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河道清淤治理工程泥沙清理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1247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河道清淤治理工程泥沙清理机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河道工程清淤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市政河道清淤治理工程泥沙清理机械。



背景技术: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持续地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设施,它主要由交通、给水、排水、燃气、环卫、供电、通信、防灾、园林绿化等各项工程系统构成;其中给水排水涉及到的工程就是市政河道,市政河道主要用于城市内的给水排水,市政河道对城市生态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市政河道宽度不长和河水流速平缓,经过一段时间后市政河道底面就会出现淤泥堆积,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清淤,就会造成河道堵塞、河水上涨和水质变差等现象,所以需要定期给市政河道进行清淤处理,目前对于小型市政河道清淤处理多采用人工清淤,对于中大型市政河道清淤采用工程机械处理,但是目前河道清淤工程机械存在功能单一、运动灵活性差、不能对清理上来的淤泥进行后续处理等缺点。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河道清淤治理工程泥沙清理机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河道清淤治理工程泥沙清理机械。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市政河道清淤治理工程泥沙清理机械,包括行走平台、打捞装置、泥沙摊散装置和泥沙输送装置;所述的行走平台下端设置有行走轮,行走平台上端设置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侧边上设置有挡边,行走平台主要用于本发明的行走移动,泥沙摊散装置位于打捞装置和泥沙输送装置之间,且打捞装置、泥沙摊散装置和泥沙输送装置的下端均与行走平台上端的安装平台相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打捞装置包括打捞推杆、打捞横梁、打捞电机、打捞转环、转动扣架、水平调节杆、移动支座、调节电机、转动支架、垂直调节杆和打捞抓斗;所述的打捞横梁固定在打捞推杆顶端,打捞电机位于打捞横梁中部位置处,且打捞电机输出轴依次穿过打捞横梁和打捞转环与转动扣架相连接,打捞转环位于打捞电机正下方,且打捞转环上端固定在打捞横梁底端面上,打捞转环上开设有环形转槽,转动扣架上端设置有与环形转槽相配合转动的导块,转动扣架下端设置有固定架,水平调节杆一端固定在固定架上,水平调节杆另一端与移动支座相连接,移动支座呈L型结构,调节电机安装在移动支座上,转动支架位于移动支座正下方,且转动支架上端与调节电机输出轴相连接,转动支架下端与垂直调节杆底端相连接,垂直调节杆顶端安装有打捞抓斗;通过打捞推杆可带动打捞装置的整体上下运动,通过打捞电机可带动打捞装置的水平面内的旋转运动,通过水平调节杆和垂直调节杆可分别控制打捞抓斗的水平伸缩运动和垂直升降运动,打捞装置可在空间内进行两平移一转动共三个自由度方向的运动,运动灵活,可快速进行空间内的方位调节,可实现在市政河道岸边一边行走一边进行淤泥打捞的功能,方便实用,打捞速度快。

进一步,所述的打捞抓斗包括顶梁板、支撑连杆、铲斗、连接销、上液压缸和下液压缸;所述的顶梁板左右两侧设置有上耳座,支撑连杆位于顶梁板与铲斗之间,且支撑连杆沿顶梁板的中心轴线分别对称布置,支撑连杆上端通过连接销与顶梁板的上耳座相连接,支撑连杆下端与铲斗上端之间采用连接销进行连接,上液压缸倾斜布置在顶梁板与支撑连杆之间,且上液压缸两端均通过连接销分别与顶梁板底端面和支撑连杆内侧相连接,下液压缸倾斜布置在支撑连杆和铲斗之间,且下液压缸两端均通过连接销分别与支撑连杆外侧和铲斗顶端相连接;所述的铲斗为内侧开口的五边形柱状壳体结构,铲斗底端面和外侧面上均开设有漏水孔,且铲斗内侧底端前部位置处设置有铲头,铲头上设置有向内侧倾斜的倒角;打捞抓斗可在空间内进行水平张合调节以及垂直转动调节,且调节方便快速,闭合紧闭,不会出现打捞过程中淤泥脱掉的情况,同时也能对打捞后的淤泥进行漏水处理,减轻打捞重量和工作负载。

