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装置及其应用路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8098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防洪装置及其应用路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防洪装置及其应用路段。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国家,而且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很多地面高程都在洪水位以下,容易受到不同类型洪水威胁。有灾情隐患的堤坝往往有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长,采用传统的人工堆砌砂袋的方式费时、费力;现有同类应急堤坝也存在拼装程序繁琐,效率低,坝体长度短,可靠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洪装置及其应用路段,其可拆卸、可移动且具有较好防洪效果。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防洪装置,包括集水袋和设置在所述集水袋外部的两组折叠架,每组所述折叠架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立柱,相邻所述立柱由连接件连接,所述立柱底部设有滚动组件;所述集水袋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集水袋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结合件,和/或所述集水袋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二结合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结合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水袋的第一端部的凹槽和/或第一粘性件,所述第一结合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水袋的第二端部的凸起和/或第二粘性件,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相匹配。

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集水袋第一端部的立柱设有凹槽,设置在所述集水袋第二端部的立柱设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袋包括顶部、底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结合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水袋的顶部的滚筒,所述滚筒包括滚轴和缠绕在所述滚轴上的毡布。所述集水袋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分别设有一电动推杆,所述滚轴两端分别连接在一所述电动推杆固定端,所述毡布一端连接在所述电动推杆移动端,所述电动推杆控制打开或收起所述毡布。

进一步地,所述防洪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处理器、报警单元和/或设置在所述集水袋内部的充气装置,所述连接件可控伸缩。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防洪装置附近的当前水位。所述处理器,用于比较所述当前水位和存储的警戒水位,当所述当前水位达到所述警戒水位时,控制所述报警单元生成报警信号,控制所述连接件伸长,和/或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往所述集水袋内部充气,从而带动相邻所述立柱远离。

进一步地,所述防洪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水袋内部的气垫和至少一抽水装置,所述集水袋包括顶部和底部。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水泵和与所述水泵连接的水管,所述集水袋设有供所述水管穿设的通孔,所述水管一端伸出所述集水袋。所述气垫包括按照所述集水袋形状排列后连接为一体的多个子气垫。任一所述子气垫与至少一相邻子气垫的连接处设有延展孔,使得任一子气垫与至少一相邻子气垫导通;所述延展孔靠近所述集水袋的顶部。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洪装置的应用路段,所述防洪装置包括集水袋和设置在所述集水袋外部的两组折叠架,每组所述折叠架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立柱,相邻所述立柱由连接件连接,所述立柱底部设有滚动组件;所述集水袋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集水袋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结合件,和/或所述集水袋的第二端部设有第二结合件。

所述应用路段包括设置在地面上与所述防洪装置相匹配的滑道,所述滑道两边沿分别设有一组固定装置,每组所述折叠架中一立柱可拆卸连接在一所述固定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凹陷于地面或从地面凸起,所述滑道内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并行排列的固定孔,相邻所述固定孔的间距与所述防洪装置完全打开时相邻所述立柱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组件包括滚轮和滚轮控制组件;所述立柱可伸缩,内部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防洪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集水袋包括顶部和底部。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相邻所述立柱之间的当前距离。所述处理器,用于比较所述当前距离和存储的滚轮收起距离,当所述当前距离达到所述滚轮收起距离时,控制所述滚轮控制组件收起所述滚轮,及控制所述立柱朝所述集水袋底部方向伸长,从而所述立柱插入所述固定孔。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个或并行排列的多个固定柱,相邻所述固定柱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集水袋的长度相匹配;或在所述滑道上相邻所述固定柱之间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为“工”型,所述挡板形成的两个凹陷分别与所述集水袋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匹配。

本发明提供的防洪装置及其应用路段,通过立柱固定在其应用路段的滑道上,且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滑道紧密接触,多个防洪装置通过第一结合件和第二结合件,或应用路段上的衔接装置紧密衔接,从而多个防洪装置结合使用形成坚固的“防洪墙”,具有较好的防洪效果,且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防洪装置可拆卸连接在其应用路段的固定装置上,使用完成后可以完全搬移至其他位置,便于装置的维护、保管及更换;防洪装置仅在使用时打开,避免了现有堤坝或防洪墙等影响人们观赏风景的状况。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防洪装置的集水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防洪装置的气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A示出了图4所示的防洪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第一模块示意图;

