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箱式码头及其建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89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L型箱式码头,包括箱式墙体与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墙体与底板均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并相互连接成L型;所述箱式墙体包括箱式墙体前壁、箱式墙体后壁、横隔板和箱式墙体顶板;

所述箱式墙体前壁作为码头岸壁,所述箱式墙体前壁、箱式墙体后壁、横隔板、底板和所述箱式墙体顶板所围成的空间构成箱式码头结构;所述横隔板间断设置,并与墙体前壁、墙体后壁、底板和墙体顶板整体连接;所述底板相互连接的后底板和趾板,所述后底板位于码头陆侧并与箱式墙体前后壁相互连接,所述趾板位于码头水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箱式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墙体后壁顶部中央设置钢轨,所述钢轨作为轨道式装卸机械的近岸轨道基础,所述箱式墙体的空箱内和所述箱式墙体后壁后方回填石碴或砂性土,所述箱式墙体前壁与箱式墙体后壁之间的净距根据轨道距码头岸壁使用要求距离取1.25m~1.7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箱式码头,其特征在于:当码头不设置轨道式装卸机械时,所述箱式墙体前壁与箱式墙体后壁之间的净距取0.75m-1.2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箱式码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式墙体前壁与所述箱式墙体后壁间每隔一段距离采用现浇横隔板整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箱式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趾板上侧面向下倾斜设置,与所述箱式墙体前壁的夹角为120°-135°,趾板下侧面水平设置,趾板水侧高度为0.4-1.0m;趾板前沿距码头墙体前壁的净距≤1.5m,所述趾板水域前侧设置浆砌石护底,所述浆砌石护底前设置抛石护底,后底板从与箱式墙体后壁内侧垂线相交处向下倾斜设置,交于趾板下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型箱式码头,其特征在于:后底板在陆域一侧的高度为0.4米,后底板在箱体后墙壁内角点处作为底板的最大厚度,所述后底板和所述箱式墙体后壁之间采用三角形加强体过渡连接,趾板陆侧从箱式墙体后壁内侧开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箱式码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箱式墙体通长布置软式排水管,墙后软式排水管与箱体中UPVC排水管交汇于倒滤层,倒滤层采用不同粒径砂石,由内至外分别为级配碎石、瓜米石和中沙,每层厚度≥300mm,墙体前壁中设置直径50mm透水孔,该透水孔与箱体中的填料设置反滤土工布一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箱式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下设置100mm素低强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下设置基床,在原地基承载力不足时采用复合地基方案进行处理加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箱式码头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备料→筑围堰→挖基坑→基底与地基处理→基床与浇素混凝土垫层→浇混凝土底板、砌石护底→立模分层分段浇箱体墙身→墙后倒滤层、回填料施工→施工至水工水位以上时拆除围堰→码头面基层面层施工→码头辅助设备安设→陆域回填→装卸机械安设→其他设施→投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箱式码头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墙后回填填料的选择,是以钢筋混凝土后底板的后侧边线与后底板底侧边线的交角为起始点,向码头陆域一侧作一与后侧边线夹角为α的向上倾斜线,该倾斜线直至回填范围上部顶层,以此倾斜线作为码头墙后回填范围前后土体不同回填料的分界控制线,此处α取29º-30º;在箱式墙体后壁与此控制线以内范围回填料选用粗颗粒类砂性填料,此控制线以外陆域一侧通过土工试验来确定是否选用原港池开挖土作回填料;

空箱内回填料的选择,采用非膨胀性土作填料,选用粗颗粒类土,通过土工试验来确定是否选用原港池开挖土;

码头建筑物施工备料分码头档墙与回填料两部分,港池开挖土体形成的弃土堆在堆场区,晒干后作回填料;

回填料均需分层碾压密实,码头墙体后壁之后回填料的松铺厚度小于40cm,墙体后壁之后1m范围内禁用大型机械,码头混凝土墙体强度大于70%以上时才能进行回填料回填;

码头前沿护底用重型机械夯实;

施工基坑开挖,河港码头工程的码头水工建筑物与港池不能占用航道水域,港池需要向陆域开挖;开挖时先开挖地下水位以上土体,以下土体须与降水同步进行;码头工程施工时间选在枯水季节进行,采用土石围堰方案提供码头基础及主体工程施工所需的干地条件;全部水下工程完工后随水位升高逐步完成水上部分;

结合地质层高差与不均匀性以及地质完整均匀程度决定基床类别,基槽外表土先留护层,二次开挖时设置基床并直接浇筑混凝土垫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