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18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龙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卫用具,尤其涉及一种龙头。



背景技术:

龙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厨卫用具,为人们用水提供了很多便利,现有的厨房水槽所使用的龙头一般采用单开关的旋钮式的或者是拉扳式的。单开关的旋钮式或者拉扳式的龙头使用时一般要用手来进行开关,这就要求人们在洗碗或者清洗水果蔬菜时,需要在清洗漂清完成时先将手中的清洗物放好然后在腾出手来关闭龙头,这会造成一定的水资源浪费,也增加了人们在清洗过程中的操作工作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人性化更高,更方便人们使用的龙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龙头,该龙头在使用过程中可不需要放下手中的清洗物即可用关闭龙头,人性化程度高,方便人们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新型龙头,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部开口设有联接件,基座上还设有第一阀门和用于控制第一阀门的第一开关;

联接管,通过联接件和基座联接;

喷头,所述喷头包括一喷头管,所述喷头管内部设有第二阀门,喷头管其中一端和联接件联接固定,在喷头管的侧部设有控制第二阀门的第二开关,所述的第二开关为触碰按压式开关,喷头的喷口设置在喷头管的另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基座包括一根基管,基管的底端设有联接部,所述的第一开关设置在基管的侧部,在基管内设有第一阀芯以及联接第一阀芯与第一开关的连杆,所述的第一阀芯和连杆构成了所述的第一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联接件为一根导通的连管,连管的一端插接固定在基座上端部的开口上,且在连管外表面与所述基座上端部开口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在连管的两端还设有轴肩,在连管上轴肩之间的外壁上靠近轴肩处各设有一个阶梯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管上还设有套接环,所述的套接环套接在连管的两个轴肩之间,套接环两端的内表面分别与连管上的轴肩之间的阶梯面紧贴,在套接环的中部间隙的开有两个条形孔,两个条形孔之间的外壁的中间设有一凸起,形成一个按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联接管通过连管和基座上端部开口之间的空隙插接固定在基座上,联接管的拐弯处设有弧形过渡,在联接管两端开有两个通孔,靠近基座一端的通孔与连管外壁上的凸起套接,联接管通过卡接结构和喷头可拆卸式的联接。

作为优选,在所述喷头管的一端上一体成形有一插接头,在所述插接头上沿其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压片,在其中的一个压片上设有凸头,所述的凸头可插接入联接管的另一个通孔内,所述的凸头和所述的通孔构成了所述的卡接结构。

作为优选,在喷头管的喷口处还设有起泡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喷头上设置了另一个开关,该开关采用触碰按压式的,在清洗过程中如要关闭龙头而又腾不出手时,可用手肘等部位触碰该按压式开关,使得龙头关闭,符合人性化的设计,也减小了人们在清洗物品时的操作数量,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节水作用;

2、本实用新型联接管分别采用扣接的方式和喷头以及基座相联接,结构简单,拆装十分方便;

3、本实用新型在出水端设置了一个气泡器,气泡器采用两层筛板构成,气泡效果好,使得龙头的出水更加柔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管和套接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总联接管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喷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基座;11、第一开关;111、第一开关扳手;112、垫圈;113、连杆;12、连管;;122、阶梯面;123、轴肩;13、套接环;131、凸起;132、条形孔;20、联接管;21、通孔;30、喷头;31、第二开关;32、压片;33、凸头;34、插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龙头包括:包括:基座,基座的上端部开口设有联接件,基座上还设有第一阀门和用于控制第一阀门的第一开关;联接管,呈U形,通过联接件和基座联接;喷头,喷头包括一喷头管,喷头管内部设有第二阀门,喷头管其中一端和联接件联接固定,在喷头管的侧部设有控制第二阀门的第二开关,第二开关为触碰按压式开关,喷头的喷口设置在喷头管的另一端。