图5B示出了图4所示的防洪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第二模块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A示出了图1所示的防洪装置的立柱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B示出了图1所示的防洪装置的立柱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7C示出了图1所示的防洪装置的立柱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7D示出了图1所示的防洪装置的立柱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7E示出了图1所示的防洪装置的立柱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所示的防洪装置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6所示的防洪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10A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洪装置的应用路段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0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洪装置的应用路段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防洪装置;200-防洪装置的应用路段;10-集水袋;11-第一结合件;12-第二结合件;13-通孔;20-抽水装置;21-水泵;22-水管;30-气垫;31-子气垫;311-通水孔;312-延展孔;313-充气装置;40-折叠架;41-立柱;411-套管;412-电动推杆;413-滚动组件;4131-滚轮;4132-滚轮控制组件;414-太阳能收集装置;415-距离传感器;416-立柱凸起;417-立柱凹陷;42-连接件;421-子连接件;4211-主控轴;4212-连接臂;50-自动化控制系统;51-处理器;52-存储器;53-获取单元;54-报警单元;541-生成模块;542-广播模块;543-无线通信模块;60-滑道;61-固定孔;70-固定装置;71-固定柱;80-衔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防洪装置及其应用路段进行更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给出了防洪装置及其应用路段的优选实施例。防洪装置及其应用路段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洪装置100,包括集水袋10和设置在集水袋10外部的两组折叠架4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洪装置100适用于堤坝建设路段等环境。本实施例中,当使用防洪装置100防洪时,通过推拉的方式将防洪装置100水平打开。

集水袋10的形状设置包括多种实施方式,可以是柱状结构,如立方体形状、圆柱状、多个立方体拼接形成的柱状,如“T”字形状等。下面以立方体形状的集水袋10为例进行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2所示,集水袋10为立方体形状,包括顶部、底部、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集水袋10由可折叠的柔性材料制成,优选地,具有很好的耐摩擦、耐晒等抗疲劳特性。集水袋10的体积,即长度、高度和宽度应当综合考虑防洪装置100的稳定性及其应用路段通常的洪水水势设置。可以理解,为了提高防洪装置100的稳定性,可以适当增加其宽度,降低其高度;同时,为了充分抵挡洪水的冲击,防洪装置100的高度不宜设置的太低。

折叠架40用于支撑集水袋10,及通过推拉的方式带动集水袋10打开或收回。两组折叠架40对称设置在集水袋10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本实施例中,折叠架40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立柱41。另一实施例中,相邻立柱41由连接件42连接。当然,为了提高防洪装置100美观性及外部平整性,折叠架40也可以设置在集水袋10内部,仅立柱41端部从集水袋10底部伸出,不过此时应十分注意集水袋10伸出立柱41处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立柱41整体固定在集水袋10内部或外部。立柱41可以由金属材料等制成,具有一定的硬度。立柱41的粗细,即截面直径可以根据立柱41的高度相应调节。本实施例中,立柱41可朝集水袋10底部方向伸缩。请一并参阅图7A、图7B、图7C和图7D所示,立柱41包括两节套管411和设置在内层的套管411内部的电动推杆412。内层的套管411连接在电动推杆412移动端。两节套管411套接在一起,电动推杆412带动套管411移动,从而带动立柱41伸缩。

本实施例中,立柱41端部设有滚动组件413。优选地,滚动组件413位于集水袋10底部所在平面下方,从而减少使用过程中对集水袋10的摩擦。滚动组件413包括滚轮4131和滚轮控制组件4132。滚轮控制组件4132用于连接立柱41和滚轮4131。

本实施例中,滚动组件413的设置位置包括两种实施方式。一种实施方式为滚动组件413可收起/落下,具体地,如图7A所示,当使用防洪装置100时,滚动组件413位于立柱41延长线上,这种方式立柱41可以更好的支撑集水袋10,从而增加防洪装置100的稳定性。对应地,如图7B所示,滚轮控制组件4132还用于控制收起或放下滚轮4131,从而避免影响对立柱41的伸缩。所述“收起”是指滚轮4131朝集水袋10方向上翻,从而降低集水袋10的水平高度;所述“放下”是指滚轮4131下落至立柱41延长线上,从而支撑集水袋10脱离地面及带动集水袋10滑动。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滚动组件413平行设置在立柱41靠近集水袋10一侧,如图7C和图7D所示,滚动组件413相对立柱41延长线更加靠近集水袋10,从而避免影响立柱41的伸缩。

