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844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蓄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水资源消耗的日益增加和水污染的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人类经济发展,威胁人类生存安全的一个严重问题,所以能够合理的运用我们身边的水资源十分的重要,比如雨水的回收循环利用,现有技术中对于雨水的回收已有了多种运用方式。

如专利申请文本上公开的一种雨水回收循环利用装置(申请号:201520228552.8),包括收集池和多个通过管道依次与收集池连接的雨水处理池,此种雨水回收循环利用装置的收集池中还设有格栅,可以对收集池中的垃圾和雨水之间进行隔离,以防止垃圾也进入到雨水处理池中,对雨水的过滤等处理造成影响。但是只是在收集池上端加入格栅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当格栅上的垃圾较多时,将会造成格栅上的网格孔被堵塞,此时将无法使雨水顺利的通过格栅进入收集池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不会对雨水的过滤处理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不会造成收集池上通水孔堵塞的雨水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雨水回收装置,包括雨水收集池和过滤池,过滤池的池壁上设有多个与雨水收集池相通的过滤孔,过滤池远离雨水收集池一端的池壁上设有多个排水孔,雨水收集池上的一端设有供漂浮垃圾存放的储物箱,储物箱的上端设有开口端,雨水收集池内设有带通水孔的过滤板,所述雨水收集池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有两对支撑台,支撑台上均设有带转轴的驱动电机,转轴上卷绕有绳索,绳索远离转轴的一端均通过连接装置与过滤板连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漂浮垃圾和雨水一起进入雨水收集池中后,同时启动驱动电机,使转轴同时正转,从而同时带动绳索向上运动,此时,过滤板在绳索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并逐渐脱离水面,上升至雨水收集池的上方,雨水通过通水孔落在雨水收集池内,漂浮垃圾则积留在过滤板上,当过滤板上升至储物箱的上方时,靠近储物箱的一对驱动电机停止工作,远离储物箱的一对驱动电机继续工作,并带动过滤板远离储物箱的一端继续上移,当过滤板呈一定角度斜置在雨水收集池上方时,驱动电机停止工作,此时过滤板在雨水收集池的上方逐渐向有储物箱的一端倾斜,从而使得积留在过滤板上的漂浮垃圾由于重力沿过滤板滑落至储物箱中,实现了过滤板上漂浮垃圾的清除,用简单的方式实现了对雨水收集中的漂浮垃圾的清除,避免了漂浮垃圾在雨水收集池中出现收集池上通水孔堵塞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过滤板上沿长度方向两端的连接孔和设置于绳索上远离驱动电机一端的挂钩,所述挂钩贯穿连接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挂钩的连接装置可以有效的实现绳索与过滤板之间的连接,并且能保证连接牢固可靠的同时也能实现随时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板靠近储物箱的一端和开口端靠近过滤板的端边上均设有固定轴,所述两固定轴之间转动连接有带通水孔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边端均通过套筒转动连接在固定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有了连接板的设置后,可以使得连接板与过滤板一起向上移动,从而消除了储物箱与过滤板之间的间隙,使得过滤板上的漂浮垃圾更加顺利的滑落至储物箱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板上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以及连接板远离储物箱和过滤板的两端均设有挡板,所述连接孔均设置在过滤板的挡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有了挡板的设置后,可以有效防止过滤板上的漂浮垃圾在滑落至储物箱的过程中,出现从过滤板或连接板的两边端处掉落进雨水收集池内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板上设有多个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孔的设置可以使得在过滤板在上升时,过滤板上所积留的雨水可以同时通过通水孔和透水孔全面快速的流落在雨水收集池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板的底端远离储物箱的一端设有防水震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震动电机工作时所产生的震动力可以使得过滤板上的漂浮垃圾产生较大的移动力,从而使得漂浮垃圾更顺利的进入储物箱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转轴上均设有两个挡盘,所述绳索卷绕在两个挡盘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绳索设置在挡盘内后,可以有效防止绳索在转轴的作用下进行收起的工作,即绳索卷绕在转轴上时出现绳索从转轴上脱离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孔的内圆周壁与挂钩之间设有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设置了橡胶圈后,可以避免挂钩与连接孔的之间的长期接触并出现两者都有磨损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池内种植有供污水净化的植物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绿色环保的植物进行生物过滤,从而可以使得雨水的过滤更加纯净,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池两端的内部设有活性炭层,所述植物床在活性炭层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层可以对雨水中的一些杂质进行吸附,从而可以使得最终得到的雨水更加的纯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作用;

2、可以防止漂浮垃圾在雨水收集池中的堵塞现象;

3、可以对雨水收集池中的漂浮垃圾进行自动清除;

