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式液压振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198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自行式液压振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式液压振捣机,主要涉及施工振捣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型水电站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对混凝土层进行振捣,从而使混凝土混合均匀夯实,并填满模板内部空间。

在国内,如今常见的设备是电动振捣机。一台电动振捣棒整机主要包括多根电动振捣棒、振捣棒架、挖机底盘、变频机组以及放线转筒等。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外接电源输送380V电压给变频机组,变频机组是电动式振捣棒的电源设备,由安装在同一轴上的电动机和低压异步发电机组成,变频电源一方面驱动电动机旋转,另一方面通过保险丝电源线碳刷及滑环接入发电机转子激磁使发电机输出高频率的低压电源供振捣棒使用,偏心式的振捣棒的偏心轴所产生的离心力通过轴承传递给壳体,最终达到振捣棒棒体高频振动。这种电动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技术在国内大型水电站修建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缺陷:

1、水电站的施工位置通常在荒郊野外,有的甚至在深山中修建;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够配送动力电为电动振捣棒机组,致使这种设备在使用范围上大大受限。

2、在施工过程中,动力电通常通过一根专用的电缆与电动振捣棒机组连接,致使电动振捣棒机组背后拖着一根长长的尾巴(电缆);设备在工作行驶过程中,电缆跟随着设备一起移动,造成电缆的缠绕和牵挂,甚至致电缆线皮剥开扯断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转。

3、在施工现场,人员很多,电缆在随着设备移动过程中,如果遭到扯断落地,会发生触电的安全隐患,这对现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4、电动振捣棒的自身结构设计及原理决定了电动振捣棒的震动完全取决于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极性变换。正常的电动振捣棒内部的定子和转子间隙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电动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力很大,棒体周围的压力也很大,这容易造成定子和转子的间隙变化,从而烧毁绕组线圈,使电动振捣棒不能正常工作,在向家坝水电站的施工现场经常会遇到这种严重的问题。

5、多根电动振捣棒与挖机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台电动振捣棒机组,电动振捣棒和挖机是各为独立的整体,两者之间的结合只是简单地拼接,而电动振捣棒的动力电由外接电源输送,造成挖机在工作过程中仅仅起到了一个行走的功能,严重的浪费了挖机设备资源。

6、电动振捣棒与挖机的联接是焊接,电动振捣棒的头部无法实现旋转,造成电动振捣棒在现场工作中无法完成对一些角落的施工。

7、电动振捣棒机组的使用成本高,无法保证工期。原因主要是电动振捣棒的故障多、停工维修的频率高。停工导致工期推迟。在维修过程中需要吊装,需要人工频繁的购买配件,致使运费成本增高。

8、在开启时,多根电动振捣棒不是同时开始震动,变频机组启动电动振捣棒开始震动时存在一个起步延迟时间间隔。

9、电动振捣棒的使用效率极低,同样的功用,电动振捣棒与液压振捣棒相比,电动振捣的工作效率不及液压振捣棒的百分之二十。

在国内,大型水电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也经常使用自行式液压振捣臂,这种类型的振捣机器主要依靠从国外(日本和法国)进口,但是在其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如下缺点:

1、日本的振捣棒在插入混凝土和拔出混凝土时棒体容易脱落,结构设计不紧凑,造成维修费用极高,修建水电站成本增加。

2、法国的振捣棒外形结构不美观,振捣棒棒体较软,在外作用力较大时容易弯曲变形;另外,在施工中每根振捣棒的离心力为20348N,极大的离心力造成棒体的震动强烈;而棒体的减震至关重要,如果棒体没有做好足够的减震,极大的离心力将直接影响挖机的运行,相对应的液压元件、发动机等功能部件的寿命和可靠性大大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更加广泛独立高效的进行振捣的自行式液压振捣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挖机本体、360旋转液压机构和振捣棒架机构,挖机本体包括行走底盘和连接在底盘上的连杆摆臂机构,连杆摆臂机构的端部与360旋转液压机构上部固定,360旋转液压机构的下部与振捣结构连接,振捣棒架机构包括振捣架,振捣架上均布设有若干液压振捣棒,行走底盘上的液压油泵通过布置在摆臂上的油管连接到360旋转液压机构,然后油道从360旋转液压机构连通到各液压振捣棒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1、将振捣固定在振捣架,一次性能够使用更多的振捣棒进行工作,提高振捣效率;