另一实施例中,立柱41表面设有太阳能收集装置414,如太阳能电池板,从而为防洪装置100提供电能。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2为多条交叉的绷带和/或缆绳等,具有较强韧性。连接件42不仅用于连接相邻的立柱41,当防洪装置100应用于洪水较多或水势较急的环境时,还用于对集水袋10形成一定的卸力作用,减少立柱41的支撑负担,不至于使得集水袋10或气垫30不堪重负而变形,或因立柱41不堪重负使得防洪装置100不稳定。

当洪水严重或发生洪涝时,相关人员打开并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洪装置100,即拉动立柱41,使得相邻立柱41之间的距离增大,并对立柱41进行固定,从而进行防洪。

本实施例中,对防洪装置100的固定包括两种实施方式。一种实施方式为固定集水袋10第一端部,朝集水袋10第二端部方向延展,此时,所述第一端部为“固定部”,所述第二端部为“延展部”。另一种实施方式为固定集水袋10中间位置,即分别固定集水袋10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对称的两个立柱41,朝集水袋10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延展开来,此时,集水袋10中间位置为“固定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为“延展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防洪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集水袋10内部的抽水装置20和气垫30。

抽水装置20用于抽送防洪装置100附近的洪水至集水袋10内部。抽水装置20的设置不仅可以降低洪水水位,从而减少防洪装置100的防洪负担,还可以增加防洪装置100的稳固性,避免防洪装置100在防洪过程中左右摇摆。本实施例中,抽水装置20包括物理连接的水泵21和水管22。

水泵21设置在集水袋10内部。优选地,水泵21设置在集水袋10靠近顶部位置,可以有效避免水泵21浸水。当然,为了保证防洪装置100的稳定性,水泵21也可以设置在集水袋10靠近底部位置,此时需要注意对水泵21采取防水措施。进一步地,水泵21设置在靠近集水袋10固定部的一立柱41上,从而当使用防洪装置100时,水泵21并不随着集水袋10的展开而移动,从而集水袋10的负重,进一步保证防洪装置100的稳定性。水管22从集水袋10内部伸出。如图2所示,集水袋10设有供水管22穿设的通孔13。

气垫30用于盛装水泵21抽送的洪水。气垫30由可折叠的柔性材料制成,如帆布等。优选地,气垫30的形状、大小等于集水袋10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整个气垫30通过粘接等方式连接在集水袋10内壁上。

另一实施例中,气垫30靠近水泵21一端通过粘接等方式连接在集水袋10内壁上。请一并参阅图3所示,气垫30包括按照集水袋10形状排列后连接为一体的多个子气垫31。子气垫31为柱状结构,彼此紧靠连接,形成多个格区。子气垫31的轴向垂直于集水袋10底部所在平面。图3给出了3*6个方形的子气垫31排列及连接的示意图,当然,这仅是示例性的,子气垫31的数目、形状及排列可以根据需求自由设置,如1个立方体形状的子气垫31、1*8个矩形的子气垫31或4*7个三角形的子气垫31排列及连接,这里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靠近水泵21的一子气垫31在朝向水泵21一侧设有一通水孔311。任一子气垫31与至少一相邻的子气垫31的连接处设有延展孔312,任一子气垫31与至少一相邻的子气垫31导通,从而水泵21抽送的洪水可以从靠近集水袋10固定部沿着子气垫31的导通路径不断向集水袋10延展部流动,换句话说,当一子气垫31充满水时,靠近集水袋10延展部一侧的相邻及导通的子气垫31开始注水,从而集水袋10在气垫30充水作用下不断沿延展部方向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常发生洪涝的路段通常较长且弯曲,堤坝或防洪墙的建设应全方位的包围地势低洼处,才能进行系统有效的洪水防御。因此,实际应用中,通常需多个本发明提供的防洪装置100结合应用,这样,防洪装置100的固定和衔接对于防洪效果至关重要。当使用多个防洪装置100进行防洪时,相邻防洪装置100之间可拆卸的紧密连接,具体地,可以通过嵌入连接、粘接或搭接等方式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2所示,集水袋10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结合件11,第二端部设有第二结合件12。本实施例中,第一结合件11和第二结合件12的设置包括多种实施方式。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结合件11包括设置在集水袋10的第一端部的集水袋凹槽(图中未示),第二结合件12包括设置在集水袋10的第二端部的集水袋凸起(图中未示)。集水袋凹槽和集水袋凸起相匹配。集水袋凹槽和集水袋凸起的设置可以是通过改变集水袋10的形状实现,也可以是分别连接在集水袋10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凹形装置和凸起装置。集水袋凹槽和集水袋凸起的形状及大小可以根据需求自由设置。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结合件11和第二结合件12分别为设置在集水袋10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两个粘性件(图中未示)。粘性件可以是粘带或磁铁等具有吸附粘接功能的部件。可以理解,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前面两种实施方式结合,即集水袋凹槽和集水袋凸起端部均设有一粘性件,从而更加牢固的结合两个防洪装置100。