4、可以对雨水、污水进行有效的过滤,实现变废为宝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过滤板水平处于雨水收集池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中过滤板处于完全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过滤板水平处于雨水收集池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是实施例2中过滤板处于完全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3中过滤板池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雨水收集池;2、过滤池;21、过滤孔;22、排水孔;23、植物床;24、活性炭层;3、储物箱;31、开口端;4、过滤板;41、通水孔;5、支撑台;51、驱动电机;511、转轴;5111、挡盘;512、绳索;6、连接装置;61、连接孔;62、挂钩;63、橡胶圈;7、固定轴;8、连接板;81、套筒;9、挡板;91、透水孔;10、防水震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雨水回收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可以供雨水储存的雨水收集池1,雨水收集池1旁设有可以使雨水得到过滤净化的过滤池2,过滤池2的池壁上设有多个供雨水收集池1中的雨水流入的过滤孔21,过滤池2另一端的池壁上设有多个供过滤后的水源排出的排水孔22;当在下雨的天气里,雨水沿地面可以流入雨水收集池1中,在此过程中,地面上的垃圾也会随雨水一起流入雨水收集池1中,从而将会对过滤池2池壁上的通水孔41造成堵塞的现象,所以此时对于雨水收集池1中的垃圾进行及时的清理十分的重要。

此时,如图1或3所示,在雨水收集池1上的一端设有一个可以储放垃圾的储物箱3,储物箱3的上表面有开口端31,在雨水收集池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对称设有两对支撑台5,在每个支撑台5上分别放置了一个带有转轴511的驱动电机51,每根转轴511上均设置了一对挡盘5111,在挡盘5111之间卷绕固定有绳索512,与此同时,在雨水收集池1中设有一个带通水孔41的过滤板4,每根绳索512远离转轴511的一端与过滤板4之间通过连接装置6连接固定,如图2所示,连接装置6即为设置在过滤板4上沿长度方向两端的连接孔61,以及设置在绳索512远离转轴511一端的挂钩62,挂钩62连接在连接孔61内。

在一般状态下,驱动电机51均没有工作,此时过滤板4水平放置在雨水收集池1内,如图1所示,当漂浮垃圾随雨水一起进入雨水收集池1中后,雨水透过过滤板4落在雨水收集池1内,漂浮垃圾则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同时启动雨驱动电机51,使得转轴511同时开始正转,此时,卷绕在转轴511上的绳索512在驱动电机51的带动下沿转轴511的正转也逐渐一圈圈的缠绕在转轴511上,此时,绳索512逐渐缠绕于转轴511上时,也就意味着绳索512所下垂的长度变小,此时与绳索512相连的过滤板4在绳索512的运动下,向上移动升起,并逐渐脱离水面升起至雨水收集池1的上方,当过滤板4脱离雨水后,雨水透过过滤板4上的通水孔41可以继续积留在雨水收集池1中,而漂浮垃圾则积留在过滤板4的表面上,当过滤板4逐渐升至储物箱3的上端时,与储物箱3相近的两驱动电机51停止工作,远离储物箱3的两驱动电机51继续工作,此时,将会出现过滤板4在雨水收集池1的上方呈一定的倾斜角度放置,且靠近储物箱3的一端为低端,远离储物箱3的一端为高端,如图3所示。

此时过滤板4上所积留的漂浮垃圾在过滤板4上将会因为自重向由高处向低处滑落,即这些漂浮垃圾将会沿着过滤板4的表面逐渐滑落至过滤板4的低端处,由于此时储物箱3就在过滤板4的下方,所以此时这些漂浮垃圾即可以直接沿过滤板4滑落至储物箱3内,实现了对过滤板4上漂浮垃圾的自动清除工作,此时雨水收集池1中所积留的雨水即可顺利的通过过滤孔21进入过滤层中进行过滤后由排水孔22排出

