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衬型污水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1016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衬型污水提升装置的制造方法

传统污水提升装置,结构呆板,功能单一不能同时实现集水、蓄水、和排水的功能,另外传统污水提升装置结构不稳定,不够坚固;容易损坏;不方便远距离装运;内部结构复杂,发生故障时不便检修,特别是水泵不便维修。



背景技术:

传统污水提升装置,结构呆板,功能单一不能同时实现集水、蓄水、和排水的功能,另外传统污水提升装置结构不稳定,不够坚固;容易损坏;不方便远距离装运;内部结构复杂,发生故障时不便检修,特别是水泵不便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衬型污水提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衬型污水提升装置,包括槽钢底架、不锈钢外壳、内衬塑料箱体、侧排板夹、侧排板、螺栓螺母、长型箱盖保护板、短型箱盖保护板、箱盖塑料内衬套A、箱盖塑料内衬套B、不锈钢箱盖B、不锈钢箱盖A、箱盖固定板、底板、水泵、耦杆、水泵密封挂件、耦合、止回阀、弯头、内管、三通和出水管;所述槽钢底架上设置有不锈钢外壳,所述不锈钢外壳采用外壳拼装方式组装而成,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不锈钢外壳内设置有内衬塑料箱体,所述不锈钢外壳外侧设置有侧排板,所述侧排板5通过侧排板夹固定在不锈钢外壳侧边对角处;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外壳顶部设置分别有长型箱盖保护板和短型箱盖保护板;不锈钢外壳顶部对应设置有不锈钢箱盖B和不锈钢箱盖A;所述不锈钢箱盖B和不锈钢箱盖A固定在箱盖固定板;所述内衬塑料箱体内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上依次设置连接有耦合、止回阀、弯头、内管、三通和出水管,出水管穿过不锈钢箱盖A,组成的排水管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不锈钢外壳为矩形壳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不锈钢箱盖B和不锈钢箱盖A对应设置有箱盖塑料内衬套A和箱盖塑料内衬套B。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泵采用悬挂的方式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衬型污水提升装置,结构新颖;达到集水、蓄水、和排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内衬塑料的结构,双层结构使得箱体更加坚固;采用外壳拼装方式,拆开后每个部件重量较轻,使得装置十分方便搬运;采用悬挂的方式安装水泵,使得水泵方便提携拆取。

附图说明

图1为内衬型污水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钢底架、2-不锈钢外壳、3-内衬塑料箱体、4-侧排板夹、5-侧排板、6-螺栓螺母、7-长型箱盖保护板、8-短型箱盖保护板、9-箱盖塑料内衬套A、10-箱盖塑料内衬套B、11-不锈钢箱盖B、12-不锈钢箱盖A、13-箱盖固定板、14-底板、15-水泵、16-耦杆、17-水泵密封挂件、18-耦合、19-止回阀、20-弯头、21-内管、22-三通、23-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内衬型污水提升装置,包括槽钢底架1、不锈钢外壳2、内衬塑料箱体3、侧排板夹4、侧排板5、螺栓螺母6、长型箱盖保护板7、短型箱盖保护板8、箱盖塑料内衬套A9、箱盖塑料内衬套B10、不锈钢箱盖B11、不锈钢箱盖A12、箱盖固定板13、底板14、水泵15、耦杆16、水泵密封挂件17、耦合18、止回阀19、弯头20、内管21、三通22和出水管23;所述槽钢底架1上设置有不锈钢外壳2,所述不锈钢外壳2为矩形壳体结构;不锈钢外壳2内设置有内衬塑料箱体3,所述不锈钢外壳2外侧设置有侧排板5,所述侧排板5通过侧排板夹4固定在不锈钢外壳2侧边对角处;并通过螺栓螺母6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外壳2顶部设置分别有长型箱盖保护板7和短型箱盖保护板8;不锈钢外壳2顶部对应设置有不锈钢箱盖B11和不锈钢箱盖A12;不锈钢箱盖B11和不锈钢箱盖A12对应设置有箱盖塑料内衬套A9和箱盖塑料内衬套B10;所述不锈钢箱盖B11和不锈钢箱盖A12固定在箱盖固定板13;所述内衬塑料箱体3内设置有底板14;所述底板14上设置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上依次设置连接有耦合18、止回阀19、弯头20、内管21、三通22和出水管23,出水管23穿过不锈钢箱盖A12,组成的排水管路。

所述不锈钢外壳2采用外壳拼装方式,组装而成;并通过螺栓螺母6固定连接;拆开后每个部件重量较轻,使得装置十分方便搬运。

所述水泵15采用悬挂的方式安装,使得水泵方便提携拆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污水由不锈钢盖板A上面的管口进入内衬塑料箱体,在内衬塑料箱体内储存;储存起来的水达到一定的水位时,水泵开始运转,储存的水被吸入水泵,再由耦合、止回阀、弯头、内管、三通、出水管和不锈钢箱盖A组成的排水管路排出内衬塑料箱体,达到集水、蓄水、和排水的目的。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