优选地,请一并参阅图7E所示,本实施例中,每组折叠架40中靠近集水袋10第一端部的一立柱41设有立柱凸起416,每组折叠架40中靠近集水袋10第二端部的一立柱41设有立柱凹陷417。立柱凸起416和立柱凹陷417相匹配。

为了描述方便,将相邻连接的两个防洪装置100分别称为第一防洪装置100和第二防洪装置100。可以理解,当第一防洪装置100和第二防洪装置100完全打开时,第一防洪装置100第一端部的集水袋凸起嵌入第二防洪装置100第二端部的集水袋凹槽,和/或第一防洪装置100第一端部的粘性件与第二防洪装置100第二端部的粘性件粘合,同时,第一防洪装置100第一端部的立柱凸起416嵌入第二防洪装置100第二端部的立柱凹陷417,从而紧密连接相邻防洪装置100,防止存在缝隙而漏水,对防洪效果产生影响。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使得相邻防洪装置100之间更加紧密结合,避免相邻防洪装置100结合处漏水对防洪效果造成影响,请一并参阅图另一实施例中,集水袋10的第一端部设有一滚筒(图中未示)。滚筒包括滚轴和缠绕在滚轴上的毡布。滚轴为表面光滑的直杆。毡布一面为粘性材料,另一面为防水材料。对应地,集水袋10顶部设有粘性材料。

集水袋10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分别设有一电动推杆(图中未示)。电动推杆对称设置在集水袋10顶部。电动推杆固定端连接毡布一端,电动推杆移动端连接滚轴。电动推杆控制毡布朝向防洪装置100端部展开,或控制毡布收起。具体地,电动推杆控制滚轴转动,使得毡布朝另一防洪装置100展开。当毡布展开时,毡布的粘性材料一面与集水袋10顶部的粘性材料粘合,从而毡布紧密搭接在两个防洪装置100;同时,毡布的防水材料一面背向防洪装置100,从而防止洪水从两个防洪装置100衔接处渗透。

当使用完成后,防洪装置100可以完全搬移至其他位置,不仅便于装置的维护、保管及更换,也避免了对正常交通造成影响。此外,防洪装置100内的洪水可以用于灌溉或冲洗赃物等。例如,抽送防洪装置100内的洪水至洒水车内,从而利用洪水喷洒马路或浇灌植物等。

实施例2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同实施例1提供的防洪装置100,包括集水袋10,设置在集水袋10内部的抽水装置20和气垫30,以及设置在集水袋10外部的两组折叠架40。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洪装置100还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50。自动化控制系统50设置在集水袋10内部。自动化控制系统50的设置应注意密封防水,优选地设置在集水袋10和气垫30形成的缝隙中。

自动化控制系统50用于根据检测的防洪装置100附近洪水状况生成报警信息,以提示相关人员打开及固定防洪装置100。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5所示,自动化控制系统50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获取单元53和报警单元54。存储器52、获取单元53和报警单元54均与处理器51电性连接。

获取单元53用于获取防洪装置100附近的当前水位。

具体地,处理器51控制获取单元53周期性获取防洪装置100附近的当前水位。获取单元53可以是压力阀、水位传感器等,直接检测防洪装置100附近的当前水位,也可以是无线通信装置等,接收来自水位监控端测得的防洪装置100附近的当前水位。

