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绿化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5148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绿化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绿化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绿化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实际进行交通、水利、矿山、电力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裸露坡面,这些裸露的坡面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破坏,而且还存在着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隐患,从而影响主体工程的安全稳定。另外,这些在高速公路两侧存在的裸露坡面,容易使得司机在开车行驶时产生视觉疲劳的问题。目前,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既需要考虑边坡的稳定问题,有需要考虑边坡与边坡所处环境的生态和谐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裸露边坡所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边坡绿化防护结构,可以很好地缓解由于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并且还可以很好的解决司机在高速公路开车行驶时,所产生的视觉疲劳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边坡绿化防护结构,包括锚索1、混凝土框梁2、可降解格栅3、竹框笼4、锚钉5、铁丝网6、挂钩7、营养基层8;所述锚索1深入土体,锚索1深入土体长度经计算确定;所述混凝土框梁2沿锚索1所确定的位置而进行纵横向浇筑;所述可降解格栅3沿边坡面自上而下铺设;所述竹框笼4由竹条经铁丝绑扎而成,竹框笼4放置于可降解格栅3上方;所述锚钉5为特制锚钉,锚钉5穿过竹框笼4下层结构及可降解格栅3而插入土体,使得竹框笼4、可降解格栅3及土体形成一个整体;所述铁丝网6由主网61与铁环62组成,铁丝网6通过铁环62悬挂于挂钩7上而与混凝土框梁2相连;所述挂钩7与混凝土框梁2中的钢筋焊接相连;所述营养基层8为带有绿化植物种子及有机质养料的营养层。

作为优选,所述竹框笼4由宽3cm厚1cm的竹条,经人工用铁丝绑扎而成;相邻的竹框笼4之间的通过人工用铁丝绑扎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可降解土工格栅3为可以降解的材料所制成,这样可以使得土工格栅降解之后作为绿化植物的养料;所述竹框笼4由竹条组成,竹框笼4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会在图层中腐烂,这样可以作为绿化植物的养料。

作为优选,所述锚钉5是用螺纹钢筋中间焊接圆环制作而成,锚钉5的一部分深入土体,一部分被埋设于营养基层8之中,对营养基层8沿坡面方向起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铁丝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框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锚钉示意图

其中,1为锚索,2为混凝土框梁,3为可降解格栅,4为竹框笼,5为锚钉,6为铁丝网,61为主网,62为铁环,7为挂钩,8为营养基层8。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现公开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根据图1、图2、图3、图4,具体实施中,一种边坡绿化防护结构,包括锚索1、混凝土框梁2、可降解格栅3、竹框笼4、锚钉5、铁丝网6挂钩7、营养基层8;所述锚索1深入土体,锚索1深入土体长度经计算确定;所述混凝土框梁2沿锚索1所确定的位置而进行纵横向浇筑;所述可降解格栅3沿边坡面自上而下铺设;所述竹框笼4由竹条经铁丝绑扎而成,竹框笼4放置于可降解格栅3上方;所述锚钉5为特制锚钉,锚钉5穿过竹框笼4下层结构及可降解格栅3而插入土体,使得竹框笼4、可降解格栅3及土体形成一个整体;所述铁丝网6由主网61与铁环62组成,铁丝网6通过铁环62悬挂于挂钩7上而与混凝土框梁2相连;所述挂钩7与混凝土框梁2中的钢筋焊接相连;所述营养基层8为带有绿化植物种子及有机质养料的营养层。

具体实施中,所述竹框笼4由宽3cm厚1cm的竹条,经人工用铁丝绑扎而成;相邻的竹框笼4之间的通过人工用铁丝绑扎连接。

具体实施中,所述可降解土工格栅3为可以降解的材料所制成,这样可以使得土工格栅降解之后作为绿化植物的养料;所述竹框笼4由竹条组成,竹框笼4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会在图层中腐烂,这样可以作为绿化植物的养料。

具体实施中,所述锚钉5是用螺纹钢筋中间焊接圆环制作而成,锚钉5的一部分深入土体,一部分被埋设于营养基层8之中,对营养基层8沿坡面方向起固定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