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土防护用柔性护坡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5152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土流失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土防护用柔性护坡伞,属于防止水土流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矿山、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中,经常伴有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开挖破坏原生植被,造成边坡裸露,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传统的刚性护坡如混凝土护坡、砌石护坡、水泥挡墙,由于表面无绿化,无法阻隔和吸收地表径流携带的污染物如悬浮颗粒如、氮、磷等营养盐,同时景观效果差,破坏自然的生态系统;半刚性边坡如石笼网护坡,由于装填石头,也没有土壤,无植被,也无法解决环境问题;大型框格护坡虽然可进行绿化和植被覆盖,但是混凝土框格阻断了相邻框格的联系,同时,混凝土框格仍然有较大的边框面积,对地表径流的阻滞作用效果较差; 柔性护坡如生态袋等,只适用于低缓边坡,高陡边坡安全性低,对高强度的剪切力瞬时冲刷时,容易导致整体坍塌;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819222.6,公开了了一种柔性护坡装置,包括整体的蜂窝状格栅矩阵、位于格栅矩阵各个连接点上的圆柱形闭合圈,以及锚杆、过滤垫层、植被组成。整体蜂窝状格栅矩阵由正六边形蜂窝状网格组成,圆柱形闭合圈上填土,土内种植植被,锚杆穿过圆柱形闭合圈;装置为三维护坡、柔性护坡、立体护坡、高密度阻隔水土流失,成本低廉、安装维护方便,在生态修复领域有较大的应用空间;但其运输和铺设都比较繁琐,植被成长比较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土防护用柔性护坡伞,能实现折叠和展开,便于运输和安装,通过护坡面能够保护坡面,同时其能够发展成草坪,达到好的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水土防护用柔性护坡伞,包括圆柱筒,所述圆柱筒上侧外表面粘结有圆心处中空的护坡面;所述护坡面正面间隔安装有多条伞骨;所述伞骨一端铰接到圆柱筒顶面;所述伞骨另一端安装有坡钉。安装时,握住圆柱筒下部,张开护坡面,使护坡面贴合坡面;并用脚掌施力圆柱筒,使圆柱筒嵌入到坡面内;通过坡钉与坡面嵌合,保证安装稳定性,同时其能够实现折叠运输。

进一步地,所述护坡面包括垫植生垫层,及安装于垫植生垫层上的种子层,通过种子层能够快速长成草坪,保证水土防护效果。

再进一步地,所述种子层包括种子网层,及安装于种子网层内侧的基质和施播层,施播层和基质能够给施播层内侧的种子提供营养。

进一步地,所述护坡面正面贴合有一椰纤维网层,其能够提高坡面防护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护坡面中部嵌合有固定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水土防护用柔性护坡伞,通过伞骨能实现折叠和展开,便于运输和安装,通过护坡面能够保护坡面,同时其能够发展成草坪,达到好的防护效果,防止水土流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土防护用柔性护坡伞,包括圆柱筒1,所述圆柱筒1上侧外表面粘结有圆心处中空的护坡面2;所述护坡面2正面间隔安装有多条伞骨3;所述伞骨3一端铰接到圆柱筒1顶面;所述伞骨3另一端安装有坡钉4安装时,握住圆柱筒1下部,张开护坡面2,使护坡面2贴合坡面;并用脚掌施力圆柱筒1,使圆柱筒1嵌入到坡面内;通过坡钉与坡面嵌合,保证安装稳定性,同时其能够实现折叠运输。

所述护坡面2包括垫植生垫层5,及安装于垫植生垫层5上的种子层6,通过种子层6能够快速长成草坪,保证水土防护效果。

所述种子层6包括种子网层,及安装于种子网层内侧的基质和施播层,施播层和基质能够给施播层内侧的种子提供营养。

所述护坡面2正面贴合有一椰纤维网层8,其能够提高坡面防护效果。

所述护坡面2中部嵌合有固定钉7。

本实用新型的水土防护用柔性护坡伞,通过伞骨能实现折叠和展开,便于运输和安装,通过护坡面能够保护坡面,同时其能够发展成草坪,达到好的防护效果,防止水土流失。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