进一步,所述的泥沙摊散装置包括摊散槽斗、支撑柱、倾倒支链、移动往复机构、龙门支架、摊散升降杆、摊散法兰、转动支架和摆动摊散机构;所述的摊散槽斗中部设置有储沙框,摊散槽斗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转动卡销,转动卡销与支撑柱上端相连接,倾倒支链位于摊散槽斗后下方,移动往复机构数量为二,移动往复机构分别对称安装在摊散槽斗左右两侧,龙门支架底端分别安装在移动往复机构上,摊散升降杆上端固定在龙门支架上端中部位置处,摊散升降杆下端通过摊散法兰与转动支架相连接,转动支架中部开设有矩形口,转动支架左右两端下方设置有带孔耳座,摊散摆动机构位于转动支架中部位置处。

进一步,所述的倾倒支链包括倾倒上耳座、倾倒下耳座、倾倒推杆、倾倒转销和倾倒弹簧;所述的倾倒上耳座位于摊散槽斗底端面上,倾倒上耳座和倾倒下耳座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倾倒推杆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倾倒转销与倾倒上耳座和倾倒下耳座相连接,倾倒弹簧安装在摊散槽斗底端面上,倾倒支链主要用于摊散槽斗倾斜角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将摊散槽斗内的淤泥进行倾倒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的移动往复机构包括收卷电机、收卷轮、张紧轮、收卷钢丝绳、移动滑轨、移动滑块和往复弹簧;所述的收卷轮固定在收卷电机输出轴上,张紧轮数量为二,张紧轮并排安装在摊散槽斗上,且位于摊散槽斗内侧的张紧轮与移动滑块位于同一直线上,位于摊散槽斗外侧的张紧轮与收卷轮位于同一直线上,收卷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收卷轮上,其另一端穿过张紧轮与移动滑块相连接,移动滑块底端安装在移动滑轨上,移动滑轨固定在摊散槽斗上,往复弹簧一端与摊散槽斗相连接,往复弹簧另一端与移动滑块相连接;通过收卷电机的转动带动收卷钢丝绳的回收,从而带动移动滑块在移动滑轨上的运动,实现了摆动摊散机构的水平来回移动,由于位于摊散槽斗内侧的张紧轮与移动滑块位于同一直线上,位于摊散槽斗外侧的张紧轮与收卷轮位于同一直线上,受力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从而确保了移动滑块的直线移动,移动稳定性好。

进一步,所述的移动滑块底端设置有凹型卡槽,移动滑块顶端设置有U型座,移动滑块前侧端设置有连接环,收卷钢丝绳末端处设置有连接钩,连接钩安装在连接环上。

进一步,所述的摆动摊散机构包括摆动电机、摆动轴、摆动转筒、摊散摆架和限位弹簧;所述的摆动电机输出轴与摆动轴相连接,摆动轴与摆动转筒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摆动转筒外表面上设置有单排拨动齿,摊散摆架安装在转动支架下方,连接弹簧一端与转动支架相连接,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摊散摆架相连接;所述的摊散摆架整体呈倒立的T型结构,摊散摆架上端穿过转动支架中部的矩形口,且摊散摆架上端设置有过渡圆筒,摊散摆架中部设置有连接板,摊散摆架下端设置有摆动圆柱,摆动圆柱外表面上设置有摊散斜板,摆动圆柱左右两端设置有安装轴,安装轴两端分别安装在转动支架下端的左右两侧的安装耳座上;通过摆动电机的旋转带动摆动转筒的转动,摆动转筒和摊散摆架上端的过渡圆筒之间采用间歇转动连接,同时限位弹簧对摊散摆架起到了限位和回收的作用,从而实现了摊散摆架来回往复摆动的效果,进而对摊散槽斗内打捞上来的淤泥进行拨动摊散开来,加快了淤泥的晾干和出水,同时防止了淤泥的结块现象,便于淤泥后续的进一步处理。