报警单元54用于生成报警信号。

具体地,处理器51比较检测的当前水位和存储器52存储的警戒水位。当所述检测的当前水位达到所述警戒水位时,处理器51控制报警单元54生成报警信号。这里,报警单元54包括两种实施方式。如图5A所示,一种实施方式报警单元54包括生成模块541和广播模块542,处理器51控制生成模块541生成报警信号,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报警信号为存储的用于提示相关人员打开防洪装置100的语音信息,处理器51控制广播模块542广播该报警信号。如图5B所示,另一种实施方式报警单元54包括生成模块541和无线通信模块543,处理器51控制生成模块541生成报警信号,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报警信号为存储的提示相关人员打开防洪装置100的文本、语音或图片等信息,处理器51控制无线通信模块543发送该报警信号至控制端。

当相关工作人员接收到报警信号时,相关人员打开并固定防洪装置100进行防洪。具体地,相关人员拉动立柱41,增大相邻立柱41之间的距离,并对立柱41并进行固定,从而展开防洪装置100。优选地,在打开防洪装置100过程中,处理器51响应相关人员的装置打开操作,控制充气装置313进行充气,从而加快装置打开速度。在打开防洪装置100后,如果需要多个防洪装置100结合进行防洪时,对相邻防洪装置100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当防洪装置100附近的当前水位达到所述警戒水位时,处理器51还控制水泵21抽送洪水至气垫30内。此时靠近水泵21的一子气垫31在注水过程中不断膨胀,当该子气垫31充满水时,与该子气垫31导通的子气垫31开始注水,如此重复,集水袋10在气垫30冲水作用下慢慢展开,从而气垫30在集水袋10内部慢慢展开,最终气垫30充满整个集水袋10。

实施例3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同实施例1提供的防洪装置100,包括集水袋10,设置在集水袋10内部的抽水装置20和气垫30,以及设置在集水袋10外部的两组折叠架40。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立柱41内部设有距离传感器415。距离传感器415用于检测该立柱41与靠近集水袋10一侧的相邻立柱41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2可控伸缩。请一并参阅图8所示,连接件42包括多个子连接件421,子连接件421包括主控轴4211和连接在主控轴4211上的四个连接臂4212。主控轴4211控制调节连接至同一立柱41的两连接臂4212之间的夹角,从而调节相邻立柱41之间的间距。当然,连接件42还可以为其他实施方式,这里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任一子气垫31内部在靠近集水袋10顶部一端设有一充气装置313(图中未示)。充气装置313用于给子气垫31充气,从而使得子气垫31膨胀,增强防洪装置100的稳定性,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防洪装置100的美观性。更重要的是,气垫30在充气装置313的充气作用下膨胀,促使集水袋10在气垫30膨胀作用下不断打开,从而推动立柱41相互远离,减少连接件42伸缩的阻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洪装置100还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50。自动化控制系统50设置在集水袋10内部。自动化控制系统50的设置应注意密封防水,优选地设置在集水袋10和气垫30形成的缝隙中。

自动化控制系统50用于根据附近洪水状况或远端控制,自动打开或收回防洪装置100,进行防洪。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式,防洪装置100即使在未使用状态下,也固定在应用路段,即靠近集水袋10固定部的两立柱41固定在地面。这样,当发生洪水时,防洪装置100自动打开,可以根据附近洪水水势状况更加及时的利用该装置进行防洪,同时减少了相关人员的工作负担。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9所示,自动化控制系统50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和获取单元53。存储器52和获取单元53均与处理器51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水泵21、充气装置313、电动推杆412、主控轴4211及距离传感器415也均和处理器51电性连接。

获取单元53用于获取防洪装置100附近的当前水位。

具体地,处理器51控制获取单元53周期性获取防洪装置100附近的当前水位。获取单元53可以是压力阀、水位传感器等,直接检测防洪装置100附近的当前水位,也可以是无线通信装置等,接收来自水位监控端测得的防洪装置100附近的当前水位。

处理器51用于当所述检测的当前水位达到所述警戒水位时,控制打开及固定防洪装置100。

具体地,处理器51比较检测的当前水位和存储器52存储的警戒水位当所述检测的当前水位达到所述警戒水位时,处理器51控制每一子连接件42上的主控轴4211减小相邻连接臂4212之间的夹角,从而增大相邻立柱41之间的距离,及控制充气装置313往集水袋10内部充气,从而推动滚动组件413朝集水袋10延展部滚动,从而逐渐打开集水袋10,任一组折叠架40直线展开。