当过滤板4上的漂浮垃圾清除完成后,驱动电机51工作,转轴511反转,转轴511上所卷绕的绳索512开始被卷出转轴511,从而带动过滤板4向下移动,并逐渐移动至雨水收集池1中,等待下一次的垃圾清除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当过滤池2向上移动脱离水面后,过滤板4上所积留的漂浮垃圾会由于在水的带动下沿过滤板4的几个边端处滑落至雨水收集池1中,所以此时在过滤板4的除了靠近储物箱3的一端处均设置了挡板9的结构,如图1或3所示,可以有效防止漂浮垃圾的滑落,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这些挡板9的设置不会影响雨水从过滤板4上的筛落,所以,此时在挡板9上又设置了多个透水孔91,可以有效使得过滤板4在脱离水面时,雨水能够快速顺利的从透水孔91和过滤板4上的通水孔41中滴落进雨水收集池1中,在有了挡板9的设置后,连接孔61即可直接设置在挡板9上。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过滤板4是通过绳索512上的挂钩62与过滤板4之间的连接后,再通过驱动电机51的动力实现在雨水收集池1上方的移动的,所以此时挂钩62将会钩嵌在连接孔61内并与连接孔61之间形成不小的摩擦,长时间以后将会造成两者的磨损,从而使得挂钩62对过滤板4的支撑力产生影响,所以此时在挂钩62与连接孔61的内圆周壁之间加设了橡胶圈63的设置,如图2所示,从而可以避免挂钩62与连接孔61内壁之间的直接接触,橡胶圈63有着很好的弹性和密封性,在不影响挂钩62对过滤板4的支撑作用的同时,也使得挂钩62在连接孔61内的钩嵌更加的牢固可靠,并且也减少了挂钩62与连接孔61内壁的磨损。

实施例2:一种雨水回收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当过滤板4在雨水收集池1的上方呈一定倾斜角度放置后,过滤板4与储物箱3的开口端31之间的连接会存在一定的间隙,此时,漂浮垃圾在从过滤板4上向低端滑落时有可能出现从间隙中再次掉落至雨水收集池1中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此时在过滤板4靠近储物箱3的一边端上,和开口端31靠近过滤板4的边端上均设置了一个固定轴7,如图5和6所示,并且在过滤板4与开口端31之间连接了一个也带通水孔41的连接板8,连接板8的两边端通过套筒81的设置分别连接在固定轴7上;此时也就意味着连接板8的可以分别围绕开口端31处固定轴7和过滤板4端处的固定轴7转动。

在一般状态下,如图4所示,驱动电机51均没有工作,过滤板4水平放置在雨水收集池1内时,连接板8也会垂挂在雨水收集池1中;当驱动电机51工作,过滤板4逐渐上升时,与连接板8相连接的过滤板4的一端将会带动连接板8的一端也向上升起,当连接板8上升至极限位置时,此时靠近储物箱3的驱动电机51停止工作,另一端的驱动电机51继续工作,并上升至一定位置后,保证过滤板4在雨水收集池1上倾斜放置,此时,连接板8的一端与过滤板4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开口端31相连,并在雨水收集池1上方也呈倾斜状放置,这样一来,即可以消除储物箱3与过滤板4之间的缝隙,使得漂浮垃圾在过滤板4上能够顺利的滑落至储物箱3中,如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8的另外两边端也有带透水孔91的挡板9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漂浮垃圾顺利的进入储物箱3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过滤板4的底端远离储物箱3的一端还设有防水震动电机10,如图5所示,防水震动电机10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力,从而可以使过滤板4上的漂浮垃圾在震动力的作用下,产生逐步远离防水震动电机10的位移,从而避免了一些较小的垃圾卡嵌在通水孔41中的情况,又进一步实现漂浮垃圾进入储物箱3中。

实施例3:一种雨水回收装置,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上述的过滤池22具体为一个种有植物的植物床23,这些植物的选择可以多样化,比如可以选择种植芦苇;并且在植物床23的两端均设有活性炭层24,可以对雨水中较细小的杂质进行初步的吸附,在经过活性炭层24的过滤后的雨水进入植物床23中,此时芦苇将对雨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净化,使得雨水足够的纯洁,经过芦苇净化的雨水将再经过一次活性炭层24的过滤,最终由排水孔22排出,此时的雨水将十分的纯净,可以用于小区内的池塘景观等情景下,且能够长期保持无污染的状态,实现了污水的变废为宝的功用。

具体实施方式:驱动电机51工作,转轴511正转,过滤板4在绳索512的带动下在雨水收集池1中向上移动,并逐渐脱离水面,雨水通过通水孔41和透水孔91落入雨水收集池1内,漂浮垃圾积留在过滤板4上,在驱动电机51的作用下,过滤板4倾斜放置在雨水收集池1的上方,此时防水震动电机10工作,漂浮垃圾在自重和防水震动电机10的作用下,沿过滤板4向储物箱3中滑落,此时在连接板8、挡板9的作用下,漂浮垃圾顺利的进入储物箱3中;此时雨水收集池1中的雨水即可顺利的通过过滤孔21进入过滤池2中经过活性炭和植物床23的过滤后,再排出并进行资源利用。

当过滤板4上的漂浮垃圾清除完成,驱动电机51工作,转轴511反转,过滤板4在绳索512的带动下向下移动,并再次沉入雨水收集池1中,等待下一次的垃圾清除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