泥沙摊散装置主要用于对打捞上来的河道淤泥进行摊散去水和晾干处理,防止淤泥结块,且其倾倒淤泥方便快捷,来回移动稳定性高和往复来回摆动摊散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的泥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角度调节机构、出料机构、输送电机、输送主动轮、输送从动轮、传动带、主动辊、从动辊和输送带;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位于输送支架下方位置处,出料机构位于输送支架后端,且出料机构与输送支架之间铰接,输送电机固定在输送支架中部位置处,输送主动轮固定在输送电机输出轴上,传动带一端缠绕在输送主动轮上,传动带另一端安装在输送从动轮上,输送从动轮与主动辊同轴连接,从动辊安装在输送支架后端上方,传送带两端分别安装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上,输送带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横条挡泥板。

进一步,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推杆、调节铰链和调节弹簧;所述的调节推杆通过调节铰链与输送支架底端面相连接,调节弹簧安装在输送支架上。

进一步,所述的出料机构包括出料推杆、出料铰链、出料斗、出料弹簧;所述的出料推杆一端与输送支架底端面之间采用出料铰链相连接,出料推杆另一端通过出料铰链与出料斗下端相连接,出料斗呈矩形框架结构,出料弹簧安装在输送支架和出料斗之间。

泥沙输送装置可实现整体输送角度可调的功能,可将摊散后的泥沙进行往外输送,输送过程中对泥沙可进行遮挡,不会出现漏落的现象,同时通过出料机构可对出料斗进行出料角度调节和出料抖动,防止出料堵塞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可对市政河道内积累的淤泥进行打捞、摊散处理和往外输送处理,且机械自动化化程度高,功能多样,对市政河道起到了除淤和疏通的效果,防止了市政河道因淤泥过多造成堵塞的现象,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2)本发明的打捞装置可在空间内进行两平移一转动共三个自由度方向的运动,运动灵活,可快速进行空间内的方位调节,可实现在市政河道岸边一边行走一边进行淤泥打捞的功能,方便实用,打捞速度快,同时打捞时闭合紧闭,不会出现打捞过程中淤泥脱掉的情况,同时也能对打捞后的淤泥进行漏水处理,减轻打捞重量和工作负载。

(3)本发明的泥沙摊散装置主要用于对打捞上来的河道淤泥进行摊散去水和晾干处理,防止淤泥结块,且其倾倒淤泥方便快捷,来回移动稳定性高和往复来回摆动摊散效果好。

(4)泥沙输送装置可实现整体输送角度可调的功能,可将摊散后的泥沙进行往外输送,输送过程中对泥沙可进行遮挡,不会出现漏落的现象,同时通过出料机构可对出料斗进行出料角度调节和出料抖动,防止出料堵塞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打捞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打捞抓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泥沙摊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上往下看);

图5是本发明泥沙摊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下往上看);

图6是本发明摆动摊散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泥沙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上往下看);

图8是本发明泥沙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下往上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市政河道清淤治理工程泥沙清理机械,包括行走平台1、打捞装置2、泥沙摊散装置3和泥沙输送装置4;所述的行走平台1下端设置有行走轮,行走平台1上端设置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侧边上设置有挡边,行走平台1主要用于本发明的行走移动,泥沙摊散装置3位于打捞装置2和泥沙输送装置4之间,且打捞装置2、泥沙摊散装置3和泥沙输送装置4的下端均与行走平台1上端的安装平台相固定。

所述的打捞装置2包括打捞推杆21、打捞横梁22、打捞电机23、打捞转环24、转动扣架25、水平调节杆26、移动支座27、调节电机28、转动支架29、垂直调节杆210和打捞抓斗211;所述的打捞横梁22固定在打捞推杆21顶端,打捞电机23位于打捞横梁22中部位置处,且打捞电机23输出轴依次穿过打捞横梁22和打捞转环24与转动扣架25相连接,打捞转环24位于打捞电机23正下方,且打捞转环24上端固定在打捞横梁22底端面上,打捞转环24上开设有环形转槽,转动扣架25上端设置有与环形转槽相配合转动的导块,转动扣架25下端设置有固定架,水平调节杆26一端固定在固定架上,水平调节杆26另一端与移动支座27相连接,移动支座27呈L型结构,调节电机28安装在移动支座27上,转动支架29位于移动支座27正下方,且转动支架29上端与调节电机28输出轴相连接,转动支架29下端与垂直调节杆210底端相连接,垂直调节杆210顶端安装有打捞抓斗211;通过打捞推杆21可带动打捞装置2的整体上下运动,通过打捞电机23可带动打捞装置2的水平面内的旋转运动,通过水平调节杆26和垂直调节杆210可分别控制打捞抓斗211的水平伸缩运动和垂直升降运动,打捞装置2可在空间内进行两平移一转动共三个自由度方向的运动,运动灵活,可快速进行空间内的方位调节,可实现在市政河道岸边一边行走一边进行淤泥打捞的功能,方便实用,打捞速度快。