距离传感器415用于检测该立柱41与相邻立柱41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处理器51控制距离传感器415检测该立柱41与相邻立柱41之间的距离。处理器51比较每一距离传感器415检测的距离和存储的延展距离。当检测的距离均达到所述延展距离时,表示防洪装置100完全打开,处理器51控制充气装置313停止充气,及控制水泵21抽送洪水至气垫30内。此时靠近水泵21的一子气垫31在注水过程中不断膨胀,当该子气垫31充满水时,与该子气垫31导通的子气垫31开始注水,如此重复,集水袋10在气垫30冲水作用下慢慢展开,从而气垫30慢慢展开。换句话说,只有当防洪装置100完全打开及固定时,才开始抽送洪水,避免洪水的冲击力对防洪装置100的稳固性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当需要多个防洪装置100结合进行防洪时,一防洪装置100完全打开时与另一防洪装置100相撞,从而相邻连接。为了描述方便,将相邻连接的两个防洪装置100分别称为第一防洪装置100和第二防洪装置100。可以理解,当第一防洪装置100和第二防洪装置100完全打开时,第一防洪装置100第一端部的集水袋凸起嵌入第二防洪装置100第二端部的集水袋凹槽,和/或第一防洪装置100第一端部的粘性件与第二防洪装置100第二端部的粘性件粘合,同时,第一防洪装置100第一端部的立柱凸起416嵌入第二防洪装置100第二端部的立柱凹陷417,从而紧密连接相邻防洪装置100,防止存在缝隙而漏水,对防洪效果产生影响。

优选地,另一实施例中,获取单元53还用于接收来自控制端的装置打开/收回指令。

具体地,当使用防洪装置100时,处理器51控制获取单元53接收来自控制端的装置打开指令。处理器51响应装置打开指令,控制每一子连接件42上的主控轴4211减小相邻连接臂4212之间的夹角,从而增大相邻立柱41之间的距离,及控制充气装置313往集水袋10内部充气,从而推动滚动组件413朝集水袋10延展部滚动,从而逐渐打开集水袋10。

进一步地,当防洪装置100使用完成后,处理器51控制获取单元53接收来自控制端的装置收回指令。处理器51响应装置收回指令,控制每一子连接件42上的主控轴4211增大相邻连接臂4212之间的夹角,从而减小相邻立柱41之间的距离,带动滚动组件413朝集水袋10固定部滚动,从而逐渐收回集水袋10。这样,防洪装置100仅在使用时打开,而平时都是收起状态,减少了对人们观赏风景的影响。

实施例4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洪装置的应用路段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洪装置的应用路段200,包括设置在路面的与防洪装置100匹配的滑道60和对称设置在滑道60两边缘的固定装置70。

其中,防洪装置100如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滑道60用于限定防洪装置100打开或收回的轨迹。请一并参阅图10A和图10B所示,滑道60可以是设置在地面的凹陷,也可以是凸出地面的轨道。滑道60的形状、宽度和长度分别与防洪装置100底部的形状、宽度和长度相匹配。滑道60的设置可以提高防洪装置100稳定性。

进一步地,滑道60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并行排列的固定孔61。固定孔61可以是设置在地面的凹坑,孔洞等。另外,固定孔61的形状和孔径分别与立柱41的形状及孔径相匹配。相邻固定孔61的间距与防洪装置100完全打开时相邻立柱41的间距相匹配。

当防洪装置100打开时,防洪装置100分别向延展部方向延展,处理器51控制任一立柱41内的距离传感器415获取该立柱41与相邻立柱41之间的距离,及比较每一距离传感器415检测的距离和存储的延展距离。当任一立柱41与相邻立柱41之间的距离时,处理器51控制滚轮控制组件4132控制收起滚轮4131,及控制立柱41朝固定孔61方向伸长,从而立柱41逐个落入对应的固定孔62,防洪装置100在自身重力及其内部盛装的洪水的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防洪装置100底部与滑道30紧密接触,避免了防洪装置100底部与滑道30之间存在缝隙而渗水。

