致动器对控制阀8施加一关闭的力量,而使控制阀进入一关闭的状态。当水位下降时,浮动致动器也跟着下降,而这会使控制阀进入开启的状态,这会使水流进水池,直到水位到达浮动致动器的高度,然后浮动动器再度关闭控制阀。此一配置可产生一回馈循环,使水位维持在恒定的高度。于是水位控制阀8的垂直高度决定回馈循环的回馈控制的水位高度。有多种机构及设计可用于水位控制阀8。

水位控制阀8的垂直高度是直接由可操作升降器10控制设定。请参照图3。可操作升降器10系固定于水位控制阀8的壳体9及开边包体1之间。使用者可用可操作升降器10去升高或降低水位控制阀8相对于开边包体1的高度,以设定想要的水池水位。当水池的水位降到想要的水位之下,水位控制阀8就会被致动而让水流进水池,直到到达想要的水位。理想的水位设定是由溢流器的位置所决定。详言之,想要的水位最好是溢流器入口的中间位置,而此系由测量水池架构的顶端到溢流器入口中间位置的距离所决定。安装机构15机械性地与开边包体1结合,并作为固定/附加本发明于水池构造的手段。本发明的自动补水装置可与管材架构或是轨材架构的地面水池兼容。

请再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可操作升降器10系用一机械式线性致动器来升高或降低水位控制阀8。详言之,可操作升降器10包括一升降器本体11、一第一母螺孔12、一第一导轨14、及一第一高度调整螺丝13。升降器本体11附着于水位控制阀8的壳体9周围,较佳为一U形构造,而其中央空位可以容纳水位控制阀8的壳体9。第一母螺孔12穿过升降器本体11,并垂直于开边包体1的顶板2。第一母螺孔12具有一配合第一高度调整螺丝13的阴螺纹。第一高度调整螺丝13可旋转地安装于开边包体1的一底板3,及开边包体1的一背板4。这使得高度调整螺丝13可以在原地绕着它的主轴旋转。高度调整螺丝13螺合于第一母螺孔12,于是高度调整螺丝13的旋转运动可以转变成升降器本体11的直线运动,然后水位控制阀8就可以上升或下降。

当第一高度调整螺丝13被转动时,第一导轨14可以防止升降器本体11旋转。第一导轨14系设于开边包体1之内,邻近且平行于第一高度调整螺丝13。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第一导轨14为一长方形突出物,其沿着整个第一高度调整螺丝13的长度延伸,并连接于开边包体1之内。升降器本体11可滑动地与第一导轨14结合。第一高度调整螺丝13的一头部位于开边包体1的底板3之外,使用者可以操作第一高度旋转螺丝13的头部去结合第一高度旋转螺丝13及操作升降器10,并改变/设定水位控制阀8的高度。

请再参照图2。本发明更包含:一出水管21、一分隔板22、一侧盖板23、复数流水孔24、及一水平仪32。出水管21及分隔板22接收水流,并导引水流离开水位控制阀8的壳体9而进入水池。此一配置可防止流出水位控制阀8的水流和浮动致动器交互作用,而造成错误的水位。出水管21是一弯管并连接于水位控制阀8。详言之,出水管21连接于水位控制阀8的一出口并与水位控制阀8有液体连通的关系。分隔板22是一薄板状构造,位于出水管21及水位控制阀8的壳体9之间。分隔板22系连接于开边包体1之内,且自开边包体1的背板4延伸至开边包体1的一主开口5。

侧盖板23及复数流水孔24是做为杂质过滤器,使杂质留在开边包体1之内。侧盖板23及复数流水孔24可防止像树叶之类的杂质堵住水位控制阀8并可让水通过。请参照图1。侧盖板23系邻设于水位控制阀8,并相对于开边包体1的背板4。侧盖板23的周边附着于开边包体1,而且最好是盖住开边包体1的主开口5的一半以上。复数流水孔24分布在侧盖板23上,并且每一个都穿过侧盖板23。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复数流水孔24包括:一第一组流水孔及一第二组流水孔。第一组流水孔是邻设于出水管21,且沿着分隔板22的长度分布,这可使水自水位控制阀8流到水池。第二组流水孔邻设于水位控制阀8的壳体9,并且水平分布,这可使水自水池流入开边包体1且与水位控制阀8互相作用。

水平仪32用于帮助使用者安装本发明。水平仪32接于顶板2的外侧,藉此使用者可以轻易地观测到本发明的安装是否在水平状态。在一较佳实施例,本发明设有一水位观测槽,藉此使用者可观测水位控制阀8的水位设定。水位观测槽穿过盖板23,邻近高度调整螺丝13并沿着高度调整螺丝13分布。复数水位刻度可蚀刻于侧盖板23并邻近水位观测槽。

请参照图4。安装机构15是一种螺丝压缩夹具。螺丝压缩夹具可将本发明夹设于水池的轨材架构上。螺丝压缩夹具包括:一夹臂18、一第二高度调整螺丝16、一第二母螺孔17、一夹唇19、及一第二导轨20。夹唇19及夹臂18为两个相对的构造,对水池的构造施加夹紧的力量。夹唇19是一长板状的构造,部分覆盖轨材架构的顶面,以提供本发明垂直方向的支撑。夹唇19与开边包体1的顶面2重迭并连接于开边包体1。夹唇19并邻设于开边包体1的主开口5。当本发明安装于水池的架构时,此一设计可使开边包体1的主开口5面对水池,并可使杂质及污物不易的进入开边包体1。