所述的打捞抓斗211包括顶梁板2111、支撑连杆2112、铲斗2113、连接销2114、上液压缸2115和下液压缸2116;所述的顶梁板2111左右两侧设置有上耳座,支撑连杆2112位于顶梁板2111与铲斗2113之间,且支撑连杆2112沿顶梁板2111的中心轴线分别对称布置,支撑连杆2112上端通过连接销2114与顶梁板2111的上耳座相连接,支撑连杆2112下端与铲斗2113上端之间采用连接销2114进行连接,上液压缸2115倾斜布置在顶梁板2111与支撑连杆2112之间,且上液压缸2115两端均通过连接销2114分别与顶梁板2111底端面和支撑连杆2112内侧相连接,下液压缸2116倾斜布置在支撑连杆2112和铲斗2113之间,且下液压缸2116两端均通过连接销2114分别与支撑连杆2112外侧和铲斗2113顶端相连接;所述的铲斗2113为内侧开口的五边形柱状壳体结构,铲斗2114底端面和外侧面上均开设有漏水孔,且铲斗2114内侧底端前部位置处设置有铲头,铲头上设置有向内侧倾斜的倒角;打捞抓斗211可在空间内进行水平张合调节以及垂直转动调节,且调节方便快速,闭合紧闭,不会出现打捞过程中淤泥脱掉的情况,同时也能对打捞后的淤泥进行漏水处理,减轻打捞重量和工作负载。

所述的泥沙摊散装置3包括摊散槽斗31、支撑柱32、倾倒支链33、移动往复机构34、龙门支架35、摊散升降杆36、摊散法兰37、转动支架38和摆动摊散机构39;所述的摊散槽斗31中部设置有储沙框,摊散槽斗3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转动卡销,转动卡销与支撑柱32上端相连接,倾倒支链33位于摊散槽斗31后下方,移动往复机构34数量为二,移动往复机构34分别对称安装在摊散槽斗31左右两侧,龙门支架35底端分别安装在移动往复机构34上,摊散升降杆36上端固定在龙门支架35上端中部位置处,摊散升降杆36下端通过摊散法兰37与转动支架38相连接,转动支架38中部开设有矩形口,转动支架38左右两端下方设置有带孔耳座,摊散摆动机构39位于转动支架38中部位置处。

所述的倾倒支链33包括倾倒上耳座331、倾倒下耳座332、倾倒推杆333、倾倒转销334和倾倒弹簧335;所述的倾倒上耳座331位于摊散槽斗31底端面上,倾倒上耳座331和倾倒下耳座33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倾倒推杆333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倾倒转销334与倾倒上耳座331和倾倒下耳座332相连接,倾倒弹簧335安装在摊散槽斗31底端面上,倾倒支链33主要用于摊散槽斗31倾斜角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将摊散槽斗31内的淤泥进行倾倒的功能。

