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河道漂浮水生植物打捞清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0393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河道漂浮水生植物打捞清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工业自动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河道漂浮水生植物打捞清运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的水资源存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的现象,为此国内建设了一批以南水北调工程项目为首的调水输水系统。在河-渠-湖-库复杂调水网络输水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水生植物在其爆发期迅速生长,堵塞河道,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风险。为了保障调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设置水生植物打捞清运设备。通常情况下,水生植物打捞设施设在河流的闸口处,采用传统的拦网-抓斗打捞方式,这种方法效率低下,操作复杂,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看管,人力、物力消耗过大,有悖于清洁生产宗旨。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水生植物打捞困难和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河道漂浮水生植物打捞清运装置,实现河道中漂浮水生植物的自动化打捞清运,取代人工打捞,减少工人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运行稳定性,同时进行水生植物资源化预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河道漂浮水生植物打捞清运装置,包括:打捞装置,用于从河道中打捞水生植物;动力装置,用于为打捞装置提供动力;贮存装置,用于贮存由打捞装置从河道中打捞的水生植物;破碎装置,用于将贮存装置内的水生植物进行破碎,形成浆液状态;清运装置,用于将贮存装置内破碎的水生植物转运至储存池;其中,打捞装置一端伸入河道内,另一端与贮存装置相接,打捞装置上设置由有耙履带板和无耙履带板连接形成的履带,有耙履带板上设有用于打捞水生植物的耙,打捞装置2还连接动力装置,贮存装置内安装有破碎装置,贮存装置通过清运装置连接储存池。进一步的,所述打捞装置一端位于水面以下,打捞装置另一端位于水面以上,打捞装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45°进一步的,所述打捞装置伸入河道的一端连接收集装置,打捞装置另一端通过动力皮带传动连接动力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两个设置在打捞装置两侧用于收集河道中水生植物的金属板。进一步的,所述打捞装置两端分别设有链轮轴,所述每个链轮轴上安装有一个链轮,履带通过打捞装置两端的链轮传动。进一步的,所述打捞装置上设有若干个平行排列的履带,所述履带上设有若干个交替排布的有耙履带板和无耙履带板,打捞装置外围形成格栅,所述格栅的间距为20-50cm。进一步的,所述有耙履带板上间隔排布若干个耙,耙呈L形,位于贮存装置上且与打捞装置的交界处设有用于通过耙的矩形窗口,所述矩形窗口外围设有刃口。进一步的,所述打捞装置未伸入河道的一端位于贮存装置上方,贮存装置底部外侧设有为破碎装置提供动力的柴油机,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设置于贮存装置底部内侧的转轴502和安装于转轴上的叶片。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为柴油机,所述清运装置采用螺旋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a.该设备实现了持续运作、持续打捞,相比传统的拦网-抓斗打捞方式,不必等到水生植物大量堆积再进行打捞,可有效缓解河道闸门前水生植物大量堆积的现象,使河道畅通、整洁干净。b.该设备可自动化运作,减少所需操作人员的数量,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和稳定性。c.该设备集成水生植物破碎装置,可将打捞收集的水生植物破碎为浆液,并用螺旋泵将浆液状态的水生植物及时抽走,不必频繁地清空贮存装置,可减少操作人员工作量,并减小贮存装置所需的必要容积。d.