夹臂18顶住轨材架构的底面,并固定本发明。详言之,夹臂18与夹唇19平行,并位于开边包体1的底面3与夹唇19之间。请参照图1。夹臂18延伸出开边包体1以施加相对于夹唇19的夹紧力于轨材架构。第二高度调整螺丝16、第二母螺孔17、及第二导轨20用于移动夹臂18前往或离开夹唇19。第二母螺孔17穿过夹臂18,并垂直于开边包体1的顶板2。第二母螺孔17具有相对于第二高度调整螺丝16的阴螺纹。第二高度调整螺丝16可旋转地安装于开边包体1的顶板2及背板4,这可使高度调整螺丝16绕其主轴旋转。同时,第二高度调整螺丝16螺合于第二母螺孔17,这可使第二高度调整螺丝16的旋转运动转变成夹臂18的直线运动。于是使用者就可以升高夹臂18朝向夹唇19,将本发明固定于水池的架构。

第二高度调整螺丝16被转动时,第二导轨20可以防止夹臂18旋转。第二导轨20系设于开边包体1之内,邻近且平行于第二高度调整螺丝16。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第二导轨20为一长方形突出物,其沿着整个第二高度调整螺丝16的长度延伸,并连接于开边包体1之内。夹臂18可滑动地与第二导轨20结合。第二高度调整螺丝16的一头部你位于开边包体1的顶板2之外,使用者可以操作第二高度调整螺丝16的头部去结合第二高度调整螺丝16及螺丝压缩夹具。

本发明更包含一可调整勾状托架33,用以更加稳固地将本发明安装于一轨材架构水池。可调整勾状托架33是一L形构造。当本发明安装于水池架构,可调整勾状托架33可以在水平方向稳定本发明。请参照图1。可调整勾状托架33邻近夹唇19,且相对于开边包体1。可调整勾状托架33可滑动的结合于夹唇19,并可用一指旋螺丝固定。可调整勾状托架33更可包含一固定勾。固定勾固定于轨材架构水池的垂直位置,以更加稳固地固定本发明。固定勾相对于夹唇19,且可滑动地结合于可调整勾状托架33,并可用一指旋螺丝固定。

请参照图5及图6。本发明更使用一夹管托架25以将本发明固定于轨材架构水池。夹管托架25更包含:一安装板26及一可调整管夹27。安装板26是一厚板状的构造材料,用以将夹管托架25安装到夹唇19。更详言之,安装板26平行于夹唇19,并可滑动地结合于夹唇19,此系由一对L形的侧缘所达成。此对侧缘分别连接于安装板26的两侧边。安装板26是由夹臂18所固定。更详言之,夹臂18在相对于夹唇19的位置顶住安装版26。可调整管夹27连接于安装板26,并邻近于开边包体1的主开口5,如图5所示。

请参照图7及图8。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可调整管夹27更包含:一对固定臂28、一移动臂29、一第三母螺孔31、及一夹具螺丝30。此对固定臂28及此一移动臂29是两个相对的支撑,用于施加夹紧力于轨构造水池的轨道。此对固定臂28垂直地连接于安装板26。此对固定臂28具有两个半圆形的凹口,用于嵌入轨材架构水池的轨材。移动臂29平行且邻近此对固定臂28。第三母螺孔31穿透移动臂29,并平行于安装板26。第三母螺孔31具有与夹具螺丝31相配合的阴螺纹。夹具螺丝31位于此对固定臂28之间,并且可旋转地架设于安装板26之上。夹具螺丝31螺合于第三母螺孔31,可将夹具螺丝31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移动臂29的直线运动。

当本发明要应用于管材架构的水池时,首先要用第一高度调整螺丝13来升高或降低水位控制阀8以设定想要的水位。想要的水位已说明于上。其次,夹唇19置于管材架构之上,而夹臂18直接置于管材架构之下。为了固定本发明,旋转第二高度调整螺丝16,直到夹臂18顶住管材架构。然后,将可调整勾状托架33置于相对于开边包体1的位置,并顶住管材架构,且用指旋螺丝固定。一旦本发明已被适当地固定,一条外部供水软管就被接到入水管6的外接段,并开始供水。

当本发明要应用于管材架构的水池时,首先要用第一高度调整螺丝13来升高或降低水位控制阀8以设定想要的水位。想要的水位已说明于上。其次,夹唇19置于水池的架构之上,可调整管夹27则与管材架构重叠。为了固定本发明,旋转夹具螺丝30直到管材架构被稳固的安装于固定臂28及移动臂29之间。一旦本发明已被适当地固定,一条外部供水软管就被接到入水管6的外接段,并开始供水。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说明如上,然而该些实施例行仅是用于例示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此一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根据本发明所揭示的内容所为的各种等效修改及变化,均不偏离本发明之精神,且包含于本发明之权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