所述的移动往复机构34包括收卷电机341、收卷轮342、张紧轮343、收卷钢丝绳344、移动滑轨345、移动滑块346和往复弹簧347;所述的收卷轮342固定在收卷电机341输出轴上,张紧轮343数量为二,张紧轮343并排安装在摊散槽斗31上,且位于摊散槽斗31内侧的张紧轮342与移动滑块346位于同一直线上,位于摊散槽斗31外侧的张紧轮343与收卷轮342位于同一直线上,收卷钢丝绳344一端固定在收卷轮342上,其另一端穿过张紧轮343与移动滑块346相连接,移动滑块346底端安装在移动滑轨345上,移动滑轨346固定在摊散槽斗31上,往复弹簧347一端与摊散槽斗31相连接,往复弹簧347另一端与移动滑块346相连接;通过收卷电机341的转动带动收卷钢丝绳344的回收,从而带动移动滑块346在移动滑轨345上的运动,实现了摆动摊散机构34的水平来回移动,由于位于摊散槽斗31内侧的张紧轮343与移动滑块346位于同一直线上,位于摊散槽斗31外侧的张紧轮343与收卷轮342位于同一直线上,受力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从而确保了移动滑块346的直线移动,移动稳定性好。

所述的移动滑块346底端设置有凹型卡槽,移动滑块346顶端设置有U型座,移动滑块346前侧端设置有连接环,收卷钢丝绳344末端处设置有连接钩,连接钩安装在连接环上。

所述的摆动摊散机构39包括摆动电机391、摆动轴392、摆动转筒393、摊散摆架394和限位弹簧395;所述的摆动电机391输出轴与摆动轴392相连接,摆动轴392与摆动转筒393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摆动转筒393外表面上设置有单排拨动齿,摊散摆架394安装在转动支架38下方,连接弹簧395一端与转动支架38相连接,连接弹簧395另一端与摊散摆架394相连接;所述的摊散摆架394整体呈倒立的T型结构,摊散摆架394上端穿过转动支架38中部的矩形口,且摊散摆架394上端设置有过渡圆筒,摊散摆架394中部设置有连接板,摊散摆架394下端设置有摆动圆柱,摆动圆柱外表面上设置有摊散斜板,摆动圆柱左右两端设置有安装轴,安装轴两端分别安装在转动支架38下端的左右两侧的安装耳座上;通过摆动电机391的旋转带动摆动转筒393的转动,摆动转筒393和摊散摆架394上端的过渡圆筒之间采用间歇转动连接,同时限位弹簧395对摊散摆架394起到了限位和回收的作用,从而实现了摊散摆架394来回往复摆动的效果,进而对摊散槽斗31内打捞上来的淤泥进行拨动摊散开来,加快了淤泥的晾干和出水,同时防止了淤泥的结块现象,便于淤泥后续的进一步处理。

泥沙摊散装置3主要用于对打捞上来的河道淤泥进行摊散去水和晾干处理,防止淤泥结块,且其倾倒淤泥方便快捷,来回移动稳定性高和往复来回摆动摊散效果好。

所述的泥沙输送装置4包括输送支架41、角度调节机构42、出料机构43、输送电机44、输送主动轮45、输送从动轮46、传动带47、主动辊48、从动辊49和输送带410;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42位于输送支架41下方位置处,出料机构43位于输送支架41后端,且出料机构43与输送支架41之间铰接,输送电机44固定在输送支架41中部位置处,输送主动轮45固定在输送电机44输出轴上,传动带47一端缠绕在输送主动轮45上,传动带47另一端安装在输送从动轮46上,输送从动轮46与主动辊48同轴连接,从动辊49安装在输送支架41后端上方,传送带47两端分别安装在主动辊48和从动辊49上,输送带410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横条挡泥板。

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42包括调节推杆421、调节铰链422和调节弹簧423;所述的调节推杆421通过调节铰链422与输送支架41底端面相连接,调节弹簧423安装在输送支架41上。

所述的出料机构43包括出料推杆431、出料铰链432、出料斗433、出料弹簧434;所述的出料推杆431一端与输送支架41底端面之间采用出料铰链432相连接,出料推杆431另一端通过出料铰链432与出料斗433下端相连接,出料斗433呈矩形框架结构,出料弹簧434安装在输送支架41和出料斗433之间。

泥沙输送装置4可实现整体输送角度可调的功能,可将摊散后的泥沙进行往外输送,输送过程中对泥沙可进行遮挡,不会出现漏落的现象,同时通过出料机构43可对出料斗433进行出料角度调节和出料抖动,防止出料堵塞的情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