固定装置70用于固定立柱41,从而固定防洪装置100。具体地,防洪装置100与固定装置70可拆卸连接,便于对防洪装置100进行维护、保管和更换。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70包括一个或并行排列的多个固定柱71。相邻固定柱71之间的距离与防洪装置100的长度相匹配。一防洪装置100的两组折叠架40中对称的两个立柱41分别与对称的两个固定柱71抱合或咬合。优选地,防洪装置100中间的立柱41固定在固定柱71上,从而防洪装置100对称夹设在两固定柱71之间,这样固定柱71可以对防洪装置100均匀施力,利于增加防洪装置100的稳定性。

优选地,另一实施例中,应用路段200还包括设置在滑道60上的衔接装置80。衔接装置80设置在两相邻固定柱71之间。

衔接装置80用于连接两相邻防洪装置100。当需要多个防洪装置100结合进行防洪时,两个相邻的防洪装置100在完全打开时相撞,从而相邻连接。为了描述方便,将相邻连接的两个防洪装置100分别称为第一防洪装置100和第二防洪装置100。可以理解,衔接装置80设置在第一防洪装置100和第二防洪装置100衔接处。本实施例中,衔接装置80的设置包括多种实施方式。

具体地,一种实施方式中,衔接装置80为竖直设置在滑道60上的拱门及设置在拱门上的搭接控制组件(图中未示)。搭接控制组件内收容有毡布。同实施例1设置在滚轴上的毡布,这里的毡布一面为粘性材料,另一面为防水材料。对应地,集水袋10顶部设有粘性材料。搭接控制组件朝向滑道60一侧设有开口。搭接控制组件控制打开或收起毡布。

当第一防洪装置100和第二防洪装置100完全打开时,第一防洪装置100第一端部的集水袋凸起嵌入第二防洪装置100第二端部的集水袋凹槽,和/或第一防洪装置100第一端部的粘性件与第二防洪装置100第二端部的粘性件粘合,第一防洪装置100第一端部的立柱凸起416嵌入第二防洪装置100第二端部的立柱凹陷417。同时,处理器51控制搭接控制组件展开毡布,并搭接在第一防洪装置100和第二防洪装置100衔接处。当毡布展开时,毡布的粘性材料一面与集水袋10顶部的粘性材料粘合,从而毡布紧密搭接在两个防洪装置100;同时,毡布的防水材料一面背向防洪装置100,从而防止洪水从两个防洪装置100衔接处渗透,具有较好的防洪效果。容易发现,这种方式可以免去防洪装置100中滚筒及电动推杆的设置。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衔接装置80为设置在滑道60上的挡板83。挡板83为“工”型结构,换句话说,挡板83包括两个背对设置的凹陷。挡板83上的两个凹陷分别与集水袋10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匹配。当第一防洪装置100和第二防洪装置100完全打开时,第一防洪装置100第一端部嵌入挡板83一凹陷中,第二防洪装置100第二端部嵌入挡板83另一凹陷中,从而紧密连接相邻防洪装置100,防止存在缝隙而漏水,对防洪效果产生影响。容易发现,这种方式可以免去防洪装置100中第一结合件11和第二结合件12,以及立柱凸起416和立柱凹陷417的设置。

另一实施例中,防洪装置的应用路段200包括设置在路面的与防洪装置100匹配的收纳槽(图中未示)。事实上,收纳槽也是设置在地面的凹陷,只是这里的凹陷相对滑道60中的凹陷深度要大,因为收纳槽要能够收纳整个防洪装置100。防洪装置100的每一立柱41端部固定在收纳槽内。这种实施方式中,立柱41一端可朝集水袋10顶部方向伸缩。当防洪装置100未被使用或使用完毕时,立柱41缩短,带动集水袋10收纳于收纳槽内,使得集水袋10顶部与地面平齐。当使用防洪装置100时,这种方式使得防洪装置100的使用可以免受地面覆盖物,如垃圾等的影响。即使防洪装置100顶部存在垃圾,立柱41伸长,带动集水袋10向上伸出地面,从而推开垃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洪装置,通过立柱固定在其应用路段的滑道上,且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滑道紧密接触,多个防洪装置通过第一结合件和第二结合件,或应用路段上的衔接装置紧密衔接,从而多个防洪装置结合使用形成坚固的“防洪墙”,具有较好的防洪效果,且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防洪装置可拆卸连接在其应用路段的固定装置上,使用完成后可以完全搬移至其他位置,便于装置的维护、保管及更换;防洪装置仅在使用时打开,避免了现有堤坝或防洪墙等影响人们观赏风景的状况。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