在家用厨房的水槽上会设有龙头,水槽用于给清洗碗具、蔬菜、水果等提供清洗场所,而龙头则是水槽上的出水装置。现有的水槽上配置的龙头一般采用单开关的,开关多采用旋钮式或者扳手式,需要用手才能灵活的对开关进行操控。而在清洗过程中尤其是漂洗过程中,手往往需要拿住清洗物,这时如果需要关闭或者开关龙头,则需要放下手中的清洗物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会造成一定的水资源浪费,也增加了人们的清洗时操作的繁琐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龙头,在龙头的喷头上设置了一个触碰按压式的开关,在清洗过程中,当手暂时腾不出来时,可通过手肘等部位触碰该开关来进行龙头开关的控制,符合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龙头可通过基座10固定安装在水槽上,基座10上设有第一阀门和控制第一阀门的第一开关11,基座10和喷头30之间通过联接管20进行装配联接,联接管20呈L形,其一端与基座10联接固定,另一端联接固定喷头30并由水槽的上方伸向水槽,使得设置在联接管20另一端的喷头30距离水槽有一定的高度同时也使喷头30的喷口32更好的对准水槽。喷头30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和控制第二阀门的第二开关31,第二开关31为触碰按钮式的,通过手肘等部位触碰第二开关31即可控制第二阀门的开启或者关闭。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基座10包括一根基管,基管一般采用圆形管,基管的底端设有联接部,通过该联接部可将基座10固定安装在水槽上。第一开关11设置在基管侧部的开口上,在基管内该开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阀芯,第一阀芯通过连杆113和设置在基管外部的第一开关扳手111相联,更进一步的,在连杆113和第一开关扳手111之间还设置了一个垫圈112,垫圈112的外表面具有一定的弧度,该弧度与第一开关扳手111来回扳动时的运动轨迹相适应,这样的设置使得连杆113和第一开关扳手111之间的联接稳定性更好。

如图3和图4所示,基座10和联接管20之间通过连管12相联接,连管12的一端插接固定在基座10上端部的开口上,且在连管12外表面与基座10上端部开口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联接管20和基座10联接固定时,联接管20套接住连管12的同时可插接在该空隙内,结构紧凑,稳定性好。连管12的两端设有轴肩123,在连管12上轴肩123之间的外壁上靠近轴肩123处各设有一个阶梯面122,两个轴肩123之间套接有一套接环13,套接环13为分体式结构,合围后包裹住连管12的中间部分,此时,套接环13的两端的端面抵住连管12两端的轴肩123,套接环13两端的内表面和连管12上两个阶梯面122紧贴,使得在连管12两个阶梯面122之间的部分与套接环13之间留有空隙,在该空隙对应的套接环13上间隔的设有两条条形孔132,在两条条形孔132之间的套接环13上设有一个凸起131,形成一个按压结构。

如图5所示,联接管20呈U形,U形的设计使得整个管道线条更加柔和,具有线条美。联接管20两端的管壁上分别设有一个通孔21,在与基座10插接的那一端上的通孔21可与套接环13上的按压结构形成配合。安装时,给按压结构上的凸起131施加压力使其形成压缩状态,使得联接管20能与连管12进行套接,套接完成后,将凸起131对准联接管20上该端的通孔21,凸起131由于弹力的作用会回复原状伸入到该通孔21内卡住联接管20。整个设计结构简单,使得联接管20与基座10拆装十分方便。

联接管20的另一端通过卡接结构与喷头30安装联接固定,如图6所示,喷头30在与联接管20联接的一端设有一个插接头34,插接头34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压片32,在其中一个压片32上设有一个圆形凸头33,压片32以及压片32上的凸头33可与联接管20该端上的通孔21形成卡接结构进行配合。安装时,将带有凸头33的压片32向下压,然后将插接头34插入到联接管20内,插接完成后,将凸头33对准联接管20该端上的通孔21,使其卡住凸头33,形成限位固定;拆卸时,只需将凸头33下按出通孔21即可拔出插接头34。

喷头30的喷口32朝下开启,喷口32处设有起泡器,水流经过起泡器后出水柔和,水流流到水槽后不易发生飞溅,更便于人们的使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