水生植物在破碎后,可直接作为液体肥料,或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具有更高的产气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打捞装置、动力装置、贮存装置和破碎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发明履带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耙与贮存装置接触部分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打捞装置的俯视图;其中,1-收集装置;2-打捞装置;3-动力装置;4-贮存装置;5-破碎装置;6-清运装置;7-水面;201-耙;202-有耙履带板;203-无耙履带板;204-格栅;205-链轮轴;206-链轮;207-传动皮带;208-动力皮带;209-框架;401-矩形窗口;402-刃口;501-叶片;502-转轴;503-柴油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河道漂浮水生植物打捞清运装置包括收集装置1、打捞装置2、动力装置3、贮存装置4、破碎装置5和清运装置6。打捞装置2一端位于水面7以下,打捞装置2另一端位于水面7以上,打捞装置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45°,打捞装置2未伸入河道的一端位于贮存装置4的上方,打捞装置2伸入河道的一端连接收集装置1,打捞装置2另一端通过动力皮带208传动连接动力装置3。收集装置1用于实现漂浮水生植物的收集聚拢,并促进水生植物与打捞装置2的接触,打捞装置2用于从河道中打捞水生植物,动力装置3用于为打捞装置2提供动力,贮存装置4用于贮存从河道中打捞的水生植物,河道中的水生植物通过打捞装置2从河道中运输至打捞装置2的另一端进而掉落至打捞装置2下方的贮存装置4内,贮存装置4内安装有破碎装置5,破碎装置5用于将贮存装置4内的水生植物进行破碎,形成浆液状态,贮存装置4通过清运装置6连接储存池,清运装置6为螺旋泵,清运装置6用于将贮存装置4内浆液状态的水生植物转运至储存池,等待后续的资源化处理。收集装置1的主体采用金属板,包括两个设置在打捞装置2两侧用于收集河道中水生植物的金属板,为便于收集聚拢水生植物,本案选择将两金属板设计成夹角为120°,该夹角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两个金属板与框架209及打捞装置2均通过焊接连接。考虑到水生植物细长柔软的物理特性,打捞装置2采用改良的格栅除污机结构,打捞装置2上设置若干个平行排列的由有耙履带板202和无耙履带板203串联形成的履带,有耙履带板202和无耙履带板203数目各有若干个并交替排布在履带上,有耙履带板202上间隔排布若干个用于打捞水生植物的耙201,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履带、有耙履带板202、无耙履带板203和耙201的数目。耙201呈L形,用于收集打捞水生植物,使得水生植物能随着打捞装置2输送至贮存装置4,打捞装置2外围形成格栅204,格栅204的间距为20-50cm,用于拦下随水流运动的大部分水生植物。打捞装置2两端分别设有链轮轴205,每个链轮轴205上连接一个链轮206,打捞装置2两端的链轮轴205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皮带207传动,打捞装置2两端链轮206的转动带动履带运动,动力皮带208与打捞装置2未伸入河道一端的链轮206连接,打捞装置2通过动力皮带208传动连接动力装置3,动力装置3为柴油机,驱动打捞装置2进行打捞。打捞装置2通过底面的框架209连接贮存装置4。位于贮存装置4上且与打捞装置2的交界处8设有用于通过耙201的矩形窗口401,矩形窗口401外围设有凸起的锋利刃口402,在刃口402与耙201的的共同作用下,耙201上的水生植物受到剪力被切断,落入贮存装置4中。贮存装置4底部外侧设有为破碎装置5提供动力的柴油机503,破碎装置5包括设置于贮存装置4底部内侧的转轴502和安装于转轴502上的叶片501,以柴油机503为动力,将水生植物破碎为浆液,便于运输。清运装置6采用螺旋泵,将水生植物浆液送入岸上储存池,进行后续资源化处理,螺旋泵的倾斜角由贮存装置4与河岸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决定。本发明可安装于河道中各个位置,一般推荐安装于河流闸口处,水生植物爆发期时,打开装有该设备的闸口,水生植物顺着水流运动,在收集装置1的作用下,汇聚于打捞装置2前,并与打捞装置2接触,本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安装收集装置1。本案选取一小时为工作周期,如表1所示。打捞装置破碎装置清运装置0:00-0:450:15-0:25;0:40-0:500:50-1:00表1控制设备可选择电脑控制,特殊情况也可选择人工控制,工作周期根据实际河道情况进行调整,打捞装置2、破碎装置5和清运装置6间歇周期运行。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