2、振捣架通过360旋转液压机构固定在连杆摆臂机构的端部,振捣棒能够转动,在振捣的时候能够具有更大的旋转角度,360度旋转,避免振捣的时候出现死角;

3、将振捣棒直接连通在行走底盘上,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动力源来自自身提供,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采用液压振捣的方式,没有电动振捣棒外接电源,避免线路损伤的安全隐患,同时动力更加稳定,行走底盘不仅仅具有行走的功能,还能为振捣棒提供动力;

进一步,振捣架上设有若干油管分配阀,一条油管从360旋转液压机构出来通过分配阀形成两条油管,然后每条油管通过分配阀再分成两条并各连接至振捣棒,采用分配阀,使振捣棒能勾同时运作,同时油管布置也更加合理,避免工作中出现缠绕。

进一步,振捣架上设有八根振捣棒,在提高振捣效率,又能保证能够稳定的提供动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两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振捣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360旋转液压机构,2-连杆摆臂机构,3-油管,4-液压振捣棒,5-振捣架,6-行走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挖机本体、360旋转液压机构1和振捣棒架机构。

挖机本体包括行走底盘6和连接在底盘上的连杆摆臂机构2,连杆摆臂机构2的端部与360旋转液压机构1上部固定,360旋转液压机构1的下部与振捣结构连接。

振捣棒架机构包括振捣架5,振捣架5上均布设有若干振捣棒和若干油管3分配阀,行走底盘6上的液压油泵通过布置在摆臂上的油管3连接到360旋转液压机构1,然后油道从360旋转液压机构1连通到各振捣棒上。一条油管3从360旋转液压机构1出来通过分配阀形成两条油管3,然后每条油管3通过分配阀再分成两条并各连接至液压振捣棒4。

液压振捣棒4主要通过油液驱动,多根振捣棒一起装在挖机上,挖机底盘随身携带油箱,整机不需要外接电源,可以随意开动到任何工作的环境,特别适合在荒郊野外、大山深处作业。施工过程中,自行式液压振捣臂不需要外接动力电,因此不需要拖着电缆行走,极大地降低了设备成本。自行式液压振捣臂在工作时,由于没有外接电缆,因此不会发生触电等安全事故。本产品为液压振捣棒4,主要是高速液压马达为振捣棒体提供旋转动力,液压振捣棒4的结构紧凑。转动轴的旋转依靠高速液压马达头部输出轴的转动,不存在定子与转子激磁极性变换的转动,因此,可以克服振捣棒体插入混凝土的力与棒体周围的压力,避免了像电动振捣棒那样由于插入混凝土时的力和棒体周围的压力过大而烧坏线圈现象。以保证现场工作顺利进行。液压振捣棒4与挖机连接在一起,挖机自身配带一套液压装置,可以为液压振捣棒4提供足够的油液压力和流量,达到资源整合,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极大地节约了成本。自行式液压振捣臂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故障率低,能够保证工期按期完成,后期的维修保养成本低。液压振捣棒4在水电站修建中非常实用,以大型水电站水泥混凝土浇筑600万方至1000万方计算,建设周期可以缩短60%-80%。施工效率高,比运用电动振捣棒振捣后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高。自行式液压振捣臂工作时只需要一个工人在驾驶室内操作,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资源。振捣棒的头部采用特殊的类似钻头形状,有利于棒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进出,结构形状为圆柱形的棒体避免了混凝土的擦挂,便于工作过程中棒体的抽拔。液压振捣棒4在工作过程中插入拔出的速度快,并且始终保持垂直插入,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隙,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为10—15秒左右,并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时为准。既增加了混凝土的浇筑效率,又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