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井盖自动开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1804阅读:1242来源:国知局
密封井盖自动开启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井盖自动开启结构。



背景技术:

密封井盖是位于地下设施出入口顶部的封闭物,凡是安装自来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防、环卫等公用设施的地方都需要安装密封井盖。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又迎来一个新周期,密封井盖在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中的市场需求量巨大。

但目前的密封井盖在开启时一般采用人工开启,费时费力,尤其在石化油库、地下管廊、船舶检修口上设置的密封井盖重量巨大,手工开启更加困难,虽然已经有一些自动开启的密封井盖,但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井盖自动开启结构,不仅能实现密封井盖的自动开启,而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井盖自动开启结构,包括井座和可密封盖合于该井座上的井盖,该井盖的一侧和该井座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井座与井盖可转动连接的一侧下固定设有一对支撑板,一对该支撑板的下部之间设有一支撑旋转轴,该支撑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活动套设一活动板,两个活动板靠近所述井座中心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小油缸动力轴,两个活动板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大油缸动力轴;另设有一个大油缸和两个小油缸,该大油缸的底座固定于所述井座上,该大油缸的活塞固定于所述大油缸动力轴上,两个小油缸的底座分别固定于所述小油缸动力轴上,两个小油缸的活塞分别固定于所述井盖的内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支撑旋转轴垂直,且该活动板的两端之间形成钝角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的截面呈L形,并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横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密封井盖自动开启结构利用杠杠原理,采用油缸自动开启,开启角度可以设定为半开或全开,开启稳定可靠,非常方便,同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井盖 2——井座

3——大油缸 4——小油缸

5——连接横杆 6——支撑板

7——活动板 8——支撑旋转轴

9——大油缸动力轴 10——小油缸动力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参阅图1-2,一种密封井盖自动开启结构,包括井座2和可密封盖合于该井座上的井盖1,该井盖的一侧和该井座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井座与井盖可转动连接的一侧下固定设有一对支撑板6,一对该支撑板的下部之间设有一支撑旋转轴8,该支撑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活动套设一活动板7,两个活动板靠近所述井座中心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小油缸动力轴10,两个活动板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大油缸动力轴9;另设有一个大油缸3和两个小油缸4,该大油缸的底座固定于所述井座上,该大油缸的活塞固定于所述大油缸动力轴上,两个小油缸的底座分别固定于所述小油缸动力轴上,两个小油缸的活塞分别固定于所述井盖的内侧面上。

其中,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支撑旋转轴垂直,且该活动板的两端之间形成钝角夹角。所述支撑板的截面呈L形,并对称设置。两个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横杆5。

该密封井盖自动开启结构,以支撑旋转轴为支点,以大、小油缸分别为受力点形成了杠杆结构,因此,在开启井盖时,若将大油缸伸出相应行程(如200mm),则大油缸推动大油缸动力轴向下运动,带动小油缸动力轴上升,从而通过两个小油缸推动井盖上升一定高度(45度);若再将两个小油缸同时伸出相应的行程,井盖再次被抬升(90度)至完全打开状态,即可进行井下作业,作业完成,将大、小油缸同时复位,即可将井盖重新盖合于井座上。

由此,该密封井盖自动开启结构采用杠杆原理和油缸进行井盖的自动化开启,不仅节省人力,提高效率,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同时井盖的翻开角度可控,满足作业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