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9372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土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技术。本实用新型涉及紧邻保护建筑的一种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当深基坑工程紧邻保护建筑时,为保证基坑施工期间保护建筑的安全,需对基坑变形加以控制。传统做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对基坑内被动区的土体进行加固、增大基坑内支撑刚度,以减小基坑开挖期间的变形,从而达到保护建筑安全的目的,但采用该方法后,对控制变形效果的效果不明显、所增加的费用较多,尤其是在软土地区,基坑变形带来的坑外土体沉降无法消除,由此造成紧邻基坑的保护建筑的安全隐患将一直存在,往往会造成结构开裂、房屋倾斜等严重后果。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坑外土体加固的方法,以减小基坑的变形,常用的加固方法有水泥土搅拌桩或注浆的方式,但搅拌桩法施工会占用较大的施工空间,注浆法施工可能会使保护建筑的基础及地面隆起,从而对建筑产生破坏左右,所以当保护建筑离基坑较近时,无论采用搅拌桩加固或注浆加固,均会对周边土体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到保护建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可有效消除土体加固所对周围土体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注浆加固对保护建筑的影响,因基坑外土体得到了加固,可大幅降低基坑侧向变形及基坑外土体的沉降,降低了基坑施工期间对保护建筑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包含建筑,基坑,支护结构及多个隔离桩,其中,所述基坑紧邻所述建筑,所述支护结构围设于所述基坑四周,所述多个隔离桩设置于所述建筑与所述支护结构之间,所述隔离桩与所述支护结构之间的土体设置多个注浆孔,所述注浆孔注入浆液。

优选的,上述的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中,至少一个隔离桩采用非挤土桩。

优选的,上述的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中,所述非挤土桩为干作业法钻孔灌注桩或者泥浆护壁法钻孔灌注桩。

优选的,上述的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中,还包括采用挤土桩的隔离桩。

优选的,上述的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中,所述挤土桩为预钻孔打入或静压施工预制桩、打入或静压施工敞口钢管桩、或者敞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

优选的,上述的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中,所述非挤土桩的有效长度为所述基坑挖掘深度的2倍,所述注浆孔深度为所述基坑挖掘深度的2倍。

优选的,上述的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中,所述多个注浆孔的孔距为1.2m,排距为0.8m。

与基坑内被动区土体加固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方法明显减小基坑变形;与无隔离桩的加固方法相比,可明显减小基坑外土体加固施工所产生的对周围土体的影响;与搅拌桩加固方法相比,造价较低,施工所占用的地面空间要求低得多;本实用新型对紧邻深基坑的保护建筑进行保护,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

1-建筑

2-基坑

3-隔离桩

4-支护结构

5-注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阅结合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包含建筑1,基坑2,支护结构4及多个隔离桩3,其中,所述基坑2紧邻所述建筑1,所述支护结构4围设于所述基坑2四周,所述多个隔离桩3设置于所述建筑1与所述支护结构4之间,所述隔离桩3与所述支护结构4之间的土体设置多个注浆孔5,所述注浆孔5注入浆液。

如此设计,对隔离桩3和基坑2之间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可有效消除土体加固所对周围土体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注浆加固对保护建筑的影响,因基坑外土体得到了加固,可大幅降低基坑侧向变形及坑外土体的沉降,降低了基坑施工期间对保护建筑的不利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隔离桩3采用非挤土桩。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非挤土桩为干作业法钻孔灌注桩或者泥浆护壁法钻孔灌注桩。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采用挤土桩的隔离桩3。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挤土桩为预钻孔打入或静压施工预制桩、打入或静压施工敞口钢管桩、或者敞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非挤土桩的有效长度为所述基坑2挖掘深度的2倍,所述注浆孔5深度为所述基坑2挖掘深度的2倍。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浆液包含A浆液及B浆液,所述浆液配比:A浆液:B浆液=1:0.5,其中,所述A浆液重量配比:水泥:水=1:0.55,所述B浆液体积配比:水玻璃:水=1:1,其中所述水泥为32.5级,所述水玻璃模数35°。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注浆孔5的孔距为1.2m,排距为0.8m。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深基坑的支护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施工前需对所述建筑1的现状进行检测、调查,当所述建筑1抗不均匀变形能力较差时需采用加固措施;

步骤2,在所述建筑1与所述支护结构4之间设置所述隔离桩3;

步骤3,对所述隔离桩3与基坑2之间的土体进行加固。

如此设计,对所述隔离桩3与所述基坑2之间的土体进行加固,通过加固,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能,提高土体的内摩擦角,以减小开挖期间基坑的变形值。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的加固措施采用对所述建筑1的柱、墙或者地基基础进行加固。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采用双液注浆方式对所述土体进行加固,所述双液注浆方式包含:

步骤3-1,在所述土体布置所述注浆孔5的间距及位置;

步骤3-2,钻机将注浆管设于预定深度注入清水并从浆液混合器端部流出;

步骤3-3,将所述A液、B液通过所述注浆管注入预定深度;

步骤3-4,施加压力注浆时控制压力回抽注浆;

步骤3-5,注浆完毕将所述注浆管冲洗干净全部收回,对所述注浆孔5进行密封,恢复原状。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双液注浆方式,采用梅花状布孔,间隔孔注浆。其中间隔孔注浆为间隔2只孔位置进行注浆。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双液注浆方式,采用钻孔注浆,由下往上提拔,所述注浆管每30s拔5cm。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3中,将所述A液、B液通过所述注浆管在0.1~0.5MPa的压力下注入预定深度。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