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随时装卸的钢地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179阅读:8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随时装卸的钢地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搬运领域,具体涉及换流站大型换流变轨道的牵引搬运的一种可随时装卸的钢地锚。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锚一般分为锚桩、锚点、锚锭、拖拉坑。起重及牵引作业中常用地锚来固定拖拉绳、缆风绳、卷扬机、导向滑轮等。地锚一般用钢丝绳、钢管、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圆木等做埋件埋入地下做成。

现有地锚技术预埋件与固定部分连接在一起,不易调整导向滑轮或牵引绳位置,另外,结构烦琐,组件很多,连接关系复杂,加工与装配困难,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钢地锚,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可以随时装卸使用,不容易损坏,保存使用生命期长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随时装卸的钢地锚,其卡接在基座的卡位部上,所述基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钢地锚为凹陷部和凹陷部两侧的侧壁、构成的凹字型构件,在其一侧壁上贯通有圆柱形通孔,钢地锚的凹陷部与基座卡接。

所述钢地锚设有通孔的侧壁,其顶端具有突起部。

所述钢地锚设有通孔的侧壁,其底部为斜面。

所述钢地锚的另一侧壁的长度短于设有圆柱形通孔的侧壁长度。

所述基座为表面贯穿为圆盘状或者方形盘状,其贯穿面边缘作为卡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随时装卸的地锚,采用凹字型结构,利用凹陷部卡接于基座上,连接牵引绳的圆环2,将牵引绳绑在该圆环上以形成受力端,绳子另一端经过导向滑轮及定滑轮牵引小车,使牵引车向前或向后移动。牵引工作完毕后取下地锚放至仓库保存,防止锈蚀。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解决了传统地锚技术结构复杂,连接关系复杂,加工装配困难,成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随时装卸的钢地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地锚与基座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参看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地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钢地锚与基座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可随时装卸的钢地锚,其卡接在基座2的卡位部21上,所述基座2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钢地锚1为凹陷部14和凹陷部14两侧的侧壁12、13构成的凹字型构件,在其一侧壁13上贯通有圆柱形通孔15,所述通孔15用以连接牵引绳,钢地锚1的凹陷部14与基座2卡接。将牵引绳绑在该通孔15上以形成受力端,绳子另一端经过导向滑轮(未图示)及定滑轮牵引小车(未图示),使牵引车向前或向后移动。牵引工作完毕后取下钢地锚放至仓库保存,防止锈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钢地锚1设有通孔15的侧壁13,其顶端具有突起部17,采用突起部17可延长侧壁13与基座2的作用力支点,防止牵引工作中钢地锚1脱落。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钢地锚1设有通孔15的侧壁13,其底部为斜面16,该斜面16可避免牵引工作中人员及设备的误碰问题。

所述钢地锚1的另一侧壁12的长度短于设有圆柱形通孔15的侧壁13长度,也起到防止钢地锚1脱落的作用。

所述基座2为表面贯穿为圆盘状或者方形盘状,其贯穿面边缘作为卡位部2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圆盘状,利用圆盘的边缘受力点均衡,不会发生钢地锚1侧移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